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日本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测量

战后日本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测量

时间:2024-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笔者在从事日本社会现代化进程研究时,根据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曾率先尝试建立了一种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测量指标体系。本文拟采用这一指标体系作为日本社会发展的测量指标,故对所选四个进程指标略作解释。在现代化的第二阶段,日本社会的现代化才全面赶超了欧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就是说,日本的现代化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压缩式发展特征。

社会变迁是一种综合和立体的人文现象,其进程需要依据一定的学科原理,设计一种系列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测量指标,进行相对精确的测量。[3]笔者在从事日本社会现代化进程研究时,根据社会学现代化理论,曾率先尝试建立了一种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测量指标体系。[4]该指标体系基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日本社会学家富永健一等人将现代化整理为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的观念,借用并模仿日本家庭社会学家落合惠美子用总和生育率(TFR)指标作为家庭现代化核心指标的方法[5],给每个子系统分别选择一个核心指标,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现代化进程核心指标体系。

表1 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指标体系

续表

该指标体系结构简明,兼顾了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本文拟采用这一指标体系作为日本社会发展的测量指标,故对所选四个进程指标略作解释。

(1)文化现代化指标。现代化理论认为,文化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时期宗教巫术、迷信横行的文化向近代科学、合理的文化转变的过程,核心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鉴于量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复杂性,我们选取象征科学和教育水平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作为文化现代化的核心时序指标。以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为初始,以精英教育结束、大众教育开始(大学毛入学率超过15%)为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开始,以大学入学率超过50%作为现代化的完成。

(2)政治现代化指标。现代化理论认为,政治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封建等级君主制政治向主权在民的民主主义政治转变的过程。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包括代议制、责任制内阁和科层制官僚(高效独立公务员制度),其核心是代议制。而代议制的核心是民主选举制度。因此,我们设定选举制度的完善为政治现代化的核心时序指标,其初始点是议会选举制度的出现,完成值是全民(直接)普选制度的实现。其进程根据宪政历史经验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要素,每个要素赋值10分,总值50分(参见表2)。

表2 代议制民主进程的指标

(3)经济现代化指标。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向机器工业为主的近代制造业大规模转变,并根据经济发展的配第—克拉克法则,后期从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向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为此,我们选用经济结构指标为经济现代化的核心时序指标,其初始点是产业革命的发生,第一阶段完成值是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50%,第二阶段完成值是该占比达到60%以上。

(4)社会现代化指标。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组织、关系形式,从封建时代的血亲宗法体系走向个人平等的功能和利益团体关系的过程,其核心是家庭组织的现代化。即,从复合大家庭为主的形式转向核心小家庭为主的形式。落合惠美子认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核心小家庭化的象征,故而选择人口出生率为家庭现代化的量化指标。本文完全同意落合的观点并借用她的方法,同样选取并利用人口出生率下降指标作为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时序指标。第一次人口出生率下降初始是6以上,完成值是2左右,而第二次人口出生率下降初始值是2,完成值是1左右。

依据上述指标,本文尝试代人日本近代以来的相应统计数据。为了直观地反映日本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笔者还选择老牌的欧洲现代化国家英国作为现代化的典范,将其同期数据也一一代入,做成一个日英对照的日本近代社会发展指标示意图(参见图1),并据此从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侧面来整体评价日本战后70年的社会发展进程。

图1日本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指标变迁(1500—2015年,与英国对照)
注:关于图中指标的单位,政治是10—50分,文化和经济是百分比,社会是子女个数6—1并放大10倍即变为60—10。
资料来源:根据日英两国统计部门发布数据和部分联合国统计数据制图。

首先,在政治领域,日本社会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起步较晚,在战前始终落后于欧美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下同),并且出现较大的曲折,有两段明显的停滞时期,即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1946年以后,日本才达到了欧美的水准,保持了政治发展的一致性。其次,在经济方面,日本近代起步同样落后于英美国家,保持着一定差距,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结构上才达到了英国的水平。而且,在近代以来的长期发展中,在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各有过一段停滞时期。再者,就社会而言,战前日本和英国相比,不仅落后而且有着较大的差距,社会结构几乎没有大的变化,直到战后才大致实现了和英国的同步发展。最后,在文化层面,日本近代以来始终和英国存在着一定差距,但大致保持了一种追赶的趋势,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赶上和反超英国。

综合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层面的状况可以发现,在社会学最新理论划分的现代化第一阶段(1500—1969年),日本虽然在不断崛起,但始终和西方国家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也就是说,战前的日本崛起遇到了重大的失败。在现代化的第二阶段(1970年至今),日本社会的现代化才全面赶超了欧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从日英两国现代化的指标曲线形状来看,相对于英国曲线的平缓,日本的进程曲线略为陡峻,尤其是在战后的70年间,现代化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一种追赶和压缩的势头。其中,政治层面实现追赶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就达到了和英国一样的水准,社会现代化在90年代初和英国接近并达到了现代化的第二阶段(总合生育率为2以下),经济现代化在2000年左右和英国齐平,文化现代化在2010年附近和英国齐平。也就是说,日本的现代化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压缩式发展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