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目标:促进学生有道德地发展
不论具体教育改革有着怎样的直接工作目标,其最终目的都应是促进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发展。这是因为,教育的原点便在于“育人”[1],教育的根本价值也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的发展,才是学生自身未来生活幸福的内在保证,也才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根本保证。更何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发展与生活幸福提供良好环境。因此,不论什么阶段、什么领域、什么层面的教育改革,若无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最终目的,便不能称之为“好的”教育改革,便不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这可以说是对教育改革进行价值判断的一条根本标准,也是教育改革领导者与组织者必备的一种基本常识。相信,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已经认同这一基本常识[2]。然而,对于“发展”一词本身的理解不同,自然也会影响到教育改革目标的预设问题,在我们看来,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其发展固然包含了知识的丰富、技能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格的完善,当然,也必然应该包括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也就是说,教育改革所倡导和为之服务的学生发展,最为核心的应该是一种有道德地发展,任何教育改革,都应该以促进学生有道德地发展为最根本的价值判断标准。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人类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惑和精神危机。道德教育在民族强大、国家兴旺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学校道德教育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值得深思的是:在当代社会的道德危机中,学校道德教育充当了何种角色?“学校教育在所面临的道德危机中并非无辜的受害者……学校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它应有的批判和反思功能,反而在相与同流、推波助澜中,与社会其他方面共同酿成了当前的道德危机。这里的根本问题并不仅仅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得力、不得法,而是在于学校教育从整体上走错了方向,迷失了它的终极目标。”[3]可见,学校道德教育自身的困境成为道德危机的重要根源,而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则源于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即学校德育与文化、生命、生活等的背离和分裂以及道德与教育的截然二分,丧失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整体性和生态性本质[4]。
笔者在此无意讨论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问题,笔者所关注的是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期望通过道德教育教会学生什么。无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原本相对单一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正在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价值观多元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教育所指向的维度也越来越丰富。应当指出,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德育,上至国家,下至平民百姓,对下一代的言行举止给予许多的规范和教育。中国古代德育的目标取向及内容架构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得到简明而又清晰的表达,这一表达式可以用“同心圆”来比喻,以“修身”为“圆心”,再向家、国、天下延伸和扩展。“修身”就是要学会做人,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然后做人的道德规范延伸至家庭,个人处理好与家庭的关系,再进一步扩展至国家乃至全社会、全人类。这一“同心圆”的结构不仅突显出人性为本的特征,而且突出了德育的阶段性、层次性。然而考察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及内容,我们会发现“同心圆”已发生了变化,“圆心”由个人的基本道德教育变为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的教育。
从培养目标上看,我国的德育目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阶段性、层次性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分别做出不同的要求。小学侧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塑造,中学注重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但是,从德育目标的表述和内容体系的排列可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的建构是首先强调国家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然后才是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自上而下,即以国家为中心,按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来规定下一代的培养目标。这种逻辑结构不再强调以人性为本的“做人”基础,明显已不再具有“同心圆”的特征。
这种先强调国家、集体的观念,再强调学生个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架构,是造成德育实效不高的根本原因。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学校道德教育自身……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看,……向学生所灌输的道德规范、概念被抽去了它的人性的本质内涵,成为一种空洞、抽象的行为规定。它所要和所能达及的也只是人的行为表现,无法穿透人的心灵。”为什么我们的德育“无法穿透心灵”呢?为什么我们的德育出现许多“怪象”呢?如学生刚轰轰烈烈地开展“保护环境”大签名活动,生活中却照样乱扔垃圾;在校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在家却是蛮不讲理的小霸王;小学生高谈爱祖国,大学生却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原因就在于我国的中小学德育过于注重国家意识形态的灌输和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作为“人”首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们的德育只注重处理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忽视了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己、与家庭及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我们的德育过于注重内容的政治化和目标的虚化,而缺少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实在在的因素[5]。
在现实的教育世界之中,德育教育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但是,德育教育的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往往是德育教育搞得轰轰烈烈,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东西不多,被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东西则更少[6],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恐怕就是德育目标的虚化和德育内容的泛化。笔者一直强调,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有道德地发展,德育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而在笔者看来,要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德育的内容体系进行与时俱进的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