首页 百科知识 新颖新颖是选材的最高要求是超越温饱求小康了

新颖新颖是选材的最高要求是超越温饱求小康了

时间:2024-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颖新颖是选材的最高要求,是超越“温饱”求“小康”了。它们是渺小的一点朱砂,但却折射了整个大自然的完美与感动。李白看见了长江,于是便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几世几代人浪漫的情怀。贝多芬看见了月光,温柔地铺满盲女充满期待的脸。点评本文选择了孔子、苏轼、李白、贝多芬、凡·高五个材料,极具切题性、经典性、韵味性、真实性与新颖性。有些材料又是新颖的,如贝多芬、凡·高的材料,给人耳目一新。

新颖

新颖是选材的最高要求,是超越“温饱”求“小康”了。有些材料读者看腻了,如记叙文中表现友情的,总是写同桌或同学因转学分别而思念的材料。议论文论证“珍惜时间”,往往用鲁迅、爱迪生等事例;论证“勤奋出天才”,往往用华罗庚、马克思等人的事例。一旦看腻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有排斥心理。这时候,作者就要千方百计选用新的材料,让读者耳目一新,激发新的阅读欲望。

写作链接

风起风落间

佚 名

风起风落间都诠释着世界的精彩与生活的奇妙。它们是渺小的一点朱砂,但却折射了整个大自然的完美与感动。

孔子泰山而小天下,泰山的日出让一代圣人为之叹服,仅是那一抹红色的悸动,仅是那一山绿色的清风,一个流芳百世的“儒”字便刻在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里,难以磨灭。

苏轼看见了赤壁,驾一叶扁舟,饮一壶美酒,抒一腔愁绪,悟一生真谛。只是山间清风,江上明月,东坡却从中参悟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豪气。

李白看见了长江,于是便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几世几代人浪漫的情怀。仅那一瓢长江之水,便让“谪仙人”的酒杯里长存一轮皓月,他从中品出了大千世界的辛酸苦辣。

贝多芬看见了月光,温柔地铺满盲女充满期待的脸。他的心在颤动,他的手在飞舞,他的灵魂在如纱的月光中格外闪耀,仅是那瞬间的触动,他看见了人间的真爱,一首如月光般的曲子便从此流泻在世间每一个角落。

凡·高看见了一片夏日的向日葵,氤氲着生命的气息,一种躁动,一种恍若隔世的力量在他体内跳跃。从那明丽的花瓣里,他看到了超越时空的精神世界。于是挥动画笔,用色彩记录这一感悟,用感情陶醉了几世几代的后人。

诗人在山川虫鱼中寻求旷达的灵性;画匠从日出日落间品读色彩的真谛;哲人在历史画卷中参悟不变的真理;政客从古书古语中总结历史的遗训。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感受到自然的轻松与愉悦?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闻到花香的纯朴与清新?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领悟到时空的变幻与神秘?

风起风落间,寻得一枝,剪得一叶,去欣赏、去体味这个世界。

点评

本文选择了孔子、苏轼、李白、贝多芬、凡·高五个材料,极具切题性、经典性、韵味性、真实性与新颖性。五个材料的内涵与本文的主旨“寻得一枝,剪得一叶”去“折射整个大自然的完美与感动”,“去体味这个世界”相切合。五个材料很典型又权威,还富代表性——古今中外。五个材料又是可信的,都是史料记载的,经过历史考验的,是史诗性材料。有些材料又是新颖的,如贝多芬、凡·高的材料,给人耳目一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