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经典义理启少年心智

明经典义理启少年心智

时间:2023-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明经典义理 启少年心智 ——清末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设置与启示清末“新政”十年,是中国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就读经的时间安排而言,“葵卯学制”要求视学生的年岁程度而定。《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提到,读经讲经“其要义在授读经文,字数宜少,使儿童易记。讲解经文宜从浅显,使儿童易解,令圣贤正理深入其心”。

明经典义理 启少年心智 ——清末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设置与启示(17)

清末“新政”十年,是中国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其中,清政府于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颁布的由张之洞、张百熙、荣禄合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就是时代变革的产物,堪称中国第一个政府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实际推行的学制。尽管随着科举和读经科的废除,不可避免地结束了经学教育的制度化历程,带来了传统知识体系的“碎片化”,造成了经学教育的淡出和经学价值的淡化,但仅《奏定学堂章程》所设置的“读经讲经”课程本身,就值得探究和回味。本文主要结合《学务纲要》《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探讨其中的“读经讲经”课程之设置,想必对当今教育有所启迪。

一、对儒家经典价值的体认

“读经讲经”在《奏定学堂章程》的课程设置中居于核心地位,体现出时人对儒家经典价值的认同和自觉传承。

1.读经书是为学为政之根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8)。基于“中体西用”观,张之洞等人将读经书视为“存圣教”而“立国”之本。《学务纲要》强调,中小学堂应该注重读经,“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19)由此可见,之所以注重读经,其首要目的在于“存圣教”而“立国”。无论是为学,还是治国理政,均不可失其根本,“学失其本则无学,政失其本则无政。”(20)

2.读经书方可定其心性正其本源。

《学务纲要》强调:“古学之最可宝者,无过经书”。视读经为根本,认为读经方可唤起“爱国爱类之心”,进而带来富民强国之希望。反之,“其本既失,则爱国爱类之心亦随之改易矣,安有富强之望乎?”(21)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在学堂期间,经书必宜诵读讲解。即使由小学堂而就业,也必须曾诵经书之要言,略闻圣教之要义,以利于定其心性,正其本源。初等小学堂作为养正始基,浅显易懂地讲解经文,会“令圣贤正理深入其心,以端儿童知识初开之本。”(22)

3.“读经讲经”乃达成教育宗旨所必须。

“读经讲经”科的设置,服务于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无论是初等小学堂“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23),或是高等小学堂“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质为宗旨”(24),还是中学堂“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25),若无经典价值的传承,其教育宗旨的达成是不可想象的。

二、“读经讲经”课程内容设置

根据《奏定学堂章程》,以《孝经》《四书》《礼记》节本为初等小学必读之经;以《诗经》《书经》《易经》及《仪礼》之一篇为高等小学必读之经;中学堂则强调“应读《春秋·左传》及《周礼》两部”。详情分别列表如下:

表一 初等小学堂“读经讲经”科目程度、每星期教授时数全年共读字数(26)

img7

表二 高等小学堂“读经讲经”科目程度、每周教授时数全年共读字数(27)

表三 中学堂“读经讲经”学科程度、每星期教授时数全年共读字数(28)

img9

三、“读经讲经”课程实施原则

遍览“葵卯学制”相关文本,“读经讲经”课程实施中,大致强调如下原则:

1.“博”“约”相济,避免“泛滥无实”。

在“博”与“约”的问题上,“葵卯学制”不求人人“兼精群经”,但应尽量做到读而能记,记而能解,避免“泛滥无实”。经学博大精深,自春秋汉唐以来的学者,崇尚专经,或兼习一两经。科举考试中,多为分经取土,即便是那些经学大师,也少有兼而精通群经者。读书人中,能通读《十三经》者很少,一般只读《五经》《四书》,《五经》中的《礼记》《左传》,读节本者居多。当时所办的中小学堂,科学较繁,晷刻有限,若一概令学子全读《十三经》,则会因精力不足,时间有限,而必必然导致读而不能记,记而不能解,最终无何益处。而且,“泛滥无实”,也是自古以来治经家们所不取的。故应“择切要各经,分配中小学堂内”(29)

2.系统设置,少读浅解,循序而渐进。

就读经的时间安排而言,“葵卯学制”要求视学生的年岁程度而定。“自初等小学堂第一年,日读约四十字起,至中学堂,日读约二百字为止。大率小学堂每日以一点钟读经,以一点钟挑背浅解(挑背者,随意择资质较钝数人,每人指令背诵数语,以省日力。浅解者,止讲浅显切用大义),共合为两点钟,计每星期治经十二点钟。中学堂每星期以六点钟读经,以三点钟挑背讲解,计每日读经一点钟,间日挑背讲解一点钟,每星期治经九点钟。至温经一项,小学中学皆每日半点钟,归入自习时督课,不占讲堂时刻。”(30)

