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产业竞争力的构筑

日本产业竞争力的构筑

时间:2023-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开发一直为日本企业所高度重视,成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通过新的科学发现或是新的技术开发,不断实现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赢得国际竞争力。日本以电子机械为龙头,包括机械产业在内都获得了快速而领先的技术进步。但是,若从总人口每千人的研究人员数量来看,美国为3.7人、德国为2.8人,日本则为5.2人,日本成为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国家。

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过程,实际就是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日本企业在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等领域不断实现对欧美发达国家赶超的一部历史。1955年是战后日本的重要节点,政治上建立起“55年体制”,成为自民党长期执政的起点;经济上也是在这一年完成了战后经济复兴,从此日本经济开始步入高速增长时期。那么,当时日本经济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起点呢?人均名义GDP水平仅仅相当于美国这一数字的10%!然而,经过30年发展之后,1987年日本人均收入水平超过了美国,再过十年的1996年甚至已经比美国人均收入高出20%,成为全世界最高水平。

从供给层面来看一国经济增长的话,劳动、资本和技术是三大生产要素,具备并如何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组合,这是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战争刚刚结束,日本出现了庞大失业大军——被解散的军人360万人、战争期间军需产业工人160万人、战败而从海外撤回国内者650万人,从劳动因素来看,存在供远大于求的状况。就资本而言,当时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体系中根本难以挤出产业投资用的富余资本,于是,194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都留重人,领导经济安定本部(作为日本政府复苏经济规划机构)推出了所谓“倾斜生产方式”,在资金和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优先集中一切力量以恢复和发展煤炭和钢铁产业为主,以此为杠杆逐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很显然,相对于劳动和资本而言,技术更是当时日本经济实现复苏的短板所在。于是,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就成为日本技术进步的战后起点。由于战争等原因,当时日本与欧美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技术落差,而填补这一技术落差的技术赶超就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之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也是如此,由日本自主研发的技术屈指可数,仅有聚乙烯和晶体管等。大量引进海外技术并进行各种组合的各种技术研发中心,成为推动日本技术进步的主力。进入80年代之后,在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中,技术进口比例开始下降,而技术贸易收支比例开始上升,日本企业的自主研发得到了极大推进,技术出口也开始增加,这些都表明,日本与欧美之间的技术差距大幅缩小。

图1世界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比(1970—1986年)
资料来源:美国科学审议会:“Science& Engineeringindicators1989”,转引自科学技術庁『平成2年版科学技術白書』、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a199001/hpaa199001_2_048.html。

研究开发一直为日本企业所高度重视,成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通过新的科学发现或是新的技术开发,不断实现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赢得国际竞争力。日本以电子机械为龙头,包括机械产业在内都获得了快速而领先的技术进步。1988年日本高科技产品贸易收支比高达5.2,位居发达国家之首;而且,从全世界高科技产品出口额来看,日本占比约为20%,已经实现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地位(见图1)。1989—1995年,日本的电子通信设备和办公设备等产品占到高科技产品出口的80%左右。与此相对照,美国和法国以飞机相关产业出口为主,而德国的高科技产品占比相对较低。不过,从技术贸易角度来看,美国一直居于领先优势,1996年其技术出口高达299.7亿美元,而进口73.2亿美元,技术贸易黑字高达226.5亿美元,[5]1987—1996年技术贸易收支为1471亿美元的黑字,仍占据着技术竞争优势。同一时期,日本技术贸易则显示为329亿美元的赤字状态,重点以通信、电子和电子仪器为主,从欧美国家进口。日本的产业技术强项主要集中在一般机械和电子机械等方面,不仅对欧美的技术依存不断下降,相反,在纤维、通信、电子以及电气设备、医药品等领域甚至向海外提供技术出口。到2002年,日本政府总务省统计显示,日本在技术贸易收支比方面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6]

从各国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看,1989日本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而且长期维持在3%的水平以上。[7]但从研发费用的绝对金额来看,美国则一直遥遥领先,日本则紧随其后,排在世界第二位。从研发费用承担主体来看,日本是民间企业占比在七成以上,而政府投入一直不足三成。以1996年为例,日本政府所负担的研究开发费用仅占21%,其余将近八成由民间所承担;另外,从研发经费使用状况来看,政府系统研发机构占比8.8%,大学占比20%,企业研发机构为66.7%,最后就是民间研究机构,占4.5%。与日本不同,美国政府承担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了30%,德国、英国等更高,法国占比甚至高达42.3%。[8]

