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71)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以独特的理论视野从文化时空纬度入手提出的重要命题,充分显示了一个背负着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执政党强烈的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当代文化教育工作者,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学习、研究、传承、践行中华文化,努力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建设底蕴厚重而温馨的共有精神家园。
一、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共享精神家园的根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支柱,中华民族复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动力,海内外中华儿女,都应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生活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
(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享精神家园的坚实根基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血脉,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标志着这个民族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集中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处世原则。历史经验表明,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若要生存和发展,都特别需要民族的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密切相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本民族文化作为精神支撑,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文化为根基,就会因为失去“精神家园”而难以为继。国家和民族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能保持文化不败,精神不衰,就能在忧患中巍然屹立,从苦难中奋然崛起。
就个体而言,精神家园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人既有物质生活需要,又有精神生活需求。一个人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就会有安顿感和温馨感,其生活才能充满阳光;若失去精神家园,就难免感到心灵空虚而无所依附,甚至精神颓废而误入歧途。生活在特定民族之中的个体,其精神需要走向沟通,其心灵需要及时获得调养。毫无疑问,个体的精神家园应定位于民族精神家园之中,成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光荣一员。
作为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的共有精神家园,体现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传承下来的特有的文化传统、习俗习惯、心理情感;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所,生存发展之基,身份归属之标志;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民族创造力的精神之源;也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72)在中华文化中,儒家讲仁、义、礼、智、信,强调“以仁为本”“致中和”“和为贵”“修己安人”“成己成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言道,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为而不争”“见素抱扑”“少私寡欲”;法家重法,主张“法不阿贵”“食有劳而禄有功”;佛家信奉“无我无欲”“自然清净”“随缘而安”;墨家“尚贤”“尚同”“兼爱”“非攻”;加以阴阳五行、相克相生等见解,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由此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文化以“尚中贵和”为旨归,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协和万邦,有“度”有“节”,理性地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体身心的普遍和谐。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以其独特的智慧,历经数千年不断积淀而形成的亘古未绝、一脉相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已汇成浩瀚的巨流,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一直维系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根基。中华历久弥新的璀璨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尊崇的基础,安身立命、心灵慰藉、灵魂安顿、精神归属和终极关怀之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的源头活水;是民族生命智慧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唯变所适、求索求新的不竭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否定中华文化,斩断中华文化之根,信奉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缺乏中华文化认同和尊崇,共有精神家园就会失去文化根基和文化底蕴,甚至带来民族衰亡。文化认同和尊崇积淀愈深愈厚,文化认同感、尊崇感就愈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愈美满而温馨。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理应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所“共有”。海内外中华儿女拥有共同的祖先,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只要是文化中国意义上的中国人,只要是同根同族的华夏子孙,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无论是身处海内或海外,都应不分地域、阶层、地位、党派,甚至可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都应对中华民族有文化、心理和精神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都可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底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华儿女的起码做人准则,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特有“本根”情怀。随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不断建设,中华儿女的核心价值理念将不断得到提升,民族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会不断增进。
(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牢固支柱
文化的认同和尊崇,质言之,就是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和尊崇。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对于生命存在和民族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是对民族的价值理想、终极关怀的执著追求。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强大支柱。
中华民族在创造历史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可贵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以《周易》《尚书》《论语》《孟子》等经典为渊源,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尚中贵和、权变时中、率性修道、利用厚生、知周万物、道济天下、天下为公、舍生取义的精神。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民族团结、实事求是、克己奉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等优秀民族精神作过精辟论述。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则是“爱国主义”,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脊梁的则是富有生命力的民族精神以及秉承这民族精神的志士仁人。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73)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盛赞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74);认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75)
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76)把民族精神建设提高到关系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7)胡锦涛认为:“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历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78)胡锦涛在西柏坡参观学习考察时说: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党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79)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的重要作用。世界民族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党的十六大特别就中华民族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是核心;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深深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之中;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天性和理想;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自爱自重、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正是依托伟大的民族精神,才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呈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才能够生生不息。
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赋予新内涵。经过近代变法维新和辛亥革命,传统的民族精神得到继承,突出了发愤图强、变革求新的精神;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和民主革命烽火的陶铸,强化了民主意识、科学观念、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精神;新中国的成立,增强了独立自主意识,弘扬了公而忘私精神;改革开放,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中华民族古代积淀的优秀传统精神和近现代孕育的革命传统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培育了开放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公平与效率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弘扬了求是精神和创新精神;结合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时代主题,应该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中和理念,革故鼎新、因时而变的创新意识,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境界,扶正扬善、恪守道义的传统美德等民族精神的精华发扬光大。唯有如此,以民族精神为支柱的精神家园才会有根本依托,这个精神家园才会得到不同阶层、不同类别和不同地域的所有中华儿女的认同和尊崇。
