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

时间:2023-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经过近39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的感人故事。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三、《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

执教者:倪静川

经验性实施策略:联系生活,直奔主题,情感升华,形成体验,强化意识。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经过近39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的感人故事。父亲和孩子的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

【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充分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父亲和孩子之间爱与信念的力量。

【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详案)

一、情境导入:几组数据,一段视频

师:(板书:地震)地震,陌生而又熟悉,关于地震,你知道些什么?

师:近几年来,这个词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耳边。请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强烈海啸,造成13000多人死亡,15000多人失踪;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造成近800人死亡;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造成10000人死亡;

2009年9月30日,印尼发生里氏7.9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000……

师: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中国,四川发生8.0级大地震,请看一段录像。5.12地震造成了6.9万多人死亡,37万多人受伤,无数家园消失、多少人妻离子散。

师:有一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次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然而,有一对父子却创造了一段生命的奇迹。这个故事就记录在我们的这篇课文里。请大家齐读课题。

(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感知:两个句子,几个词语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开——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反馈交流

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预设:这是一场(突如其来、严重、破坏性很大)的大地震。

(读)“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师:30万人,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就诠释了什么是灾难。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

(读)“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师:昔日是一片欢声笑语,如今是一片废墟。这就是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惨烈对比。请大家再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2.检查生词。

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老师带来了一组地震后拍下来的图片,请看。

地震引发火光冲天的——(爆炸)

房屋塌陷,遍地是——(瓦砾)

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

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

废墟  爆炸  瓦砾

洛杉矶 昔日  砸

师:这一课的生字中还有一个,我们要念准平舌音——(砸)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件中的生字词语。

3.整体感知。

师:两个句子,几个词语就在我们的脑海中再现了这场毁灭性的灾难,这就是语言的张力。在这样的一场大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近39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另外14个同学的故事。

师:说得清楚明白。老师给你一个建议,假如能够再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就更好了,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三、再读课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触摸“父子之形象”

师:正如大家刚才所说的这样,这对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的?

学生默读课文。

交流。

出示: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能用句中的一个词来评价吗?

(提炼关键词“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四、精读悟情:几个对比,一幅画面——感受“父亲之伟大”

师: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这节课,让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2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语句让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用一两个词写下你的感受。开始!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一)几个对比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后,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1.这位父亲和其他父母的表现哪些是一样的?你发现了吗?

冲——急匆匆地赶来 大喊——痛哭并大喊

师:可见所有的父母都深深地爱着孩子,所以,当得知孩子被埋的消息后,(读)他们——,他们——。(读出父母们的悲痛欲绝)

2.这位父亲和其他父母的表现又有什么不一样?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同样作为孩子的父母,为什么在痛哭流涕之后别的孩子的父母就离开了,而阿曼达的父亲却向废墟走去呢?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读——

师:正是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造就了一个父亲有别于他人的选择。

(二)一幅画面

1.聚焦“一个场景”——人物动作

显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有哪些同学都画下了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1)品读一组数字

师:“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在这句话中,作者罗列了一组数字,你从这一组数字中读懂了什么?(挖的时间长)

师:36小时有多长?(2160分钟,两天一夜,整整54节课呀!)

师: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写——请你读读这两句,比较哪一句表达的效果更好。

出示: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预设:第二句更能突出时间的漫长与艰难。

师:你会怎样去读这组词,来凸显时间的漫长与艰难呢?带着各自的体会,反复读读这句话。

交流:你想怎么读的?来试一试!

(2)品悟一个“挖”字

师: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父亲在做什么?挖!

师: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掰、抱、拣、扛、推,他可能会掏,会搬,会刨,可能还会扔)

师: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用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

师:一个简简单单的“挖”字背后,一个平平常常的动作背后,(板书:动作)是一位父亲了不起的执著与坚持。一个“挖”字,让我们再次见证了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学生读)

36小时不停地挖,你累吗?您为什么不停下来歇一歇?(指名说)

你渴吗?您为什么不停下来喝口水?

你饿吗?您为什么不停下来吃点东西?

师:在父亲的脑中回旋着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在父亲的心中有一个不灭的信念——“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当你体会到这些时,你又会怎么读这段话呢?

2.解读“一句话”——人物语言

(1)……没人再来阻挡他。难道从来没人阻挡过他吗?到文中找找看,哪些人曾经阻挡、劝说过他?做上记号。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师:都有哪些人劝说过父亲?(路过的人、消防队长、还有警察)

师: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请生读)

师: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显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父亲在说这看似一样的三句话时,心情是一样的吗?请你自己再去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失望,他的崩溃,他的……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我们一块儿再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师:(引读)当有些人走上前来劝说父亲,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

师:(引读)当消防队长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他急切地问——

师:(引读)警察走上前来,要父亲马上回家。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

(2)透过这简单而重复的语言,(板书:语言)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3)面对众人的劝阻,你为什么不离开?

师:是啊,他一心想的是救儿子,说的是救儿子,做的也是救儿子。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如此的执著呢?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读——

(4)他忍受着别人的误解,承受着身体的极限,坚持做着同一件事情,当你体会到这些时,你又会如何去读这位父亲的呢?

