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历史上的今天:苏真大将兀术

历史上的今天:苏真大将兀术

时间:2023-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女真大将——兀术兀术,即完颜宗弼,金朝女真贵族在十二世纪前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左副元帅宗翰率兵取河南,与兀术策应。兀术这次出兵江南,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追获高宗赵构,企图一举灭宋,二是为了抢掠江南财物。在一个大雪之夜,兀术从高山丛林之间偷偷进兵,出其不意,猛插宋军阵地,一举攻占了和尚原。在宋金战争中,兀术无疑是金朝最坚决的主战派代表人物。

女真大将——兀术

兀术,即完颜宗弼,金朝女真贵族在十二世纪前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生年不详,卒于金熙宗皇统八年,本名斡啜,亦作斡出,或译作乌珠,金太祖阿骨打第四子,时称“四太子”。

兀术首先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生于军,长于军,严酷的战争生活和白山黑水幽燕之地固有的贞刚之气,陶冶了他那粗犷刚猛的性格。他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娴于战阵,猿臂善射,胆勇过人,冲锋陷阵时穿白铠、甲马,每当杀得难分难解之际,他往往扯掉头盔,叱咤跃马,直贯敌阵,剽悍异常。有一次他随哥哥宗望等率百骑追击辽主于鸳鸯泺,矢尽,夺辽兵枪,独杀八人,生擒五人,辽兵溃败。由此,兀术崭露头角,开始了他的军阵生涯。他侵宋的第一仗,是在金太宗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随宗望攻取汤阴(今河南汤阴),降宋兵三千人。然后长驱抵汴京(今河南开封)。兀术以三千骑近逼城下,宋徽宗仓皇出奔,兀术以百骑追之,弗及,获马三千而还。天会五年十二月,兀术与宗辅、阇母等向淄州(今山东淄川)、青州(今山东益都)地区进兵。同时左副元帅宗翰率兵取河南,与兀术策应。次年正月,兀术在青州击败宋军,攻取青州,阇母攻取潍州(今山东潍县),皆掳掠而还。

天会七年发动的南侵江浙是兀术对南宋进攻力最强的战役。这年十月,金朝调集大军,分东西两路大举南侵。东路军由兀术率领,进兵路线是渡淮后经滁州(今安徽滁县)、和州(今安徽和县)渡江趋浙江。十一月,兀术在和州大败宋军,占领和州,拟于采石渡江,因遇到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守将郭伟的抵抗,乃转攻马家渡,突破宋将陈淬、刘经、戚方等部的防线,横渡长江,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全军集结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下。铁骑如云,旌旗遍野,宋建康知府陈邦光、江淮宣抚使杜充等相继投降。宋高宗赵构由建康逃往杭州。兀术麾军追击,连下广德军(今浙江广德)、安吉(今浙江安吉)等地,顺利通过天险独松岭,十二月,占领杭州。此时赵构已逃往越州(今浙江绍兴)。于是兀术乃坐镇杭州,命金将阿里、蒲卢浑以精骑四千追袭高宗。赵构仓皇而至明州(今浙江宁波)。金兵乃渡过曹娥江,大败宋将张浚部队,攻克明州。高宗只得率其官僚乘大船二十只由定海(今浙江镇海)入海逃亡。金兵入海又追了三百里,不及而还。高宗在下海之际,已窘迫万分,而宋官员们却还自欺欺人、自我壮胆地说:“彼(指金兵)入我出,彼出我入,此正兵家之奇也。”事实上,高宗一伙,直至建炎四年四月金兵撤出浙江时才北返,惊魂稍定,登陆观望,直至绍兴二年才敢回驾杭州。兀术这次出兵江南,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追获高宗赵构,企图一举灭宋,二是为了抢掠江南财物。高宗已经入海逃亡,追之不及,于是转而大肆抢掠,将杭州等地洗劫一空,于天会八年春,满载而归。沿途又洗劫了秀州(今浙江嘉兴)、苏州、常州等地,负重累累,逶迤而至镇江。兀术原拟从镇江渡江,沿运河而北,不料宋将韩世忠正扼守江口,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当时镇江、楚州(今江苏淮安)一带是韩世忠的防地,韩世忠坐守镇江,正好挡住了兀术北去的道路。兀术与韩世忠交战之后,金军不习水战,且无大船,挡不住韩世忠的艨艟巨舰,军士落水而死者二百余人,被韩世忠逼入黄天荡(在南京东北)。兀术被困四十多天,苦战不得出,后来沿着老鹳河故道,连夜开凿出一条三十里长的渠道,通往秦淮河,兀术人马才得逃至建康。这时恰巧挞懒的援军也赶到建康,兀术乃谋渡江,韩世忠率军赶来,双方又是一场恶战。兀术用火箭射着了韩世忠大船上的箬篷,顿时烟火蔽江,韩世忠只得退兵,奔还镇江。五月十日,兀术在建康抢掠,并火烧建康,渡江而北。五月十一日,又被岳飞袭击于静安镇,金兵大败,横尸十余里,三百余人被俘,兵甲器仗和抢掠的财物,丢失无数。岳飞乘胜收复了建康。

