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路易十六为大革命“奠基”

路易十六为大革命“奠基”

时间:2023-05-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杜尔阁改革路易十六是路易十五的孙子,由于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所以路易十六就成为王位的继承人。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之后,路易十六顺利登基为王。路易十六对打猎非常感兴趣,他一生狩猎无数,可悲的是,最后他变成了革命的猎物,命丧断头台。财政问题继续困扰着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国。1778年,路易十六决定参加北美独立战争,这场战争耗费不赀,战费支出是七年战争的好几倍。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也不是帝王将相的生老病死,革命是天翻地覆的变革,是权力与财富的重新组合。革命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发生的,更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成功的。革命是百年社会风俗与制度积累下的沉疴病症的集中释放,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革命的熔岩喷涌而出。法国大革命就是百年旧制度难以承受社会发展之重的哀鸣,也是路易十六鲁莽行事的报应。

无套裤汉

法国著名的学者托克维尔曾经写过一本名叫《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书,他认为,只有法国人才能创造出一个如此恢弘壮阔的大革命场面,旧制度的沉疴是法国走向革命之途的根本原因。

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制度被统称为旧制度,这是为了与革命之后的新制度作区别。法国的旧制度是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怪物,历史的沉重包袱已经让它失去了灵活性,它步履维艰,直到一场革命风暴将其荡涤一新。

18世纪末的法国拥有欧洲最多的人口,它比面积广阔的俄罗斯还多100万人。国内社会等级森严,13万教士和40万贵族属于社会上层人士,拥有最多的财富和权力,而剩余的人口被归为第三等级,这些人中也有不少人拥有巨额财富,他们竭力改变自己在政治上无权的地位。

第三等级中有10万家庭是富裕之家,与贵族相比,他们手中握有重要的权力,那就是金融权力。一些手握重金的高利贷资本家不但控制了经济活动,而且可以威胁国家,一旦他们掐断政府的贷款,政府不仅无力支付高昂的战争费用,而且宫廷也不可能维持奢华的生活。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像
路易十六性格优柔寡断,无心朝政,18世纪80年代法国陷入财政危机后,他更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国事。

富足而有尊严的中产阶级,成为巴黎乃至法国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他们不但接受了启蒙思想家的学说,而且也渴慕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他们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这种思潮与法国的旧制度显得格格不入。

除了富足的金融家、律师和企业家之外,第三等级中的多数都是农民与工人,他们承受着重重盘剥,只能穿裤子,不能像上层人士那样身着短裤,然后套上丝质的袜子,因此他们又被称为“无套裤汉”,法国的大街小巷都是这样的无套裤汉。

沉重的赋税

财政问题一直是困扰法国宫廷的沉疴重症,从17世纪的科尔贝开始,数代财政大臣都试图解决这一难题,但是,财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收税”的问题,更是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在英国,税收是一个严肃的宪政问题,只有经过人民的同意才可以征税,由此建立起宪政体制。而在法国,数百年来,人们缴纳各种税收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贵族与教士是特权阶层,他们几乎都是免税的。在一个国家中,最贫穷的人却承担着最沉重的税赋,这不但是非正义的,也是国家危机的祸源。穷人即使倾其所有也不会改变国家财政穷蹙的局面,而那些垄断国家财富的贵族们却一毛不拔。

法国的税赋基本都是直接税,农民要承担什一税、人头税以及数不清的封建租税,这种直接税是等级森严的表现。贵族们反对征收间接税,如关税、消费税等,因为这些税种比较公平,多消费,多缴税,穷人没钱,买东西少自然缴税也少了。可惜的是,法国的财政已经是积重难返,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引爆革命的导火线。

杜尔阁改革

路易十六是路易十五的孙子,由于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所以路易十六就成为王位的继承人。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之后,路易十六顺利登基为王。20岁的路易十六对管理这个国家并没有什么兴趣。世袭制带来的问题是,并不是每个国王都对政治感兴趣,他们可能在别的方面有天赋,只是迫不得已才坐上了国王的宝座。路易十六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路易十六生活的时代,贵族家庭中流行这种豪华、典雅的钟表。

