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圣叹的《水浒传》点评

金圣叹的《水浒传》点评

时间:2023-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因为金圣叹对《忠义水浒》动了“大手术”,使之止于排座次,以轰轰烈烈的高潮结尾,才使人“读之正如千里群龙一起入海,更无丝毫未了之憾”。

十二、金圣叹的《水浒传》点评

金圣叹的《水浒》点评,反映了我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最高成就。其重要观点如下:

第一,他称作家为“真能致知格物”的君子,“才子心清如水,故物来毕照。”提倡“十年格物”、“澄怀格物”,这就是强调作家应长期地广泛地观察并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他的“忧患成书”说,比“发愤著书”说,更能体现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他称赞《水浒》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相貌,人有其声口,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真个一百零八样”。这种以写性格、气质为中心的典型理论,可说是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

第二,他强调长篇小说应该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情节要曲折,结构要紧凑,结尾要留有余不尽之意。正是因为金圣叹对《忠义水浒》动了“大手术”,使之止于排座次,以轰轰烈烈的高潮结尾,才使人“读之正如千里群龙一起入海,更无丝毫未了之憾”。由于金圣叹以吴用去石碣村说三阮为小说的提纲,以白龙庙小聚会为一书之腰,而另撰一画龙点睛之笔的大誓词结束全书,这样《水浒》才成为一线串珠,由一系列长短不齐的人物列传串联成书,最后以上梁山告终的完整的有机体。

第三,他强调小说人物的语言应符合人物的身份与文化素养,他说白话小说优于文言小说,“《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人说话,真是其绝奇本事。”

第四,他借用佛家的“因缘生法”说论述文学作品如何写反面人物的思想活动这样深刻复杂的理论问题。

第五,他的文章“三境”(圣境、神境、化境)说尤为精警。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那辗”说,又借用印度古代的“极微论”,形象地论证小说写作,应分多的层次,要十分重视细节的描写。

第六,他主张写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要“为文计,不为事计”。即围绕作品的主题,对历史素材进行剪裁,或对小事作形象化的描写,或通过想象填补故事的缺欠与空白。

第七,他还论述了写小说常用的倒插法(运用伏笔)、夹叙法(同时写两个说话,一个未说完,另一插入)、草蛇灰线法(暗示故事的发展线索)、大落墨法(突出重要情节和主要场面)、绵针泥刺法(用《春秋》笔法暴露人物的阴暗面)、背面铺粉法(用对比陪衬手法写人物)、弄引法(先写一段“小文字”,以引出后面的“大文字”)、獭尾法(重大事件结束后,应有余波荡漾)、正犯法、略犯法(写同样的或相似的题材,却能写出其不同的精神面貌)、极不省法(详写)、极省法(略写)、欲合故纵法(为了使故事出现波折)、横云断山法(“文字太长了便恐累赘,故从半腰间暂时闪出,以间隔之”)、鸾胶续弦法(把两个故事粘合起来)等十五种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