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切的一切,使衡水中学领导者慢慢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来看一看衡水中学是如何把k的值调整为正最大值的。一个精神的特区近年来,衡水中学连续搞了六次师德讲座,联系教育部颁发的师德八条进行了一个半月的师德大讨论。

河北省衡水中学2002年有1300多名考生参加高考,达到重点大学录取线的有675人,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达到332人,没有上本科线的只有20多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30多家著名高校,纷纷来到这所地处河北东南部的小城中学抢夺生源。

至此,衡水中学的高考“升学率”、高考重点大学达线人数、高分数段(600分以上)人数已获衡水市八连冠和河北省三连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神话般成绩的取得是该校校长期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的结果。

10年前,衡水中学也曾走过“应试教育”的老路,到1995年,校长被累垮了,教师被累垮了,有的学生也被累垮了,“升学率”虽然达到了衡水市第一,但也仅是50%多。衡水中学从1995年开始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和作法,把学校工作的重点由研究如何提高“升学率”转变为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和学校的整体教育工作,通过学校教育,发展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品质,使学生掌握知识等方面。学校提出了“不追求学校的高升学率,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口号。

1997年,衡水中学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三转”、“五让”。“三转”即三个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即五个要让: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要服从学生的学”。1997年以后,学校又先后引进了“诱思探究教学论”、“研究性学习”、“尊重的教育”等一系列先进教育思想,并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教学理论。

依据新的教学理论,学校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文件形式规定减少教师的授课时间,把时间和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自习课还给学生,教师不准以任何形式占用自习课;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

通过改革,该校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大题量”、“时间十汗水”的应试教育模式。

为了彻底把教师从“升学率”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学校从1997年起,就改变了过去向教师压“升学率”指标的做法,而是向他们每年压一定的科研任务。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化。

校长李金池做了这样一个对比,在学校一门心思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的时候,学校本科“升学率”最高的年份也不过是50%多一点;当学校不再以“升学率”为目标,而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目标时,其升学率却达到了98%以上。

引子:一个关于教育的数学函数式

衡水中学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长期研究。研究发现: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他们对学生进行了跟踪,发现学生往往因为不喜欢某一教师而不喜欢他所教的课,许多学习上偏科的学生都能从此找到原因。

这是八年前发生在衡中的一个故事:一位学生因为不喜欢他的历史老师而厌恶历史课,结果其历史成绩很差,到后来该生在历史测试时干脆交了白卷。

1995年以来,衡水中学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学生评教活动,由全体学生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进行无记名问卷打分。打分结果,教师得分高低不单与教学能力和水平相关,还与教师的人格有关。虽然问卷只是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判,但那些大家公认的、教学水平最好的教师往往得不到最高分,而那些课教得也许相对差一点,但人格力量很强的教师得分最高。反映在教学效果上,一位教师的人格力量与他的教学成绩正相关。这一切的一切,使衡水中学领导者慢慢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为同样很重要。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用了一个函数式来表达教师人格修为与教学能力、教育观念以及二者与教师的“教育力”之间的关系:

y=kx

因变量y表示教师的教育力,系数k表示教师的人格修为,自变量x表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等。

李金池认为,在这个函数式中,一般来说,教师的能力永远处在一种正值的状态,之所以出现学生因为不喜欢教师而不听他的课从而造成这门课成绩下降甚至交白卷的情况,就是因为此时k值已成为了一个零或者一个负数,造成他的教育力永远是零或者是负数,其教学成绩必然要下降。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李金池认为:一所学校,一位校长,其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把y = kx这个函数式中的k调整为正数值,并且努力把这个值调整为正最大值。让我们来看一看衡水中学是如何把k的值调整为正最大值的。

一个精神的特区

近年来,衡水中学连续搞了六次师德讲座,联系教育部颁发的师德八条进行了一个半月的师德大讨论。从抓师德建设入手培养教师的人格修为,把教师人格修为培养的最终目标锁定在师德建设上。

学校提出:全身心地为了学生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校长李金池说:“深圳是经济特区,香港、澳门是政治特区,我们的校园应该是一个精神特区。特区之‘特’,不是特权,而是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他的思想言行不能有一点污渍,否则就会污染学生,影响教师的人格修为。如果教师很世俗,学生就反感,如果教师没有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学生就不佩服,如果教师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学生们就服你,听你的。”

一、让教师远离庸俗

有一天,一位班主任教师被一位学生家长请到饭店吃了饭,家长还硬送给他一件小礼品,希望他能关照自己的孩子。此事被孩子知道了,他认为可以得到老师的关照,便产生了一些不良表现,此班主任一开始碍于情面轻描淡写地批评了学生,但并不起作用,后来忍无可忍,严厉地批评该学生,学生竟在同学们中间说,某老师真不够意思,请他吃了饭,送了礼物,也不给面子。这在全班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工作陷入了被动。教师的教育力因此大打折扣,不但影响了一个学生,还对全班的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一位教师也被家长请到饭店,酒桌上,家长对教师说:“我的孩子你就当是你的,打他、骂他你随便,孩子就交给你了。”此家长并没有将请老师的事告诉学生。过后,教师真的按家长的意思去做了,把该生“当自己的孩子”去管教,对该生要求特别严。结果有一天,孩子突然提出不上学了,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老是找我的毛病,批评我,就看我不顺眼。”教师、家长的一片良苦用心,反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但没有对孩子成长起到好作用,反而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李金池说:“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重点中学的教师,如果稍微一放松,刚入学怕孩子受歧视得不到照顾的要请,请过的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照顾的还要请,就是天天吃请都有机会。但是,当教师对某一个孩子给予特殊关照时,又将如何面对其他孩子?作为一个教师,你吃了家长的请,受了家长的礼,你如何面对你的学生?”

