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议论的基本特点

议论的基本特点

时间:2023-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议论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说服性。[3]议论是议论性文体的主要表达方式。中心论点是文章所议问题的总论点,是写作主体对所论述问题的最基本的看法,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集中和概括,起着统帅全篇的作用。

三、议论

(一)议论的涵义

议论,就是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表明立场、态度、主张的一种表达方式。议论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说服性。从思考类型来说,它要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其基本功能是“以理服人”。[3]

议论是议论性文体的主要表达方式。它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进行的,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诸要素。记叙性、抒情性、说明性和应用性文体中,议论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不过并不要求论点、论据、论证三者的完备,多数情况下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基础上,引出写作主体的感想、认识,表明写作主体对人物、事件、事物的评价,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记叙文中的议论,还常常带有抒情色彩。

(二)议论的要素

一段完整的议论文字或一篇议论文章,一般由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四个要素组成,分别回答“论证什么”、“有何见解”、“有何依据”、“如何证明”的问题。

1.论题

论题就是所要议论的对象,它规定、限制议论的范围和重点,决定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中心线索。论题并不表明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一定表示判断。

论题通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序言中,以设问句或词组的形式出现,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来的”、“论‘班门弄斧’”等;有时也会以一些文字材料或图片材料的形式出现,让写作主体审题后发表见解和看法。

2.论点

论点是对论题的回答,即写作主体的观点。它又称论断,是议论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在全篇居于统帅的地位,一切论据、论证都要为证明论点服务,离开论点,论据和论证就失去了目标。

一段比较简单的议论,一般只有一个论点;而一篇比较复杂、需要分层论述的文章,其论点就可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是文章所议问题的总论点,是写作主体对所论述问题的最基本的看法,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集中和概括,起着统帅全篇的作用。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证明,凡被证明是正确的分论点,也就成了论证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张,主次分明。

3.论据

论据是经过写作主体精心选择,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论据就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大类。前者是指现实的、历史的客观事物和可靠的统计数字,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绘或概括,具有直接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最有力的论据。后者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从而断定为正确的观点,主要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经典著作的论述,权威性的言论,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还包括一般的公理、常识、成语、公式等等。

4.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推理的过程。论证解决的是论点和论据的一致性问题,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内在联系,证明论据得出论点的必然性。论证要按照事理的逻辑联系进行安排,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保证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富有逻辑说服力。主要论证方法介绍以下几种:

(1)归纳法。通过综合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个别事实的共同特点,得出一般原理和结论的论证方法。其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反映客观事物中存在的个别与一般的逻辑关系,即个别中含有一般,一般要靠个别来表现的关系。

例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开始便提出自己的观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接着列举了秦缪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大胆使用客卿所取得的成功的历史事实,最后得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的结论。

(2)演绎法。以一般原理为前提去论证个别事物,从而推导出新的结论的论证方法。它和归纳法的区别在于:第一,归纳法的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是或然的,论点包容论据。演绎的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必然的,是论据蕴涵论点。第二,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其论证进程的方向却恰恰相反。演绎法用来进行论证的主要是理论证据,包括经典著作的原理、众所周知的科学原理和道理、经久不衰的名言警句等。

例如,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中的一段文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一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个论点,是根据“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个一般事理推演。这便是演绎论证。

(3)类比法。把两类(或两个)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有关结论的论证方法。其特点是从个别到个别。已知事物是此法的重要条件。此法的论证过程即是用含意明确的已知事物与类似的未知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推论出未知事物的明确含意。此法的运用,始终伴随着具体事务,所以它具有其他论证方法所不具备的形象具体、内容生动的特点,容易使读者在形象的感受中明白道理,接受写作主体的观点;由于它还具有较明显的推理内容(逻辑段或推理段),因此,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例如,杨群的杂文《漫说“一抓就灵”》(见1988年第6期《群言》),先举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口号,指出这个口号现在是不灵了。随后提出现在很时髦的几种口号:“一包就灵”、“一放就灵”,与“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进行了类比,指出:口号稍有变化,实则异曲同工,都反映了思想方法的绝对化,工作作风的一刀切。基本特征是一哄而起,其结果是留下一大堆问题、一大串困难,再来一番整顿、一番补课、一番折腾。这种类比议论十分有力,读来令人心悦诚服,产生强烈的共鸣。类比法从“相似点”上看有等量类比和非等量类比两种;从形式上看有并列式类比和递进式类比两种。

