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电视上,我见到动人心魄的一幕。山洪以雷霆万钧之势,呼啸而下……一群红色蚂蚁匆忙而有序地集合,它们把蚁卵、幼蚁和蚁后包在当中,体强力壮的公蚁围在四周,迅速抱成一团,形成一个蚁“筏子”。洪水中,蚁“筏子”随波逐流,水激浪打。“筏子”边沿的蚂蚁被冲散了,葬身水中,但“筏子”仍在顽强地漂泊。也许漂泊了几天、十几天,更多的蚂蚁失散,淹死,蚁“筏子”终于冲上陆地,这个种族就这样存活了下来。
蚂蚁,一种微不足道的小生物,常常被人所藐视。然而,它们那种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捍卫生命以及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生命的壮举,难道不可以成为人的榜样吗?
请以“_______生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
材料本身已从意义上为文题提供了几个走向,也就是可填在横线上的几个词语:“敬畏”“珍惜”“捍卫”等,当然还可填“尊重”“讴歌”“雕琢”“顽强”等。在填词的时候,写作者一定要对提供的材料的内涵进行挖掘,进行联想、想象,联系现实定出主旨或观点。命题者对微不足道的小生物蚂蚁由衷地敬畏,它们竟然能“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生命”,在对待生命上可以成为人类的楷模。在具体写作时,你可以把一些有关生命的动人细节描写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让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也让读者受到感动。也可以整理一些名人对生命的看法或经典的事例,借助名人的论据来阐发对生命的看法。
写作供料
尊重生命
一棵难看的树桩。不知它遭遇了什么灾难,竟成了那种令人不敢恭维的形象:断裂、枯干、粗糙。这一切都很容易让人想到死亡,它简直就是死亡的象征!然而,就在它那断裂、干枯、粗糙的身躯上竟然长出了两棵幼嫩的、翠绿的芽!
尊重生命——因为生命能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为了拥抱春天的梦想,在不屈不挠的奋争中表现出惊人的壮举,绘成一道绝美的风景。
生命绝唱
一位名叫莫里·施瓦茨的美国社会学教授身患绝症,不久将离开人世。这位老人接受了一家电视台的“夜线”采访,节目被他16年前的一位学生、当今作家兼记者米奇·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老师。教授宣布他将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周一次,时间是星期二。于是,这位学生每周坐飞机飞行700英里,赶到病床前去听课。
这门课讲授了14个星期,内容涉及家庭、婚姻、爱情、金钱、疾病、死亡等关于生活意义的话题。最后一堂课则是葬礼。
老师去世后,学生把笔记整理成一部书,书名叫做《相约星期二》。该书出版后在美国引起轰动,连续44周名列美国畅销图书排行榜榜首。
写作链接
雕琢生命王淑斐
渐渐地,时光从指间、从发梢溜走,而我已长大,人生开始如鹅卵石般圆滑;渐渐地,信念从心底、从胸中萌发,而成功已远走,造物主开始如狐狸般狡黠。
生命从诞生之初便开始了成长、成熟和成土,而我是此间的少年,看着年华倒影里的自己渐渐成长、渐渐成熟,以后再渐渐老去。走完一个过程,走完一个人生。
在阳光普照的每一个角落,有一种叫做“渐”的生命在经历轮回,经历着亘古不变的兴衰,就像美丽的高原上圣洁的唐古拉之雪,沐浴圣灵的恩泽,秉承万古的情结,以晶莹的泪化为柔水,奔流于古老的华夏文明之间。于是敦厚的黄土地上奏响着一曲千年的颂歌,历久弥新,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以生命化为音符,给其活力,令其长存,积淀成文明的基石,放飞于世界的旷野——飞翔。
像散失的粒粒明珠,人生在时间的擦拭下重放光辉。从我们落入红尘的那一刻起,积累,沉淀。渐渐地,形成另一种物质,化为生命的光环,到我们离开红尘的那一刻起,脱落为生命的答案。或锲而不舍的执著,或水滴石穿的坚韧,或集腋成裘的卑微,或百川归海的壮阔,或气吞山河的豪迈,或鞠躬尽瘁的忠心,或忍辱负重的伟力……
我是一个少年,行走于历史和生活相交于无穷远处的铁轨,在被许多荧荧星光照亮的天际,我渺小得找不到自己,渐渐地迷失了自己。走着无数人重复踩踏的路,重蹈着许多人的覆辙。历史湮没了太多的英雄,吞噬了更多平凡如我的“少年”,或光辉或黯淡,但无法擦去印痕,更无法拭去他们的光辉。闻鸡起舞的祖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为自己铺路的孙雯,抱病写作的史铁生,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拥有一颗叫做“渐”的种子,在降生的时候便注定要将其终生守护,带着宿命的咒语,行走于通往太阳的道路。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没有闲庭信步,也没有曲径通幽。
只是渐行渐远,远离此间,摆脱少年,然后成年,最后成土,走入最宽阔、最安全的怀抱,永远,而无法看到还有更多的人在重复着“渐”的轮回。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不是泰戈尔,也不是普希金,生命之花并不在甜美中绽放,却可以在长久的渐变中美丽成芬芳的果实。
就像是我少年的梦,在舞台外寂静的黑暗中沉默,用今生无数次回眸,凝视。直到随时间的流水化为雕塑或尘埃。在离去时,拾起那束经年尚未凋谢的香水百合,悼念那此间唯一的少年。
点评
文章以“渐”为线索,贯穿了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历史意识。时间从“渐渐”中溜走,无声无息;生命从“渐渐”中诞生、成长、成熟和成土;历史从“渐渐”中湮没英雄,吞噬平凡人,演绎了时间雕琢生命的哲理。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或类比的描写,使抽象为具象,如第3自然段“有一种叫做‘渐’的生命在经历轮回,经历着亘古不变的兴衰”,用唐古拉的雪水作比。用例经典,如倒数第4自然段用祖逖、司马迁、孙雯、史铁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