学校作出规定:严禁教师吃请受礼。李金池说:“有些在社会看来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拿到学校来就不合适,这也是学校这个精神特区的特殊之处,教师要远离庸俗。”

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对学生的五个“一视同仁”:学生长得好看难看一视同仁;男生女生一视同仁;家庭出身优劣一视同仁;学习成绩好坏一视同仁;有礼的和无礼的(是否冲撞过教师)一视同仁。

二、让教师远离铜奥

1998年暑假,衡水中学一位很有经验的某科教师,在社会上散发了一则广告:招收课外补习班。招收的学生有校外的,也有本校的,有的甚至就是该教师直接教的学生。办班使该教师“一天的收入比一个月的工资都多”。对此,来自校内外方方面面的反馈引起了校长李金池的注意。

李金池立即召开了校党委会议,经研究并报上级批准,对该教师作出了“限期调离”的处理决定。对于这个决定,许多人不理解,包括那位教师。下面是这位教师与李金池的对话:

教师:“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老师就不是人?就不该利用自己的长处挣点钱?”

李金池:“学校是一个精神特区,教师是这个特区的特殊的人,这个特区的特殊的人的特殊之处,就是要不为金钱所动,远离铜臭。”

师:“一没偷,二没抢,我犯了哪一条法?”

李:“教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把全部精力、全部心思放在培养学生上。从表面上看,利用假期和休息时间搞搞家教、办个辅导班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大家要明白,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你在学生心里是一个地道的商人时,你已经没有什么高大形象可言了,你还怎么站在讲台上?再说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因为提前学习了知识,不好好听课,甚至会用挑剔的眼光挑科任教师的毛病。还有,如果教师都千方百计地想干家教、办辅导班,就会出现‘全体一致向钱看’的风气,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衡中教师乃至衡中的形象。衡中是育人的精神特区,坚决不允许有这种事情发生。”

办辅导班的教师被调走了,其他教师的情绪也稳定了,教师们把业余时间放在继续学习、提高素质上。在学校召开的通报这件事的全体教师会议上,李金池深情地对大家说:“虽然目前学校还比较穷,但如果谁家因为经济困难,日子过不下去了,请对学校说。”

在衡水中学,教师们的工资并不高,平均每人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另外有400元的奖金,班主任每人每月有200元的班主任费。在整个收入结构中,400元的奖金不算多,但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400元虽然叫“奖金”,但学校却把它的作用定位在“关心教师的生活,保证教师一定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奖励优秀,激励工作”。从这样一个定位出发,学校制定了奖金发放的指导思想:不与具体工作情况挂钩。具体做法是:将奖金分为两部分,20%按工资水平发放,80%按课时多少发放。这样发放的实际结果是,绝大部分教师的奖金数大体相同,上下差距仅在几十元。班主任费也是这样,每个年级每月评比排队,排在前三位的班,班主任每月得到220元班主任费,后三名得180元。

奖金的作用为什么不定位在“奖优”上?衡水中学认为,目前,教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雇佣型、职业型、事业型。在教师的收入能保证其基本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雇佣型的教师是为了钱而工作,职业型教师是为了拥有这份不错的职业而工作,事业型教师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而工作。衡水中学发放奖金对全校教师的一个基本定位是,大部分属于职业型,一部分属于事业型,学校应该鼓励大部分的教师由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化。如果把每一个教师的工作都与奖金挂起钩来,形成了工作是为了挣钱,为奖金斤斤计较,其作用就使教师向雇佣型转化,短期内可能对工作有促进,时间长了,工作不努力的教师会因为“自己没有努力工作也没有拿那一份奖金”而心安理得,努力工作的教师则产生“自己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多拿几个奖金”的顾虑,对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让教师远离“铜臭”也是衡水中学这一“精神特区”的独特之处。

三、让教师远离低级趣味

曾经,学校发现学生吸烟,决定杜绝此事。学校通过班会、团组织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禁烟教育,同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规定,但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仍能在学生宿舍、厕所等地方发现烟头。一次,一位教师在厕所发现一名学生在偷偷吸烟,便把他带到办公室,学生低着头但毫不含糊地说:“老师,错误的事情是不是任何人都不能做?”“那当然。”“可为什么那么多老师都在吸烟?”

以上这段对话被校长李金池搬上了全体教师大会,并专门进行了讨论,他说:“我们的教师每天都重复着一个我们一再强调不允许学生犯的错误,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觉。”

于是,学校制定了一个《关于建立无烟学校的规定》的文件,教师吸烟应该受到与学生吸烟同样的处罚,甚至更严厉,学校把这个专门针对教师的规定向全体学生公布并请他们监督。此举一出,长期屡禁不止的学生吸烟问题一下子被杜绝了。

学校还作出了许多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定,如不准打麻将,教师不准衣冠不整,不提倡相互间吃喝宴请,反对拉帮结派等。

李金池说:“虽然教师吸烟、打麻将这样的事可能不足以像教师捞钱、吃请那样使k变为负数,但绝对会影响k值达到最大。”

四、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

在一次青年教师会上,李金池为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个人在乡间小路上遇上一个人推着一辆手推车,车上装满石头,他问推车人;“朋友,你在做什么?”那人面无表情地答道:“推石头。”他继续赶路,又碰上另一个人推着一车石头,他又问:“朋友,你在做什么?”那人带着一脸无奈,回答:“挣钱,每推一车石头挣十块钱。”他继续往前走,碰上第三个入也推着一车石块,他又问道:“朋友,你在做什么?”那人带着满脸希望和自豪,回答:“我正在为自己造一座大厦。”李金池说:“三个推石头的人,有三种不同层次的追求,三种不同的内驱力,三种不同的精神面貌,必然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而潜力的源泉永远在于人的精神世界。”

在衡水中学,人际之间的关系很简洁,很透明。领导班子向全体教师承诺:教师不用分心去考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如何,不用去考虑与领导的关系如何,不用考虑自己的奖金、工资、职称、荣誉、房子…… 所有这些,都由领导为教师做,要想让同事瞧得起,让领导高看一眼,那很简单,即“把工作干得更好、最好”!

