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与西方殖民主义的斗争

与西方殖民主义的斗争

时间:2023-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尾随着西方侨民移居泰国的脚步,西方各国的殖民主义者也在各自政府的指派下纷至沓来,妄图在这里建立殖民统治。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最先来到泰国。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也相继东来。这是暹罗与欧洲列强签订的第二个条约。1601年,有两艘荷兰商船抵达北大年,标志着荷兰与暹罗属国发生关系的开始。从此以后,暹罗在与西方列强的交往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尾随着西方侨民移居泰国的脚步,西方各国的殖民主义者也在各自政府的指派下纷至沓来,妄图在这里建立殖民统治。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最先来到泰国。自从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以后,葡萄牙人发现东方有许多他们所渴求的商品和财富,便于1510年出兵占据了印度西岸的果阿,次年又占领了马六甲。接着,葡萄牙驻马六甲的殖民总督阿伯空派两名使者到泰国查探虚实。这两名使者将泰国的风物土产和港口位置等写成报告,经果阿送回里斯本。1518年,阿伯空又派杜尔特·科埃略携带信件和礼物,到达暹罗首都阿瑜陀耶城,并与阿瑜陀耶国王签订了一个条约。条约规定,暹罗必须为葡萄牙的商业活动提供方便,允许葡萄牙人到暹罗居住,享有信仰和传播基督教的自由。葡萄牙方面则答应向暹罗提供武器弹药,并允许暹罗在马六甲建立据点。此后,大批葡萄牙人进入暹罗,在阿瑜陀耶城郊10多公里的地方形成了一个葡萄牙人的聚居区。北大年、六坤等地也有葡萄牙人开的商馆。帕拉猜国王(Chairacha,1534—1546年在位)统治时期,暹罗军队中还聘用了120名葡萄牙雇佣军。时至今日,在曼谷王宫或皇寺的大门上,还留着持枪的葡萄牙卫兵的画像,其作用类似中国的门神。

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也相继东来。1591年,西班牙驻马尼拉的殖民总督黎牙实比派泰勒·阿奎士抵达暹罗,代表西班牙政府与暹罗签订了一个《友好通商条约》。这是暹罗与欧洲列强签订的第二个条约。

荷兰人是在纳黎萱王时期才来到暹罗的。1601年,有两艘荷兰商船抵达北大年,标志着荷兰与暹罗属国发生关系的开始。1604年,荷兰商人出现在暹罗宫廷,受到纳黎萱王的款待,从此开启了暹罗与荷兰的直接往来。荷兰人的到来打破了葡萄牙人对暹罗贸易的垄断地位,所以葡萄牙和荷兰不可避免地要在暹罗发生争夺。1608年,荷兰人在阿瑜陀耶城正式设立了商馆。刚继位不久的阿瑜陀耶国王厄迦陀沙律于翌年派出使节去访问荷兰,这是暹罗第一次向欧洲派出的使团。当时,阿瑜陀耶国王给使节的训令说明访问的目的是学习铸造技术和招募工匠。从荷兰方面来说,通过这次对暹罗使节的接待,获得了出售布匹和工艺品的理想市场,用这些商品换取暹罗的兽皮、苏木、香料、生丝、紫梗和宋加洛陶瓷,然后转运到日本和爪哇出售。荷暹贸易的增长,特别是161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暹罗签订了关于兽皮的贸易协定,使葡萄牙大为不满,葡萄牙使用武力抢夺了一艘荷兰船希莱德号。暹罗出面要求葡萄牙归还荷兰的希莱德号商船,但葡萄牙只是还了船而拒绝还回船上的商品及荷兰船员。这个事件使葡暹关系十分紧张。1628年,葡萄牙袭击了暹罗商船,并打算封锁暹罗的港口,但没有成功。暹罗与葡萄牙的关系日趋恶化,同荷兰就愈加亲密。1633年,荷兰在阿瑜陀耶城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商馆,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宋斯特·休顿亲临那里负责。荷兰商馆垄断了暹罗鹿皮和苏木的贸易。1664年8月,暹罗被迫与荷兰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暹罗的侨民享有治外法权;荷兰商人可以在暹罗统治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地方自由贸易而不受到限制;暹罗不得随意增加荷兰商品的进出口关税;暹罗商船不得雇用中国水手,一经发现便没收船只货物;荷兰垄断暹罗的牛皮和鹿皮的出口贸易。从此以后,暹罗在与西方列强的交往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英国人继荷兰人之后来到暹罗。成立于1600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轮船环球号于1612年6月首次抵达北大年,在北大年停留了15天后,又驶往阿瑜陀耶城。暹王颂昙(Songtham,1611—1628年在位)接见了英国商人,拨了一幢楼给他们作为商馆,并允许英国人在湄南河东岸荷兰人村附近建立一个英国人村。第一批到达暹罗的英国商人马上出售他们带来的布匹。接着又有几艘英国商船相继到北大年和阿瑜陀耶做买卖。由于荷兰人设置了种种障碍,使英国对暹罗的贸易无法取得大的进展。1626年,英国关闭了在北大年和阿瑜陀耶城的商馆。以后的30多年都没有与暹罗发生贸易往来。

