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法国的太阳王的时候,却没想到与之同时的还有一位伟大的君王,他就是莫卧儿帝国的奥朗则布。与太阳王相同的是,奥朗则布之后的莫卧儿帝国陷入衰落,路易十四身后的法国亦是如此。在奥朗则布手中,印度次大陆建立起幅员最为辽阔的帝国,并一度繁荣昌盛。可是奥朗则布死后,这个帝国却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
一代雄主
奥朗则布是印度莫卧儿帝国沙贾汗的第三子,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文武双全。1636年,18岁的奥朗则布被任命为德干诸省总督,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除此之外,他曾两次率军征伐,均取得胜利。后来,沙贾汗病重,奥朗则布与其他三个兄弟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最终奥朗则布成为最后的胜出者,并于1658年登基为帝,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帝王生涯。
莫卧儿帝国的边境在奥朗则布初登皇位之时并不安宁,所以奥朗则布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便是肃清边境上的挑战者。在东北边境,奥朗则布命令最具才能的将领米尔·朱姆拉率领重兵出击,他们克服了雨季的潮湿和瘟疫,最终让这些桀骜不驯的边境小国屈服。
在西北边境,奥朗则布翻越兴都库什山,前往阿富汗山地。面对骁勇善战的阿富汗部落战士,奥朗则布意识到单纯的武力征服难以给西北边境带来安宁,于是他便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将外交谈判与武力征伐结合起来。奥朗则布委派的阿富汗总督是个精明强干、颇具谋略之人,在他的怀柔与镇压之下,西北边境保持了长久的安宁。
奥朗则布将东北与西北安顿好之后,便开始南下德干高原,他想征服南印度。1681年,奥朗则布率领主要部队南下德干,开始了南征的生涯。经过数十年的征伐,南印度迫于武力向奥朗则布称臣。
盛极而衰
奥朗则布是一个极为虔诚的逊尼派教徒,早年接受过严格而完整的宗教教育,他一改以往的宗教宽容政策,对非穆斯林教徒实行了歧视和压迫政策。在政府任职的印度教徒被清理出去,印度教商人要缴纳更重的赋税,除此之外,非穆斯林教徒还要缴纳人头税,而人头税早已废除了几十年。为了吸引非穆斯林教徒改宗,奥朗则布还采取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如果皈依伊斯兰教就会得到优厚的奖赏。
奥朗则布生活勤俭朴素,从不饮酒。他简化了自己生日的庆祝仪式,以减少浪费,同时废止了那些铺张浪费的庆典活动。他认为音乐对人的意志有腐化作用,于是便将歌舞从宫廷中清除出去,并且严令禁止贵族欣赏音乐。这些贵族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纵情声乐,但是背后还是偷偷地听歌赏舞。
奥朗则布把自己当做穆斯林教徒的皇帝,而把那些非穆斯林的教徒视为敌人。正是他的这种好斗的品性,使莫卧儿帝国的疆域在达到巅峰的同时也陷入衰落之中,国内各个宗教派别开始公然与政府对抗,各种叛乱此起彼伏。对抗最激烈的当属锡克教徒。锡克教是在印度15、16世纪宗教复兴时期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宗教派别,倡导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锡克教已经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宗教团体,不但有严密的组织,而且开始军事化。
面对锡克教徒的反抗,奥朗则布难以忍受,于是便把锡克教教主巴哈杜尔宁请到首都,让他在改宗和死亡之间做出选择。结果,巴哈杜尔宁选择了死亡,五天之后,巴哈杜尔宁被处死。一石激起千层浪,巴哈杜尔宁的壮举引起了锡克教徒更加激烈的抵抗,帝国的根基被撼动。
奥朗则布在南印度的征伐也给帝国带来了更大的创伤,由于大量精明能干的官吏和能征善战的将领都被调往南印度,使得北印度陷入无人管理的状态,官吏们昏聩无能、贪污腐败、敲诈勒索,北印度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南印度的马拉特人开展了持久的游击战争,奥朗则布不堪其扰,决定从南印度撤军,结果在撤退途中病逝,帝国又一次陷入分裂之中。
奥朗则布审理案件
奥朗则布在位期间,虽然帝国表面盛极一时,
但其实已经埋下了分裂和衰落的种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