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6年拉玛九世即位到现在,是当代泰国时期。当代泰国的经济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战后经济恢复时期(1946—196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泰国,虽然没有像日本一样沦为战败国,但由于战争的破坏及战时日本对泰国经济的掠夺,战后泰国经济已是千疮百孔,一片凋敝。由于要履行《英泰和平条约》的规定,泰国必须向英国提供120万吨大米,但此时,素以粮仓著称的泰国,对国民也要实行大米配给制。另外,还要赔偿英、澳两国战时在泰国锡矿生产所受到的损失,总计要赔偿16 000吨大锡,还要加上每吨锡的经营利润。而战后泰国的大锡生产恢复十分缓慢。泰国另一宗最重要的出口物资是柚木,战时柚木的生产基本停顿,战后要恢复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所谓十年树木,等新的柚木成材,需耗时几十年。只有橡胶的生产恢复较快,这时年产胶片5万吨,接近战前的水平。总的来说,战后泰国经济面临生产停滞、外贸萎缩、商品奇缺、通货膨胀的严重局面。
战后銮披汶·颂堪政府把振兴工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銮披汶·颂堪政府以振兴小型规模的工业为主,以发展国产原料加工的轻工业为重点,以引进外国资本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以《工业奖励法》为依据提供种种便利。《工业奖励法》是以保护国内产业、促进外国投资为目的的一项立法措施,它规定,对在泰国经营工业的泰人和外国人,一律给予如下优待:(1)任何私营企业都不国有化,政府不设同类企业与之竞争。(2)对于新建工厂或扩建设备的机械及零件进口,豁免关税。(3)对新建企业豁免2—5年的所得税。(4)外国资本的资金及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国外。(5)进口泰国国内不能生产的原料,减免关税。(6)必要时免除制成品的出口税。(7)对新建企业实施保护措施。1955年10月《工业奖励法》正式实施,3年之后便立马见效。许多新兴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原来泰国工业只有钢铁、锡砂、钨矿、水泥和明矾等不多几种,3年后新建了砂糖、麻袋、纤维、耐火砖瓦、胶合板、制革、造纸、虫胶颜料、罐头、玻璃器皿、电池、制粉和苏打等产业。其中规模较大的砂糖厂日产砂糖800吨,纤维业包括纺纱和织布,1958年纱厂的规模已达32 000锭。
除振兴工业外,政府还十分重视传统产业大米、橡胶、柚木、锡砂和盐的生产,同时发展与这些产业相配套的运输、通讯、灌溉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每年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达8亿—9亿铢,占投资支出预算的50%—60%。
2.实行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时期(1961—1997年)
泰国政府从1961年起实行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1961—1966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66—1971年为第二个五年计划,1971—1976年为第三个五年计划,1976—1981年为第四个五年计划,1981—1986年为第五个五年计划,1986—1991年为第六个五年计划,1991—1996年为第七个五年计划。1997年爆发了金融危机。
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七个五年计划之间,政府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和竞争,特别是从第五个五年计划以后,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转化。1995年国民人均收入超过2 500美元,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收入国家。以后连续几年的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两位数,直到1997年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增长才受到重挫。
从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来看,30多年来取得的最大成功在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增长速度令人满意。在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主要产业的情况下,从农业中分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农业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比如说,1970—1972年农业收入占GDP的31.54%,到1986年农业收入只占GDP的22.29%。这说明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发展了,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增加了。另外,农业经济结构的改变,还表现在农业中从事种植、畜牧、渔业和林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发生了变化。根据1960—1986年的统计显示,1960年种植业的收入占27.87%,畜牧业的收入占5.07%,渔业的收入占1.41%,林业的收入占3.17%。到1986年,种植业的收入降到16.82%,畜牧业的收入降到2.97%,渔业的收入增至1.8%,林业的收入降到0.69%。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不等于农业没有发展。1961年农业生产总值为210.66亿铢,1987年增加为1 950.59亿铢。泰国农业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发展,是因为泰国的农业跟世界的农业商品经济挂上了钩,泰国的农业生产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它本国自己的事,而是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范畴。
泰国工业的发展是从引进外资开始的。1962年泰国政府制定了《促进投资条例》,这对泰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美国和世界银行都提出让泰国发展私人经济的建议,从泰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来看,促进私人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势所必然的选择。因为沙立·他那叻政府上台后,比较其上一届的銮披汶·颂堪政府来说,他对国营企业的控制较少。因此,他采取通过引进外资,让私有经济充分发展的办法,来加强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主导权。政府成立了促进投资委员会作为专门的职能机构,并于1965年和1968年两次对《促进投资条例》进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
1960—1972年,政府发展工业的主导思想是重点发展那些能够取代进口产品的生产。同时,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来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免受外国产品的竞争。实践证明,这种政策已初见成效。在1965—1972年间,泰国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是12.5%,远远高于1960—1964年的9.4%。那段时期的工业产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1959—1969年的10年间,共引进316项投资,其中129项投资于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占总投资的40.8%,投资额为45.262亿铢。至于外国资本来泰国的投资数额的增长,也令人刮目相看。1959年外国投资总额为7 200万铢,到1971年增加为8.09亿铢。
