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善与恶
善与恶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善就无所谓恶,没有恶,人们就无法认识和感觉到善,抑恶是为了扬善,扬善是为了抑恶。善与恶不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一定条件下善和恶还能相互转化。
要科学地认识善恶,还有必要和真、美,假、丑联系起来考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把真善美、假恶丑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或给予热情洋溢的讴歌或进行无情的揭露抨击。那么善与真、美之间是什么关系;恶与假、丑的联系怎样以及善与丑、假,恶与美、真之间相互关系又如何呢?
“真”是真实、真诚、真挚、不作假,与“伪”、“虚”相对;“美”是能引起人们感官上、心灵上的愉悦感受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的美,艺术美,人的外表美、行为美等;“假”即不真,虚伪,如假仁假义、假情假义、欺骗行为等。真、善、美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从质上说,都是人类社会最美好事物的概括,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总是和真理、正义、良知、美德等美好的字眼相联系。可以这样说,凡是善的事物都是真的和美的。善的行为、事物总能在人们心中引发美好、崇高的情感,能激发人性中向善、向美的一面,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等。真则是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做人的真诚、真实、真挚总被认为是一种善良的品格,是心灵美的体现。
所以,真善美中,善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如不具备善的内涵,真的也会变成假的,美也会变丑。相反,一个具有善良品格的人,他外表的丑往往被心灵美的光辉所掩盖,因而焕发出人格上的美。
我们再来看看假、恶、丑的关系。假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不真实的、歪曲的反映,本身无所谓恶,只有当这种虚假同人的利益发生联系时,才具有道德意义。当假从善的动机出发,利用虚假这种形式和手段,产生有益的价值时,就表现为善的虚假。如前面提到的在正义的战争中采用欺骗的手段而获得胜利。地下党员隐姓埋名,探听敌情,人们视这种虚假为大智大勇。医生为减轻病人的忧虑和痛苦,谎报病情,人们自然把这种虚假看作是善的。当假有害于人们利益时,就具有恶的意义,即用虚假的手段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如现实生活中的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假广告通过新闻媒介引诱人们上当受骗、诈取钱财等。看一种行为是不是恶,不是看它是不是虚假,而是看它是否损害了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丑作为美的对立面,对美的否定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如人的外表丑陋;自然界的穷山恶水、枯枝烂叶;社会上的贪污盗窃、损公肥私、违法乱纪;艺术上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等。当丑反映了社会生活内容时,才成为恶,即恶是丑的社会内容。而自然界的丑和人的外表丑,主要是自然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属于一种形式丑,与善恶无关。即“丑八怪”不一定是恶人,而“美人”也不一定是好人,人的丑主要是心灵品格的丑,即“内丑”。如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奇丑无比,但人们却为他纯美的心而盛赞不已,副主教傅洛勒确实仪表不凡,可是人们却强烈地厌恶他那丑陋的灵魂。
由此可见,只要是善的,就是真的和美的;反之,美的却不一定是善的,在美的外表之下可能包藏祸心。只有具备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善。同时,对于假、丑的事物,我们也不能只看其表面,拉开丑、假的帷幕,也许后面就是美的精华。假、丑是恶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美、善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只要是恶的东西,就一定是丑的和假的,反之,则未必。所以当我们在进行自我完善时,外表美固然很重要,但心灵美才是根本,“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在对某个人、某种事作出善恶评价时,不能根据其外表或表象,而要深入其本质,抓住其要害。要善于从丑的、假的东西中发掘出闪光的本质,而对一些看上去美的、真的事物则要当心,不要被其假象所迷惑,也许它就是能置你于死地的“美女蛇”。练就一双识别善恶美丑的“火眼金睛”,才能科学地认识善恶,才能真正做到扬善弃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