兀术的这次进兵江浙,是金人南侵的顶点,也是兀术一战成名春风得意之时。但有鉴于回军时的艰难,兀术“自是不敢复渡江矣”。

天会八年秋,从江浙回军不久的兀术,又和宗辅一起转到了陕西战场,援助罗索攻打陕西。九月,宗辅兵临洛水,以罗索、兀术为左右翼,两军并进,攻打富平(今陕西富平县北),开始了著名的富平之战。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为了迎战金兵,檄召熙河刘锡、秦凤孙偓、泾原刘锜、环庆赵哲以及吴蚧等兵四十万人,战马七万匹,以刘锡为统帅,与金兵交战。既战,兀术陷于宋军重重包围之中,其左翼也渐渐支持不住,将要退却,罗索乃以右翼铁骑直冲赵哲军,哲军惊遁,宋军遂全线崩溃,自相践踏,死亡不计其数,金兵乘势掩杀,占领了富平。于是关陕大震。宗辅、兀术等采用攻取与招降相结合的策略,陕西州县纷纷而下,至天会九年春,遂定陕西。在这次出兵中,兀术作为金兵的右翼都统为金朝开疆陕西立下了汗马功劳。

天会九年冬,兀术自陕西向四川进兵,侵入和尚原(在今陕西宝鸡西南),遂与宋将吴蚧大战。吴蚧自富平兵败之后,即收散卒,退保和尚原,积粟缮兵,筑垒列栅,决心死守。当兀术前锋到达和尚原时,吴蚧便出兵轮番作战,连败金兵。兀术大怒,会合诸部兵十余万,从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进逼和尚原。吴玠和他的弟弟吴磷,选拔精壮弓箭手,以劲弩轮番射击金兵,“矢连发不绝”,势如骤雨,迫使金兵退却,继以奇兵夹击,并截断金兵粮道,金兵败阵而走,宋军凭险设伏,“敌至伏发”,金兵大乱。吴蚧连夜纵兵追击,金兵溃败,据传:“兀术仅以身免,亟剃其须髯而去。”这一仗,兀术损兵折将,殆以千计,他自己也受了箭伤。这是金兵侵宋以来空前的一次败仗。然而,兀术生性倔强,不甘心失败,经过了一段充分准备之后,于天会十一年冬,再次向和尚原进兵。在一个大雪之夜,兀术从高山丛林之间偷偷进兵,出其不意,猛插宋军阵地,一举攻占了和尚原。次年三月,兀术从和尚原进兵,决计入川。可是他哪里料到,当他行进到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的时候,又碰上了吴蚧吴璘,打了一个不下于和尚原之败的大败仗,只得向秦中方向退兵。

不久,金与伪齐刘豫联兵侵宋,兀术作为金方的统帅,再次提兵南下,一直打到长江北岸。由于宋军的阻击,窥江而归。天会十五年七月,金熙宗正式提升兀术为金军右副元帅,封沈王。

在宋金战争中,兀术无疑是金朝最坚决的主战派代表人物。他反对熙宗天眷元二年间的金宋和议,尤其是对金朝答应割让河南、陕西之地以与宋和议更是极力反对。到了天眷二年七、八月间,他以极大的努力诛除了主和的挞懒等人之后,大权独揽(此时兀术进位太保兼领燕京行台尚书省,金兵都元帅),乃一手撕毁墨迹未干的金宋和约,于天眷三年五月,举兵攻宋,决心重新夺回河南、陕西之地。他派右监军撤离喝出兵攻掠陕西,自提大军趋汴京。一月之间,尽收河南、陕西割地。兀术乘胜向淮南进兵,于是发生了著名的顺昌(今安徽阜阳)之战。

