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文化空间的特征
王木善
一、视点:城市文化形态和它的存在形式文化空间
城市,是人类的一个聚居地,又是一个生长点。它是人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营造的一个生存空间,包括大型居住区、大规模公共建筑、以居住区为基础的社区组织等,也可以说是人类创造的一个物质文化形态。这种物质文化形态表现为它的存在形式,就是城市文化空间。城市文化空间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上一个光辉的聚点。
对此,马克思有过一段关于人与动物不同的精辟的论述:“诚然,动物也是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与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进而得出结论“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1)城市是人创造的被改造了的自然界的杰作和现实,同时也成为证明人自身是类存在物的表征。因此城市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范畴,是人创造的“第二自然”。这个“第二自然”就是城市文化形态和它的形式城市文化空间。城市文化空间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形象,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昭示着人类文明的美好前景。
斯宾格勒认为:“至今为止,我发现没有人仔细考虑过那把一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2)从城市文化形态和它的表现形式的城市文化空间的视角研究城市发展,从城市文化的结构功能演变研究城市化趋势,可以把握城市发展的以下特点:一是人化性。城市文化空间是一种有机体空间,是人化空间。城市居民离开了农业土地,密集在“石料堆积物”和“水泥森林”之中,构成“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为前提,以集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钱学森),有其生长、发育、青春、成熟、衰落的发展过程。例如,前现代时期,人们从乡村走向城市;而后现代时期,人们又逃出城市回归自然,表征了人类文化生命力的趋向。二是整体性。文化本身具有整体性,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文化构成。而城市文化空间包涵了经济、市场、社区、生活、生态、文化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诸方面因素。因此城市发展不是单向度,而是多向度的综合发展。三是网络性。城市人生活在一个高度密集的多向维度和网络关系之中。例如交通网络、现代通信网络、商贸网络、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文化体系、社区体系、生态体系等,都具有功能结构的组织形态。四是矢向性。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城市走向,表明城市发展的现代趋势。如城市群、城市带,城市郊区化,城乡一体化等。这其中内含着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
二、城市文化空间的特征
1.区位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其表现就是城市社区的地理位置、空间结构、经济环境、地方文化特色等。古代城市的萌芽往往出现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域,而生态条件离不开水,江河湖海成为人类城市文明的发祥地。东方文明缘于大河文化,西方文明缘于海洋文化。江河湖海区域是人类生存活动,首先是经济活动的聚居点,逐渐成为经济政治中心。地中海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古希腊文明。而埃及的尼罗河、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印度的恒河、印度河、中国的黄河、长江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摇篮,古代城市是镶嵌在江河湖海地区的明珠,闪耀着人类文明的曙光。
城市的地域位置构成了不同的文化圈——地域文化。构成了一座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铺设了城市文化的基本底色。例如北京,以北方文化为基调的京都文化;上海,以南方商业文化为底色的海派文化;武汉,以鄂楚文化为本体的汉味文化。地域文化成为文化的历史基因和深层积淀。
区位优势使城市成为文化聚集和文化辐射的焦点,通过文化交流融合促进城市文化更快发展。世界上许多著名港口城市,如中国的上海、香港,东南亚的新加坡,非洲的开普敦,美国的纽约,荷兰的鹿特丹,澳大利亚的悉尼,在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世界市场体系的纽结,成为一国、一区域的商贸中心,那里的移民和杂色文化给城市文化空间带来了活力。
2.形相性。任何一个文化形态和它的存在形式都有一个外部形相,它产生于人类的空间意识。人类的空间意识是由视觉、触觉和运动感觉参与而形成的,作为空间的规定性是立体的、运动着的外观形相。
城市文化空间形相,首先是城市空间组合,它表现为城市轮廓即城市空间的总体布局和规划。它是一种视觉形相。例如中国古城规划,《周礼·考工记》上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体现了古代都城的组合规则:均衡、对称、威仪、王权中心、等级森严。西方传统城市,大都有中央广场,四周是宗教和政府建筑物,城中心地带住着政治和宗教首脑以及富有的人。而近代以来的都市,在工业化进程中,一般沿江河海岸航线或铁路公路线立市,以市场、港口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第二是城市的内部结构:区划、街市、建筑群形式,以及道路交通,构成城市市容文化景观。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上海里弄文化,武汉的河街文化等即为一例。它是一种运动空间形相。