法国人则是在17世纪下半叶才开始涉足暹罗的。法国的拉莫·郎伯特主教及两名天主教传教士,原打算经缅甸到中国,但由于中缅正发生战争,遂决定改道从暹罗经越南到中国。他们于1662年到达暹罗,是最早来到暹罗的法国人。后因越南与柬埔泰的战争,途经越南的路不通,他们决定留在暹罗传教。1664年,巴卢主教率领的另一批法国传教士又来到暹罗。他们的传教活动得到暹罗那莱王的认可,他们获准在阿瑜陀耶城建立教堂和开办学校。为此,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于1673年写信给暹罗那莱王,对他支持法国传教士的传教活动表示赞赏和感谢,法国的意图是想劝那莱王改信天主教,因为按天主教的惯例,一个国家的国王皈依了天主教,国王的忏悔牧师便成了该国的太上皇,可以左右国王,控制全国。可见,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法国希望通过这个途径来改造和控制暹罗。暹罗方面,那莱王鉴于荷兰在暹罗的势力日益扩张,企图借助法国对荷兰进行一些制约。但那莱王本人则始终坚持泰国传统的佛教,没有改信天主教。

法国势力在暹罗的迅速扩张是与当时在暹罗宫廷任职的希腊人君士坦丁·华尔康(Constance Phaulkon)的一系列活动分不开的。

君士坦丁·华尔康

华尔康原是克法利亚岛人,最初在一艘英国轮船上当海员。1670年,随同英商乔治·怀特到印度,后来又到暹罗。1680年,华尔康被推荐到暹罗朝廷中当翻译官,他深得暹罗财政大昭披耶哥沙铁菩提的器重,很快被提升为对外贸易总监。继而他又得到那莱王的赏识,封爵为昭披耶,掌握了暹罗的外交和财政大权。起初,华尔康投靠英国,竭力维护英国商人在暹罗的商业利益。后来他与英国驻暹罗的商馆发生矛盾,法国趁机对他进行拉拢,终于使他转而为法国服务。华尔康看准那莱王有意借助法国来与荷兰在暹罗的势力抗衡,便竭力为法国与暹罗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而牵线搭桥。在华尔康的招引下,法国使臣肖蒙(Alexandre, Chevalier de Chaumont,1640—1710年)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委托,率领一批天主教传教士于1685年10月到达暹罗,受到那莱王极其隆重的接待。肖蒙竭力劝说那莱王皈依天主教。他在使团中带来了著名的天主教神父舒瓦齐,准备一旦那莱王同意改信天主教,就让舒瓦齐给国王举行洗礼仪式。然而这个目的没有达到,便转而迫使暹罗与法国签订两项条约:一项是关于宗教的条约;另一项是关于商业贸易的条约。根据宗教条约的规定:法国传教士可以在暹罗各地自由传教、修建教堂、创办学校;暹罗的天主教徒拥有在礼拜日或其他宗教节日停止工作的权利;教徒发生诉讼由教会裁决等。商业条约则规定:暹罗对法国商人的商品免收进出口税;在暹罗的法国人享有治外法权;法国公司垄断普吉岛的大锡贸易;法国可以在暹罗任何一个地方设立商馆,宋卡由法军驻防。这两项条约于1685年12月10日签署,肖蒙代表法国政府签名,华尔康代表暹罗政府签名。

法国使臣肖蒙向那莱王递交路易十四的信

1686年法国标示肖蒙一行抵达暹罗路线的暹罗地图

条约签署两天后,肖蒙的使团启程返回法国,同行的有那莱王任命的以哥沙班为首的暹罗赴法国使团。1686年6月,他们抵达巴黎。当哥沙班(Kosa Pan)晋见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路易十四并不满足于肖蒙在暹罗取得的利益,借口宋卡离京城太远,提出要驻防曼谷和墨吉,以便让法国舰队能够控制孟加拉湾、暹罗湾和中国至印度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暹罗卓越的外交家哥沙班深知,若让法国军队进驻曼谷,将扼杀暹罗的独立,坚决拒绝了路易十四的要求。

1687年3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又派一个庞大的使团再次出使暹罗。为了壮大这个代表王室、商业集团和宗教势力三方面利益的使团的声势,法王还配备了一支拥有1 400名士兵、6艘军舰的远征军随同前往。在使团出发前,路易十四向使团发出了充分表现其殖民野心的指示。他训令使团与暹罗谈时,要求暹王让法军进驻曼谷和墨吉,并由法国人充任这两个要塞的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如果谈判失败,必须下决心使用武力进驻曼谷。

庞大的法国使团于1687年9月抵达湄南河口。使团将路易十四的意图告诉华尔康,同时宣布为酬谢华尔康的功劳,法国封他为伯爵,给他颁发了法国圣·米加勒和圣·彼得骑士勋章。另外,还递交了路易十四称他为兄弟的亲笔信、法国议员的信件和一大批礼物。罗马教皇为表彰华尔康劝说暹王皈依天主教,也给他写了亲笔信并赠送名贵的礼物。

