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矛盾律的逻辑要求

矛盾律的逻辑要求

时间:2023-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乃是人们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必要条件。如果违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那就会犯自相矛盾或逻辑矛盾的错误。按照矛盾律的要求,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可能同时都是真的。(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常见逻辑错误如前所述,矛盾律要求人们在思维及其表达过程中不能出现逻辑矛盾。矛盾律这些要求,似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证自明的,也是容易做到的。显然,后面对林冲的评价与此前的评价是相互矛盾的。

上述两个例子都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没有保持判断(论题)的确定性,犯了转移或偷换论题的错误。例(5)开始提出的论题是“什么样的语言是美的”,但文章并未对此做出回答,随即又提出了“美的语言从哪里来”的问题,以后的论述基本上都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以至忘掉了最初提出的论题。显然,文章是犯了转移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在例(6)中,当父亲指责儿子“你竟敢背着我抽烟”时,这个命题(判断)的意思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反对和禁止儿子抽烟。但儿子却故意置这个本来意思而不顾,对父亲提出的命题仅作字面的解释,只向父亲保证“以后肯定不背着您抽烟”,其意思也很清楚:以后可以抽烟,只是不背着父亲抽烟就是了。显然,这是有意歪曲父亲的命题而将其偷换成了另一个命题,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

从以上诸例中不难看出,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保证概念、判断以及推理等思维形式的确定和同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保证所有思维形式在思维过程中的确定与同一,才能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只有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人们之间也才能正常地进行思想交流。否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混淆或偷换概念,转移或偷换论题(判断),就必然会使思维含混不清,不合逻辑,既不能正确地组织思想,也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总之,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乃是人们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必要条件。

二、矛 盾 律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逻辑要求

还是先看看科学史上的一则传说:

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

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听罢之后,惊异地说:“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年轻人哑口无言。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这是因为他提出的“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这个想法,自身包含着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而任何一种思想,包括任何一个判断、一种理论或一种理论体系,只要包含着逻辑矛盾,它就是不能成立的,也是不可能为人们接受的。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任何思想和言论,如果包含着逻辑矛盾,那就违反了作为基本逻辑思维规律之一的矛盾律的逻辑要求,就是不合逻辑的思想和言论,是错误的、不正确的。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因此在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做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是什么,同时又否定它是什么。换句话说,在任何思维和论辩过程中,思维必须前后一贯,不能自相矛盾。如果违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那就会犯自相矛盾或逻辑矛盾的错误。上述传说中那位年轻人的想法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因为万能溶液作为一种溶液,必须有器皿能够盛放,即至少要有一种器皿不为这种溶液所溶解,从而又不得不承认“有的物品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也就是要承认“并非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而这是与“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的论断完全矛盾的。按照矛盾律的要求,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可能同时都是真的。因此,在爱迪生指出了这一逻辑矛盾以后,这位年轻人只能哑口无言了。

(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常见逻辑错误

如前所述,矛盾律要求人们在思维及其表达过程中不能出现逻辑矛盾(表现在同一主体中也可称为自相矛盾)。这就是说,对任何思想或言论,不能既肯定它,同时又否定它,或者说得更简单些,对同一个判断,不能既说它是真的,又说它是假的。矛盾律这些要求,似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证自明的,也是容易做到的。但为什么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及人们的相互交往中,甚至在学术领域中,却常常出现违反这一要求的各种逻辑错误呢?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因而这种逻辑错误的表现也就是多方面的。下述事例将具体表明这一点。

(1)《水浒》中,关于林冲刺配沦州,入牢城营,见差拨时有如下一段对话:

……差拨过来问:“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

那差拨不见他把钱拿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固!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林冲见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 虽然日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2)古时,有一个京官要到外地任职,临走前,去向他的恩师拜别,老师对他说:“外地的地方官不容易当,你要小心谨慎为好!”京官说道:“老师放心,我准备了高帽一百顶,逢人便送一顶。这样恐怕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老师听了很生气,当场呵斥他:“吾辈师教,不搞邪门歪道,哪有像你这样办事的?”京官说:“天下的人,能有几个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老师听了,转怒为喜、点点头说:“你这一句话倒也说得很对!”

