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立[1]
内容提要 一般而言,历史认识至少包含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三个层次。具体到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大多属于抽象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层次的问题,而较少见考实性认识层次的问题。战后70年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的形成,既深受美国这一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是皇国史观及日本人自我再生的心理机制特点这一内因所致,同时亦是历史认识的自身特性使然。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对日本当前的内外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日本政府稀释战争责任的举措更加直白和多元化,日本政府谋求修缮亲子模式下的日美关系的举措益发得到加强。为了消除历史认识问题的负面影响,可以尝试进一步拓展中日间战略互惠的超然目标。
关键词 日本 历史认识问题 层次 战争责任 超然目标
2015年是日本战败70周年。2013年4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答辩时称,安倍内阁将在迎来战后70周年的时候发表一个新的面向未来的“安倍谈话”,但不会原封不动地继承“村山谈话”。后来,安倍首相又称将整体继承历届内阁的谈话,但不会原封不动地沿用既往的“殖民统治”“侵略”等措辞。为了筹备战后70周年谈话,安倍首相还于2015年2月专门成立了一个私人咨询机构“21世纪构想恳谈会”。这使得“二战”后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的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尽管在最终于2015年8月14日发表的“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中,把“侵略”“殖民统治”“反省”和“歉意”这些关键词都一个不少地容纳进来罗列了一番,但依然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特别是遭到了来自亚洲受害国的强烈批判。日本人的历史认识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原因何在?对当前日本有着怎样的影响?解决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的思路有哪些?2015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认真梳理一下这些问题依然显得很有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