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是唐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他早年刻苦学习,精通古文,善于写五言诗,于唐贞元九年(793年)考中进士,应淮南(治所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节度使(军政长官)杜佑召请,受任管书记(主管文秘)。杜佑提任宰相后,刘禹锡随其调入朝廷任监察御史(最高监察机关官员)。
当时,太子李诵(唐德宗长子)对太子侍读(辅导太子读书的官员)王叔文十分看重,赞同他对宫市[1]的批评,遇事常同他商量。王叔文自以为受到太子信赖日后能掌握大权,暗中结交朝廷中一批年轻且富有才华的官员,以组建未来的执政班底。刘禹锡和监察御史柳宗元等人被王叔文拉入其团伙之中。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病故。此前,太子李诵身患重病卧床。唐顺宗李诵继位后不能上朝理政。他任命王叔文为起居舍人(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翰林学士(负责草拟诏令),让侍从宦官李忠言向王叔文传达旨令,再由王叔文向外宣布施行,而不要宰相直接进见议政,实际是让王叔文掌揽朝政大权。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常被王叔文召入内宫,商谈朝政大事。不久,刘禹锡转任屯田员外郎(朝廷主管百工建造的部门内设机构副长官)、判度支盐铁案(代理主管盐铁业税收)。
王叔文等人得势后,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大臣加以排斥。御史中丞(最高监察机关长官)武元衡因与柳宗元不和被贬任右庶子(侍从太子的主官);侍御史(最高监察机关内设机构长官)窦群因奏告刘禹锡“挟邪乱政,不宜在朝”,当天即被罢官。王叔文等人如此“喜怒凌人”,引起朝廷百官的忌恨。
当年七月,王叔文请假回乡为其母治丧。宦官俱文珍等人乘机奏请让太子李纯(唐顺宗长子)监理国政。八月,唐顺宗退称太上皇,太子李纯继位,是为唐宪宗。唐宪宗即位后将王叔文及其亲信全部贬出朝廷。刘禹锡被贬为连州(治所位于今广东省连县)刺史(行政长官),未等他到达连州,朝廷又将他贬为朗州(治所武陵,位于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州府属官)。
朗州地处西南僻远地区,刘禹锡初到该地举目无亲,没有熟人可以交往谈心,对当地的风俗也很不习惯。闲暇时,他只好以写诗作文打发时间,抒发心中的郁闷和忧伤。他在诗中写道:“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引》,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下文所引诗文均见此书)他在文中写道:“予授室九年而鳏,痛若人之夭阏弗遂也。”“叹独处之悒悒兮,愤伊人之我遗。”“目凄凉兮心伊郁,心伊郁兮将语谁?”“信奇术之可致,嗟此生兮不逢。徒注视以寂听,怳神疲而目穷。还抱影以独出,纷百哀而攻中。”(《伤往赋》)“叹息兮徜徉,登高高兮望苍苍,突弁之夫,我来始黄。合抱之木,我来犹芒。山增昔容,水改故坊。”“何吾道之一穷兮,贯九年而犹尔。噫!不可得而知,庸讵得而悲。”(《谪九年赋》)
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刘禹锡在朗州被禁锢十年后,奉召回到京都长安(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宰相想任命他为南省郎(最高行政机关虚职官员),刘禹锡心里不能平衡,于第二年三月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2]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在朝廷当权的大臣看了该诗后,认为刘禹锡意在吐怨,嘲笑当朝百官,心中大为不快,奏请唐宪宗将刘禹锡再次贬出京都,任命他为播州(治所位于今贵州省遵义市)刺史。刺史的职务较司马是提升了,可播州比朗州离京都更为遥远。刘禹锡的母亲当时已八十多岁,不能随他同去播州,刘禹锡此去无异于同母亲永别。御史中丞裴度替他在唐宪宗面前讲情,刘禹锡得以改任连州刺史。之后,唐宪宗又将刘禹锡改任夔州(治所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等州刺史。
刘禹锡在朗州、夔州等地任职期间,入乡随俗,仿照当地民歌的风格,创作十多首《竹枝词》,广为人们传唱。其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尤为脍炙人口。
宝历二年(826年)冬天,刘禹锡由和州(治所位于今安徽省和县)刺史离任,在扬州(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初次见到因眼病免去苏州(治所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刺史职务的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对刘禹锡长期被贬寄以同情,即席赠诗写道:“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当即以诗酬答,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大和二年(828年)初,唐文宗将刘禹锡由东都(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主客郎中(朝廷主管礼仪、教育部门内设机构长官,名誉职务)召回朝廷任命为主客郎中。刘禹锡对于因游玄都观作诗又被贬斥十四年心怀怨愤,不甘沉默,回到京都后,他写了《再游玄都观》一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在诗前小“引”中写道:“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揺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当时,宦官在朝廷当权,他们对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及其诗引十分反感。宰相裴度提议任命刘禹锡为知制诰(负责草拟诏令)未能通过。此后,裴度被免去相职,刘禹锡再度被排出朝廷,先后出任苏州、汝州(治所位于今河南省汝州市)等州刺史,皆有政绩。
晚年,刘禹锡受任太子宾客分司(官府设在东都洛阳的太子名誉侍从)、检校礼部尚书(朝廷主管礼仪教育的部门名誉长官),与退居洛阳的白居易经常吟诗唱和,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互勉。白居易尊称他为“诗豪”。
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七十一岁,身患重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他回顾自己饱经磨难的一生,写下《子刘子自传》,称其当年追随王叔文推行的新政,“自春及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人或加讪,心无疵兮”,表明其志节至死不渝。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刘禹锡传》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八《刘禹锡传》、《王叔文传》
【简评】
毛泽东认为:“唐人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再接再厉,视死如归,在同地球开战,要有此种气概。”(《毛泽东读书笔记》上,毛泽东1959年4月24日在一个报告上的批语)
笔者认为,刘禹锡初游再游玄都观诗,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息,在于该诗体现了作者坚持志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读来令人为之振奋。
【注释】
[1]唐朝中后期,宦官到市场采购宫中用品,恃权强行以低价购买,甚至无偿掠夺商户,称为宫市。
[2]观为道教庙宇,玄都观建于唐都城长安故城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