(三)中华民族复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强大动力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着力建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支柱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软实力。在全球文化日益多样化的当今时代,我们更应发挥中华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积极作用。如果我们通过坚韧的努力,建设起一个真正能够为中华民族所有成员共享的精神家园,就会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文化日益走向多元化。各国文化在相互开放、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中走向多元与繁荣。与此同时,各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激荡始终存在。全球化浪潮加剧了文化冲突和思想多元化的同时,催生了低俗文化、腐朽文化、舶来文化的流行,加上市场经济的推行诱发了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滋长,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遭遇了空前挑战。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全球文化背景,迫切需要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建设本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已初步进入小康社会,但我国文化建设总体实力和总体水平却没有同步赶上。经济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灵魂。中国不仅需要经济的复兴,同时也需要文化的复兴。如果没有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持、动力和保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已经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越是经济强大的民族,越是注重建设精神家园。随着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的过渡,社会文化正渗透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人们的精神文化内容需求不断丰富,精神生活质量追求和共有精神家园的渴望将会日益强烈。
在上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到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高度的文化自觉。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80)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重申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确信“这种形势的出现已经为期不远”。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能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问题。”(81)党的“十六大”报告昭示:“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8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首次提出了“文化生产力”的概念。2006年11月,胡锦涛明确提出了“中华文化复兴”的理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83);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84),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动员令。
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协同力和凝聚力,可以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推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向世界展示中华古老文明新魅力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贵在文化自觉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形成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文化自觉,按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85)。应避免全盘肯定或简单否定传统文化的极端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在继承借鉴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
(一)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体现了执政党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有着特定的内涵。费孝通一生关注社会文化变迁,积数十年深思熟虑与文化感悟,在1997年1月就明确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在他看来: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86)。他曾用十六个字就“文化自觉”历程作了精辟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内涵很丰富,而且层层递进。在今天看来:“各美其美”是指对待自己的文化首先要充分认识和认同,要知所取舍,自觉承扬本民族文化之美,并与时俱进;“美人之美”是指理解所接触的文化,以开放和包容的精神理性地吸纳、借鉴他民族文化之美,并为我所用;“美美与共”指自觉将“己美”与“他美”交融整合,能兼容与创新;“天下大同”指文化多元的世界在相互影响中出现具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形成一套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则,自觉服务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1997年,费孝通预言:“19世纪在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人的自觉’,看来21世纪将开始出现‘人类文化的自觉’了,人类开始要求认识自己的文化了。”(87)中共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出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积极主动的文化自新,必将开启文化建设的新时代。报告首先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兴国族者必兴其文化。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必须靠中华文化的支撑。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文化在继续发挥道德教化、精神激励、价值整合功能的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甚至成为最终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正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时代前沿,审时度势,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报告着力强调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要求,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角度来规定弘扬中华文化的目标指向,充分显示了一个背负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执政党强烈的文化自信和自觉。这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必将唤起和重塑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化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文化的弘扬者、创新者,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维护者、建设者。毛泽东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88)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信奉和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本身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里,不能游离于中华文化之外。实践证明,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片土壤是适合马克思主义生存的。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无论是“矛盾论”或是“实践论”,无论是“实事求是”还是“与时俱进”,无论是“以德治国”或是“八荣八耻”,无论是“公平正义”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论是“全面小康”还是“和谐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某种契合和相通之处,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都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挖掘出来的智慧而古为今用。
(二)各美其美——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实根基始终保持民族性
弘扬中华文化,使之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底蕴,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要求,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就意味着我们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必须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或局部的。就总体而言,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华民族创造了饱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传统文化蕴涵着的很多深刻的哲理,与现代文明有很多相通之处。中华传统文化尽管有些成分带有历史局限性,但其精华之处,如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尚中贵和、和而不同,厚德载物、虚怀若谷,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崇真务实、实事求是,崇德重义、亲仁善邻,尊老爱幼、敬业乐群,尊师重教、好学修身,忠厚勤勉、朴素节俭等,都值得汲取和弘扬。
