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开拓创新,善于“无”中生“有”
以前我们经常会听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其实在温州人看来这不应该成为问题。没有米我们可以去寻找或者用别的材料代替,总之当遇到难题没有条件,我们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善于“无”中生“有”。红军长征中没有粮食可以吃草根、皮带,没有水可以喝马血。人的创新潜质是无限的,只要肯开动脑筋进行创新思维,就一定能够“无”中生“有”。
生活中,我们总听到一些孩子说,“没有这个没有那个怎么学习啊,”其实一切都是借口。
一个温州商人的儿子要去参加数学竞赛,但是家里经济不宽裕没有电脑。同期比赛的同学都说自己回家后用电脑搜索到了很多相关试题,于是温州商人的孩子便向父亲抱怨家里没有电脑不想参加考试。父亲严肃地说“你自己想办法去查阅资料。难道就只有买了电脑你才能学习吗?没有枕头还永远不睡觉了吗?”于是,孩子跑去省城的图书馆借阅资料,找寻相关的老师探讨答案,向邻居参加过竞赛的哥哥请教经验,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数学竞赛的第一名。
没有条件的时候也是最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时候,这时他们才能运用头脑进行思考从而开拓创新。然而很多孩子向家长表示“不是我不想展示,是没有机会”。但温州人认为弱者失去机会,愚者等待机会,智者抓住机会,强者创造机会。他们教育孩子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要自己去创造。
做家具生意的吉盛伟邦在一向瞧不起“外地佬”的上海有很大的名声,它的老板叫邹文龙,身价过亿。邹文龙说自己的创业动力来自"“三大差别”。这“三大差别”不是他自己提的,是他现在的岳父给他提的。他说他身体不好,女朋友考上大学,他却落了榜。他女朋友的父亲就对他说:你和我的女儿有三大差别。第一是城乡差别。女朋友是城市户口而邹文龙却来自贫穷的农村;第二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邹文龙的女朋友已经考上了大学,而邹却不得不接一个亲戚的班,到一个小杂货店搬油盐酱醋,出卖劳动力;第三是健康上的差别。邹文龙因为身体不好影响到大学都没考上,难以想象一个身体不好的人以后怎么靠体力活儿吃饭,怎么能够养得活他的女朋友。
所以,当时岳父坚决不同意他们谈恋爱。要想不放弃自己的女朋友,那就只有一条路,就是想方设法去消灭与女朋友之间的“三大差别”。在这种情况下,邹文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行动,并且一举获得了成功。
邹文龙努力学习经商知识,自主创业,终于取得了成功,用事实消除了“三大差别”,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很多时候大家都以“怀才不遇”而感慨万千,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自己应该去创造机会、制造条件呢?只有利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才能善于从“无”中生“有”,实现最初的梦想。
温州人家训:弱者失去机会,愚者等待机会,智者抓住机会,强者创造机会。没有枕头还永远不睡觉了吗?要学会利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制造机会和条件,善于“无”中生“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