青年教师走进衡水中学,第一步目标就是要拿到“教师合格证”,成为一名正式的“衡中教师”。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过关制”,青年教师要在参加工作的四年内过“五关”,即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育科研关。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每一关的过关标准,每年都组织一次过关考核,五关全部通过之后,才是“合格教师”,才能“持证上岗”,成为一名正式的“衡中教师”。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过“五关”,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校级领导人人都必须开“讲座”,请本校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做专题报告。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年教师业务技能比赛,把青年教师送出去学习,学校先后出资20余万元,选送110名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选送三名教师参加了脱产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学校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到全国各地名校参观学习。建立“师徒制”,每一名青年教师都要自己找师傅,骨干教师也要自己找徒弟,学校专门制定了《导师工作目标》,明确导师职责,规定师徒活动内容,并专为骨干教师设立了“人梯奖”,专门制定了师徒活动考核制度。这样经过数年努力,教师才完成了“成功大厦”基础建设。

成为合格教师之后,教师又有五个等级的荣誉称号,分别是“希望之星”、“教学骨干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功勋教师”,学校以此引导教师不断攀登新的高峰。通过这样的措施,引导教师由“合格的教师”向“优秀的教师”转变,由“职业型”教师向“事业型”教师转变,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正是在这一系列转变中,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同时也使衡水中学从一个一般高中成为重点高中,最终成为河北省一流的、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的高级中学。

从衡中一名教师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有远大的目标追求对他们的激励作用。

郗会锁,1998年7月大学毕业后,即担任了高一年级的班主任。1999年3月,他所带的班级即被评为“红旗团支部”,1999年7月,他被评为“模范班主任”,这一年,他即被破格评为“希望之星”。2000年,他被评为骨干教师,2001年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其中《无为治班》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2001年8月,他被任命为高三年级部主任,成为最年轻的学校中层干部。2001年高考中,他所带的班62人中,61人成绩达到本科录取线,42人考上全国重点大学,这一年他被评为“功勋教师”。如今的郗会锁正致力于教育规律、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深入研究,努力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在教师群体中,大部分人也许没有郗会锁进步快,但他们每一个入都在各方面进行着不懈地追求:从一般教师,到名师,到教育家。

早在1999年,学校即提出了“育名师”工程,学校为教师购买了大量的图书,配备了计算机并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努力为教师成为“名师”创造条件。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教师们形成了每遇到一个问题,每讲授一节新课,都作为一个课题,努力研究新方法,寻找新途径。

去年,高二年级的一位班主任来找校长李金池,提及班上一位学生最近经常迟到,早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平时也不与别人来往,性格越来越孤僻,还有早恋苗头。班主任曾采取许多方法教育就是不见成效,这次周日回家后,已经三天了,还没有到校,因此来请校长“采取果断措施”,“别因一个学生搅坏了一锅粥”。班主任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藏在话中,写在脸上。但校长似乎并没有读懂这层意思,他饶有兴致地说:“这可是个典型的案例,里面肯定有很深的原因,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育课题,这样吧,这就作为学校交给你的一个科研课题。”校长的一番话转变了教师的情绪和对学生的看法,经过两人研究,课题的名称定为“关于学生不良行为的特征、原因及教育对策的研究”,等这个学生毕业时,课题结题!

自此之后,这位教师针对该同学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这位教师已积累了12万字的研究笔记,那个差点被“采取措施”的学生也于今年被评为了“三好学生”。

不断地分析原因的原因,推测结果的结果,让教师永远有追求,永远带着研究和思考的目光观察学校的一切现象——这是衡水中学对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套衡水中学的教学论

让我们再来看看衡水中学如何调x的值。

有这样一件事发人深思:近几年来,衡水中学每年都由全体学生投票选出几位“最佳仪表”教师,这项评选的本来目的并没有与教学相联系,但几年下来,评选结果总是与教师的教学效果高度相关,那些“最佳仪表”教师,往往也是教学成绩最好的教师,这引起了学校的注意。于是,学校有目的地引导教师对教师仪表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衡水中学就是这样,长期以来对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他们认为,就教师而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教师的师德、人格、教育观念及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层次等。但在诸因素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因此,他们一方面联系本校的工作对教育教学的规律及思想观念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他们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请了数十位专家搞讲座。1998年,学校引入了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把学习这一理论列入了上至校长、下至教师的考核目标,专门制定了学习制度,定期召开学习交流会,校长、教师轮番登台搞讲座、谈心得,并定期组织考试,不论校长还是教师考试不及格,都要重新补考。

对于引进的教育理论,衡水中学绝不是照搬照抄,他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学习这些理论时,一定要“批判地学习”,学其精华,弃其糟粕,联系教学实践,学为所用,学而能用,用而见效,几年下来,形成了衡水中学一套自己的“理论”。

一、思想决定方法

关于教师“教育力”的理论,前边已进行了叙述。除此之外,衡中认为与教学效果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教学管理、学生的品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和水平、教学环境等。在以上诸因素中,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又与学校及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密切关系,如他们认为,教师教学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自发”地形成主动去寻找知识的心理驱动力。教师再适时施以巧妙点拨与诱导,学生便能够很快地获取新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与由教师通过讲授获取的知识相比,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就已在心里完成了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过程,把新的知识溶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中,形成了更高更完善的新的“认知结构体系”,并主动地为迎接新知识做好准备。

衡水中学一位语文教师在进行广告设计思路训练时,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美国科罗拉多高原一位果农生产的苹果已与经销商签订了供销合同,但就在丰收在望之际,一场冰雹打得苹果遍体鳞伤,陷入困境的果农不得不找广告商做广告促销。问,假如你是广告商,你如何进行广告创意?请你为这一可怜的果农设计广告,并保证把果农的苹果以大价钱卖出去。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学生无不积极思考,参与讨论,主动发言。学生们从医学、保健、营养、环保、心理学、美学等不同角度大胆创意,其中有的学生与美国广告商的创意如出一辙,还有一些学生的创意比美国广告商的创意更独特,更新颖。不难理解,在这堂训练课中,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意的学生,必须把广告知识、语言技巧与医学、保健、营养、环保、心理学、美学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这样就能把握广告的真谛,进而把握“作文”的真谛——以自己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去影响别人,感染别人。

衡水中学特别强调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四基”教学,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事实、基本方法。依据这种教学思想,衡水中学理化实验教学就进行了重大改革。由过去教师“先讲后练”,即先把书上的知识告诉学生,然后再由学生去通过实验验证,学生最终的心理感受是“确实如此”——书上说的是正确的,变为教师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去得出结果,学生的心理感受是“原来如此”——客观事物原来是这样联系和变化的。同是一个实验,一个是为了让学生机械地学会书本知识,一个是为了让学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两种方法,哪一个更好不言而喻。

