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英国的新教徒们机关算尽,但在这场英国王位的争夺赛上最终被天主教徒占了上风。世界上没有任何仇恨是白来的,伤痕累累的天主教徒玛丽女王,终于大权在握,开始了她对新教徒的复仇。
受伤的天主教徒
人的性格形成一部分归于先天因素,另外很大一部分则归于环境造就。玛丽·都铎就是在不良环境下造就的产物,其人个性残暴也因此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她的母亲是阿拉贡公主、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王后。如果要说王位继承权,玛丽本是正儿八经的继承人。只是当时英国并没有女人执政的先例,再加上亨利八世一直期望能由男孩来继承王位,是以玛丽的出生并未受到父亲的欢迎。按照当时的习惯,小公主在宫廷中长大,却要远离父母身边进行管教。在亨利八世第一次看见她时,她已经是个小女孩。那时,亨利八世对凯瑟琳王后已经失去了兴致,虽说他高兴地看到了玛丽的音乐才华和过人智力,却只是把她看做欧洲王室政治联姻的商品。在12岁之前,她就被亨利八世先后许配给法国王太子、王太子的弟弟,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
英国女王玛丽像
玛丽那平板的脸,紧闭的唇和挑剔的眼,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刻薄、不宽容又心狠手辣的女王形象。她反对宗教改革,靠制造恐怖来维持统治,她对人们的残酷镇压让她有了“血腥玛丽”的称号。
玛丽的母亲凯瑟琳王后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从烹饪到女红针织,再到打理国务无一不通,唯一的错误就是没能为亨利八世生下儿子,她十分疼爱这个唯一的女儿。受她的影响,玛丽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天主教教育,成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她12岁那年,亨利八世开始和凯瑟琳太后闹起了离婚,玛丽也由此迎来了自己可怕的青春期。青春期对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是亨利八世却早已管不了这些。他为了摆脱凯瑟琳王后,千方百计地贬低她,母女俩尽管住得很近,却被亨利八世残忍地命令一天只能匆匆地见一次面。玛丽眼看着母亲和父亲分崩离析,眼看着父王为了迎娶新王后而不惜与天主教决裂,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在凯瑟琳王后被流放之后,她赢得了英国民众的同情,同时也受到了继母安妮·波琳和亨利八世的恶意对待。
1553年,贵族迎接玛丽女王与伊丽莎白公主返回伦敦。但仅仅在5年以后,玛丽女王就死去了,而伊丽莎白公主继承王位,成为伊丽莎白一世。
就在安妮王后生下伊丽莎白之后,英国议会在1534年通过《继承法案》,亨利八世把王位继承权赋予了亨利八世与安妮王后所生的孩子,玛丽的身份一下子从公主变成了私生女。公主的称号被剥夺,在各种场合,人们对她的称呼都是“玛丽·都铎小姐”,而此时的玛丽已经18岁了,她与她的母亲一样,坚持自己公主的身份。尽管她被百般排挤,她的侍女被撤销,她自己被软禁,她仍然在给父王的信里慷慨陈词:“我对此深表震惊,因为我一直相信陛下始终当我是合法的女儿。”在信的结尾,她署名为“您最谦卑的女儿,玛丽公主”。她的抗争引来了亨利八世的怒火,取消了她所有可能的亲事。安妮王后甚至声称“让她下嫁给某个男仆了事”。之后,玛丽被命令住进伊丽莎白居所里最小的一间房子,成为照顾她的侍女之一。每当伊丽莎白坐在轿子里出行的时候,她却不得不行走在烂泥里。如果有人胆敢支持玛丽的公主身份,那么他将会被关进伦敦塔。亨利八世探访家眷的时候,她总是被反锁在自己的房间里。她写信给父亲,企望能见他一面,可是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在安妮王后的唆使下,亨利八世一度公开谈论处死女儿的想法,即使是在玛丽患病时,也禁止医生去给她治疗,还拒绝了凯瑟琳请求让患病的玛丽与自己住在一起的请求。这样不公正的迫害直到安妮·波琳被以通奸罪斩首之后才得到了些许好转。
