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77)
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教育创新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将“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教育还要为各个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在谈到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时,江泽民强调:“要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78)这就将教育的继承、借鉴与教育创新问题紧密联系了起来。本文就此略作思考与探讨。
一、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断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79)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之道。在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中,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把他们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观点、作出的结论,当作不变的僵死的东西。恩格斯曾郑重宣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80);甚至坦言:“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过,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81);还以宽阔的胸襟预言:“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82)。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苏俄建设中,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但声明:“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83);认为“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84)。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但“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85);认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86);强调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87)
第三代领导人还明确提出: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前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探索新知,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大胆吸收和善于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但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被人为地同许多人类文明成果割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一度不允许接触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文明成果,造成对世界文明的无知和远离。这有悖于马克思主义本意,也不利于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与时俱进的创新主张也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教育思想。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所精辟指出:“主张创新、与时俱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书《易经》即有“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之说,强调“日新之谓盛德”(88),主张“革故鼎新”(89);儒家创始人孔子要求弟子“温故而知新”(90);法家也强调与时变化,“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91);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也主张“与时俱化”(92)。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教育发展的历史也应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历史。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教育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得益于始终不渝地变革创新,坚持不懈地与时俱进。
新世纪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利于教育的不断创新。传统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要继承和发扬,但它们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难免存在许多与现时代不相适应之处,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国外的经验,只要有利于我国的教育创新,就应积极选择,加以吸收和借鉴。
二、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应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
任何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升华,是团结凝聚中华各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既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育传统之中,又广泛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必然要求积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社会文化延续和发展的纽带,承担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对这一富于理性思维、富于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将为教育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为民族振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毫无疑问,教育应以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为己任,继承民族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现代文明新成果,不断促进当代教育的创新,使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教育都有自己的优点,构成了世界文化教育的多元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现代化传媒的发展,世界范围的文化教育也在加快交流与碰撞,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文化教育之长,促进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保持我国文化教育的特性和优良传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世界范围文化教育的相互吸收与相互激荡,必须弘扬和培育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与灵魂的民族精神,发扬民族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保持民族文化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唯有如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才会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又有抵御消极因素干预的能力,并能在继承与借鉴中不断创新。
凡是教育成功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弘扬自己民族的精神,努力将民族精神变成学生所信奉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准则,基于本民族精神而选择教育模式和内容,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德国人崇尚理性,追求思想自由,其大学倡导学术自由的理念,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开创了世界大学的新时代。美国人崇尚实用主义,风靡全球的“威斯康星精神”,突出体现着美利坚民族注重实用的教育价值取向。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和包容精神,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以“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推动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创新的教育,应在继承中华优良文化教育传统的同时,积极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教育成果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在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与世界现代文化教育之间寻求平衡,力图通过继承、吸收与借鉴而有所创新。要实现教育创新,既要总结和归纳中华民族历史上已经取得的教育理论成就,又要注意吸取和借鉴人类一切教育智慧。两者不可偏废,也不可互相替代。
在文化传统的继承问题上,毛泽东早就告诫全党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9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总干事泰勒博士曾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2540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了进步也好,还是缺乏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成功、昌盛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阐述的许多价值观念。”(94)泰勒的一席话耐人寻味,至少说明文化教育传统的普遍意义和可继承性。以孔子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华学人,薪火相传,不懈求索,形成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统,如尊师爱生、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由博返约、身体力行等教育思想和理论成就,至今值得继承和吸收。
为了推动教育创新和学术发展,我们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教育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各国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是各国文化积淀、传承、积累和创新的体现。学习和借鉴各国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是提高中国教育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缺乏信息交流,缺少成功经验的借鉴,就会制约发展,就会限制创造,甚至导致教育的停滞不前。
中国近现代以来,随着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步被打破,面临如何有效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教育的问题。我们曾经全盘照搬别国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久而久之,又成为一种桎梏。20世纪50年代初“一边倒”模仿苏联固然有所偏倚,但60~70年代我国教育关起门来独自探索,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基本停止,偶有提及往往是纯批判的态度。这是极其愚蠢的。由此而带来的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吸收和借鉴,应取长补短,着力于创新,着眼于发展。