各级学堂所读经书有多有少,所讲内容有浅有深,并非强归一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提到,读经讲经“其要义在授读经文,字数宜少,使儿童易记。讲解经文宜从浅显,使儿童易解,令圣贤正理深入其心”。《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读经讲经其要义亦宜少读浅解。《诗》《书》《易》三经文义虽多有古奥之处,亦甚有明显易解之处,可讲其明显切用者,缓其深奥者以待将来入高等学堂再习。若少年不读此数经,以后更不愿读,则此最古数经必将废绝矣。十二岁以后,为知识渐开、外诱纷至之时,尤宜令圣贤之道时常浸灌于心,以免流于恶习,开离经叛道之渐;每日所授之经,亦必使之成诵。”(31)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都规定:“讲经者先明章指,次释文义,务须平正明显,切于实用,勿令学生苦其繁难;其详略深浅,视学生之年岁程度而定。尤不可好新务奇,创为异说,致启驳杂支离之弊。至于经义奥博无涯,学堂晷刻有限,止能讲其大义;若欲博综精研,可俟入大学堂后为之。此乃中小学堂讲经通例。”(32)

3.循循善诱,晓之以义,慎之以罚。

孔子“循循然善诱人”(33),孟子“教亦多术矣”(34),《学记》倡导“善喻”(35),古今圣贤一以贯之。这在“癸卯学制”中也有所体现。《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第十一节指出:“凡教授儿童,须尽其循循善诱之法,不宜操切以伤其身体,尤须晓以知耻之义;夏楚只可示威,不可轻施,尤以不用为最善。”(36)《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第十节强调:“学童至十三岁以上,夏楚万不可用;有过只可罚以植立,禁假、禁出游、罚去体面诸事亦足示儆。”(37)用心良苦若此!

4.兼顾记性和悟性而因材施教,反对“强责背诵”。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38)因材施教乃古已有之的教育成功之道。这在“癸卯学制”中有所强调,对“天资聪颖”者与“资性平常”者各有适当要求,分别善待“记性过钝实不能背诵者”与“记性甚劣而悟性尚可者”。《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第十二节和《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第十一节均规定:“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最要,讲解明则领悟易。所诵经书本应成诵,万一有记性过钝实不能背诵者,宜于试验时择紧要处令其讲解。常有记性甚劣而悟性尚可者,长大后或渐能领会,亦自有益。若强责背诵,必伤脑力,不可不慎。”(39)就《礼记》而言,“惟全经过于繁重,天资聪颖学生可读江永《礼记约编》(约七万八千余字),其或资性平常,或以谋生为急,将来仅志于农工商各项实业,无仕宦科名之望者,宜就《礼记约编》择初学易解而人道所必应知者,节存四万字以内,俾得粗通礼意而仍易于毕业。”(40)

5.西学无碍,古学不废,“无一荒经之人”。

“中学”与“西学”之争,是清末教育思潮中论争的焦点。“癸卯学制”的制定者们清楚地意识到,“凡诟病学堂者,盖误以为学堂专讲西学,不讲中学故也。现定各学堂课程,于中国向有之经学、史学、理学及词章之学,并不偏废。”(41)根据“癸卯学制”,到中学堂毕业,都已读过《孝经》《四书》《易》《书》《诗》《左传》及《礼记》《周礼》《仪礼》节本,共计读过十经(《四书》内有《论语》《孟子》两经),并通大义。与以往书塾书院所读所解经书相比,已有所增加。只要功课有恒,则每日并不多费时间,而“经书已不至荒费”。若照此章程办理,则学堂中“决无一荒经之人,不惟圣经不至废坠,且经学从此更可昌明矣。”(42)

《学务纲要》断定:“经学课程简要,并不妨碍西学。”“兹酌加每日治经钟点,学生若其博考古今之疏解,研究精深之义蕴,及自愿兼通群经者,统归并不过劳,而读经讲经温经,绰有余裕,亦无碍讲习西学之日力。大学堂经学专科治之,于群经古学仍可保存不废。”(43)就课时而言,“读经讲经”在小学堂占总课时不到三分之一,中学堂则仅占四分之一。如《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的教学科目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财政、图画、体操共12科,每周教学总时数36学时,其中读经讲经9学时,仅外国语就占6~8学时。(44)

6.将修身、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历史诸课与“读经讲经”相协和。

“癸卯学制”不仅指出“中学”与“西学”并行不悖,而且强调“中学”内部各科的协和。就其他各科与“读经讲经”而言,《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特别强调“修身之道备在《四书》,故此次课程即以讲《四书》之要义为修身之课(初等小学虽于读《四书》时随时讲解,止讲其浅近文义,高等小学可讲略深者)。”(45)“中国文字”对读古来经籍的意义,自不待言。就“中国文学”科而言,“能为中国各体文辞,然后能通解经史古书,传述圣贤精理。文学既废,则经籍无人能读矣。”(46)

7.理实结合,知行合一,贵实践而忌空谈。

经典教育贵在理实结合,知行合一,切忌空谈,这也是“癸卯学制”所强调的。中国儒家的宗旨乃归于躬行实践,各级学堂的课程设置,包括修身和读经,对此都有所强调。中学堂要求“所讲修身之要义,一在坚其敦尚伦常之心,一在鼓其奋发有为之气,尤当示以一身与家族朋类国家世界之关系,务须勉以实践躬行,不可言行不符。”(47)《学务纲要》强调:“惟止可阐发切于身心日用之实理,不可流为高远虚渺之空谈,以防躐等蹈空之弊,果能行检笃谨,即是理学真儒。”(48)

