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使文题浑然一体

使文题浑然一体

时间:2023-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文章的前面某处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又暂时不详说,只作一个交代,这就叫“伏笔”。这种写法可使文章的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题呼应不但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不断提醒读者思考标题的含义、作用,使文题浑然一体。文中多次提到背影,既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中心,又真实感人地表现了父子情深。当然,伏应法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复杂的。

三、伏应

(一)伏应概述

1.伏应的含义

指文章和作品中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看、呼应,也叫伏笔和照应。它是行文前后照管的重要方法。在文章的前面某处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又暂时不详说,只作一个交代,这就叫“伏笔”。在后文适当的地方,对于前面交代的内容再加以详述,或予以点明,这是对伏笔的照应。这样一伏一应,可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针线绵密,血脉相通,更圆满地反映客观事物。

伏笔,可设于文章开头,也可设于文章中间;一篇文章可以一次设伏,也可多次设伏。照应的距离远近,也没有一定之规。伏笔的要点在于暗藏不露,须经后面照应点明,读者才恍然大悟。正如林纾所说:“伏笔苟使人知,亦不称妙。无意阅过,当是闲笔,后经点明,才知是有用者。”

2.伏应的作用

清代毛宗岗在研究《三国演义》的结构时说:“前能留步以应后,后能回照以应前,令人读之,真一篇如一句。”李渔在《闲情偶寄·密针线》中谈到戏剧创作时也说:“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他们说的虽是小说、戏剧创作,但写一般的文章也是如此。文章若能前呼后应,可使情节更连贯,脉络更清晰,结构更紧凑,主题也就表现得更充分,篇章才周密完整。

(二)伏应的方法

1.首尾呼应

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照应。

例如,《史记·荆轲列传》,开头写荆轲与鲁勾践搏剑,到结尾再提鲁勾践论荆轲剑术不精,所以不能击中秦王。前面写“荆轲与鲁勾践搏剑”是伏笔,后面写“鲁勾践论荆轲剑术不精”是回应,旨在点名荆轲刺秦王失手的原因。又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头写“我”对蜜蜂疙疙瘩瘩的感情,“……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小时候有一回……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结尾却赞颂蜜蜂,“……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文章欲扬先抑,首尾呼应,思想感情萦绕回环,层层推进,加强了文章的渲染和烘托作用。

2.前后呼应

指文章中的前伏或交代与后文相照应。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开头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是伏笔。后面有四处提到:“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从白杨树的外形、品格到精神,层层深入地加以赞颂,这是呼应。这种写法可使文章的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开头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里是一个伏笔。后文有许多地方与这段文字相照应。这些文字前呼后应的文字,不仅使文章结构严密无隙,而且反复咏叹,强化了感情表达。

3.文题呼应

指行文与标题相照应。文题呼应不但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不断提醒读者思考标题的含义、作用,使文题浑然一体。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先后有四处提到背影。其中有三处具体描写了背影:一处是,父亲为“我”买橘子,穿过铁道,爬上月台,行动艰难,“我”注视着父亲的背影;另一处是,“我”看着父亲的背影远去,掉下了眼泪;再一处是,“我”接到父亲患病的消息,眼前又出现了父亲的背影。文中多次提到背影,既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中心,又真实感人地表现了父子情深。又如鲁迅的《祝福》,行文中三次照应标题:开头描写鲁镇准备祝福的情景,与标题照应,提供了祥林嫂生活的典型环境;行文中又有两次写祝福,显示祥林嫂境遇的变化。

当然,伏应法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复杂的。例如鲁迅的《祝福》既是题文呼应,又是前后呼应,一呼多应。呼应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通过一次一次呼应,促进情节发展,内容深化,使主题更加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