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年日本科技发展的轨迹与特点

战后年日本科技发展的轨迹与特点

时间:2024-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发明”不断,“中发明”贫乏,“大发明”趋零是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追赶、被追赶、再追赶是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本文拟在分析和论述战后日本科技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就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特点进行探讨。由于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将按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划分,分析和论述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轨迹。

冯昭奎[1]

内容提要 战后日本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以战后科技革命发源地——美国为靠山,紧紧抓住科技革命机遇的结果,而坚持以民生为主的科技发展显然有利于日本抓住战后科技革命机遇。战后日本实施了比任何“技术引进国”都成功的技术引进,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民间企业是日本科技发展的主力,“匠人精神”是日本科技发展的源泉。“小发明”不断,“中发明”贫乏,“大发明”趋零是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追赶、被追赶、再追赶是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军民两用高技术的发展,使日本科技实力成为冷战期及冷战后国际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砝码。废弃“武器出口三原则”释放了长期处于“低调”状态的日本军工产业及其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

关键 科技发展 民生技术 武器技术 技术引进 日美军事技术合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军国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发动了一场违背人类道义的罪恶滔天的侵略战争。其实,在军事失败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这就是科技的失败。历史表明:战前日本科技发展是极度偏向军事的发展,虽有“零式战斗机”等出色的武器出产,但作为武器技术重要基础的冶金技术却十分落后。换言之,当时日本的全部科技力量都服务于和英美等国的军事对抗,在短时期里临阵磨枪,可在军事技术方面逞强,甚至做出超越自己力量的事,而一般科学技术则明显地处于劣势。这是日本在“二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后,在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日本走上了以民生技术为主、有日本特色的科技发展路线。本文拟在分析和论述战后日本科技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就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特点进行探讨。由于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将按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划分,分析和论述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轨迹。[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