四、对当代经典教育的启示

清末新政大员所制定的新学制在维护“中学根柢”的同时,顺应时势,容纳“西学”,折射出鲜明的时代底色,引发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启动与推进。《奏定学堂章程》将《孝经》和《四书》《五经》作为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内容,体现出时人对儒家经典价值的认同和自觉传承。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实施中,注重“博”“约”相济,避免“泛滥无实”;系统设置,少读浅解,循序而渐进;循循善诱,晓之以义,慎之以罚;区分天资秉性而因材施教,明确反对“强责背诵”;兼顾“中学”和“西学”,实现“无一荒经之人”;将修身诸课与“读经讲经”相协和,发挥育人的综合效能。这对当代切实重视经典价值的传承,优化经典教育内容的设置,破解经典教育面临的难题,增强经典教育的实效,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读经讲经”在清末中小学堂课程设置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给予了比较充裕的课时保障。之所以如此重视和强调“读经讲经”,旨在通过比较系统的经书诵读和经学熏陶,培植学生的深厚的“中学根柢”,养成其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尽管章程的制定者力图通过严格的“读经讲经”,对学生进行精神规训和教化,使之固守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圣教根柢”,难免具有政治教化的色彩,但所表现出的本土文化意识,倚重经典文化传承价值,则是显而易见的。当今,经典教育的缺失,可谓久矣甚矣!(49)经典教育的缺失,必然带来价值传承的缺失。因为值得传承的价值多存在于经典之中。唯有通过经典教育,才有可能更有成效地传承价值。每一位国民都有研读本民族经典的义务。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是中华文明世代传承的绝佳措施,尤其是少年儿童,其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必然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经典会让人更加体面,更有教养,更有尊严,更具国人资格,更易融入民族的精神生活。

回望百年前“读经讲经”课程,特别注重经典教育内容的体系化、序列化。基于儒家强调“首孝悌”、“孝悌为本”,“癸卯学制”制定者们将《孝经》列为初等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之首。《四书》是进入《五经》之阶梯,故在孝经之后,首研读《四书》。恰如《三字经》所言及:“《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礼记》最切于伦常日用,亟宜先读。”(50)于是,初等小学堂将《五经》中的《礼记》纳入“读经讲经”之列。不仅小学堂和中学堂皆有读经讲经主课,高等学堂也有讲经之课,大学堂、通儒院,则以精深经学,列为专科,体现出由浅入深之序列。“躁动的百年”之后,学科日益碎片化,传统经典在课程体系中几乎荡然无存。仅以小学为例,大陆最具权威的教育出版社,所编小学语文仅四年级下册“日积月累”出现《论语》《孟子》各几则名句,六年级下册出现《孟子·告子上》之“学弈”课文。自小学到大学甚至博士毕业,如果不是强有力的引导,几代学人终生罕有熟读过经典者。如此碎片化而无经典之根的教育,其效果难免会打几分折扣。

引领“读经”、实行“讲经”的师资,历来是经典教育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据学部统计,1909年初等小学堂教师中48%有传统功名,大致胜任经典教育。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今,“人师”依然难求,“经师”得之尤其不易。中小学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直接阅读儒学典籍的能力。在此情况下,即使“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真正将《四书》或其他经典作为“国学基本教材”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假如有必要的课时保障,也绝对缺少合格的师资来担当如此重任。加之经书理深文奥,若无合格师资强有力引导,即使是资质聪颖者,恐难持续有效,也难免囫囵吞枣,食而不化。破解“经师”贫乏难题,乃当务之急。

基于“癸卯学制”经典教育课程实施之道,当确信:循序渐进的系统设置,是经典教育顺利推进的基础;循循善诱的教化之道,会使学习者欲罢不能;各因其材的育人智慧,会令学习者尽竭其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将使学习者融会贯通;润物无声的文化氛围,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成功的经典教育,必令教育固其本根,令学习者意味深长,引发受益终身的文化向往。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5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化是其本根,经典教育是其优先选项。“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52),唤醒“沉睡着的”经典的力量,或许是化解当今诸多育人困境之錧辖。“经典”作为能够穿越时空、给一代代人带来心灵震撼和滋养的精品杰作,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的载体,没有经典的民族往往是没有精神和价值支撑和文化身份的民族,是十分可怜的;有了经典而缺少温情与敬意,不善于挖掘和阐发蕴含其中的价值,也是相当可悲的,恐难立于文化强国之林。经典是每个国民安身立命之所,经典若被焚毁、否定或忘却或淡出于教育,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就没有了基础,也就难有文化认同,这样的国民难免灵魂飘泊、精神恍惚。经典不仅能提供知识,而且能发掘潜能,启智养性,完善人格,成就人生。身为龙的传人,不能不潜心研读,感悟圣贤人格,领悟圣贤教诲,启迪智慧人生,身体而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