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莎士比亚的成名历史

莎士比亚的成名历史

时间:2023-05-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564年4月26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的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父亲名为约翰·莎士比亚,是个经营杂货的富裕商人。未及18岁,莎士比亚就走上社会,开始独自谋生。显见,对自己的婚事,莎士比亚是感到遗憾的。22岁那年,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可是他却仍然一文不名。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的时候,莎士比亚毫不犹豫地参演。

他,出生时默默无闻,死后,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时代的灵魂”、“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的语言艺术已达人类文字艺术的巅峰,前无古人,后待来者,他就是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

戏剧迷

莎士比亚诞生的时代正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正赶上英国政治上稳固统一,经济上繁荣发展的时代。1564年4月26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的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父亲名为约翰·莎士比亚,是个经营杂货的富裕商人。莎士比亚4岁那年,约翰被选为当地镇长,因此莎士比亚在幼年时,有条件学习到基本的文化知识。少年时期,莎士比亚曾在当地的一所教授拉丁文文法的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掌握了丰富的古典文学知识和最初的写作技能。当地小镇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非常喜欢看戏剧,他常常和朋友们一起学着剧中人物和情节作表演游戏。小小年纪的他在那时已经是个戏剧迷了。不过,那个时候他并未想到将来会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

13岁那年,莎士比亚的父亲生意破产以致家道中落,他也因此而离开学校,给父亲当了助手。未及18岁,莎士比亚就走上社会,开始独自谋生。他曾当过学徒,干过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其他职业,但这些职业没有一个是他自己喜爱的。莎士比亚18岁就结了婚,妻子比他大8岁,后来他在作品中曾说道“女人应该和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显见,对自己的婚事,莎士比亚是感到遗憾的。22岁那年,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可是他却仍然一文不名。一天,又有一个戏班子来到他们的小镇,凭着对戏剧的热爱,莎士比亚在那个戏班子里找到了一份看马的差使。随后,他一路跟着戏班子来到伦敦。莎士比亚尽心尽力地干好看马的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他找来一批少年帮忙,他们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孩子们”。业余时,莎士比亚就观看舞台上的演出,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的时候,莎士比亚毫不犹豫地参演。由于他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剧团把他聘为配角演员。随着他演技的不断提高,不久后他就成为正式演员了。

伦敦是个需要戏剧来满足精神需求的城市,下至平民百姓,上达伊丽莎白女王,都喜爱在闲暇时观看戏剧。因此,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这也成为促使莎士比亚后来成为大剧作家的条件之一。那时的英国,刚刚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海上冒险生意也进行得十分顺利,国势大振,举国充满了一种欣欣向荣之势。受此影响,莎士比亚对生活充满了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是以,在16世纪末期,他的作品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刚刚开始的时候,莎士比亚从历史剧入手,大胆尝试历史题材的剧本。在27岁那年,他写出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他的戏剧台词华丽铿锵,情节引人入胜,人物也十分生动。剧本一上演,就大受观众的欢迎,莎士比亚这个名字终于随着戏剧的出名而出名了。

莎士比亚像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传世名剧

继《亨利六世》出名之后,莎士比亚马不停蹄地又写出《查理三世》、《查理二世》、《亨利四世》以及《亨利五世》等一系列历史剧。这些剧作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的动乱史实,谴责暴君暴政,歌颂开明君主,表现出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反封建割据、反暴政以及拥护集权的进步思想。在同一时期,莎士比亚还创作出以《驯悍记》、《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为代表的喜剧。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思想,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碍,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其中,尤其以《罗密欧和朱丽叶》最为经典。1595年,当《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伦敦上演之后,人们像潮水一般涌向剧院去看这出戏。剧中人物为了争取爱情而死去,换得了世代相仇的两家人的握手言和,观众们被感动得流下眼泪。此时的莎士比亚名满伦敦,他的剧作无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还是思想深度上都突破了以往的界限和束缚,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戏剧进行了创造性的革新,通过一个戏台,还原了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其人物台词华丽、深刻、充满诗意与哲理。他的戏剧,就连伊丽莎白女王也喜欢观看。

奥菲莉娅
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莉娅在遭受父亲和情人双双死亡的打击下,精神恍惚失足落水后的情形。

1599年,莎士比亚已经不再是个穷小子了,他有名望也有钱了。他当上了所在剧团的股东,同时,在家乡置买了住房和土地,准备老了后回家备用。然而,他的内心并未因此而愉悦。此时的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他的两个好友为了改革政治,一个被送上了绞刑架,另一个被投入监狱。目睹这一切,莎翁意识到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面前的脆弱。怀着一种悲愤的心情,他倾力写出经典名著《哈姆雷特》。随后,一发不可收拾的莎翁相继写出《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三部悲剧,这四部被并称为著名的四大经典悲剧。其忧郁悲愤的情调与昔日的浪漫欢乐气氛不可同日而语,而人物形象、语言、情节较之以前则更为丰满、纯熟和曲折生动,其中以《哈姆雷特》最为脍炙人口。这是一个讲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因为父王被奸人所害,最终走上曲折的复仇之路的故事。该剧代表了莎翁剧作的最高成就。无论在人物形象塑造、台词、剧情、思想等方面皆无出其右者。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哈姆雷特的悲剧代表了包括莎士比亚在内,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这一时期,就连莎翁的喜剧也是带着泪花的笑,例如《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都同样地带有悲剧色彩。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
矗立于泰晤士河南岸、伦敦圣保罗教堂对面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是一座专为欣赏、研究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优秀剧作家的作品而建造的世界级剧院。

不朽的天才

17世纪初,詹姆士一世治下的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回到他的家乡斯特拉福,常年的伏案写作令他的身体孱弱。在经历了人文主义理想的失败后,他的悲愤已经融入到他的剧本中,此时的他,只寄希望于奇迹的出现。《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是莎翁在这一阶段写出的以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为主题的喜剧剧本。作品与前期相比,缺少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更多的是通过魔法、幻想和偶然机遇来宣扬最后的宽恕、妥协与和解。莎翁的理想,为现实所不容,但至少在浪漫空幻的舞台上获得了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莎翁在1611年所写就的《暴风雨》以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最后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该剧成为莎翁在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之作。其诗意的语言和空灵的艺术手法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除此以外,在戏剧方面,莎翁还与约翰·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说莎士比亚是天才,并不仅仅表现在戏剧上,他创作的十四行诗歌同样以精彩的用语、款款深情,成为流芳百世的名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极深。

1616年,年仅52岁的莎士比亚由于生病离开了人世。在斯特拉福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像朝圣一般地前去瞻仰,那里静静地安息着一个不朽的灵魂——莎士比亚。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