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生的感恩教育

学生的感恩教育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模式有序地进行习惯培养[12],知恩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首要工作。由此,知恩作为感恩教育的首要环节,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特别是在情感体验式感恩教育模式中,知恩阶段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实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感恩教育的实际效用。

一、知恩:揭题——明理

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的目标,最为根本的不是思想领域的工作,而是要切实地转化为他们的感恩行为。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从这个角度上说,感恩行为习惯培养要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由对感恩行为习惯的认知,产生习惯培养的情感,进而形成习惯培养的行为。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模式有序地进行习惯培养[12],知恩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首要工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会知恩,就是要按照我们预设的感恩教育体系,使得学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知师长的教导之恩、知他人的帮助之恩、知国家的哺育之恩、知自然的馈赠之恩。如果一个人不知恩,不能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从外界所获得的恩情,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心灵健康的人,就不是一个受他人和社会欢迎的人。享受恩情、付出恩情,最为前提的基础是要知晓恩情。由此,知恩作为感恩教育的首要环节,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特别是在情感体验式感恩教育模式中,知恩阶段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实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感恩教育的实际效用。笔者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得出,在培养学生感恩品质的第一阶段——知恩阶段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直觉感受和利用媒介、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等策略实现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促使学生知恩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直觉感受

20世纪初,欧洲哲学界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十分盛行,如唯意志论、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等理论如潮水般强劲地冲击传统的哲学理论。其中,法国哲学家亨利·路易·柏格森以其对生命独特的理解及对直觉高度的关注而格外引人注目,以其为代表的生命哲学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理论之一,这也成为影响当前教育理论实践的重要哲学思潮。柏格森把直觉作为认识人自身存在的方法,他认为近代本质主义思维约束了人们对生命的真正理解,对近代以来被否定了的人的“内心的上帝”——直觉特质,应该重新认识和把握[13]。近年来,人们开始把“直觉”概念从哲学、艺术中抽取出来,放在人的一般认识思维活动乃至各种创造过程中加以讨论,特别是强调了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直觉和直觉思维,获得了教育改革领域很高的评价[14]

直觉,是由具体的道德事物而引起的直接的情绪反应。“一方面是向内反省,一方面是向外透视。认识自己的本心或本性,则有助于反省式的直觉,认识外界的物理或物性,则有助于透视式的直觉。”尽管这种情感具有片面性、暂时性、情境性,但这是学生情感的真实体验过程,也是产生道德内化的基础。学生的直觉及直觉情感如何引发?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新奇的刺激容易唤起人的兴趣,而呆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则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考虑揭题设计的新颖性,创设一定的情景,尽量使学生获得新感受,借以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情趣。应该注意,教学过程中情境的设置,应该遵循真实性、知识性、应用性和情感性的基本特征[15],利用一些学生常见的事物和场景,抓住与学生原有情感的连接点,激发学生对道德事物认识的兴趣,使之产生想知道或愿意知道的心理,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中充分地唤醒和激发自己的情感体验,为知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中,注重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直觉感受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课文《三个儿子》讲的是: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一个孩子唱着歌,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看到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你会怎么做?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然有感而发。在学生们踊跃的发言中,课堂气氛也显得轻松愉悦。抓住学生们的发言,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母亲伟大的恩情。

(二)利用媒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是历史与时代融合的产物,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可能脱离当下科技的支持与制约,感恩教育亦是如此。当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媒介不再陌生并全方位进入我们的生活时,人们仿佛在一夜之间进入了声音和图像构筑的影像奇观世界,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兴的影像媒介已经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介文化构架起来的影像时代。换言之,影像媒介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交往、学习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16]。前所未有的变革不可避免地影响和波及教育领域,对当下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感恩教育的实施来说,影像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介入为我们更好地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直观的手段,有效利用这些媒介,切实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显然是一项极富时代意义的命题。

1.以理育情

感恩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培养道德情感可以采取在具体情境中阐明道德概念与观念,激发学生的直接情感,并引导他们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化。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先通过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废墟场景,让学生在观看时,不由自主地产生悲壮、凄凉之感。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情感的引发过程。接着让学生领略圆明园的原貌,一年四季呈现出的不同景色,感知圆明园的壮观。两者对比,学生惋惜、愤怒之情喷涌而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愿望呼之欲出。然后播放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源远流长的长江与黄河、神奇秀丽的黄山和桂林山水……使学生感知祖国江山的美丽、多娇。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现在生活的幸福使学生感恩祖国的情感油然而生。

