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就提出了“六级分隔”的理论,并设计了一个连锁信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这就是著名的“小世界假设”。 从2001年秋天开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瓦茨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利用Email这一现代通信工具,开始进行“小世界假设”的实验。 这个玄妙理论引来了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电脑科学家纷纷投入研究,结果发现,世界上许多其他的网络也有极相似的结构。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就提出了“六级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理论,并设计了一个连锁信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认为,任何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建立联系,并且他们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无论是美国总统与威尼斯的船夫,或热带雨林中的土著与爱斯基摩人。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著名的“小世界假设”。
从2001年秋天开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瓦茨(Duncan Watts)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利用Email这一现代通信工具,开始进行“小世界假设”的实验(http://smallworld.columbia.edu)。在1年多时间里,总共有166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一封邮件平均被转发6次,即可回到接收者那里。
这个玄妙理论引来了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电脑科学家纷纷投入研究,结果发现,世界上许多其他的网络也有极相似的结构。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联系网络、通过超文本链接的网络、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甚至人类脑神经元,以及细胞内的分子交互作用网络,都有着完全相同的组织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