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学生韩佳的《超越》,作者叙写的是“5·12”大地震中失去一条腿,但还做着芭蕾舞演员梦的十三岁的李月姑娘,写她失去单腿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如何超越病魔、超越生命、超越自我的动人细节(事迹),让读者在感动中汲取“超越”的力量,感悟人生的哲理。
求精
假如说“求小”是立意深刻的条件,那么“求精”是基础。
1.经典材料
鲁迅曾经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乍一看是并列关系,其实深究内涵是条件关系:只要选材“严”,就有可能开掘“深”。鲁迅的话指出了选材在深刻立意中的重要性。选材严,就要像大浪淘沙——精选。经典的材料才有可能凸现文章主旨,透视时代精神。如学生夏包良的《超越》就选用了全世界人都知道的史蒂芬·霍金的事例,来阐明“具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能超越有限的生命”的观点:“史蒂芬·霍金,一个患有运动性神经细胞病,整个生命旅程如同坐在海盗船中,永无宁日。在剑桥这个百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他忍受了地狱般的煎熬,一半进入了死亡的领地,可是他用毕生最尖锐的武器——意志力,战胜了一切困难,并让自己金色的人性辉煌随着他巨人一般的精神同时间的箭头、黑洞的奥秘一起载入了史册。”
2.感人细节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知音》)“形于言”或“辞发”都离不开“情动”。而叙事散文的“情动”点,往往在于细节。有了动人的细节,才有可能打动读者。如学生韩佳的《超越》,作者叙写的是“5·12”大地震中失去一条腿,但还做着芭蕾舞演员梦的十三岁的李月姑娘,写她失去单腿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如何超越病魔、超越生命、超越自我的动人细节(事迹),让读者在感动中汲取“超越”的力量,感悟人生的哲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