又如在《大瀑布的葬礼》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感恩自然的道理,我们通过网络下载了一些相应的教学资料。一幅幅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a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动物、生物离不开水。b自然景观以水为源,湖光秋色、瀑布奇观、森林动物园……在学生明白了水是生命之源后,请同学们继续看通过网络下载的视频文件,一些地区的用水情况:a缺水地区喷水洗脸;b土地干裂,禾苗蔫枯;c人们排长队等水;d人们去远处用牲畜驮水……这样就使教材声情并茂、形象逼真,把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产生前后强烈的对比,心灵上受到了巨大震动之后,就会自然地去思考其中的理,情感体验就自然很深了。感恩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就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2.以情育情

情感具有移情性,引起情感共鸣是培养道德情感的关键所在。自古以来写文章讲究有真情实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能够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更是篇篇都是真情的流露,教学文章当然也要“披文以入情”。上海的于漪老师就很重视教师讲解过程中的感情投入,她教《茶花赋》一课,一开始就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讲道:“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个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她的这些充满激情的话语,激起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波澜,为具体学习课文创造了有利条件[17]。感情投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不仅是语文教学成功的诀窍,也是感恩教育中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实施情感体验式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要动真情,做感情投入的表率。

例如,在教授《一夜的工作》这一课时,可以先以生动形象、情真意切的话语介绍“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场面,当老师声音哽咽,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时,对周总理的无比爱戴之情便在师生心中油然而生。这种通过文字媒介传递的真情在教学中起了巨大的情感催化作用,使师生之情融合在了一起。又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播放地震时的视频文件。当一个个面目全非的孩子、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书包出现在视线中时,当一句“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响彻耳边时,同学们不由地从心底里对伟大的父爱充满了感动之情,从而自觉地形成了感恩父母的道德认识。

实践证明,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不是冷冰冰的过程,而是富有情感或者说是伴随着师生间感情的交流的过程,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感情投入,要以一颗赤诚的爱心、炽热的情感去激发或点燃学生浓烈的兴趣和智慧的火花,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以情育情的目标。

3.以境育情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感恩教育需要以情感为核心,注重现实的体验,其重点是受教育主体要获得坚定的信念、真挚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因而感恩教育尤其强调潜移默化、个体体悟和生活践履。道德情感和感恩教育的实践特质以及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需要决定了感恩教育乃至一切的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一定的背景和情境[18]。笔者在前文中提及的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和感恩教育存在的内容脱离生活、目标脱离实际、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了“去情境化”的教学方式[19]。由此,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以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会,进而提升感恩教育的有效性,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导入课题后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引发思考:“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而后,教师又播放地球上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配以激情的旁白,正当学生遨游在美丽的青山碧水之间,如痴如醉时,教师接着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被污染的小河里,鱼儿打着伞挡住人们往河里乱扔的酒瓶、鞋子、垃圾等杂物。教师讲述这条河原先是多么的清澈美丽,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激起强烈的反思,学生在强烈的震惊中激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燃起强烈的责任心,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美丽家园、感恩自然的情感。

4.以形育情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在教育活动中,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共同的本体性构成”,她指出:“教育中的最大投入和原料就是生命的精神能量”[20]。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光彩照人,有伟大的父亲、母亲,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我国历史上的伟人和民族英雄,也有伙伴形象……这些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崇高榜样,灵活利用这些榜样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感恩教育的有效性。一位教师在教学日记中写到:

最近,我在一次班会上,以介绍我国革命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为内容,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先让同学们瞻仰两位革命音乐家的照片,然后讲述他们的革命经历,播放他们的代表作品。当同学们听到《义勇军进行曲》雄壮、坚毅的曲调和《黄河大合唱》气魄雄伟、热情奔放的旋律,听到那些充满爱国激情的歌词,教室里鸦雀无声。从学生凝神闪亮的眼睛里,我感受到学生内心已被两位革命音乐家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这次班会的效果,远比简单的说教要好[21]

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就是有效地利用了感人的形象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标,这样的做法,在开展语文体验式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例如,在教《慈母情深》一课时,笔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唤起学生情感体验时,课件中出现了刻画母亲形象的语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随之呈现的是核心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母亲?在你的记忆中,母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母亲形象的强烈对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碰撞,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掀起了巨大的情感波澜,许多孩子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