在金宋和议金朝割让河南之后,宋廷任命刘锜为东京副留守。刘锜带着他的人马到开封上任,于五月十八日路经顺昌,正碰上兀术向顺昌进兵。于是刘锜乃与顺昌知府陈规等共谋固守之计,紧张地准备了六天,兀术前锋韩常等已兵临城下。刘锜出兵交战,败韩常于白沙窝。接着,金将葛王乌禄、龙虎大王等率兵赶来增援,团团包围了顺昌城。这时金兵已达到三万余人,而城中宋军总数不到二万,不过,这二万军士的基础是王彦当年训练的曾威震敌胆的“八字军”,人人可以效死,百折不挠。刘锜乃大开四门,以神臂弓和劲弩连发射敌,打破了金兵铁骑三千,金兵落水溺死者不计其数,刘锜乘金兵立足未稳,又连夜劫营,声东击西,使金兵终夜自战,积尸盈野,退军老龙湾。这时,兀术亲率精兵十万赶到顺昌,与韩常、龙虎大王等合兵,“接连下寨,人马蔽野,骆驼牛马纷杂其间,毡车、奚车亦以百数,攻城战具来自陈州(今河南淮阳),粮食器甲来自蔡河”,大有一口吞下顺昌城的气概。正在这紧张时刻,远在行在的秦桧下令让刘锜“班师”,刘锜不予理会,乃令军士在颍河上流放毒。“敌饮水即病”,首先挫了锐气。六月初九,金人甲兵铁骑十余万攻城。兀术白袍、甲马,来往指挥,自率亲卫军三千,皆身披两重铁甲,头戴兜鏊。这次攻城,兀术使用了最强悍的部队——“拐子马”,人马皆以铁甲护身,远远望去,屹若山壁,坚如铁塔,因有“铁浮图”之称,又号“铁塔兵”,精锐特甚。刘锜研究了强敌的阵势,令军士手执长刀大斧,冲入敌阵,专砍金人铁骑的马腿;铁骑既倒,继以肉搏战。白辰时杀到戌时,大破兀术“拐子马”,迫使金兵全线溃退。当夜大雨,平地水尺余,兀术支持不住,拔营而去。刘锜又挥军追击,金兵死者数万。兀术这一仗,损失极大,“牙兵(兀术的亲卫军)三千,号‘铁浮图’,及铁骑拐子马,号‘长胜军’,均被杀,平日所恃以为强者,十损七八,器械山积”。兀术一口气退到陈州,恼羞成怒,反倒责怪起手下诸将来,“皆鞭之”。这一仗对金朝震动很大。金人慨叹:自入中原十五年,“未如此战”!当时被扣留在金朝的宋臣洪皓,曾向宋廷密奏:“是捷金人震恐,燕之宝器悉徙而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兀术在顺昌大败之后,留下大将韩常守颍昌(今河南许昌),自己没精打采地带残兵回到开封休整。

兀术朱仙镇败北之后,形势对金朝十分不利。“时两河豪杰皆约期会兵,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欲签兵(征集兵员),无一人应者。金将王镇等相继降,韩常亦欲率众五万内附(归附宋朝),(岳)飞喜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这时真正救了兀术,救了金朝的,是秦桧。岳飞“方指日渡河,桧力主和议,飞一日奉十二金字牌”,不得不从河南班师。岳家军的撤退,兀术卷土重来,再次尽收河南之地。不过,兀术的反击力量,至此也确实是微乎其微了。所以当他在皇统元年春,竭力提兵“伐宋”,进入淮西的时候(这是兀术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兵),在柘皋镇(在今安徽巢县西北)又吃了败仗,“拐子马”再次被宋军打破。之后,他虽然在潦州以优势兵力和设“伏兵”的战术打了一次胜仗,扳回了一局,但也只是对付兵力薄弱的杨沂中罢了。