自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旷日持久的中西文化论争中,出现了以旨在保全传统文化的国粹主义和以全盘西化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两种文化偏向。从小熟读经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熏陶的毛泽东,就亲身经历着这种文化冲突。他在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而自豪的同时,深切地感到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挑战下所面临的危机和利弊得失。早在民主革命时期的1938年10月,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89)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任何一种新文化都不是空中楼阁,它必然建立在对旧文化继承改造的基础之上。中国新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改造、重整以及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十分强调“不能割断历史”。毛泽东于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提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90)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精华和糟粕。毛泽东认为,即使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也有其两面性,认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91)。可见,继承民族文化的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提高民族自信心至关重要。一个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国家,就谈不上繁荣富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日益重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党的十五大首次把“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纲领中确立下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1994年12月27日,江泽民在纪念梅兰芳诞生10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传统和巨大生命力、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如果不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土地,从自己人民需要出发,坚持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在文化艺术领域丧失独立性,最终就会成为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附庸,这是非常危险的。”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始终保持民族性。“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93)任何一种文化首先是一种民族文化,深深打上民族的烙印,都凝聚着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反映民族的气质,呈现民族的特点,体现民族的精神。任何文化离开了它的民族性,就会失去生存的根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没有文化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便无从谈起。民族文化都是在既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延续发展的,否定传统,割断历史,民族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无从安置。中华民族五千年形成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特有的民族性格,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记忆,无疑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饱尝艰辛、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其生存之根、力量之源就是那不朽的民族文化精神。保持民族性是维系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保障。在世界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西方文化处于强势的情况下,我们应接受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丧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而成为某些西方大国的“文化殖民地”的教训,重视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国文化要想展示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要突显中华民族的特点,中国文化要想显示自己的生命力,就要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返本开新,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薪火相传,成为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美人之美——以吸收借鉴外来健康文化为有益补充不断增强兼容性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对外来有益因素的不断吸收和融合。中华文化历来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文化。中华文化要发扬光大,并富有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兼容并包,“美人之美”,汲取世界各国有益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用世界文化的精华来丰富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强调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在文化建设上闭关自守,或盲目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应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因素,促进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和完善,使民族精神家园得到更好守护。
毛泽东在主张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94)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而“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95)。1956年8月,毛泽东在与音乐工作者谈话时主张:“我们要熟悉外国的东西,读外国的书”(96);“文化上对外国的东西一概排斥,或者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在中国自己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西洋有用的成分”(97)。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善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结合时代特征赋予新的内涵。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继续坚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98)邓小平认为,应站在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立场,去吸取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外国先进经验和技术,必须打开封闭、保守、僵化的思想桎梏。1997年11月,江泽民在哈佛大学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历史文化“是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透而发展的,也是通过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进步的。中国人早就懂得兼取众长、以为己善的道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99)。
每个民族的文化要存在和发展,必须学会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必须以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全球化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为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华文化应抓住这个机遇,建立具有民族性和开放兼容的文化机制,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兼取众长,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添更多亮丽的风景线。当然,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必须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为接受主体,以民族文化能否认同为前提,不能因借鉴外来文化而丧失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
(四)美美与共——在继承借鉴基础上综合创新充分体现时代性
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国外文明成果的借鉴,代替不了创新。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100);“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101)。江泽民于2001年12月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时说:“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102)胡锦涛强调指出:“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103)胡锦涛还曾就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作过经典性表述:“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104)这种创新并不是要割断民族传统另起炉灶,而是要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合衔接,使其深深植根于人们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
将中华传统文化同当今时代发展相结合,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体现现代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使命。体现现代性是任何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一种民族文化失去了时代性而落伍,或与时代格格不入,就会受到冷落,久而久之会走向衰落。人类历史上某些曾灿烂于世的古代文明,之所以由辉煌走向衰落,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推陈出新并与时俱进。中华文化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辟出中华文化新的生长点,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华现代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始终清新怡人、魅力常在。
建设体现时代性的中华文化,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吸取新鲜养分,不断丰富自身内涵。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应着力培育平等观念、主体观念、民主观念、自主观念、法治观念等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价值的新人文精神;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应着力培育中和思维、权衡观念、包容精神和人本意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应着力培育求是精神、革新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建设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中华文化。
三、强化中华优秀文化本根教育,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持
建设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必须找回中华文化的根。按照中共十七大精神,必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以发挥中华文化的育人功能和价值,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持。
(一)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普及于民众,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青少年和广大民众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所理解和把握。要面向大众,包括青少年,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中华民族文化宣传普及教育,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挖掘和提炼,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使其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把民族文化教育渗透到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的传承者和受益者。