上述事例说明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几年来,衡水中学大力改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那么,让我们再来剖析衡水中学近年来形成了怎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二、衡中教学论

1997年,衡水中学大胆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上”的观点。为此,学校制定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具体目标是“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具体要求是“三转”、“五让”,“三转”是指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教师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操作、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五让”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996年之后,学校一方面加大自己的科研力度,发动全体教师搞教育探索和研究,一方面走出去学习,引进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教育的终极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

教学目标:经过长期探索,衡水中学如今确立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

教学目标的内涵:掌握知识,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而提出的目标,与以前的“传授知识”、“教会知识”不同,后者是以教师为中心提出的目标。“传授知识”讲的是教师做什么,“教会知识”讲的是教师做到什么程度,而“掌握知识”是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他们认为知识教学只是一个必要的途径,要通过这一途径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标,途径可以千条万条,千变万化,目标却只有一个。发展能力:过去我们一直在讲“培养能力”,而培养所强调的是教师,把学生放在了被教师“培养”这样一个被动的地位,这样可能束缚了学生,也可能束缚了教师。而发展能力,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能力的束缚。陶冶品德:强调的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品德得到陶冶而不是教育和培养,是一个内化过程,而不是停留在认知层面上。

教学过程:记者通过数十天的听课、课例研究,对衡水中学的教学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即通过大量的基本事实,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诱导学生全身心参与,甚至让学生重新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

怎样诱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呢?教师首先应该创设一种知识点存在于其中的教学情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情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了解全体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客观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大量客观信息间的矛盾。然后,再诱导学生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去对这一矛盾进行研究,矛盾解决了,学生学到了研究方法(学习的方法),获得了知识,克服了困难,完善了品德,从而形成了学生更高、更强的能力——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就完成了。

教学为什么一定要从基本事实(即客观信息)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呢?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说:“从知识形成的顺序和方式来看,一般应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行为掌握,主要是通过亲自观察去接触和感知基本事实;第二层次是图像掌握,五官并用,主要从形象方面掌握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第三层次是符号掌握,就是以语言形式或数学关系去掌握事实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学生按照行为一图像一符号三个层次来接受新知识,则可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这也显然是教师最佳的施教策略。”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学往往超越了行为和图像,直接到达了符号,即省略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直接到达了逻辑思维,其教学必然是死读书、读死书,学生对知识必然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学生必然是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也必然不能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同化和顺应,因而不能被重新建构,更不能成为活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头脑必然要僵化!

但是完成上述行为一图像一符号一结构的过程,也只是完成了教学过程的一半,另一半就是要使上述四步在学生头脑中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符号和结构才能成为学生思维的工具,当他再面对大量的基本事实时,才能十分顺畅地在基本事实与符号和结构间开通“直达车”。从基本事实出发,又回到基本事实,这才是完整的教学过程。课后练习就其目的而言,就是为了使学生顺利完成对基本事实的认证,而决不是让学生反复地印证符号。

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考试,考试(无论什么考试)都是给出一个矛盾存在其中的基本事实,让应考者从自己的认知体系中选择一个相应的“符号”和“结构”,去解决矛盾,选对了,也就找到了解题的正确方法。

看过了衡水中学的整个教学过程,明白了考试的真谛,我们就不难明白衡水中学为什么会在高考中取得那么优异的成绩。

关于教学的要素:衡水中学认为,与教学过程有关的因素有许多,如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仪器、环境……但就教学的目的而言,这许多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学生是主体;客观世界是客体;而教师、教学方法、教材、仪器、环境……其作用只是最大限度地使“客体”被“主体”所认识、所接受,因此他(它)起着媒介作用,是媒体。在众多的媒体中教师是主导。

对于教师是媒体这样一个定位,许多业内人士包括衡水中学的部分教师当初并不情愿接受。副校长张太庄做了这样一个类比:“现在的远程教育、网上学校,学生完全可以不到学校而只在计算机前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并没直接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仅作为一个编程的人,与教材的编写者一样,是一个介绍学生与其所认识的客观对象发生关系的媒体。”

这样一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三要素之中的地位。张太庄说:“教师只是一位红娘,等张生和莺莺走到一起了,红娘就不要再在两者之间充当‘第三者’了。”在教学中,教师迟早要从学生和知识之间淡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等学生已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之中时,教师再去不厌其烦地讲解,那就是“第三者”!

教师如何发挥好媒体作用?一是要注意排除干扰和影响学生智力活动的因素,如挫折、害怕、紧张、焦虑、嫉妒、抑郁、灰心等不良情绪,创设浓厚的教学情意场,使整个教学过程沉浸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二是启发学生克服认知系统的障碍。三是促进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以及做人的品德。四是在整个过程中,时刻往意各种反馈信息,控制好进程。

学生永远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要更好地服务于主体。

关于教学的离度:校长李金池说,知识就像长在树上的桃子,教学活动的一切安排都是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让”强调的是教师的诱导。“跳一跳”强调的是学生的努力。“摘”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个“桃子”是学生自己摘到的,而不是教师摘下来塞给学生的。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桃子”自然就得到了锻炼,获得了知识,形成了能力。

如何把握高度呢?由于教材是一节一节编的,课是一堂一堂上的,许多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深陷于本堂课的知识点,把着眼点、着力点放在了知识的局部和具体问题上,学生看不到知识的背景和各点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点,而不是一个整体,学生的知识点很难及时得到同化和顺应,形成知识结构和新的认知体系,因此也就很难形成综合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在章节考试中成绩很好,在综合性的大考中成绩不好,其原因大都能从此找到。所以衡水中学特别强调教师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入手,清晰地把握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也就明白了新的知识点与学生旧的认知结构水平有多大的距离,也就掌握了“教学的高度”。

