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较详尽地了解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笔者以文中提出的家庭道德教育之环境德育理论为依据,对家庭道德教育中的物质条件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精神意识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此展现当代中国的家庭道德教育现状。
为了更全面和更准确地掌握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事实原貌,笔者一方面查阅资料,统整相关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依据现实的需要,自行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1],掌握了珍贵的第一手调查资料。考虑到目前中国各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家庭状况的多样性,要做到调查内容涵盖所有家庭道德教育相关因素和包含所有家庭类型,这是不现实的,而且面面俱到的调查也不是可取的研究方法。为此,笔者采取典型调查方法,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欠发达地区各找一个调查点,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家庭物质条件、家庭人际关系、家庭德育意识等重要家庭道德教育因素。选择典型化调查一是为了对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更具概貌性的把握;二是为了调查实施和数据分析更具现实可行性。
一、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物质条件现状
家庭德育环境是一个依循物质条件环境到人际关系环境,再到精神意识环境不断提升、不断循环的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其中,精神意识环境是核心,人际关系环境是主体,物质条件环境是基础。物质条件环境是家庭德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制约着其他两种环境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物质条件环境主要反映家庭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和消费趋向等,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生活方式等要素,这是家庭道德教育的硬环境。
(一)家庭对教育投资热情很高,但教育支出方向存在偏差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广大中国家庭获得经济实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获得了飞速的增长(数据见表5-1),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逐渐摆脱了贫困,家长的注意力也从谋生存转向为自己、为孩子谋发展,从而为孩子的教育(包括德育)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表5-1 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统计数据,当期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上公布的数据。
表5-2 世界主要国家公共和私人教育支出占本国GDP的比例及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
注:①“ 1”为小学、中学和中学后非高等教育, ②“ 2”为高等教育,③表中合计数非为“1 ”和“2”相加所得,而是该国所有私人和公共支出的合计数。
数据来源 : UNESCO. Financing education-investments and returns of the world education indicators 2002 edition.
家庭收入的持续增加是否也相应地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呢?从表5-2的统计数据可以知道,中国私人(家庭)的教育支出水平居于世界最高水平行列,私人教育支出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达到43.2%,此比例不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 9%的平均水平,而且也比世界教育指标计划国家(WIE)的30. 9%的平均水平高出许多,这也印证了中国家庭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但由于政府对教育支出比例偏低,造成了教育支出占全国GDP比例偏低的事实。
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通常,家庭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通常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在校的常用支出,如学费(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杂费、购买文具、学习资料等方面的支出;另一部分是发生在学校之外的用于家教、学习班、文体、娱乐、旅游、参加公益事业、参加专题教育活动等方面的支出。对于发生在学校的常用支出,家庭之间差异性不大,没有比较的价值;对于发生在校外的第二部分支出,不同家庭之间因教育理念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笔者主要对第二部分的家庭教育支出进行调查和分析。
表5-3 不同地域家庭教育支出情况(不包括在校支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