(4)对比法。把两种事物或者是两种情况加以对照、比较,突出它们的差异点,从中引出结论的一种论证方法。它可以横向对比,可以纵向对比;可以整体对比,也可以局部对比。此法的特点在于:内容的相对性、形式的规则性、观点的鲜明性和语气的肯定性。运用此法可把事物的性质区别得十分明显,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远志明的《深开放则兴,浅开放则祸》(1988年第6期《湖北社会科学》),就是把日本历史上的开放和中国历史上的开放进行对比,前者是深开放,真开放,其结果是改革和强盛;后者是浅开放,假开放,其结果是祸乱和衰落。通过鲜明对比,得出文章标题所显示的结论。

(5)比较法。通过几个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它不同于类比和对比。类比着眼于事物的相同或相似方面,对比着眼于事物相反的方面,而比较则着眼于事物的同和异,使用范围更宽一些。可以把一种事物同其他有相同条件的事物比较,也可以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等等。

例如,谢觉哉的《论“同甘共苦”》一文就用了比较法。文中写道:“甘与苦是个比较的名词:我们是从艰苦中来的,今天所说的‘苦’,常常就是过去所说的‘甘’,甚至比过去的‘甘’还要好得多。我们切不可忘记过去。我们是从群众中来的,某些工作人员所说的‘苦’,也许是某些群众所希望的‘甘’。我们不应该走得太远。”文中,作者未作长篇大论的议论,只是把同一事物放在不同条件下和不同对象上进行比较,显得十分简易明白,并能启发人们去思考。

(6)反证法。通过对反论题(与原论题相对立的论题)的论证,来证明原论题的正确或谬误的论证方法。它包括间接证明和间接反驳两种。间接证明是根据形式逻辑关于不同真、必有一假的“矛盾律”,通过证明反论题的错误来证明原论题的正确,是以反驳为证明手段;间接反驳则是根据形式逻辑关于不可同假、必有一真的“排中律”,通过论证反论题的正确来反驳原论题的谬误,是以反驳为证明的手段。例如刘少奇的《个人与集体》,在论证个人在集体中的正确位置时,就运用了反证法。

运用此法要注意:一是要两个论题必须是对立的、相互抵牾的;二是要在论证中必须时时顾及原论题,切不能离开它去展开议论。

(7)归谬法。将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得出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对方论点的谬误的论证方法。这是一种“设假为真”,以结论驳倒前提的方法。好处是行文幽默、泼辣、词锋犀利,具有嘲讽的效果和令人神往的逻辑力量。它能机智地使对方自相矛盾、束手就擒。写作主体无需进行费力的论证,读来也很轻松。

例如,斯大林的《语言学的几个问题》,斯大林先分析了语言和生产工具之间的根本差别,然后用此法反驳“语言是生产工具”这个论点。作者引申说:“假如语言能够产生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了。”这样一引申,就自然暴露了“语言是生产工具”之说的谬误和可笑。运用此法要求引申合理,最好与分析法、例证法结合引用。

(8)例证法。用确凿无疑的事实作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它与归纳法在逻辑思维形式上并无不同,主要区别表现在使用论据的方法有所不同。归纳法是先摆出若干个别事例,最后归纳出结论;例证法则是先提出论点,然后以事实证明之。即“据事以取义,缘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实》)。