作为一个军事家的兀术,确实存在着一些弱点的。他为人粗勇而乏谋。他虽然治军尚勇,猛于进攻,但却疏于防守。宋军的腐败、软弱和宋高宗赵构的消极抵抗政策,严重地滋长了他的轻敌思想。他对宋军的藐视,有时发展到不顾一切的程度,他的长驱入浙,虽然一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实际上犯了兵家大忌,只要宋廷腰杆一硬,略加谋划,便可使之片甲不归。只是宋廷腐朽到了极点,宋将更畏敌如虎,不是拥兵而战,而是拥兵而逃,这使兀术一战成名。他在顺昌之战前,曾夸口说,小小顺昌,可用靴尖踢倒!他辰时攻城,竟传令将士:打进顺昌去吃早饭,并且折箭为誓。不料却落得个人仰马翻。后来的许多事实证明,兀术并非常胜将军,只要敢与拼杀,再佐以谋略,是可以战而胜之的。与兀术轻敌有关的,是其疏于戒备。他多次被河北义军和岳家军夜袭营寨,打得晕头转向。他的军纪特坏,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毫无“军纪”可言。虽然,这是金朝当时的奴隶制残余打在金军身上的烙印,是兀术所难以克服的。兀术在掌握金朝军权之后,正值金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金朝兵制上的一些弊病,也给他的军队带来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金代后期的刘祁在其《归潜志》中曾这样总结过:“金朝兵制最弊,每有征伐或边衅,动下令签军,州县骚动。其民家有数丁男好身手,或时尽拣取无遗,号泣怨嗟,阖家以为苦。驱此辈战,欲其克胜,难哉!”尽管如此,兀术仍不失为金代的军事家。他虽然打了一些败仗,然而他在宋金战争中,纵横沙场十六年,始终掌握着战争主动权,使金朝东起淮水、西至秦岭的辽阔地域,与南宋分疆而治。故《金史》本传评论说:“时无宗弼(兀术),金之国势亦曰殆哉。世宗(完颜雍)尝有言曰:‘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非虚言也。”

兀术不仅是个军事家,也是金朝的一个政治家、改革家。金朝女真贵族内部的矛盾斗争也是极其复杂的。兀术真正参与金朝的政治斗争,是在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年)秋升为右副元帅、封沈王之后。当时拥有金朝实权的粘罕已死,熙宗年幼(1135年继位,年仅十六岁),朝中实权落在挞懒、宗磐等人手中。熙宗天眷元年,挞懒、宗磐“执议以河南之地割赐宋”,并且遣使江南,与宋和议。对此,兀术是持反对意见的,遂与挞懒产生了尖锐矛盾。再者,熙宗是个改革型的人物,在他年龄稍长之后,就着手金朝的政治改革。熙宗改革,固然是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与他从小就受汉文化的熏陶也不无关系。他受业于汉文士韩昉,精通汉文,能诗赋,“尽失女真故态”,“宛然一汉户少年子”。他即位之后,在韩昉的开导下,便以周公、唐太宗为榜样,并且吸取了唐玄宗后期重用奸相李林甫的教训,锐意筹划废除女真旧制、采用汉制的政治改革。这无疑是进步的。这一改革措施产生了改革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挞懒、宗磐等人虽然拥有军政实权,政治上却是保守的,反对熙宗改革,宗翰、兀术等人却是支持熙宗的改革。天眷二年,兀术自军中入朝,进拜都元帅,有了进一步与挞懒一派斗争的资本,乃密奏熙宗:“挞懒与宋人交通赂遗,遂以河南陕西与宋。奏请诛挞懒,复旧疆。”这时宗磐以“谋反”罪刚被杀掉,挞懒也刚出任燕京行台尚书左丞相,并且正在“复与鹘懒谋反”。于是熙宗派兀术往燕京诛挞懒。“挞懒自燕京南走,将亡入宋,追至祁州(今河北安国),杀之。”同时被杀的,还有鹘懒和挞懒的两个儿子。兀术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进位太保,兼领燕京行台尚书省,并仍任都元帅。熙宗下诏:“诸州郡军旅之事,决于帅府,民讼钱谷,行台尚书省治之”,而由兀术“兼总其事”。于是,兀术成了金朝大权独揽的人物。这对熙宗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保证作用。

天眷三年,兀术收复河南、陕西之后,进位尚书右丞相兼侍中、太保、都元帅,领行台如故。这时的兀术,总结了历年来与南宋交战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以武力消灭南宋,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于是由主战转为主和,由军事进攻改为政治进攻。为了达到与宋和议的目的,他于熙宗皇统元年(1141年),竭尽最后的力量,耀兵淮南,声言渡江伐宋,并且“以书责让(斥责)宋人”,曲折隐晦地引诱南宋提出和议。南宋果然如此,“答书乞加宽宥”。于是兀术“令宋主遣信使来禀议”,双方乃行和议,“约以划淮水为界”。次年二月,赵构派使臣向金朝进“誓表”(实际上是投降书),发誓愿作金朝的“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兀术政治进攻的目的达到了,并以此进拜太傅,熙宗“赐宗弼人口牛马各千,驼百,羊万”,每年从南宋进贡的银、绢中,拨出两千两、匹给兀术。皇统七年(1147年)九月,兀术拜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如故,确实是位极人臣了。次年,兀术病死,临死时遗言,“以坚守和好为说”。

如上所言,兀术对金朝的军事、政治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熙宗改革的过程中,他确实是一棵独立支持的大树,“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兀术之后,在金朝,就很难有人可与匹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