再其次是城市的文化表征形相,如高层建筑、楼台亭榭、城市雕塑、城市广场等,构成城市形相的物体的物质状态和结构,是一种运动空间和触觉空间形相。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者说造型艺术的空间形态,从而表现为因时代、民族、个人而具有不同的风格。所以城市文化形相呈现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特色。
城市文化空间的形相特色构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外观特色。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文化旅游城市、文化古都、国际都市等。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形相一般处于交通通信网络和商贸市场体系、金融信息联网的枢纽地位或地区中心地位,它往往是港口城市或内陆中心城市。它有著名的商务区、科技硅谷、民族文化区、名胜旅游地等,在城市群、城市带中发挥着中心辐射功能。
3.经济性。城市文化空间有一个从“城”走向“市”的历程,从政治消费中心演变为大工业生产中心,城市的经济形态(包括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经济质量)和经济功能成为城市文化空间的实体。古代的城市大都是城堡,以国王、贵族为政治本位,具有军事防御性质,尽管城市必须依托发达的农业和一定的交换市场,但是作为消费功能的商业只处于从属地位。中世纪欧洲城市一般是宗教或祭祀中心,政治建筑往往不属核心地位,甚至偏处郊外。即使是商业贸易发达的“完全城市社区”(韦伯认为是中世纪欧洲城市社区的理想),它也不是生产主导型城市。
近代以来,城市文化空间形态的发展是与工业化同步的。马克思作过这样的描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3)城市成为大工业生产的中心和世界市场的枢纽。现代经济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现代化、产业化、城市化合而为一的一体化特征,被称为“城市主义”。城市以产业布局作为区划设计,以产业为表征标示城市类型,如汽车城、钢铁城、商业城、石油城、煤矿城等,并按世界的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由此,经济成为城市文化空间的实力,一个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速度、效益、居民收入、物价、资产、资金、金融、证券,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和基本内容。
现代城市经济功能渗透到城市文化空间的各个部分,出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代经济条件创造了现代城市的物质基础,有人说城市是一部用石块和钢筋水泥建构的历史。斯宾柯勒甚至说石料的堆积就是绝对的城市,城市的建筑、交通、通信以及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都是以城市的经济条件为保证的。至于科学、教育、文化,以及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是建筑在城市的经济实体上的文明大厦。城市经济的主导作用促成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生态空间全球化,这也将是21世纪城市的发展趋势。
4.社区性。韦伯认为欧洲中世纪城市是“完全城市社区”,具有贸易、军事、法律、社交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功能。以现代眼光来看,这个中世纪欧洲城市社区并不完全。第一,现代城市社区以产业为中心,以功能为区划标准。例如纽约以工商业、金融、贸易海运为中心,洛杉矶以国防工业和高科技结合为主导产业,各自显示了城市社区的产业类型。城市社区不同于乡村社区的地方首先就在于产业特征。
第二,人口与职业特征。城市居民众多、密集,具有异质性。城市移民杂处,加上流动的人口,市民阶层复杂,而且处于变动不居、社会分化加剧的状态。城市职业由于社会分工造成专门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心理。这种城市社会结构的开放型、类型化、复杂化带来了城市社区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化不仅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且还要求城市社会生活文明、健康的发展。
第三,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特征。它是以交往方式为本质,包括交往、对话、沟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休闲方式。一个城市社区由于人口、职业的构成和社会角色的面具化,总会形成市民共性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群体行为,塑造了城市文化人格,而在这个城市文化人格中,又呈现出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共生,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共生,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共生,正效应与负效应的共生。