例如,夏衍在谈到我国人口素质问题时先提出论点:“10多亿人口再不加强文化与科学的教育的话,整个民族的素质都要下降,这才是最危险的。”然后举出一些例证:乱砍滥伐、工农业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等来证明这一论点,用的就是例证法。

(9)分析法。通过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来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事物本质、阐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分析法是一种直接议论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分析总是借助于举例,实例又必须进行分析,二者常常结合一起,相辅相承。同时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能使议论有深度,综合能使议论精炼完整,体现出原则的高度。

例如,乐秀良的《再谈日记何罪》(见1979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一文就是从:第一,在日记里议论朝政是人民的民主权利;第二,日记是不公开的,构不成犯罪;第三,日记内容偏激是少数,日记的主流是好的。这三个方面对有罪无罪进行了分析,令人信服地得出“日记无罪”的结论。

(10)引证法。引用名言警句、科学公理以及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作用有四:第一,对某些论点或概念进行阐释;第二,用引用来的材料直接证明论点;第三,对某些论点或概念进行引申;第四,引出论题。引用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即在行文中直接引进某些理论,并用引号、着重号、括号、黑体字等方法标示出来;二是间接引用,即用写作主体的口吻转述、概述,不用引号等符号标明。运用此法要注意:完整准确地理解所引内容,不可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并做到准确无误。

(三)议论的类型

就议论的对象和目的而言,议论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前者的目的是证明“我对”,后者的目的是证明“你错”。

1.立论

立论主要从正面阐述写作主体的观点和主张,其特点在于“立”而不在于“破”。通过确凿、有力、充足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效果的论证,使读者接受写作主体的观点和主张。例如周培源《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一文中的一段论述:

……竺可桢同志是我国和世界著名的气象学家和物候学家,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对我国古典文献十分爱好,广泛阅读,至老不衰,他在专业的研究中,大量引用了古典文献。他在物候学的研究中,引用了许多古典的诗句作为证明。例如,在谈到长江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米的地方不但无夏季而且也无春秋时,就引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明这是纪实。竺老还把自然科学引入了版本校勘学的领域。例如,他考证说,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很合乎凉州以西玉门关一带春天情况的。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唐朝开元时代,写边塞诗的诗人,对于安西玉门关一带春天几乎每天日中都要刮起黄沙、直冲云霄的情况是熟悉的。但后来不知在何时,王之涣《凉州词》的第一句便被改成“黄河远上白云间”……实际上黄河和凉州及玉门关谈不上有什么关系。竺可桢同志这番考证,比起一般的考证更进一步,更带有科学性,所以更有说服力。可见,自然科学工作者如果具有广泛的文史知识,不但能推动本身的科学研究,还能反过来影响文史研究。(见《文史知识》1982年5期)

以精通文史知识的竺可桢为论据,推导出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如果具有广泛的文史知识,不但能推动本身的科学研究,还能反过来影响文史研究”的结论,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和说服力。

2.驳论

主要是驳斥对方的观点和主张,其特点是以“破”为主,通过用事实和道理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分析对方论据的虚假或指出对方论证方法的错误,使读者不接受对方的观点和主张。例如《瞭望》周刊的短评《反腐倡廉莫松懈》有这样一段反驳:

……社会上还流传一些反对“反腐倡廉”的奇谈怪论:有一种论调说“惩治腐败影响社会稳定”。这么说,完全颠倒了是非。腐败现象,是社会风气的腐蚀剂,是经济工作集体上的溃疡,是毒化人际关系、影响社会稳定的病菌。如果不搞反腐倡廉,或反腐倡廉工作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那才真正会从根本上动摇政治稳定的基础。另一种论调说“查案子乱了班子”。这是某些组织搞所谓“利益”共享,“责任”公共担,“天塌下来集体顶着”,实际上是“群体违纪”搞腐败的一张护身符。再一种论调说,行贿受贿对发展商品经济起着“润滑剂”作用。此种论者无异主张饮鸩止渴,是要在社会主义的车上添加资本主义的润滑剂,让社会主义经济滑向资本主义。(见《瞭望》周刊1990年8月第34期)