发展取代进口产品生产的政策促进了泰国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弊端,它造成了商业贸易的不平衡和货币收支的不平衡,也不能给泰国工业带来长久的繁荣。从1972年起,泰国政府改变了工业发展的方针,即重点发展出口商品的生产,帮助外向型企业。泰国的出口产品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1)基础产品,主要是食品。过去以内销为主,价格低廉。后发展为基础的出口产品,如蔬菜和水果罐头以及海鲜罐头等。(2)取代进口的产品,如纺织品,以棉布为主。过去靠进口,待国内生产能力提高后,也开始出口。(3)在劳动生产力方面占优势的产品,这些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力价格便宜,外国公司喜欢在这些领域投资,比如电子元件、滚珠轴承等。(4)轻工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投资较小,例如成衣、皮革制品等。由于大力发展出口产品,促成了泰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化。它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工业规模迅速成长壮大,增进了出口和与外国的联系。
3.1997年的金融风暴
1997年以前,泰国经济之所以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靠出口的推动,靠发展外向型企业来实现的。1991—1995年,泰国出口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8.17%,但要害的问题是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主要是靠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产品和服装。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最低工资增长了23%,劳动力成本比邻国高出2—3倍,使泰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加之面向欧美的国际市场的需求减弱,1996年泰国出口年增长率下降为0.1%,进口则有所扩大,导致贸易赤字累计达到162亿美元,占GDP的8.3%。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只有靠借外债来弥补缺口。泰国外债从1992年年底的396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年底的930亿美元,平均每个泰国人负债1 560美元,这需要出口年增长率必须保持在15%以上,否则就会引发债务危机。而事实证明,保持这么高的出口年增长率是不可能的,因而债务危机的爆发也是不可避免的。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导致金融风暴的直接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带动了股票市场的繁荣。房地产和股票成为人们赚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金融机构大规模向房地产和股市放贷,造成房地产业虚假繁荣和房地产供给严重过剩,当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房地产商无力偿还贷款,金融机构坏账和呆账激增,股市也由繁荣走入萧条。接着而来的是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引发了挤兑风潮。
1997年2月初,国际投资机构掀起抛售泰铢风潮,引起泰铢汇率大幅度波动。泰国央行为了捍卫泰铢的地位,动用了20亿美元的外汇才初步平息。3月4日,泰国央行要求流动资金出现问题的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增加资本82.5亿铢,合3.17亿美元。此举本意在于增强人们对金融市场的信心,结果适得其反,引起大规模的挤兑风潮,仅5—6日两天,出现问题的10家财务公司就被提取150亿铢,折合5.77亿美元。投资者大量抛售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造成股市连续下跌。外国金融投机机构大量抛出泰铢,使泰铢对美元的汇率跌至26.94铢兑1美元,泰国央行动用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进行干预。6月中旬泰国财长辞职。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坚持14年的泰铢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泰铢当日闻声下跌17%。泰铢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像风暴一样席卷而来,使泰国经济濒于崩溃。截至1997年年底,泰国失业人口达115万人,占劳动力的3.5%。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也都在劫难逃,包括实业家、银行家、金融家、白领、高管及一般职员。
4.经济复苏时期(2001— )
1997年的金融风暴给泰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泰国经济如大厦将倾。金融危机摧垮了差瓦立·永猜裕政府,川·立派临危受命,再度组阁。拉玛九世颁布谕示说:“泰国成为亚洲五小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发展使老百姓够吃够用型的经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泰国经济正向着务实和稳步复苏的方向发展。为了应对金融风暴,川·立派聘请经济专家入阁,改革金融机构,缩减政府开销,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贷172亿美元来稳定泰国的金融市场。泰铢贬值趋稳,股票开始上扬。然而,川·立派政府的种种努力,并不足以化解金融风暴带来的经济危机,执政仅3个月,川·立派内阁便宣布倒台。他信·西那瓦取而代之。他信出身商人,在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他经营的电脑公司就垄断了泰国的电信业务和卫星通信,创造了亿万资产,成为泰国首富。泰国选民相信他有能力、有办法带领泰国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他信担任总理后,不孚众望,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型政治”主张:发展金融和资本市场,重组国家经济和债务,将国企私有化;发展教育,解决失业问题;致力于农民富裕,为每个村提供100万铢的发展基金,实现一村一个产品,推行30铢便可以治病的计划等。他信采用经营公司的理念来治理国家,使泰国的经济迅速出现复苏的势头。2003年提前2年还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72亿美元的债务,2002—2005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恢复到5%—6%,实现金融危机后的国家首次收支预算平衡。他信取得的成绩无疑是有目共睹的。遗憾的是,因为党派政治斗争的缘故,1996年6月军方发动政变,将他信驱赶到海外。此后历经多次政府更迭,又多次爆发街头政治运动,无疑都对泰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泰国的旅游业,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因政治动乱,收入锐减。泰国经济要想恢复到1997年金融风暴以前高速发展的水平,仍是任重而道远,保持政治局势稳定是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