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坚守不渝的用人之道

坚守不渝的用人之道

时间:2023-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要的是各司其职,宽容小的过失,并选拔任用贤才。举用正直的人并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之上,则民心顺服;否则,民心不服。为此,善于把握知人之方和用才之道。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之道,但应“无求备于一人”,善用人之长,切不可求全责备,也不可嫉贤妒能。

“选贤与能”:坚守不渝的用人之道 ——《论语》中的管理智慧之三(14)

管理之道贵在用人,用人之道莫过于“举贤才”,或曰“选贤与能”。

一、知人善任——举贤才之要务

《泰伯》篇记载,孔子曾发出“才难”的感慨。人才难得,千古以来莫不如此。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重视选拔贤能人才。仲弓任季氏总管时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首要的是各司其职,宽容小的过失,并选拔任用贤才。至于如何“知贤才而举之”,孔子提出“举尔所知”(《子路》),任用自己所真正了解的贤才。

孔子主张“贤贤”,即尊重贤者,其本人就不拘一格,善举贤才。孔子基于对冉雍(即仲弓)的了解,认为,“雍也可使南面”(《雍也》),即可让仲弓主持一方政事,其理由是,仲弓能“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即能居心恭敬严肃而推行政事简约明了,以此来治理百姓。当季康子问:仲由、端木赐、冉求“可使从政也与”(《雍也》),孔子基于了解和信任,认为三人分别具备果敢决断、通达事理、多才多艺的素质,都可以为政。

二、听视观察——知人之方

听其言而观其行,不以言举人。孔子提倡“慎言”,并有个基本判断:“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而且“巧言乱德”(《卫灵公》),“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宰予温文尔雅而善辩,但因白天睡大觉,孔子改变了态度:原来“听其言而信其行”,如今则“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可见,善于言辞者未必就是可举荐的人才,故“君子不以言举人”,要广开言路,“不以人废言”(《卫灵公》)。那些言过其实者,往往不堪重用。“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一个人说起话来大言不惭,那他做起来就难了。所以,孔子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以言过其行为耻。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如何“观其行”?孔子提出三条原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主张从言论、行动到内心,全面了解观察和判断一个人,看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做事的方式,考察他安心于什么。孔子提出:“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先进》)即是说,人们总是推许言行笃实的人,但这种人或许是真正的“君子”,也许是表面庄重的“伪君子”。孔子主张善察而不失察:“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孔子认为,“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都“未可”,还“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

毁誉必有所试,自有公论。孔子说过:“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卫灵公》)也就是说,孔子对于别人如果有赞誉的,那是已经过考验了,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得以直道而通行,就是依靠那些对是非毁誉能作出公正评判的百姓。换言之,对是非毁誉最能作出公正评判的是百姓。

三、称德而器之好谋而举直——用才之道

称其德。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良马不是以其力被人称道的,而是以其温驯天性而被人喜爱啊。良马虽可一日千里,但因其桀骜不驯而为人所顾忌;驽马尽管日行数里,但因其驯顺而受人喜欢。孔子指出,即使有像周公那样高的才能,但若在品德方面“骄且吝”(《泰伯》),则不足以任用;孔子特别提出,品行不佳的“鄙夫”不可托付重任,因为这种人患得患失,贪图名利,“无所不至”(《阳货》),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器之而不求备。“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在孔子看来,与“君子”容易共事但难讨其喜欢,不按正道讨其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用人时,却能量才使用。与“小人”共事难但讨其喜欢容易,你若讨好他,即使用歪门邪道,他也喜欢;但他用人时,却求全责备。

好谋而成。子路问孔子若统帅三军找谁共事,孔子回答: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赤足过河而不用船,这样死而不后悔的人,我不与其共事,“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即必定与遇事慎重、善于谋略而成功的人共事。据《宪问》记载,孔子曾以郑国制定政令为例,先由长于计划的大夫裨谌起草,随后交世叔组织论证,再由负责外交事务的子羽修饰,然后由子产进行润色,如此善于用人而精心谋划,则很少出现失误。

举直抑枉,民心顺服。孔子回答鲁哀公所问“何为则民服”时提出,“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举用正直的人并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之上,则民心顺服;否则,民心不服。《颜渊》篇中,孔子强调:“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即举用正直的人并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之上,可以使不正直之人正直起来,或使不仁之人远去。当年舜得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了皋陶,不仁之人就远去了;商汤得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了伊尹,不仁之人也远去了。孔子还确信,“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即是说,举荐贤良,教化那些能力所不及者,百姓就会勤勉。

明事理有远见。孔子在回答子张问“明”时说:“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颜渊》)即是说,像滴水润物般不易觉察的谗言,像有切肤之痛般的诽谤,在他那里行不通,此可谓智慧之明,亦可谓远见之明。有智慧之明和远见之明,可见微知著,由小察大,由近谋远,透过现象看本质,使不易觉察的谗言和有切肤之痛般的诽谤难以大行其道。

四、对学校管理者的启示

学校发展重在管理,管理贵在识才用人。管理者应将知人善任作为举贤才的第一要务。为此,善于把握知人之方和用才之道。

知人不可不慎。学校管理者切记:花言巧语者,慎用;言过其实者,不堪重用。马谡言过其实而误失街亭,教训惨痛。要从言论、行动到内心,全面了解观察和判断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还要考察其他言行的动机,观察其做事的方式,切实发现贤能之士。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之道,但应“无求备于一人”(《微子》),善用人之长,切不可求全责备,也不可嫉贤妒能。为了让民心顺服,管理者应善用正直的有德之人,有谋略有智慧能成事的人才;还要相信百姓的眼光,他们对是非毁誉最能作出公正评判;自身应精心谋划,广纳群言,但要做得个“明”而“远”者,既不为“浸润之谮”所蒙蔽,也不被“肤受之愬”所困扰;将“举善”与“教不能”结合起来,在用好贤能之士的同时,关心和帮助能力不足的人士,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