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阖闾是如何夺取王位的

阖闾是如何夺取王位的

时间:2023-05-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姬光夺得王位,即为吴王阖闾。余祭在位17年死去,王位传给了三弟夷眜。于是,公子光就积蓄力量,伺机夺位。专诸吃了定心丸,决定为公子光刺杀吴王姬僚。阖闾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将专诸的儿子拜为上卿。阖闾发动政变的时候,季札正在出使诸侯各国。阖闾即位后,季札回到吴国。季札虽然对吴国发生内乱感到悲哀,但他还是接受了吴王阖闾的领导,从而使吴国没有再发生新的内乱。

《刺王僚》剧情:

吴王姬僚之弟姬光假意请吴王姬僚赴宴,专诸扮成厨夫,在鱼中藏剑,借献鱼之机刺死姬僚。姬光夺得王位,即为吴王阖闾。

《刺王僚》又名《专诸刺僚》。

如果不知道剧情,很可能把“王僚”当作是一个人名。其实,这里的“王”指吴王,“僚”指的是吴王姬僚。

阖闾为什么要夺位呢?这得从吴国的老吴王梦寿说起。

吴王梦寿有四个儿子:老大诸樊、老二余祭、老三夷眜(mò)、老四季札(季子札)。这四兄弟里面老四季札声望最高,深受吴王梦寿喜爱。梦寿生前就曾经要把老四季札立为吴国的太子,并作为吴王接班人来培养。然而,季札是一位谦虚淡泊的君子,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当吴王。于是,他坚决反对父亲废长立幼,坚持要老大诸樊当父亲的接班人。

后来,吴王梦寿去世,老大诸樊被立为吴王。这位大哥并没有忘记父亲生前要立四弟当吴王的遗愿,于是再次要让位给老四季札。季札原则性非常强,再次坚定地推辞。后来,大哥诸樊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就想了一个办法。他不立自己的儿子公子光为太子,就是不让公子光将来继承王位,而是跟其他兄弟三人约定,自己去世后由二弟余祭继位,二弟余祭之后由三弟夷眜接任吴王,而夷眜之后就要传位给四弟季札,这就是所谓的“兄终弟及”。

诸樊死后,按照原先的约定,吴王的位置传给了二弟余祭。余祭在位17年死去,王位传给了三弟夷眜。夷眜在位4年死去,本来应该让四弟季札继承王位。但是,季札死活不愿意当吴王。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季札竟然跑到外地隐居起来。吴国的大臣们没有办法,只得将夷眜的儿子姬僚扶上了吴王的宝座。

这个办法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但却引起一个人的强烈不满,这个人就是诸樊的儿子公子光。

公子光认为,如果按照“兄终弟及”的办法,季札当了吴王,自己无话可说。问题是现在季札没有当吴王,而是让夷眜的儿子当了吴王,这就说不过去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这个吴王应该由自己来当,因为自己是老大诸樊的儿子,怎么能轮到姬僚呢?于是,公子光就积蓄力量,伺机夺位。

关于公子光夺位的过程,《史记·刺客列传》作了具体的介绍。

在姬僚当吴王期间,伍子胥辗转逃到了吴国。到吴国后,伍子胥结识了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这个人叫专诸,就是后来刺杀姬僚的刺客。

伍子胥到了吴国,一心想为父亲和哥哥报仇,就极力劝说吴王姬僚出兵攻打楚国。公子光对姬僚说:“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了,他极力劝说我们攻打楚国,是为了报他的私仇,这对我们吴国是没有好处的。”姬僚听从了公子光的意见,没有出兵攻打楚国。

伍子胥的目的没有达到,就恨上吴王姬僚了。后来,伍子胥知道了公子光一心想夺位的秘密,就把专诸介绍给公子光。公子光正需要人手呢,伍子胥推荐了这么一位有本事的人,真是雪中送炭。公子光就把专诸豢养起来。

公元前516年九月,楚平王去世,不满10岁的儿子轸继位,这就是楚昭王。第二年春天,吴王姬僚认为楚国国君年幼无知,就派自己的两个弟弟率领大军攻打楚国的潜邑(今安徽霍山东北)。楚国先后派出两路大军增援潜邑,并切断了吴军的退路,使吴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吴国大军在外受阻,国内空虚,公子光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对专诸说:“现在是个绝好的机会,我要利用这个机会夺位。如果夺位成功,即使我四叔季札回来,他也不会废掉我。”

专诸说:“我可以替你杀掉姬僚,但我的母亲年老儿子年幼,我要是死了,他们怎么办?”

公子光说:“我就是你,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你放心好了。”

专诸吃了定心丸,决定为公子光刺杀吴王姬僚。

公元前515年四月,公子光在家中的地下室设伏,请吴王姬僚赴宴,宴席就设在地下室的上面。姬僚命令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沿途警卫,一直到了公子光的家门口。不仅如此,姬僚还在公子光家的大门、台阶、走廊、宴席内外的所有地方都布置了警卫,说明他对公子光的阴谋还是有所觉察的。

酒宴开始以后,姬僚下令,凡是上菜的工作人员,都要在门外脱光衣服,改换成另外的衣服,防止他们暗藏凶器。其次,端菜的人必须跪着走,两边有持剑的武士随行。到了宴席上,再把菜传给姬僚的侍者,由侍者端到姬僚面前。可见,姬僚的戒备是万分森严的。这一点,《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的记载比《史记·刺客列传》还要详细。

酒喝得差不多了,公子光假装脚疼,躲进了地下室。这时候,姬僚的警惕性也放松了很多。趁此机会,专诸出场了。他把匕首藏在做好的鱼肚子里,顺利地到了姬僚跟前。说时迟那时快,专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鱼肚子中抽出匕首,猛地向姬僚刺去,姬僚当即身亡。这时,姬僚身边的人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齐动手,把专诸杀死了。

酒宴上顿时一阵大乱。公子光一声令下,伏兵从地下室蹿出,一顿乱杀,把姬僚的随从和警卫部队全部消灭。

政变获得圆满成功,公子光终于登上了吴王的宝座,公子光就是大名鼎鼎的阖闾。

阖闾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将专诸的儿子拜为上卿。

以上就是阖闾夺位的具体过程。戏曲《刺王僚》的剧情是基本符合史实的。

再简单说说季札这个人物。

季札不愿意当吴王,并非他无能。相反,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具有远见卓识,是吴国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愿意当吴王,纯属个人志向。

举一个例子。阖闾发动政变的时候,季札正在出使诸侯各国。阖闾即位后,季札回到吴国。他知道姬僚被杀,就到姬僚墓前哭祭,哀悼死难者。季札虽然对吴国发生内乱感到悲哀,但他还是接受了吴王阖闾的领导,从而使吴国没有再发生新的内乱。这件事充分反映了季札的优良品德,他能成为孔子推崇的圣人还是很有道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