京官辞别老师后,便对别人说:“我的一百顶高帽,今天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上述二例,显然都包含着违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而陷入逻辑矛盾的错误。例(1)中的牢城营的差拔,见林冲不拿出钱来,把林冲骂得来狗血喷头,骂林冲是“贼骨头”、“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但当林冲拿出银子,献出“薄礼”后,差拨又立即笑说,林冲“端的是个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必做大官”。显然,后面对林冲的评价与此前的评价是相互矛盾的。该差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的错误呢?原因无他,受其私利的左右而已。于是,未满足其私利时的评价与私利满足后的评价,自然就大相径庭,自相矛盾了。

在例(2)中,那位京官的老师由于言行不一而出现了自相矛盾。在言论上,老师把给人戴高帽的话说成是“歪门邪道”,可是当京官学生给他自己戴了一顶高帽时,却说学生给他戴高帽的话,“说得很对”。这是明显的自相矛盾。

以上两例,大体说明由于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也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致违反矛盾律的要求而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3)一照相馆公布的《照相须知》中有这样两条规定:

一、照片为近期免冠半身照,经常戴眼镜的公民照相时应戴眼镜。

……

四、不是盲人不要戴眼镜拍照。

(4)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

以上两例同样包含着逻辑矛盾。就(3)来看,《照相须知》的第一、四两条相互矛盾。第四条规定“不是盲人不要戴眼镜拍照”,而第一条却规定只要经常戴眼镜的公民“照相时应戴眼镜”,即虽不是盲人也可戴眼镜拍照,实即否定了第四条的规定。由此表现出对“不是盲人不要戴眼镜拍照”这一命题,既肯定(第四条),又否定(第一条),从而陷入了自相矛盾。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照相须知》的制定者没有通盘考虑各条的内容,没有前后各条相互关照。

例(4)既肯定“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又说“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而后者又预设了“四方台有人上去过”,从而否定了前一句所肯定的内容,这又犯了对同一命题既肯定又否定的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总起来看,这两例所以存在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都是由于表述不清,前后缺乏相互照应而引起的。

下面,再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几个自相矛盾的例子,以弄清其所以出现这种逻辑错误的原因所在。下面是从报刊上摘录下来的一组包含语词之间、文字之间矛盾的,文字:

(5)(xx )演唱会门票已部分售罄。

1982年8月25日,(1919年出生的)石鲁英年早逝。

春节回家……被路旁光秃秃的森林吓了一跳。

(一个老作家)年轻时的近照。

(6)在一面雪白的墙上写着几个大字:“此处请保持清洁,请勿涂写。”

小宝睡在妈妈的身旁,妈妈轻轻拍着为他催眠,小宝忽然说:“妈妈,不用拍,我已经睡着了。”

(7)巍巍长城,逶迤万峰,气势磅礴,雄伟状观,她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例(5)仅从字面上即可看出这些句子,或者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命题或判断都包含着矛盾:“售罄”就是卖完了,怎能又是只卖了“部分”;1919年出生,1982年去世,已年过六旬,怎能是“英年”(一般指壮年)早逝;“光秃秃”不可能被称作森林,怎会有“光秃秃的森林”;“近照”一般指最近拍摄的照片,老作家年轻时的照片,怎能成为“近照”。总之,上述句子或判断都是一些包含互相矛盾的语词的句子或判断。这种文字上或语词之间的矛盾很容易导致思维中的逻辑矛盾,我们应当尽力避免。

例(6)中墙上的标语和小宝所讲的话本身是并不包含矛盾的,但这些话的行动含义同它们的字面含义是相矛盾的。第一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要保持这面墙的清洁,不要涂写,可是写这句话的行动本身却已造成雪白的墙面被涂写,被污染了,因此二者相互矛盾了。小宝的话的字面意义是表明他已经睡着了,但讲出这句话的事实本身却是表明他并没有睡着,于是二者之间又互相矛盾了。

例(7)对长城的描写,其语句主干是“长城……是……智慧结晶,是……天然屏障”。而作为两个并列谓语的“智慧结晶”和“天然屏障”是相互矛盾的:是前者就不是后者,是后者就不是前者,不能用它们来同时说明同一对象(长城)。

除上述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其所以特殊,就在于它是不能用普通的逻辑方法来解决的。

(8)1919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我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这个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呢?”这个问题,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罗素悖论”。

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呢?从逻辑上来说,只有两种可能性;不给自己给刮胡子,或者给自己刮胡子。但是,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两种可能性都会导致逻辑矛盾。

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了。因为他规定他只为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给自己刮胡子”。这本身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他就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这就是说,从“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不应给自己刮胡子”。这本身也是一个逻辑矛盾。

总之,在“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这个问题上,无论怎样回答,都会导致逻辑矛盾。这种现象,我们就称之为悖论。如果用“p”表示命题变项,那么悖论就可表示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