第四,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服务的特征。表现为城市社会功能的网络化与社区管理职能的分类化、专业化。日本学者铃木荣太郎列举了9种社会文化交流,即商品流布、国民治安、国民统治、技术文化流布、国民信仰、交通、通信、教育、娱乐。与之相对应的机关和人员是商贩、销售部门、军队、警察、政治机关、官设机构、技术人员、匠人、工厂、神社、寺院、教会、车站、旅馆、机场、邮局、电报电话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电影院、游乐场所等。(4)尽管这种罗列杂乱,但说明城市社会功能一方面复杂化,细密化,而另一个方面由于城市职业和服务的专业化促使城市功能区划形成一些具有特殊功能和特征的小社区如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街道文化、楼栋文化、家庭文化。社区管理一方面趋向法理化、类型化,另一方面有可能因模式化、机关化而要求个体的多样化。社区服务一方面走向社会化,而又一方面显示小型化、个性化。城市社区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有机体共生形态。
5.人文性。城市文化空间完全是人化环境空间,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和创造。从这一点来说,城市表征了人文精神。
城市的人文景观凸显了城市文化空间的文化涵量和文化特色。城市风景、园林、雕塑、高层建筑、旅游名胜及城市广场、文化街市、大道,都是一座城市文化精神的表征。从某种意义来说,城市人文景观是一座城市的艺术创作,塑造了一座城市的艺术形象,显示一座城市的艺术特色。一座艺术品的文化内涵解读是无穷丰富的,是古典精神,是民族精神,是现代意识,简直不可胜解。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观带给游人的兴味具有巨大的文化吸引力。正因为如此法国结构主义文艺理论家巴尔特写了法国的高层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著名论文《埃菲尔铁塔》。
城市的人文环境就其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是城市文化空间的文化氛围,它包括生态环境、城市文明规范、清洁卫生、公共秩序,甚至商品的文化特色,特别是手工艺品的传统文化风格,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磁场。
城市文化空间的所遗存的文化资源是宝贵的财富,经历愈久,价值愈高。文化的发展要求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文化越开放,文化古迹、文化遗址、文化遗存、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历史传统、民俗节日、民族文化艺术就越能走向世界,显示出迷人的魅力。
6.符号性。卡西勒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认为人类生活的典型特征,在于能发明、运用各种符号,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号宇宙”。城市是人类创造的石化语言,即石化形式就是符号。从这个意义来说,城市文化空间就是人类自己所创建的城市符号空间。这种石化形式或物化形式符号,在“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法·雅布可森)。视觉符号是形象符号,它以空间作为主要的结构力量,视觉的、空间的符号在特征上倾向于图像,它产生绘画、雕塑、建筑等形式。听觉符号以时间作为主要的结构力量。听觉的、时间的符号就其特征而言,倾向象征,在艺术方面产生了口头语言和音乐等形式。还有使两者结合起来的形式如电影、电视、戏剧等。
一种城市符号是景观形式如高层建筑、城市雕塑、园林景点、街市风情、城市广场等,作为一种形式符号,是一种城市图像,或者说形象,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种形式(符号)+感觉,就生产象征意义(意指),因此城市代表性景观是城市的象征,或者说城市的文化表征。这种符号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是城市符号功能。
另一种城市符号是交通、道路、指示灯、路牌、广告、霓虹灯、招牌等,这种形式符号给人以指示、信号或信息的意义。它是一种指示符号、信息符号,传达了城市、交通、道路、经济、社会的信息。符号就是人与城市文化空间的媒介物,人创造城市的活动和功能就是符号活动和符号功能,城市符号现象构成了城市文化景观、城市文化世界。
7.市民性。指城市文化空间的深层构成的文化精神。按照西方文明的演进的规律,市民阶层构成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出现标志着经济活动领域从其他的公众生活领域中解放出来,取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又从封建领主手中买得或争得最初的自治权,与此同时形成社会行为新的道德伦理规范,这就是市民文化。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以及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并不是中世纪一般的城市化,而是城市公社运动一道出现的市民文化。这就把市民文化提到很重要的位置。现代化的进程不是一般的城市化,而是要求市民社会、市民文化。
首先,市民思想文化,其核心是新的道德伦理规范,新的价值观念。基督教新教教义在构成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确定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新价值取向。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的市场经济也要求价值观念的转换,它的动力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表现为功利性的价值导向,自主、多元性的价值主体,竞争性的价值动力,法制性的价值规范,形成功利、自立、本位互利、自由竞争的价值观念。新的价值取向激活了城市文化空间的文化精神。
