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感意志素养

情感意志素养

时间:2023-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学创作需要情感支配。因为当人的感情处于极度的亢奋时,其他的心理功能就会受到抑制,主体意志容易失去控制,缺乏理性的思考和逻辑。因为桑提亚哥体现了作者信奉一辈子的人格追求和情感体验。

四、情感意志素养

(一)情感素养

1.情感的含义

《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用科学的语言说: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物与自己的关系进行感性评判时的心理感受。情感总是和需要连接在一起的,当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的向上的感情,如愉快、满意、喜爱等;当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厌恶、愤怒、憎恨等。所以,情感不是客观事物在人类头脑中的直接影像,而是人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心理反应。情感是文学的灵魂与生命,也是一切文章的重要内容,更是形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使文章产生美感并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2.情感的产生

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他意识到人有各种感情,这些感情一旦遇到外界相应的物质的触动就会发生并表现出来,但对情感生于何处却没提及。宋代张戒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只是笼统地说情是从体内发生的,但到底生于何处也没有准确地说清楚。现代脑科学对大脑的运思系统及大脑机制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大脑的高级神经由于外部信息的刺激,能引起生物化学和生物电的反应,导致信息的传入、加工、储备和指令传输而产生效应运动。这充分证明,大脑只是接收、分析、判断、传导以及下达命令让有关人体组织发出相应的反应,而它本身并不能产生情感。但情感的产生又离不开大脑,所以对情感产生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情感的形成既有心理基础(大脑),也有社会基础(客观外物即社会生活);情感的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是最终来自客观的。

3.情感对写作的影响

写作的动念往往出自某种强烈情感的驱使,然后发而为文。当人被外界事物所深深感动,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这时大脑记忆的表象便顿时浮上心头,形成一种极其敏锐、活跃的创作心境,推动着写作主体进入创作过程,对作品加以构思和布局。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促使写作主体张开想象的翅膀,迸发灵感,使创作达到最佳状态。《诗大序》说诗“发乎情,至乎礼。”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袁枚说:“且夫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朽之诗。”臧克家说:“一个诗人要在他的作品中反映某一种生活现实,那他必须对这种生活现实有着深刻痛切的感受和体验。……回头看自己过去所写的那些描写乡村破产和农民生活的诗,可以说,它们是我真挚感情的结晶。”(《作家谈创作》)。叶圣陶说:“它(指情感)给我们极大的恩惠,使我们这世界各部互相关联而且固结不解地组织起来;使我们深入生活的核心,不再去计较那些为什么而生活的问题。它是粘力,也是热力。”(《作文论》)。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列夫·托尔斯泰《什么是艺术?》)。雨果在给未婚妻的信中说:“诗,这就是爱。”

文学创作需要情感支配。例如:屈原有“哀民生之多艰”的高尚情怀,才写出《离骚》等不朽诗篇;杜甫若无关心人民疾苦的意识,怎会发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叹。新闻报道、宣传鼓动等等也离不开情感。如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更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人物通讯。这篇通讯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把强烈的情感倾注在作品之中。当他们获悉这个素材时,就被焦裕禄的事迹感动了,迫使他们一刻也不能等待地要前往兰考县。在县委大院办公室采访焦裕禄的同事时,个个含着眼泪记笔记,中午连饭也咽不下。写作时满怀激情没日没夜地赶写、修改稿件,一直到把作者的情感完全倾注于作品之中。当中央电台头牌播音员齐越念稿录音时,稿子还没有念到一半,已经泣不成声了,只好停下重录。这篇通讯的产生到传播过程说明,要使读者(听众)受感动,首先作者、传播者必须被所报道的对象所感动。所以从事写作的人应是感情丰富的人。

4.情感的利用

创作需要情感,但在主体情感处于高潮时一般写不出作品。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思痛之后的。”他并没有在“三·一八”事件后,立即写出文章,而是在事后的追忆中写出。这正证明了这个道理,同时也验证了古人“至哀不文”的论断。狄德罗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你是否趁你的朋友或爱人刚死的时候就做哀悼呢?不,谁趁这种时候去发挥诗才,谁就会倒霉!只有等到强烈的哀痛已过去……,当事人才想到幸福遭到折损,才能估价损失,记忆才和想象结合起来,去回味和放大已经感到的悲痛。……如果眼睛还在流泪,笔就会从手里落下,当事人就会受感情驱遣,写不下去了。”这时为什么呢?因为当人的感情处于极度的亢奋时,其他的心理功能就会受到抑制,主体意志容易失去控制,缺乏理性的思考和逻辑。这时,形象的组合、题材的开拓、主题的拓展、结构和审美形式的追求就会受到影响甚至遏制。所以,有经验的写作主体总是避开极度激越的感情,等感情渐趋平静时才动笔写作。也就是说,写作所需要的情感氛围是淡淡的、平静的和持久的,能够使人念念不忘但又不致令人癫狂的。