另外,从研究人员的层面来看,根据OECD资料,20世纪9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总数为96万,日本则以66万人而位居第二。但是,若从总人口每千人的研究人员数量来看,美国为3.7人、德国为2.8人,日本则为5.2人,日本成为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国家。不过,从支持高端技术研发的研究辅助人员比例来看,日本却意外地处于较低水平。例如,瑞士每位研究人员的辅助人员人数最高,为1.7人,此外,法国和德国也都达到1.1人,但日本的这个数字却仅为0.4人。[9]

再从作为研究开发重要成果之一的专利申请数量来看,1979年之后,日本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95年其专利申请数量就达到了38.9万件,远远超过第二位的美国的23.5万件。到2005年,日本在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达到51.9万件,美国则以33.4万件仍居第二位。[10]不过,从专利申请所在地而言,日本更显得“内向”,而美国则表现出突出的外向型特征。1995年,美国在海外申请专利数量是国内的6倍,相反,日本在国外申请专利数量还不及国内的40%。

二战之后,日本对外投资起步于1951年,但由于日本政府在国际收支方面实施严格限制,到60年代为止,与美国等相比较而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微乎其微的状态。从6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着日本的资本自由化,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逐步放宽,而且,1973年外汇也转向浮动汇率体制,这一年开始日本对外投资出现实质性增长。当时,对外直接投资特征是在生产成本较低的亚洲进行直接投资,且以纺织产业和电子设备为主。非制造业投资主要是在欧美投资的销售网络建设,或者为了获得稳定的石油、铁矿石资源供给而向资源型国家的投资。

到了80年代,由于日本商品大举进入欧美市场,导致日本与美国和欧洲国家出现严重贸易摩擦,以此为背景,日本企业开始采取“绕开贸易壁垒”进入对方市场的方式,即采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该国市场。伴随着1977年日本对美国出口彩色电视机采取自主限制措施,1981年又对向美国出口汽车采取自主限制措施,于是,以电子设备和运送机械为主,大批日本企业开始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欧美国家市场。

1985年“广场协议”带来了日元大幅升值,这更让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马加鞭。加之1988年美国导入了“超级301条款”,而欧洲则加速走向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更催促日本企业加大直接投资来避开贸易摩擦,日元升值显然又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1989年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高达9万亿日元。与此同时,非制造业领域,也出现金融、保险以及不动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开始加速,一批大型并购案相继出现。

进入90年代,伴随“泡沫经济”崩溃导致日本经济减速,企业经营恶化也导致其资产价值下降而影响了企业筹资,对外直接投资一度降温。但1993年以后日元再度转向升值通道,对外直接投资再度向上。1997年度制造业对外投资再度升至2.4万亿日元,[11]而且,投资地也转向亚洲地区。

日本企业大举进入东亚地区的动机非常简单——可以大幅削减生产成本。以东亚地区与日本国内的生产成本相比较,极具有魅力。有60%的日本企业认为,若以日本国内制造成本为指数100的话,那么投资东亚地区的制造成本只有70—90。而且,东亚地区劳动力供给丰富,而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国内的劳动力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的现象。另外,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整个东亚地区(包括东盟四国、“四小龙”以及中国在内)名义GDP已经从1986年的6568亿美元,迅速增长至1995年的21653亿美元,10年增长了3.3倍,市场潜力具有极大前景。

区域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日本企业投资该地区。起初,投资于东南亚地区的日本企业,考虑到各国所实施的高关税政策而采取了“一国一工厂”的战略,而面对东盟签署AICO计划以及AFTA自贸区计划,日本企业开始重构东亚地区生产据点,采取集约化战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比如家电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地区内各国设立更加集约化生产基地,本着区域内分工网络建设的目标,大举推进跨地区的产业链分工。

产业集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区域内分工发展,本地采购或区域内采购不断扩大,形成了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这又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推动日本企业实施技术转移,甚至开始把设计与开发功能转移到该地区。另外,当地日企所组织的向日本总部派遣研修工人,以及从日本总部派来技术人员培训当地员工,这些人才培养的措施也提升了区域内的产业投资环境。

伴随着日本企业不断扩大在东亚的生产,日本对东亚地区出口,特别是生产设备以及机械类零部件出口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在东亚地区投资的当地日本企业也扩大了向日本出口产成品,形成了对日本的所谓“逆进口”(由海外日企向日本进口)的扩大。当时,日本制造业企业制定了新的国际分工战略,一种是“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在国内生产;面向海外销售的产品则转移到海外”,采取如此战略的企业占比最高;再有一种是“国内生产主要集中在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通用型产品转移海外”,制定这样战略的企业也不少。事实上,伴随着生产的大量向海外转移,就形成了从日本向这些生产基地供应零部件的贸易流,而生产成本又促使日本企业不断扩大海外生产规模,从而向欧美市场甚至日本市场提供产成品。于是,以日企直接投资为契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分工型经济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