亨利八世的第三任妻子简·西摩鼓励国王与女儿和解,玛丽才被再次允许进入宫廷。同时,她给父亲写了一些表达谦卑顺从的信件,希望能借此缓和父女矛盾。可是亨利要的并不是这些,他要她接受《继承法案》,即承认自己私身女的身份以及教皇在英格兰是没有地位的。这是玛丽宁死也不承认的。为此,亨利八世扬言要处死玛丽。要审讯国王的女儿,令英国法庭一度迟疑,正是这种迟疑救了玛丽一命,法庭建议她签署一份正式接受《继承法案》的文件,警告不如此就有性命之忧。此时,天主教的顾问们纷纷劝说玛丽,为了天主教在英国的生存机会而活下去,玛丽只好签署了文件,同时,信仰坚定的她也秘密写了一份反对该文件的抗议书,声明自己是在被逼的情况下才签署文件的。在这之后,父女之间终于休战,尽管她的地位有所恢复,但她再也不能称自己为公主,盼不到体面的婚姻,更没有继承权。她年纪轻轻便充满了哀怨之气,常叹道“我只是玛丽小姐,基督教世界里最不幸的小姐”。
血腥玛丽
亨利八世去世之后,玛丽终于从他的暴政之中解放了。她看到自己的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体弱多病,预感到一场更大的转折将会出现。在爱德华六世执政期间,正是新教势力得以发扬光大的时候,信奉新教的爱德华六世曾要求并威胁玛丽改宗,但她坚决地拒绝了。这令爱德华六世十分恼火。为此,他不惜把王权留给了他的表亲简·格雷。1553年7月10日,年仅15岁的简·格雷才坐上王位仅9天,就被拥护玛丽登基的天主教势力推翻了。1554年2月,已经成为英格兰女王的玛丽一世将其斩首于英国的伦敦塔内。从此,她把心中埋藏多年的怨恨发泄出来,对新教徒展开了无情报复。
1553年10月1日,37岁的玛丽一世一上台便组织了天主教政府。宣布国内恢复天主教,重新认可教皇在英国的宗教权威,废除爱德华六世所立的宗教法。对新教徒采取高压政策,屠杀其中的激进分子。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个敢于宣布她父母的婚姻为无效、令她成为私生女的坎特伯雷克莱默大主教,与其他新教分子一样,他被烧死在广场的火刑柱上。之后,玛丽任命自己的亲信,红衣主教列金诺·保尔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在玛丽执政期间,有近300名新教领袖被烧死在火刑柱上,800余富有的新教徒被迫流亡国外。一时间,她被英国民众称为“血腥玛丽”。人们之前对她的那点同情心,开始随着她的暴虐而化为憎恨。
最令玛丽感到威胁的,是她那信仰新教的异母妹妹伊丽莎白。在她掌权之后,她便把对安妮·波琳的恨意发泄到伊丽莎白的身上。想到自己曾经沦为她的侍女,她的心里就一阵恨。为此,她试图找到一些把柄来迫害她,令她不能与自己作对。可是,伊丽莎白却机警得很,她明智地加入了天主教会,表现得十分驯服,令玛丽一世一直找不到机会与妹妹反目。这时,她希望借婚姻来阻绝伊丽莎白的王位继承权。她作了一个灾难性的决定,和天主教世界的捍卫者西班牙腓力二世结婚。英国人历来以排外著称,听说要有个外国佬来统治英国,当然更不情愿了。玛丽一世则执意要通过与腓力的联手统治让英格兰重新回到罗马教廷的怀抱。这一事件引发了国内新教徒的政治暴动,暴动的军队以拥立伊丽莎白为名,一直打到了伦敦城外才被镇压下来。这件事令伊丽莎白受到了牵连,玛丽一世由此把她关进了伦敦塔,并一直施行软禁,尽管她知道暴动的事与伊丽莎白无关。
玛丽的政治婚姻并不幸福,她和腓力二世一直没有子嗣,这令她再也无法阻挡伊丽莎白迈向王位的脚步。她的婚姻把英国拖进了大大小小的对法战争中,却未在西班牙的对外贸易中捞到任何好处。对女王打击最大的是,在她最后的年岁中,腓力二世决意无情地离去。再加上自己民心已失,而伊丽莎白的拥护者却呼声日渐高涨。在悲凉的心态下,玛丽一世一病不起,终于在1558年郁郁而终,结束了她悲凉、坎坷、暴虐的一生。她死的时候,伦敦响起了欢庆的钟声,这钟声一是欢送她,二是向新的君主——伊丽莎白一世致敬,而在玛丽的葬礼上,没有一个人为她的死落泪。
被斩首的格雷女王1553年,亨利七世的曾孙女、15岁的格雷被指定为英国王位继承人。但这位女王仅在位9天,就被迫让位给受到普遍支持的玛丽女王。格雷被囚禁,并于1554年被斩首于伦敦塔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