特定的情感推动写作主体朝着一定的方面和角度去注视和思考,并通过不同的情感联系,把某一事物和其他相关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提炼和概括。写作实践证明,即使同一写作主体,描写同一对象,由于调配与利用的感情不同,选材的角度和构思的特点也就千差万别。为什么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仅仅写了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因为桑提亚哥体现了作者信奉一辈子的人格追求和情感体验。在作者看来,有限个体在他的历史生涯中,大多是不能到达理想终点的,世界是一片布满风波、陷阱乃至死亡的泥泞,人的价值很少能体现在最高目标的圆满完成上,只能在不息的奋斗中去高扬人格的威严。人是可以被打败的,但决不能被战胜!于是,桑提亚哥驾着一叶扁舟,在弥漫着亘古气息的大海上展开了他的故事:表面上是讲老人捕鱼,实际上,作者是借渔夫的故事,在讲自己情感的故事。

5.情感的调养

自从人有了需要,就有了能否满足需要的情感产生,所以我们可以说感情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但人人有感情,并不等于人人都具有合乎写作需要的感情。这里还有个审美情感的调养问题。写作主体要注重情感的调养,一方面要尽量培养、发展、丰富高级情感,即审美情感,另一方面还要调节情感,使之适中,勿使过度。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情感的强弱周偏各人不同。有些人对于某一小部分的事物则倾致他们的情感,对其他事物则不然。更有一些人对于什么都淡漠,不从这个方面倾致,也不从那方面倾致,只是消极地对待,觉得什么东西总辨不出滋味,一切都是无边的空虚,世界是各不关联的一堆死物,生活是无可奈何的消遣。所以致此的原因,在于与生活的核心向来不曾接近过,永久是离开得远远;而所以离开,又在于不多观察,少具经验,缺乏切实的思想能力。于此可见我们如不要陷入这一路,就得从经验、思想上着手。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由叶老的话,我们可以得到调养情感的几条途径:通过生活实践,以丰富情感认识;提高思想修养,以提高情感质量;加强艺术欣赏,以滋养情感品味。

另外,知识的多少也与情感的深浅有关系。比如,绿叶上滚落一颗露珠,这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学识浅薄的人对此不以为然,而诗人杜甫却由露珠想到泪珠,写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可见,知识培养了感情,使之细腻而有韵味。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情绪表现并进而了解其心理变化的方式来逐步增加情感体验,习得更多的感情。比如《荷花淀》中水生女人在送别丈夫上前线的那天晚上的表情及情绪表现,就是很具启发性的例子。“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这一简单描写就透出人物丰富的内心感情。因此,丰富自己的知识也是调养情感的有效途径。

(二)意志素养

1.意志的含义

意志是根据既定的目标自觉地努力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一种心理素质。意志素养是写作主体为了实现预定的写作目的,克服困难,不断地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的素养,它是写作成功的保证。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认识、情感有密切的关系。认识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情感对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志活动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在认识和情感体验过程中也会有意志力的参与,起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2.意志对写作的影响

写作是人类精神中最情感化的一个领域。真诚地表达质朴的情感,固然是应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主体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作品价值的一个重要根据。但写作作为一种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又是异常艰苦的。情感对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意志表现为对写作行动的支配和调节作用,包括发动和抑制两方面。前者表现为促使写作主体从事带有目的性的必要的写作行为,后者表现为制止与预定写作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写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劳动,它的强度和精度都是超常的,意志则能增加写作热情、信心、决心与毅力。当极大的困难抑制着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从而危及到智能因素的充分调动时,这时写作主体的意志就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制止同预定目的不相符合的愿望和行动。意志的作用还在于使写作主体积极地追求创新,突破前人和自己已表现过的领域。

例如,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因革命斗争的艰苦生活使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3年,他以惊人的毅力,终于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创作计划,书中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成为一代青年学习的楷模。曹雪芹写《红楼梦》,增删数载;托尔斯泰写《复活》,前后修改达十一年之久;歌德写《浮士德》,几乎耗尽了他整个生命。即算是短章小札,贾岛也有过“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叹。实践证明,写作主体要将写作行为坚持下去,需要靠意志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意志坚强的写作主体可以控制消极情绪,在艰难困苦中仍然能够顽强拼搏写出佳作。这就是意志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意志的培养

首先,强大的意志产生于崇高的目的,因此,写作主体对自己的写作目的和意义要有自觉、明确而充分的认识,从而积极主动地为完成预定的目的而努力。其次,写作主体要在平时的训练中给予自己适度的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一定的目的、任务或时限,都会督促写作主体坚持不断地写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