把握教学的高度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掌握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能学会什么,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他们现在头脑里有什么。学生总是从自己已有的想法、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教学中碰到的新事物,从而影响到所学的新东西,包括对事物的观察、对这些观察的解释和获取新信息的策略,有的甚至会修正新知识的含义,以适应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结果造成思维杂乱,产生种种与科学概念格格不入的结果。反映在考试上,那些在考场上感觉不错,觉得“都会做”,而考试结果却出现许多错误的学生,大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问题出在考试时,但原因却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所以,衡水中学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熟悉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熟悉他们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和症结,并对课堂上学生的反馈信息具有高度敏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教学的高度。

衡水中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复杂体系,这里只就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几个枝节做些介绍,以窥全貌。

三、让教学成为艺术

在充分发动教师对教育思想进行反思之后,衡水中学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六项具体改革措施:

1.必须按照新的教育观念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革,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者、操作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表个人见解,不要怕学生问倒自己。

2.坚决把习题量减下来,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以提高速度的陈旧做法,精讲精练。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的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不仅要求精选,而且还要求精讲、少讲,关键是讲什么,是讲答案,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还是讲思路、讲方法;同是讲思路讲方法,是直接告诉学生思路和方法,还是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路,发现方法。同时,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题越少越好也是不对的。事实上,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培养都不能离开做题,关键是适量,关键是让学生思考。

3.为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品质的培养,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天两节公共自习,同时明确规定,所有自习课教师一律不许讲课,把自习课还给学生,公共自习时间教师一律不许进教室,切实保证学生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教师有责任教学生如何利用这些时间。

4.按照“尊重的教育”这一理念,我们还要改变那种过分强调整齐划一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现有条件下的分层次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努力改变部分学生“陪读”的状况。

5.必须改变教学中违背学生认识规律,讲授内容和训练习题过深、过难的状况。有些教师脱离学生实际,一味地拔高,甚至抛开课本讲难题,做难题,造成学生畏难情绪,有的丧失信心,甚至恐惧厌学。要坚决把教学内容和课后习题难度降下来。

为了保证夯实基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还要改革教学评价,教务处明确规定每次期考各科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平均分低限指标。

6.为使教学改革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适当减少统考次数,同时学校制定严格的监控措施确保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扎实推进,特别要严格控制习题量,坚决杜绝自习时间讲课和变相挤占自习,对造成教学事故者,要坚决采取措施。

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实践,教师们对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都像设计一件艺术作品一样去设计,思想是统一的,具有统一性,而作品却是千姿百态的,具有不同的个性。

走进衡水中学,就像走进了一个教育教学艺术的长廊,从课内到课外,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件件千姿百态的“艺术作品”。

镜头一:体验和感悟是最好的教育 有500多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内,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舞台上正上演《雷雨》第二幕,小演员们从服饰到发型,从面部表情到内心世界,从人物特点到表演技巧,都达到了较高水准。扮演侍萍的学生,将侍萍遭受命运坎坷却又不甘命运摆布的个性表演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到了劳动妇女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旧中国所遭遇的辛酸与不幸。周朴园、鲁大海等人物个性也被演员演绎得出神入化,故事向前发展,跌宕起伏,高潮不断,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一所中学内看到如此高水平的话剧表演,如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置信。活动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演话剧、看话剧,加深了对教材中剧本节选内容的理解,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经过演出,学生个人特长也得到了发展。据了解,这次历时两周的话剧表演,是该校为配合语文学科话剧单元的教学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设在舞台,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表演中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当学术报告厅正在上演高二课本剧的时候,高一年级的语文课搬到了多功能厅,学生们全身心地进行着配乐诗朗诵比赛,台上的学生正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名篇大作,台下的小观众也完全沉浸在这美的旋律之中,用心去感悟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

这就是衡水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当我们问及这种设计的初衷和想法时,语文教研组长杨忠信说:“体验和感悟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终生受用。”

镜头二:“用”是最好的“学” “衡中校园天地”节目是衡水文艺广播电台1998年创办、以直播的形式与广大听众见面的节目。节目的采编、主持、播音等全都由衡水中学的学生自己完成,节目覆盖整个衡水市及周边邢台、沧州、保定、石家庄及山东省德州等地区。节目开播几年来,连年被衡水市广播电视局评为“最受听众欢迎的节目”,同时,这个节目也真正成了衡中学生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天地”。

节目天天换,天天是直播,且听众品位高,这对衡中的小主持人们既是一个绝好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记者——编辑——播音员,采访——制作——主持,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困难:特邀嘉宾到不了怎么办?路上塞车怎么办?发烧感冒说不出话来怎么办?一个个的困难,就像一道道人生作业题,当学生们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很自然地培养了一种能力,形成了一种素质。三年下来,参与其中、体验过节目主持人味道的学生达500多人,农场、电厂、水利局、农科所、机关、企业、农村、街道,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景县职业中学的刘月梅听众在给节目的信中说:“我很羡慕河北衡水中学的同龄人,你们自己能办出这么好的节目,不但播音播得好,而且稿子写得也棒,真希望我也能到衡水中学参加这个节目组。”节目组56位小记者的作品先后在全国中学生小论文竞赛、全国中学生夏令营作文竞赛、全国中学生“成才宣言”征文比赛中获奖。2001年郭晶、马枥鑫两名学生顺利通过了北京广播学院的高考招生专业测试并被录取,该节目组也于2001年被团省委评为百支优秀学生社团。主持人李倩写下这样的感受:“‘衡中校园天地’节目给了我弥足珍贵的人生体验,是我心弦上永不消逝的风景。”

衡水中学负责该节目组的教师说:“‘用’是最好的‘学’。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用’知识的机会。”

镜头三:把“筐”变成“人” 高一化学教师王忠民说:“长期以来,教师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盛桃子的筐’。虽然一节课下来,学生也是‘满载而归’——得到满满‘一筐桃子’,但‘摘桃子,的人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一个观众,甚至有时连观众都不是,仅仅是一个低着头默默听的听众,所需要做的就是发挥一个‘筐’的作用——被动地接受。我要努力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把这个‘筐’变成‘人’。”

2002年5月22日,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记者走进了王忠民的课堂,想亲自看一看他是如何把“筐”变成‘人’的: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新内容《硅及其化合物》。我们知道硅与碳是同一族,二者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性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掌握好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于学好硅及其化合物非常有利。那么碳的相关知识掌握得怎样呢?请大家填表,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讨论。

(生填表,短暂讨论,顺利回答出碳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

师:(及时表扬学生们善动脑筋的好习惯,接下来话锋一转)其实学习新知有两条途径:一个是“获知”,就是从别人或书本上获取现成的知识;还有一种是“推知”,就是依据事物间的联系,从旧知推得新知。那么,大家想用哪一种方法来学习今天这节课呢?