第二,是世俗的文化,展现了市民的生活方式。西方14—15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崇尚人文主义、享乐主义,追求人的天性中对美、对娱悦的向往,从而把基督教所宣扬的克己和节欲抛在一边。中国新时期以来市场经济取向,使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勃然兴起。各种文化商品、娱乐场所、休闲旅游业走向市场,五彩缤纷,令人眩目,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潮流,从某一角度说,它是现代生活的一个表征。
第三,市民文化形态是大众文化,这是中世纪宗教文化、贵族文化的转向。原来属于极少数贵族上层人士的精神文化已变成大众的文化。大众文化发展趋势是俗文化与雅文化的趋同。应该肯定这是历史的进步。当然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是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文化危机,正需要在城市文化空间发展中解决这个问题。
8.现代性。标示城市文化空间形态的时代性、矢向性。它不仅仅是静态的、历史的观察解读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态,而且动态地指向城市文化空间的未来,探索发展的趋势。
城市文化空间的现代性,首先要求具有现代经济生活条件才能造就现代城市的现代文化。如果说古代的城市是“石料的堆积”,是石化城市,那么现代城市是钢铁与水泥建构的历史,而走向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应该是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技术三大现代科技所支撑起来的文明大厦。同时现代城市文明必须要有文明的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事业。(1)文明的环境建立在文明的道德、行为规范上,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也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一个外在的硬“规矩”勾画了人的内在素质提高的“方圆”。(2)文明的生活方式标志着生存需要满足以后,人们追求着生活的多样化和生活空间的扩展——从家庭、亲属之间交往走向社会生活网络,更多地选择生活样式,为个性化提供了条件。这就要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好的道德伦理思想。(3)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事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础,现代水平的文化系统包括学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大众传媒等,它们担负着文化的积累、发展和传播的功能,是城市文明的培育器。
归根到底,城市文化空间的现代性有赖于城市人的现代化、城市人素质的现代化。人的素质构成城市文明发展的水平,城市文明状态是人的主体素质的外化。城市人要从单向度的人走向全面发展的人,既要从抹煞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的封建传统观念中走出来,又要摆脱商品货币的拜物教。城市的现代性“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5)”。这就是邓小平同志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他们是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创造者、开拓者。
三、启示:城市研究的几个观念
从以上八个方面所阐述的城市文化形态和它的存在形式城市文化空间,启示城市研究的理论思维应有以下几个观念。
(1)城市文化的形态和空间是一个整合性观念。城市形象分别有经济形象、景观形象、文化艺术形象、社会文明形象等。说明城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综合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2)城市文化形态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有机体的观念。它以经济为基础,以城市形貌为外观,以社区为机体,以文化为环境,以人和人格精神为主体,从而构成了一个城市生态机制。从这一点出发,也就可以从历史唯物论的分析中,从结构功能的转换上,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
(3)立足于21世纪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观念,城市与乡村两种文化形态,由人与自然的分立、对抗走向碰撞、融合,出现“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趋势,而现代科技发展和人工设计工程将会为21世纪城市文化空间规划辉煌的远景。
原载《长江论坛》1996年第5期
王木善,(1941— )男,武汉市人,原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教授,发表学术论文《全球文化态势和中国文化的位置》《城市:文化空间的扩展和内涵的发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态特征》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2)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4)转引自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