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时间:2023-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残联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和残疾人社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使用问题目前,我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万人。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_残疾人社会工作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问题

20多年来,诚然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残疾人的期望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还不能适应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突出地表现在:有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不能较好地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不能将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应用于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中,工作效果不佳;有的不能运用社会化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力度不足;有的不能紧密联系残疾人,工作作风不扎实,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残联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和残疾人社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使用问题

目前,我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万人。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些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但是,实际情形是,只有少数人选择相应的社会工作,而大多数人却没有从事社会工作,更不用说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实际上,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人员大多缺乏专业培训和专业素质,因此他们的职业水平难以保证。例如,有的没有掌握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难以对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群体提供有效服务,至于对有关残疾人社会扶持项目进行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培养和使用残疾人社会工作专门人才的任务非常艰巨。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面临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扶持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制度还不成熟,政社分开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彻底,社会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还不到位,残疾人组织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残疾人民间社会服务组织还不够发达,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还不广泛,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