生:(齐答)推知。

师:那好,给大家一个自己学习的机会,下面根据提示填表。

(生个个摩拳擦掌,奋笔疾书,很快完成了任务,先后有五位学生踊跃发言,把结果报告给大家,出现争议: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碳酸与硅酸的物理性质是否相似?)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请看(拿出一块白色石子)。这是石英石,也就是书上说的二氧化硅,它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样吗?

(生概括其物理性质。)

师:非常好!大家把有关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一栏改正过来。那么硅酸的性质与碳酸是否相同呢?大家请看六位同学所做的硅酸制备实验。

(六名学生分别从教室不同位置站起来,分组完成实验。当看到硅酸是白色胶状沉淀,而非气泡生成时,学生惊呼起来。)

师:请大家从看到的现象中概括出硅酸的物理性质填入表内。

(生推测方程式,分析正误。)

师:点明硅及其化合物与碳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不同。

(生推测并配平方程式,分析其应用价值。)

师:大家还想进一步了解硅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情况及其用途吗?

生:想!

师:那好,请看电视。

(当同学们看到含硅的各种矿石及硅酸盐的应用时,教室里“嘘”声一片。观看完毕,教师请大家根据印象完成有关问题。下课了,学生们仍在思考或议论所学所得。)

王忠民说,他设计的这一堂课的策略是“过程为重,结论滞后”。结论是重要的,但仅仅停留在结论层面的教学是肤浅的,是应试教育的常规做法,教学最重要的是获取结论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作为一个探究者,一个“摘桃子”的人,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强调学生的动,强化思维加工和知识获取的过程,推迟结论呈现的时间,那么,到最后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桃子”,更重要的是获取“桃子”的方法和成功体验。

镜头四:学生思维无禁区 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衡中的教师总是用一颗通融的心、一双欣赏的眼睛给学生送去鼓励、赞许、期盼和爱意,学生不必担心因自己问题的冒失和解答的滑稽而受到讥笑和批评,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无拘束的,时时会进发出创新的火花。一次作文立意训练时,不少学生一反常规思维方法,从逆向审视和探求思路。如用“班门弄斧”一词立意作文,学生一改过去传统的观点,批评缺乏自知之明的人,而是进行逆向立意:“弄斧”就要到“班”门、敢于向权威挑战等等。对“滥竽充数”一词学生也打破思维定势,从全新角度立意:重在参与,肯定南郭先生的参与意识。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教科所的特级教师张载锡先生在衡水中学搞了一周的调研,回到西安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们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教育科研、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升学率只是副产品。我们将把你们的实践到处传播,让人们从贵校的实践中得到启发,使素质教育走上富有活力的康庄大道……”记者就“副产品”一词的理解,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请教了衡水中学的校长李金池、副校长张太庄,不料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语出惊人又耐人寻味:“当学校走上素质教育的正确道路之后,你不想提高升学率都不可能!”

四、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措施

1996年,衡水中学开始改革课堂教学,校长李金池开始把大量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入校园,并开始大量地派教师出去学习。老实说,李金池当教师14年,在衡水中学也是位“响当当”的好教师,当了校长后,也并没有离开课堂,他时常去听一听教师的课,可是,当他带着新的思想和观点,带着改革课堂教学的迫切心情重新走进课堂的时候,他强烈地感受到许多过去在万事“升学率为大”的思想支配下,并不算问题的“小问题”、“小节”成了不能容忍的“大问题”、“大节”,许多过去曾大力提倡、表扬的做法,如今看来必须受到批评和摒弃。当他看到教师冒着酷暑严寒为学生买来习题的时候,当他看到教师顾不上吃饭、睡觉,每天为学生亲自刻印大量“卷子”的时候,当他看到教师们之间为了争夺学生们的自习时间连家都不回的时候,他心里非常矛盾非常难过。多少次,他想去批评,但话到嘴边就是难以出口。终于有一天,他对一位教师的这些做法提出了委婉的批评,但该教师一脸的茫然,一双眼睛就像审视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他,那一刻,他清楚地感到素质教育离衡水中学还有多么遥远。

短短几年过去了,如今的衡水中学已成为“重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如此巨大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衡水中学如何在短短的几年中走过了那么遥远的一段路程?他们的做法,一是变给教师压升学率任务为压教育科研任务,逼着教师去研究新的教育思想,研究课堂教学规律,进而使教师们迅速地接受教育的新观点、新思想。二是采取制定制度的办法,按素质教育要求规范课堂教学。让教师首先做素质教育的实践者,进而去接受素质教育的观点和思想,再来指导和完善自己的实践。

1997年初,学校从一线教师中遴选了几名“教科员”,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全校教师科研工作的行政机构——教科室,后来又更名为教科处,成为一个独立的处室。据了解,这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成立的第一个专门负责学校科研工作的行政机构。教科处的工作目标,就是要调动广大一线教师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学校规定,所有一线教师必须确定自己的科研课题,每个教研组都必须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学校还积极创造机会,申报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这些课题的负责人及参与者全部从一线教师中选拔,学校还制定了各种向“科研型教师”倾斜的政策,如在各类评优选模中,首先向承担科研任务并取得成果的教师倾斜,不断在各种场合大张旗鼓地表彰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经常向全体教师通报一线教师的科研进展情况。拨出经费,支持教师针对自己的科研课题走出去学习考察。有计划地选送一批教改攻关教师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

学校把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上,以此促使教师边实践边改革。把科研方向定位在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以此来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学校专门制定了科研工作的一系列制度。《衡水中学教育科研制度》规定:定期召开全校课堂教学问题研讨会;每学期(年)初确定各学科的教育科研课题,期中进行汇报,期末进行验收(或阶段性验收);每周一、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各学科组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时间,活动坚持“三定”:定主讲人,定主讲内容,定参加人员范围;定期进行教科研活动总结,定期召开教改攻关教师会;每学期至少组织2—3次教师外出听课,参观学习活动;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讲课,讲座;坚持开展研究课听评活动;定期编印《教科信息》,交流和通报各课题情况,定期印发有关学习材料;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教师参加的教科研论文撰写,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每学期出版一本《衡水中学教师优秀论文集》;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心理、学习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和研究。

