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威尼斯的经济与政策

威尼斯的经济与政策

时间:2023-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威尼斯共和国之财政支出,大部分仰赖于贸易之收入,因此贸易就支配了国家的政策,商人权力大增,形成所谓商人贵族阶级,可世代世袭,亦控制全国各机关。威尼斯的政治史,完全视其经济需要为转移。其东海岸之小岛及港湾却又利于海盗船之匿藏,海盗之活动,成为威尼斯商船的一大威胁。欧洲各国大为着急,希冀促成威尼斯与土耳其之火,但即使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没终止此友好关系。

1378年,为威尼斯王国最黯淡的时期:它在亚得里亚海之贸易,为强壮的热那亚舰队所取代;它与意大利内陆的联系亦为热那亚与帕多瓦的军队所封锁;它的人民陷于挨饿的困境;政府则准备投降。但是半个世纪之后,它统治帕多瓦、维琴察、维罗纳、布雷西亚、贝尔加莫、特雷维索、贝鲁诺(Belluno)、费尔塔、弗留里、伊士特里亚(Istria)、达尔马提亚(Dalmatian)海岸、莱潘托(Lepanto)、帕特拉斯(Patras)及科林斯(Corinth)等地。由于围绕在城堡四周的护城壕沟所带来的安全,它颇能经得住意大利境内各政权之变迁。它的财富与国势与日俱增,且颇有执意大利牛耳之势。1495年,法国出使威尼斯的大使菲·科明(Philippe de Comines)称其为:“我所见过最富丽堂皇的城市。”另一位从米兰来的大使彼得罗·卡索拉(Pietro Casola)亦大为赞赏,誉其为:“无法形容其美丽与财富之城。”该城由117个岛屿、150条运河及400座桥梁组成,并由一条大运河贯穿全城。无怪乎法国大使菲·科明誉之为“世上最美丽的街道”。

该城何以能如此华丽壮观?其支应之财源系部分来自国内成千的工业,如造船、制钢、玻璃制品、制革、工具、宝石磨制及纺织等,所有产业都分别由专业人才组成工会。其大部分的财源则来自庞大的商船队,航行于各大洋,运送威尼斯及其附庸国之商品远至德国及世界各地,横跨阿尔卑斯山,远至埃及、希腊、拜占庭及亚洲各地,并从东方载回丝绸、香料、地毯、药材及奴隶。平均出口所得,年达1 000万杜卡特(约等于2.5万亿美元),当时无一城市能与此辉煌的贸易成就相比。威尼斯的商船从黑海的特拉布宗港至西班牙的加的斯港(Cadiz)、里斯本(Lisbon)、伦敦、布鲁日(Bruges),甚至远至冰岛随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汇集于威尼斯贸易中心——里奥托(Rialto)城。海上保险之收入以及进出口贸易之税收亦为主要之财源。1455年,威尼斯政府的岁收为80万杜卡特,同年佛罗伦萨之岁收为20万杜卡特,那不勒斯为21万杜卡特,教皇区为40万杜卡特,米兰为50万杜卡特,西班牙为80万杜卡特。

由于威尼斯共和国之财政支出,大部分仰赖于贸易之收入,因此贸易就支配了国家的政策,商人权力大增,形成所谓商人贵族阶级,可世代世袭,亦控制全国各机关。1494年,威尼斯全国有19万工人,所有生产完全仰赖国外。由于自然环境之限制,威尼斯之民生必需品几乎完全仰赖进口,工业所用之原料亦赖外来之木材、金属、矿产、皮革、布匹等。为支付此种巨额之进口,威尼斯唯有加强扩展其产品外销。为确保民生必需品、原料、产品之供应,它需不断地战争以赢得意大利北部的控制权。由于同样需仰赖国外非意大利地区的供给,它急需控制国外原料之供应地、产品销售之市场及通商大道。它成为“天命注定”的帝国主义国家。