路易十六对打猎非常感兴趣,他一生狩猎无数,可悲的是,最后他变成了革命的猎物,命丧断头台。路易十六登基之后,任命杜尔阁任财政总监,此人曾担任过省督,推行过不少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启蒙思想家所称赞。

担任财政总监之初,无论是杜尔阁本人还是重农学派的理论家们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这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财政总监能把法国从财政危机中解救出来。杜尔阁虽然不怎么认可重农学派财富都是从土地中创造的观点,但是他的经济思想却与重农学派有相通之处。他主张国内自由贸易,并且取消对工业的种种限制,同时他坚持税收应该从纯利润中征收。

当这位富有财政经验的大臣走马上任后,才发现法国的财政状况如此的糟糕,如果不进行改革,这个国家就会慢慢走向破产。在一个既得利益丛生的社会中,要推行激进的改革无异于自取灭亡,杜尔阁决定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改善法国的财政状况,减少支出项目,同时改革粗暴的征税方法。

以往在同一个教区中征税时,如果有人拖欠人头税,那么税吏就强迫缴税多的人替拖欠者还清欠税。杜尔阁废除了这一政策,经过一番调整,法国的信誉上升,外债的利率下调。

1776年初,杜尔阁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财政改革方案,包括废除王室的劳役、裁撤无效的机构、取缔行会等。杜尔阁的这些改革措施触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神经,反对杜尔阁的声音遍布王宫内外。杜尔阁两年的改革成果在他下台之后付诸东流,他曾经这样对国王说:“陛下,财政改革举步维艰,其根源在于您的国家没有宪法。”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凡尔赛宫跟孩子们在一起。

杜尔阁的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不改变权力结构,怎么能从教士和贵族的钱袋里抠出钱呢?杜尔阁之后,法国的财政大臣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个,但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扭转财政的颓势。财政问题继续困扰着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国。

三级会议的召开

杜尔阁黯然下台之后,法国财政的困境有增无减,路易十六聘瑞士人内克尔顶替杜尔阁的位置。此人为了掩盖自己拙劣的政绩,报喜不报忧,在财政报告中只写盈余,不写赤字。

1778年,路易十六决定参加北美独立战争,这场战争耗费不赀,战费支出是七年战争的好几倍。美国独立了,法国债台高筑,财政愈加恶化。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获得什么实际利益,得到的只是“揍”了英国一顿,出了一口恶气。

卡洛纳临危受命担任财政总监,他看到法国的财政根基已经腐烂,如果想改变这种困局,就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在推动财政改革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行政和政治改革,否则,财政不会有真正的好转。在一群幕僚的帮助下,卡洛纳开列了改革的清单。

卡洛纳希望废除国内的关卡税和盐税,同时扩大印花税。实际上,卡洛纳的真实想法是从富人腰包里掏钱,穷人已经饥寒交迫了,如果再横征暴敛,那是要出现暴动的。只有让富人与穷人一样去缴税,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财政困局。

为了推行改革,卡洛纳建议路易十六召开一次显贵会议。召开这样的会议,一来是为了回避召开三级会议的要求;二来可以避免政府与高等法院之间长期的矛盾;最后可以增强参加会议的显贵们的荣誉感。不过,卡洛纳的如意算盘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引起了关于政治改革的大讨论,整个法国乱象横生。

参加会议的显贵们谁都不想缴纳税赋,而高等法院则要求国王依照法律统治国家。各种宣传小册子漫天飞舞,巴黎内外,人声鼎沸。各个省的三级会议相继召开,看来全国性的三级会议也不得不召开了,这场三级会议恰恰是引发革命的导火索。

舒瓦瑟尔当红娘

舒瓦瑟尔是路易十五时期的外交大臣,作为一个外交大臣他是成功的,当时俄国和普鲁士是欧洲的大国,威胁到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法国与奥地利征战不休,而普鲁士却坐收渔翁之利,舒瓦瑟尔调整战略,与奥地利的外交大臣考尼茨达成协议,两国结束对抗。为了加强法、俄两国的关系,舒瓦瑟尔玉成了特雷西的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与路易十六的婚事,外交大臣不仅管外交,还充当了红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