《教研活动检查制度》规定:教科处成员负责检查、记录各组活动情况,包括参加人数、活动内容、主持人、起止时间、缺勤人员等,活动完毕后上缴活动记录;检查实行点面结合的方式,除记录全面活动情况外,还要深入到学科组了解情况;检查结果及活动记录及时存档,作为先进学科组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依据。

《研究课听评制度》规定:分学科建立研究课听评小组,校领导分头参与各组的研究课听评,教科处成员参与所有研究课听评;学期初教科处制定全学期研究课听评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课每周至少安排六节,坚持每听必评;开设研究课的教师必须在开课前两天将设计好的教案发至各评课教师手中,由教科处组织探讨,提出建议;参加听评课的教师,听评课与个人授课时间有冲突的,由教务处负责调换;研究评议时必须人人发表见解,谈出长处与不足;鼓励教师随时申报研究课;对研究课工作,学校定期总结;对优秀研究课,通过录像片、公开课的形式组织观摩。

除上述制度外,学校还规定了《教学比赛听评课要求》、《青年教师希望之星评选标准》、《最受欢迎教师评选标准》、《最佳仪表教师评选标准》等。

通过种种制度,把教师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传统做法中拉出来,引导他们研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向科学要质量。几年来,衡水中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师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6项,教师共写出科研论文400余篇,学校结集出版了11本《衡水中学教师优秀论文集》。

课堂教学发生了细微而深刻的变化。

让我们看一看郗会锁老师的一节习题讲评课: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习题讲评,要处理有165道题的一份试卷,教者首先用了约两分钟的时间简析了试卷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提出这节课解决出错问题的方案:1.学生自查;2.同学讨论疑难;3.教师解疑。通过第一阶段的学生自查(约20分钟),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半,讨论中(约5分钟)又解决了一部分,及至集中到教师解疑时的题目,已是十分典型的了。教者凭借他对自己学生的了解,每一题的讲解都那么切中要害。下课铃响时,全卷已处理完毕。

评课:成功之处:1.教者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相信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2.教者充分尊重教育规律,采取步步深入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自主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从学生们的反映可以看得出,大家对这节课是十分满意的。

不足:若能把讨论过程再延长几分钟,解疑阶段或许用时能少些,学生活动也可以更充分,而教学任务完成起来也可能会更从容。

一位站在思想前沿的校长

我们常说:“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衡水中学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一个“靠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又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理论的大好局面”,衡水中学的干部、教师都说:是因为有一位好校长。

李金池,1992年任衡水中学校长。上任时,衡水中学在衡水也只能算一个二三流的学校,到1995年,衡水中学的升学率已跃居衡水榜首,但李金池知道学校走的仍是“时间加汗水”的老路,按这条路走下去,不但他自己要被累垮,教师也要被累垮,学生也要被累垮。如今谈到当时的情景,他仍深有感触地说:“当时,我觉得这条路已走到了尽头!”从1996年起,李金池提出要进行课堂改革,向改革要成绩,改变时间加汗水的模式,但如何改,出路在哪里?从1996年以来,在李金池的带领下,衡水中学为了寻找一条符合素质教育的道路,一直在苦苦地求索。从那时起,李金池对教学思想、教育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要改革课堂教学,就要深入课堂。从那时起,衡水中学的教师便常常看到李金池坐在课堂上听课。一次,李金池听一位教师讲课,这位教师在课堂上让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当学生圆满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连一句鼓励的话也没有,甚至没有让该学生坐下,就又开始了讲课。这个当时司空见惯、教师们并不以为然的细节被李金池记下。李金池通过听课还抓住了另一个司空见惯的细节:当学生回答问题与教师的正确答案不符时,有的教师往往会马上在课堂上对全班同学说:“请大家注意,某某同学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犯了一个大错误,是……”这时回答问题的学生情绪一落千丈,一节课都红着脸抬不起头来,再也不敢举手了。为了改掉教师们的这 些“小毛病”,李金池特地召开了一个大会。他语重心长地对教师们说:“鼓励、赞许、肯定在激发学生灵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方的教师教育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在课堂上挖苦、批评学生。一般地讲,西方国家课堂纪律很差,发言的质量也很差,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傻,回答问题错误很多,但有一个特点,就是前者说过了后者绝不再说,他们的发言肯定与前者不同,否则就不发言,尽管回答问题很肤浅,甚至是荒诞的、没有道理的、牛头不对马嘴的,但教师对这种发言从不批评,不管多么肤浅、错误,教师总是说‘你肯动脑筋’,‘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很好,感谢你提出了一个我没有想到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讲自己的东西,鼓励讲别人没有讲过的东西,错误和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是学生学习的自然过程,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有伟大的发现。而我们的教育却不允许失败,不允许说错话,一旦错了,教师就当众羞辱,让学生无地自容,如果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还怎么能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难怪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小学生踊跃举手,初中生很少举手,高中生打死也不举手的局面。”李金池当时这番话中表述的教育观念,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很有意义。衡水中学课堂改革就是这样从抓一些司空见惯的细节开始的。

1998年,有一位教师刚接手新班不久就进行了一次考试,考题出得又深又难,学生考分平均不足50分,紧接着就是讲最深的东西给学生听,这位教师说:“要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这件事被李金池知道了,他找到这位教师说:“你这样做,一是在学生中建立起对老师的‘迷信’,二是打掉了学生的自信心。按新的教育观念,两者都不可取,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大胆地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怀疑名家,敢子怀疑教材,敢于怀疑教师,破除迷信,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只有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时候,能力才会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肯定会更加深刻。教师是园丁,培育花朵,但也能成为刽子手,扼杀幼苗。”此后,在李金池的倡议下,学校还专门针对考试作了一项规定:如果学生某一次考试平均成绩偏低,就列为教学事故,对教师进行处理。