威尼斯的政治史,完全视其经济需要为转移。当维罗纳王国的斯卡里吉里与帕多瓦的卡拉雷西及米兰的威斯孔蒂,试图扩展势力到意大利东北部时,威尼斯深受威胁,终于诉诸武力,又因惧怕费拉拉王国可能控制波河出口,乃试图派遣侯爵镇守该地,同时向教皇抗议费拉拉之取得该地。威尼斯向西之扩展,触怒了有相同意图之米兰。1423年,当菲利普·玛利亚·威斯孔蒂攻击佛罗伦萨时,托斯卡纳共和国求助于威尼斯,并指出米兰之野心;盖托斯卡纳一旦被并吞后,意大利北部所有天主教国家,都将为米兰所并。在一次史上闻名的辩论会中,面临危机的总督图·莫西尼科(Tommaso Mocenigo)以威尼斯和平为理由与弗朗西斯科·弗斯卡里(Francesco Foscari)激烈争辩,结果以“主动攻击为最佳之防御”获胜。威尼斯用弗朗西斯科之言,与米兰开始为期30年之长期战争(1425年至1454年,其间几度停战)。后来,由于米兰国王威斯孔蒂的去世,米兰境内安布罗西安共和国之叛乱,以及土耳其之进占君士坦丁堡,才迫使两个敌对国在洛迪签订和约,威尼斯虽获胜却已耗竭了国力。

威尼斯在亚得里亚海之扩展,有一合法的借口,它的地理位置恰好在地中海的最北岸。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位置,但其先决条件为控制亚得里亚海。其东海岸之小岛及港湾却又利于海盗船之匿藏,海盗之活动,成为威尼斯商船的一大威胁。1202年,威尼斯贿赂十字军以助其攻取扎拉(Zara),在该地屯兵驻守,并逐年清除海盗之巢穴,直到所有达尔马提亚海岸都接受它之管辖。

当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后,威尼斯同时接受此城为它的战利品,并与克里特岛(Crete)、萨洛尼卡港(Salonika)、基克拉泽斯群岛(Cyclades)及斯坡拉第群岛(Sporades)结成贸易同盟。它又积极征服都拉索与阿尔巴尼亚海岸,伊奥尼亚岛(Ionian Island,1386—1392年)及弗留里,伊士特里亚半岛(1418—1420年)与拉韦纳(1441年),俨然成为亚得里亚海之统治者,并对往来于该海域之非威尼斯船只收取过路费。

当奥斯曼土耳其逐渐进逼君士坦丁堡时,拜占庭感到已无力保障它边远的属地(指希腊各邦),许多希腊城邦及岛屿都转向威尼斯,乞求保护。其中,塞浦路斯庄严的女皇卡·科拿洛(Caterina Cornaro)是吕西尼昂(Lusignan)王朝最后一位君王,自感无法与土耳其抗衡,乃依附威尼斯,并为讨好威尼斯一省长及获8 000杜卡特之年金而同意退位。退位后定居于特雷维索附近的阿索罗(Asolo),设立一非正式朝廷,奖助文学、艺术,遂成为后世闻名的画家真蒂莱、提香、P.韦罗内塞(Paolo Veronese)与作曲家文森佐·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等人在绘画、诗歌、歌剧发源之中心。

威尼斯在外交或武力上的成就,以及贸易上的各种成果,正好面临奥斯曼帝国之兴起。1416年,在加利波利(Gallipoli)的土耳其驻军攻击威尼斯之舰队,威尼斯人奋勇反击,打败了土耳其。其后约30年间,敌对双方一直陷于胶着状态,彼此仍有商业上之友善的往来。欧洲各国大为着急,希冀促成威尼斯与土耳其之火,但即使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没终止此友好关系。威尼斯与战胜的土耳其签订一条件尚可之商业协定,改订彼此间之礼节,然而威尼斯在黑海的贸易出入孔道,已控制于土耳其手中,屡受其掣肘。教皇庇护二世为宣扬基督教教义与开放欧洲贸易,号召十字军东征土耳其,由于欧洲各国保证人力、物力之援助,威尼斯乃负责进行筹划,希冀击退土耳其,重演1204年的历史。惟欧洲各国每不履行出兵诺言,威尼斯只得独军对抗土耳其(1463年),坚持16年后,终于为土耳其所败,于1479年签订和约,割让尤比亚岛(Euboea)、斯库塔里(Scutari)及摩里亚(Morea)予土耳其,赔偿军费10万杜卡特,同时每年以1万杜卡特换取土耳其境内各港口的贸易权。当时欧洲各国讥之为“基督王国之叛徒”。当另一教皇意图再号召十字军东征时,威尼斯充耳不闻,它与欧洲各国一样,认为贸易远比基督教来得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