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努力发挥现代数字、网络技术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数字远程教育、数字娱乐产品、移动文化信息服务中融入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有效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发挥其育人功能,努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利用孔子学院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建设中华民族精共有神家园,应从过好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作起,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构建节日文化体系,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奠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了普遍欢迎。随着国家节日体系的完善,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将日益彰显。
(二)养成健康的民族心态,于包容多样中增进认同
培育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塑造健康的民族心态,健康的心态情感和高度的民族自觉是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要素。塑造健康民族心态,要避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两种偏差。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集中体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失望,对民族文化失去了自信力和自豪感。要大力开展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教育,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利用传统文化进行人格教育、国格教育和国耻教育,使人们自觉维护个人尊严和国家尊严。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注重引导人们保持谦逊理性的民族心态,以自信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综合各方之所长,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华文化。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离不开每个成员的认同,需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于包容多样中增进认同。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唱响中华文化主旋律,广泛吸引、动员群众参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在参与建设中扩大价值认同,在认同中形成共同的归属感,使全体人民的精神得以凝聚,达成共同愿景。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涵,树立和强化差异互补、多样共生的意识,尊重个人的创造精神,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氛围。
(三)用丰厚的历史资源育人,丰富国民的民族文化素养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105)龚自珍所言很有道理。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如果建立在割断血脉背叛历史的基础上,必将导致整个民族的“集体失忆”,从而也丢弃了他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而精神家园一旦失去便很难找回。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提出“不应当割断历史”的同时,明确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106)的任务。邓小平在《振兴中华民族》一文中主张:“要懂得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107)江泽民强调历史文化教育,认为“广泛开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108)。“要使我们的青年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我们党和人民的光辉业绩和优良传统”(109)。江泽民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读本〉序言》中指出:“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史,要让人民群众了解我们国家过去的历史,包括受外国侵略者欺凌的屈辱历史,让大家不要忘记国耻,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10)。每位文化教育工作者,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历史文化教育。
几千年来,中华各族儿女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灿烂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子孙的骄傲,是育人的宝贵历史资源。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不难看出,我们的历史遗产和灿烂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家园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要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继续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要让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和各级领导干部都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珍惜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用丰厚的历史资源教育国民,尤其是干部和青少年,培养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滋养性情与美德,增强文化认同感
守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滋养性情与美德、养成健全人格的同时,有益于增强文化认同感。
远在公元前两千多年,中国先哲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思考人文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和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古人留下来的文化经典浩如烟海。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的载体,没有经典的民族往往是没有精神价值支撑和文化身份的民族;经典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所,经典被焚毁、否定或忘却了,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就没有了基础,也就难有文化认同,这样的民族就成了一个灵魂漂泊、精神恍惚的民族,一个既不能回答“我们从哪里来”也不能回答“我们到哪里去”的民族。
中华文化经典就是中华文化精神价值的载体,是重新确立中国人文化认同之根,培养中国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之本。要重新寻回中国的文化自我,重新确立中国的文化认同,就必须从诵读经典做起,适当确立经典的教育地位。诵读经典需从儿童抓起。牟宗三认为:少儿读经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中华文化最好的货币就是经典,在年幼时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心中,他们长大后一定会知道怎么用。不难设想,近几年开始诵经的孩子,20年后或许都会成为有中华文化素养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熟知和领悟中华数千年来供奉的文化经典,容易认同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共守的基本道德价值,容易践行源于人类心灵的常道、常理,会以更高的文化自觉完成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如何将中华文化经典有效渗透于学科课程,引发了诸多学者的探究。近年来,有关方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及各类诵读经典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11)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新形势下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而提出的明确要求。
当今世界,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冲突,在深层次上无不与一个民族的或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国民教育有两大维度:一是全球化背景下强化全球意识;二是“本土化”背景下强化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以灌输本民族的理念和本国家的理念。包括法、德、美、日、韩和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行民族精神或国家意识的国民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以强化中华民族精神之教育价值,恰恰意味着我们对民族自身生存与定位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觉醒,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必须引起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精神发扬光大。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用已有的民族精神来教育、熏染、浸润青少年以及全体国民,又要孕育、培养、培植现所未有但又是现在或未来所需的新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在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态势中丰富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旨在“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从事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复兴的步伐就会加快;若民族精神萎靡不振,民族复兴的步伐就会缓慢,或停滞不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伴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0世纪之初,鲁迅尝言:“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112)如今,“别立新宗”之重任,历史地落到了当代中华儿女的肩上。作为中华文明的传人,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者,有责任使中华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以自豪的情怀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以科学理性的精神研究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汲取其合理思想内核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吸取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在继承借鉴基础上综合创新,将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让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繁花似锦,清香怡人,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