不可否认,20世纪以来,我们在学习西方教育科学方面,是积极而努力的,也是有成效的。但往往崇尚“拿来主义”,简单地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移花接木,甚至良莠不分。任何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经验,如果不能植根于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土壤上,不能与民族传统的思想、理念和实践相融合,那么,这种思想、理念和经验,即使是先进的,也只能无根地游离于该民族教育之外,而难以引发创新性成果。在中国历史上,外来的佛教文化冲击之所以曾经引发宋明理学的创新,近代西学东来之所以曾经促进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创新性转换,都是由于中国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基于中华文化教育本身所隐含着的创新的内在生命力,而将外来文化教育思想、理念和实践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肥沃土壤之上。其实,吸收和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并不意味着排除本国教育的民族性。在当今世界,文化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世界意义。
但比较而言,20世纪中国历次教育改革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没有注重发掘仍具有时代意义的精华,不少人对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精神的弘扬相当忽视,甚至持一概否定的态度,致使从国外学习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没有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更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传统的重视和研究仍很有限度;有些人几乎达到了无知的程度,甚至在无知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批判。这无疑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是对历史文化的蔑视。长此以往,难免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赖以创新的资源和基石。无论是继承,还是借鉴,其最终目的是提升教育科学发展水平,提高教育理论研究的原创性,从而为教育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营养和成熟的资源。教育创新,唯有实现继承、借鉴与创新统一并深层次结合,进行创造性的“古今贯通”“中外融会”,做到“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才能开拓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教育创新,必须实现文化教育传统的精华与国外文化教育的精髓的有机结合,并内化为现代中国人的基本素养和内在品质,才会能动地驾驭世界,才有可能取得创新性成果。
四、坚持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统一——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发展新理念
教育是传承文明的千秋基业,具有继承性;人类不同群体或个体对教育问题的探究而形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无疑具有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必要和价值,因而教育具有借鉴性;教育是系统的持久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工程,具有显著的创新性。
如果人类已有的优秀文明成果,不为人们所传承,那就等于割断了历史,是对艰辛创造历史的前人的轻视,若无端地否认或贬抑已有的文明成果,则无异于对前人的亵渎,也是对以往优质资源的浪费,实际上就谈不上教育的持续发展,创新必然失去根基;若不相互吸收和借鉴,甚至轻视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创新性成果,只靠自身有限的摸索和探究,则是极不明智的,不仅难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而且还难以实现基于借鉴而可能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教育若无创新,就失去生机和活力,其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继承、借鉴与创新,历来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数千年教育发展的历史,恰恰是世代传承、善于借鉴、革故鼎新的历史。清末以来的新式教育,既有对数千年中国教育优良传统的承继,更有对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积极借鉴,也不乏对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现代教育的创造性的融合。半个多世纪以来,继承、借鉴及创新始终是推动共和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三股张力,而贯穿于艰难探索的发展历程之中。新中国教育创造性地继承了新民主主义优秀教育传统,同时并未否定清末以来包括国民党统治时期所确定的教育体制和采取的教育政策措施中的合理成分,而是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之路。在对国外经验的吸收借鉴上,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注重学习借鉴苏联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以间接地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自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改变对苏联的“依赖和模仿状态”,突破苏联模式,学习和借鉴世界科学的先进成就,以培养大量合乎现代水平的科学与技术的新生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对汲取一切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对教育的民族性和国际性,给予极大关注,大量西方教育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力图创造性地去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并加以实践探索。
如今,中国教育面临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简单化地传承和模仿,应为继承与借鉴的深层次统一所取代,即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富有理性的主动选择和创新。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的论述,反映了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新世纪新挑战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智慧,是有待于我们普遍确立的教育发展新理念。
在现有的教育学中,尽管也提到教育的继承性,但未能明确将教育的继承和借鉴与教育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往往是不自觉的;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统和国外优秀文化教育成果的吸收借鉴重视和强调明显不够,在此基础上的教育创新严重不足,缺少创新性成果。创新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想象,不意味着另起炉灶,也难以从空中楼阁中寻找,绝不意味着将传统的东西全部抛弃掉,而是来自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继承、借鉴与汲取。为此,迫切需要普遍确立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统一的理念,善于继承和借鉴,将创新建立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之上,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五、教育的创新应善于把握时代脉搏,注重研究解决重大的时代课题,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继承与借鉴之上的教育创新,是在研究、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实现思想认识升华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为此,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结合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对教育创新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思考、研究和规划。对待传统文化,应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着眼于历史经验的借鉴,着眼于新的教育实践的历史启迪。应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站在时代的高度,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新的高度上实现继承、借鉴、超越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创新已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教育创新的价值也愈加突出,教育创新活动也将呈现出更为广泛的社会网络式互动状态的时代特征。
坚持教育创新,尤其应注重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的时代课题。正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历来是正确地解决问题进而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发展的首要环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重大的时代课题则应是时代的强音和呼唤。为推动教育创新,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诸如教育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教育创新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战略机遇期中国教育创新的特征与使命、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能力的增强、教育创新与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教育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动因分析、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超越等时代重大课题。对此,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教育实际工作者,都应给予特别关注与深入探讨。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95);特别强调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性,明确要求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96)。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教育传统,善于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教育创新,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民族创新能力的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知识和人才的有力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