1998年,李金池在外地学习时接触到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便立刻西进西安,向张教授请教,并两次请张教授到衡水中学为全体教师讲课。

2000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的“尊重的教育”的思想,李金池看到后,又立刻北上长春向史教授学习。2001年2月8日,李金池专门就“尊重的教育”做了辅导报告。

下面是李金池关于“尊重的教育”的报告摘要:

根据我校的校情,在这个学期,我们要明确地提出“尊重的教育”这样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尊重的教育”理念内涵及其意义 “尊重的教育”这一理念的内洒,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要尊重教育规律。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第二要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三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实际上“尊重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或者说“尊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我校要在新世纪开始的时侯倡导这样一个教育观念呢?第一,“尊重的教育”这个提法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和主张。第二,倡导“尊重的教育”,是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这个提法本身对于铲除传统教育模式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其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倡导这一教育观念,对于推动当前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其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倡导“尊重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文化氛围,一种价值期望,其目的是以此来陶冶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规范我们的教育行为,使我们的师生去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人性的压抑和戕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教育观念对我们当前教育教学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为什么近代以来世界上100项重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一项是我们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设立近百年了,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完全本土培养的中国人与此有缘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其有开发创造精种和窒息创造精种的双重力量”。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认识啊!江泽民同志也精辟地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兴国。”如果我们的观念不转变,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改革,我们真的很难兴国啊!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拉大啊!

“尊重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有人讲,21世纪是人性文明的世纪,21世纪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尊重、赏识、关爱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和“未来化”训育。在新的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和实践“尊重的教育”。

1.在教育活动中广大教师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在学校管理方面,要改变管束过严、“围追堵截”的老办法,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为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2.倡导“尊重的教育”,就是要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反对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坚决摒弃那些用贬损人格的方式对待学生的做法。

3.倡导“尊重的教育”就是要在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强行灌输,不能把学生当成木偶任意操纵、控制,而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甚至质疑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 “尊重的教育”还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他们应一视同仁。

5. “尊重的教育”还要求我们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即所谓“因材施教”。

6. “尊重的教育”也要求人们以尊重的现念来教育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付出,让学生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特别是要尊重和尊敬教师。

7.倡导“尊重的教育”,不是让我们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反是让我们以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受教育者产生一种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道德自律性,促进教育者主动、全面地发展。尊重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把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越是尊重越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是尊重的具体体现。“尊重的教育”不是无条件地尊重一切,对学生的一些不正当的需求和违纪行为不仅不应尊重,而且应严格禁止,严索地批评教育,对情节、性质严重的甚至要给以处分,这样做是对受教育者在尚未认识到其人性尊严的情况下进行的终极性尊重。

8.“尊重的教育”更要求我们教师自尊,树立新世纪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还要求教师之间、同事之间互相尊重,协作进取。

2002年7月,高考刚完毕,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中,李金池又在谋划外出学习。这就是李金池——一个永远站在思想前沿的校长。

衡中现象:一个教育的神话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应试教育”就紧紧地与学校(特别是普通高中)联系在了一起,与“应试教育”这个词几乎同时诞生的一个“孪生姐妹”就是“升学率”。

不能否认,长期以来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采取了各种各样违背教育规律的“应试教育”方法,因此,也使这些学校的“升学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人们不得不承认,正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方法违背了教育规律,它不可能使大面积的学生大幅度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一个是面向少数学生,为了应试;一个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换言之,如果一所学校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实现大面积丰收的话,这应该不是“应试教育”所能够达到的境界和结果。

近三年来,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有20名,考入北京大学24名,成为了清华、北大在河北最大的生源基地之一。据跟踪,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后劲十足。

衡水市地处河北省南部,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也比较落后。衡水中学其实“名不副实”,招生范围只限衡水市的桃城区,全区人口只有30万多一点,是河北省的重点中学中招生人口范围最小的学校之一,而河北省重点中学中招生人口范围最大的学校达到了将近1000万人。

招生人口范围小,又不是处在中心城市,导致衡水中学的生源基础并不好。一直以来,衡水中学招生录取分数线在全省统一中考中是河北省重点中学中最低的学校之一。仅以2001年中招为例,2001年衡水中学招生841人,录取分数是440分,440分以下的还有61人,这个生源情况在河北省重点中学中几乎是最低的,而这一年河北省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校达到了510多分。

由于地理、经济等原因,长期以来,衡水对优秀人才并不具备“吸引力”,据记者对河北师大近年来各专业最优秀的毕业生的去向调查,没有一人落户衡水中学。今年衡水中学不得不开出年薪3—6万元的价格来吸引优秀人才。衡水中学目前有教师223人,本科学历的有186人,专科31人,中专6人。

以最低的入学录取分数、最小的招生人口范围和硬件并不硬的师资队伍,经过了三年高中教育后,却达到了最高的“升学率”,其高考600分以上的人数比其他市最好的学校高出近100名,重点大学上线率要多几乎一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教育的奇迹,一个高考的神话!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衡中现象。

据业内人士介绍,1999年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由原来的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转变为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高考要向素质教育靠拢。我们还记得,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就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当时有许多评论说:“这是一个让全国的语文教师跌破眼镜的作文题。”换句话说,所有的为了“应试”而教的语文教师,根本没有在此类题目上作过“应试”的准备,而恰恰是这样让人不能作“应试”准备的题目才更能反映人的“素质”。专家们对这一年的高考命题的评价是:“不管文科还是理科都在从重视单纯考察知识向重视考察知识应用(重视素质)转变。”

如果说1999年的高考是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话,那么2000年、2001年的高考是向素质教育的延伸。恰恰是在2000年衡水中学“升学率”一下子跃居河北省的第一,实现了历史新高。

衡水中学的高考“升学率”的提高,与国家高考命题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步伐如此同步,这应该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其实,了解恢复高考以来河北高中教育历史的人都知道,论搞“应试教育”的手段,衡水中学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强手、老手,并不“内行”。既然不是“应试教育”那一套,那么衡水中学的经验应该是极具推广价值的。如果能把这一经验弄清楚,并加以推广,对我们在普通高中开展素质教育,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杨占苍 唐文博 张 永 董安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