抓住有代表性的三种谬论,逐一予以针锋相对、一针见血的批驳,明快犀利,是非分明,切中时弊,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驳论的方法主要有通过材料或合理的推理批驳对方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方论据的虚假或漏洞从而驳倒对方论点的方法,揭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存在逻辑矛盾的方法。

(四)常用的议论技巧

1.直接亮观点法

即直接用一句话或一段明白的议论文字把观点摆出来。此种方法一般用在文章开头,所以又称开门见山法。此法的好处是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先声夺人、较有气势。例如,韩愈的《师说》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设问亮观点法

即先以设问的形式提出问题,暂不作答,让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技法是写作主体故意先设一悬念,引人注意和思考,产生一种追本溯源的欲望,然后在适当的地方亮出观点,使问题得到回答。例如,老舍的《学生腔》一文开头:“何谓学生腔?尚无一定的说法。在这里,我并不想给它下一个定义。”这里就是运用的设问亮观点法。此法不仅常用于文章开头,有时在文章议论的过程中也常用。例如,毛泽东的《实践论》中论述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之后,接着就用了设问亮观点法:“然而人的认识究竟会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个设问,不只是提起读者注意,而且在言辞上已暗含写作主体的观点。

3.就事论理法

即先写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接着就据事发议论讲道理,从实入手,以实论虚。它要求从具体事物出发,把一个人、一桩事、一个典故等作为发挥议论的由头和依据,然后就这件事发表议论,揭示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发掘出深刻的主旨。先感性后理性,由浅入深。此法的好处是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而且行文亲切活泼,形象生动,容易被读者接受。例如,马南邨的《发现“火井”以后》,先从发现火井这件喜事写起,然后再发表议论,指出对资源要善于利用的道理。运用此法,应注意事和理的配合,不能“牛头不对马嘴”。

4.托物喻理法

即借赞扬或详析某一事物,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这是借物发挥的方法。此类文章具有寓言性和哲理性,含意隽永深刻、耐人思索。运用此法应注意“物”的选择。这个喻理之物应该是人们熟悉的、常见的、具体可感的,而且物、理之间应有某种本质上的联系。例如,北宋学者周敦颐,找到了莲与君子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上的联系,写出了《爱莲说》,借对莲花的歌咏,抒发了自己不受污浊社会的沾染、刚直不阿的操守和情怀。

5.多角度议论法

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事物所包含的道理,然后一一加以论说。运用此法可使议论渗透精辟,避免片面性。例如,恩格斯《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一文中有一段对小资产阶级特征的议论就是从五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在它还没有觉察出任何危险”的时候、“一旦面临小小的危险”的时候、“一旦其他的阶级郑重其事地响应和参加由它所发起地运动”的时候、“一旦事情发展到手执武器进行斗争的地步”的时候、“一旦反动派取得胜利”的时候。从不同角度即不同环境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动摇,对革命不坚决的本质。

6.釜底抽薪法

通过论证论据的虚假,来反驳对方的论点。推翻了对方论点赖以存在的论据,如同釜底抽薪。可从三方面着手,即揭露其事例论据的虚妄、数字论据的虚假、理论论据的荒谬。例如,阎纲《为电影〈人到中年〉辩》反驳对方关于《人到中年》“只注重阴暗面,而忽视了光明面”、“没有反映出生活本质”等论点时,就是从反驳论据入手的。对方认为陆文婷没有时间给园园买白球鞋、给佳佳扎蝴蝶结不真实。阎文指出,这正是作者的亲历亲见。对方认为影片把陆文婷的结局渲染得过悲,过于险恶。阎文指出类似的悲剧性结局并不需要作者编造、渲染和夸张,生活中的例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釜底抽薪,就使对方论点站不住脚了。运用此法应注意紧扣对论点的反驳,反驳论据的目的是反驳论点;而且要注意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否则,反驳论据的最终目的就会落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