那莱王召集御前会议讨论法国的建议,与会大臣力陈法军进驻暹罗的危害,反对接受法国的要求;但华尔康以抵御荷、英入侵为理由,极力劝说那莱王同意路易十四提出的要求。由于华尔康的说项,那莱王终于同意把控制暹罗湾和孟加拉湾的两个堡垒——曼谷和墨吉交由法国管辖。谢·德法热斯(Marshal Desfarges)成为驻暹法军的司令兼曼谷的行政长官。另外一名法国军官率120名士兵进驻墨吉,并担任该地的行政长官。谢·德法热斯的儿子担任暹王近卫军的指挥官,另有24名法军被指派为暹王及其大臣的卫士,或安插到暹罗军官团中任教官。这样,法军实际上控制了暹罗的武装力量,并监视着暹王及其大臣的活动。后来,暹罗还被迫把墨吉周围方圆10海里的全部岛屿割让给法国。华尔康与法国人密谋拟定了一个在暹罗政府中安置法国人的计划,据一位法国牧师1690年11月给友人的信中透露,当时法国已物色了100人,准备前往暹罗任职,以实现其控制整个暹罗的目的。

华尔康让法国殖民者逐步控制暹罗的阴谋为暹罗臣民所洞悉。暹罗属国柔佛的王子写信给那莱王,以过去柔佛引进荷兰人帮助平乱,后来被荷兰所强占的历史教训,劝说那莱王驱逐异族。他断言,若法国人作为联盟者被引进曼谷,那么法国人很快就会变成暹罗的主人。

当时,暹罗宫廷内部分为两派,以象队统帅帕碧罗阇为首的一派,坚决反对法国殖民者。帕碧罗阇出身非贵族,是那莱王乳母的儿子,自幼与那莱王一起长大,因作战有功,被晋升为象队统帅。这一派的主要人物还有他的养子蛮素,著名外交家哥沙班,以及那莱王的兄弟,他们被称为亲王派。另一派是以那莱王的儿子亚派耶脱为代表的亲法派。亚派耶脱王子是天主教教徒,华尔康对他重点培植,以便那莱王一旦驾崩,便由他继承王位。两派之间的矛盾斗争十分激烈。早在1687年法国使团提出进驻曼谷和墨吉的要求时,帕碧罗阇就拼死反对,宁愿因违抗命令而被砍头。

1688年春季那莱王病重,华尔康妄图先发制人,打着勤王的旗号,命令驻守在曼谷的法军赶赴那莱王驻跸的华富里,以确保信奉天主教的亚派耶脱王子能够继承王位。消息传出后,以帕碧罗阇为首的亲王派立即给予反击。朝中一些大臣因忌恨华尔康平时的专横弄权,站到帕碧罗阇一边。原来拥有巨大势力的佛教僧侣,也因亚派耶脱王子抛弃佛教而大为不满,广大暹罗民众更因法国殖民者的入侵而身受双重压迫。这样,一场由暹罗各阶层参加的驱逐法国殖民主义势力的斗争终于爆发。

5月中旬的一天,帕碧罗阇突然带领人马冲进王宫,逮捕了亚派耶脱王子及其同党。华尔康闻变,急忙步入王宫,企图向病中的那莱王寻求庇护,但被埋伏在王宫的帕碧罗阇的人马捕获。第二天亚派耶脱王子和华尔康相继被处死。帕碧罗阇监禁了在华富里的所有法国人,以免他们将消息泄露给驻守阿瑜陀耶城和曼谷的法国军队。帕碧罗阇让哥沙班去曼谷将法军统帅谢·德法热斯骗到华富里,逼迫他给驻扎在墨吉的法军将领写信,让墨吉的法军开赴华富里。谢·德法热斯给墨吉写信的时候,故意出现一些用词和语法的错误,以暗示这里发生了非常事件。后来,帕碧罗阇将谢·德法热斯的儿子扣下作为人质,将他本人放回曼谷。

华富里府的标志——三峰塔

谢·德法热斯回到曼谷后,下令将大炮及战略物资都搬到曼谷对岸的吞武里,准备以吞武里为据点与暹军决一胜负。帕碧罗阇看到法军决心负隅顽抗,就命令部队将吞武里包围起来,并在北揽坡筑起堡垒,以堵截前来增援的法国舰队。

1688年7月11日,那莱王在华富里驾崩,帕碧罗阇(Phetracha)被拥戴为王。他亲临前线督阵,将吞武里的法军围困了整整两个月,使他们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求和。9月30日,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规定法军放弃吞武里炮台,全部撤离暹罗。暹军将缴获的3艘法国船还给法军,并赠送一艘装备有34门大炮的船给法军,以便他们乘船撤出暹罗。暹罗方面还将原来监禁的法国人统统释放。帕碧罗阇宣称,今后禁止法国人再到暹罗来,若有违反,将严惩不贷。从此以后,法国人整整有15年没敢再到暹罗来。

1688年帕碧罗阇领导的驱逐法国殖民者的斗争,是暹罗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入侵暹罗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