3.定格“一个形象”——人物外貌

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读。(出示课文片断)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他为什么会成这样子,在这36个小时里,他可能有哪些遭遇呢?

想象:他挖呀挖呀,____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预设:划破了手;被石头砸伤了;余震袭来……他放弃了吗?他停止了吗?他绝望了吗?

(2)是呀,(播放视频)画外音:36小时,他也许目睹了太多的生离死别;36小时,他也许承受了巨大伤痛;36小时,他也许挖到了一只书包,一只冰冷的小手。他承受着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一直不停地挖着……

师:36个小时过去了,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位父亲的样子,你读——

师:在这简洁而深刻的外貌描写中,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形象已经在我们的心中定格,(板书:形象)齐读——

4.进行“一次体验”——心理补白

师:挖掘已经进行了36个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未卜。如果你就是阿曼达的父亲,此时你会对着埋在地下的儿子,自己深深爱着的儿子,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配乐)

师:是啊,正是这句话,让这位伟大的父亲不眠不休、不离不弃36个小时坚持做着同一件事。

当他累了,困了,饿了,快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是这句话——

当人们劝他放弃时,回响在身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当他挖到一只书包,一只冰冷的小手悲痛欲绝,濒临崩溃绝望时,支撑他的还是这句话——

5.吟诵“一首诗篇”——情感升华

师:此刻,我想,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段文字了,而是一位父亲用他的爱心、他的信念、他的双手谱写的诗篇。(出示)

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诵这首感天动地的诗篇。

五、总结拓展:一个主题,几个片段——感悟“父爱”

拓展(机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对父亲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发现了他深埋心底的父爱。孩子们,父爱还存在于许多不朽的名著、经典中,比如:《温暖我一生的冰灯》、朱自清的《背影》等等,老师推荐大家课后去看看。

八岁那一年的春节,我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过年的习俗。大约是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只见父亲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手里托着块冰坨子,打磨着,姿势很像是在洗碗。每打磨一阵,他就停下来,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哦,父亲是想把这块冰坨子打磨成一个冰罩,给我做冰灯呢!要知道,这可是在滴水成冰的寒冬夜啊!我望着父亲,眼泪情不自禁地涌出了眼眶。——《温暖我一生的冰灯》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朱自清《背影》

在大灾大难面前不离不弃是一种爱,其实,父爱还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去珍惜。下课。下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

第二课时(简案)

(一)简单回顾,直奔主题。

1回顾第一课时内容,直入教学支撑点:父亲——孩子(了不起)(二)聚焦儿子,体会“子”的了不起。

1.感受儿子“让”的不简单,寻找力量源泉。

2.想象填白,体会儿子“等”的不容易。

(三)紧扣“奇迹”,回应主题。

(四)情感升华,渗透感恩教育。

板书:

img11

(二)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坚持了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选择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策略,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引领孩子们感动于字里行间。

1.抓文眼,删繁就简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是,高年级的文章这么长,时间又有限制,如何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我细细分析,决定抓住“一个中心,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把这两个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两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文中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感天动地:第一个是他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仔细研读,不难发现第三个场景是最令人刻骨铭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所以,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了第三幅画面,因为这段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震撼力和辐射力,由这一片段完全可以辐射前面父亲在绝望中重新挺立,人们再三劝阻但父亲依然坚持的场景,从中还能体味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

同样,文中的孩子阿曼达也有非常了不起的举动,看似简简单单的一“让”,“让”得感人肺腑。这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这一“让”精巧地将父子重逢,相互对话的情景统领起来。

在整个教学中,我抓住“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努力做到“一线串珠”,“前后呼应”,在承上启下处反复回扣中心句“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努力在立体多维式的建构中体现阅读的整体性,提升阅读的品质。

2.潜入文本,充分体验

什么叫体验,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水到渠成后的自然生成。重体验的课堂首先是有情的课堂,有情的震撼。这个情的基点就在于文本,所以我们不能脱离文本。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地扣问文本,品味语言,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说,我在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的片段,我就层层推进。“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劳累;再接着从父亲的形象上读出他沉甸甸的爱和肉体的痛苦;继而在体验父亲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最后探究父亲的精神支柱,读出伟大形象。学生在立体推进的朗读过程中,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的,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

同时,我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进行言语实践。让学生在情感得到激荡的同时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句子诵读扎实了,情感自然也淋漓尽致了。

3.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情感体验式课堂,语文的工具性同样不能背弃。我觉得再精彩的课堂如果没有听说读写这个基石,也就成为空中楼阁,课的质量也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面对不同的课文,我们都应该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把听说读写扎扎实实列到课中。

在这节课中,我引入“听说练习”:请学生想象,在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怎么会变得伤痕累累、憔悴不堪?还设计了“想象写话”:漫长的30多个小时里,阿曼达在漆黑的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吟诵练笔”: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符号表达你心里最深刻的感受。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想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训练点、不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得到人文熏陶和语言训练。

我认为语文学习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品析运用之外,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读,还要妙笔生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紧抠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用心写。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到学生精神世界中。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做到情中有理,理中有情。达到以训练促人文,以人文促积淀的佳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