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三)
元朝的疆域延伸到中东,陆地上的畅通使得遥远的中东和非洲也不远万里来朝拜。
元代埃及的曼麦流克王朝(1250—1517年)是非洲北部最强大的国家。元代人称埃及为“密昔儿”。密昔儿阿拉伯文为Misr,是希伯来文Mizrdim的缩写。曼麦流克王朝大臣乌马里,著有《眼历诸国行记》一书。书中除了有自成吉思汗祖先阿兰果火到元泰定帝也孙铁木耳的简要历史记载外,窝阔台后王、察合台后王、朮赤后王的情况以及他们与元朝的关系等也都有记录。这本书是研究蒙古史和元史的宝贵史料。
元代著名旅行家汪大渊曾随着商船出海,往来于中国、非洲,至非洲数十国,回国后著《岛夷志略》一书,记录了他一路的所见所闻。其中就有对位于非洲东海岸附近的层拔罗国,即今之桑给巴尔的记载。
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是元代的著名旅行家。1341年,元顺帝派使者到印度,德里算端(君主)派伊本·拔图塔到中国报聘,他于1342年离开德里到中国。1354年,伊本·拔图塔从泉州启程回国,口述他的旅行经历,算端派书记官术札伊记录成书。在他的《游记》中记录了元朝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往来情况,其中有中国的瓷器运销印度及其他海外国家,并转销到摩洛哥的记述。《游记》为阿拉伯文多卷本。全书手稿于19世纪前期在摩洛哥发现,后来由法国学者加以校订并译成法文出版。这本游记对于研究元史极为重要。
大德五年(1301年),元朝派使者麦术丁等到木骨都束(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购买狮、豹等名贵动物;又四次派遣使者及随从人员共三十七人,赴刁吉儿地采办异物。
元朝与中东和非洲有经济文化交流,还与欧洲各国在文化和经济上也有接触和交流。
蒙古的几次大规模西征和四大汗国的建立,使中国与欧洲的交往空前发展。欧洲的贡使、商人、旅行家和传教士纷纷东来。其中,马可·波罗以他的游记著称于世。
马可·波罗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哥罗与其叔父马菲奥从君士坦丁堡渡黑海,前往金帐汗国的都城萨莱经商。并由此继续东行,到达布哈拉城。大约在至元二年(1265年)夏,到达上都,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忽必烈决定派遣使臣出使罗马教廷,并让尼哥罗兄弟充当副使随行,请教皇派遣熟知基督教教义、通晓七种艺术者百人来到中华。由于长途跋涉,使者在中途因病滞留,把国书交给尼哥罗兄弟继续西行。他们于1269年抵达阿克儿,向教廷呈递了蒙古的国书,回到了威尼斯城。1271年,尼哥罗带着儿子马可·波罗及兄弟马菲奥陪同教皇所派遣的两名宣教士尼古勒与吉岳木东来。二位宣教士在中途因惧怕危险而不敢前行,就把教皇致大汗的信交给尼哥罗等代为送达。他们父子叔侄三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在路上走了三年半,终于在至元十二年夏到达上都。他们路经的线路大致就是古代东西贸易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在路经伊儿汗国时,还曾到过许多波斯城市。其后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取道南疆东行经鸭儿看(今叶城)、斡端(今和田)、罗不(今若羌),复经沙州(今敦煌)、肃州(今玉门)、甘州(今张掖)、额里折兀(今武威)、额里哈牙、天德军(即丰州,今呼和浩特市东白塔古城)、宣德州(今河北宣化)、察罕脑儿行宫(今河北沽源县北)等地而到达上都。
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说他也曾奉命出使云南、江南及占城、印度诸地,还在扬州做官三年。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忽必烈应伊儿汗国的请求,把阔阔真公主嫁给阿鲁浑汗。马可·波罗随同阿鲁浑的使臣护送公主,由海道西行。在1292年左右抵达伊儿汗国,完成了护送任务。
知识链接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并没因他的逝世而停止向世界的扩张,相反他的子孙们把他的帝国版图延伸到欧洲,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面积空前的超级大帝国。帝国的建立,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相互交流,建立了通行无阻的商道,使当时的人对世界有更新的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