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亨利四世领导下的重建

亨利四世领导下的重建

时间:2024-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亨利四世接受天主教内战并未因亨利四世的就位而结束。天主教集团拒绝承认他,推出一个觊觎王位者来反对亨利四世,并召来西班牙人。《南特敕令》1598 年,亨利四世通过颁布《南特敕令》对此作了回答。在内战中被搞得四分五裂而还不能起作用的国家,在亨利四世的领导之下,却逐步地为后来的波旁王朝的王权专制主义奠定了基础。亨利四世在 1610 年被一个认为他是对天主教的威胁的狂徒所暗杀。

1589 年,在位的国王亨利三世和力图把他废黜的天主教集团的首领,即吉斯家族的亨利都被各自对方的党徒暗杀了。王位随即为合法的继承人、三亨利中的第三个亨利即胡格诺派首领纳瓦尔的亨利所获得。他即位后称亨利四世。除中世纪的圣路易外,他是法国所有值得纪念的国王中最平易近人、最和蔼可亲的一位。他还是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国王,这个王朝一直绵延到法国革命。

亨利四世接受天主教内战并未因亨利四世的就位而结束。天主教集团拒绝承认他,推出一个觊觎王位者来反对亨利四世,并召来西班牙人。亨利作为一个“政治家”,意识到法国人民多数仍然是天主教徒,胡格诺教徒不仅是少数派,而且是一个三十年内战后由于继续作为被顽固贵族把持的政治集团而日益不得人心的少数派。尤其在巴黎,天主教徒在整个内战中,一直拒绝让一个异教徒国王进入他们城内。亨利四世大概说过“为了巴黎是值得作弥撒的”,他于 1593 年公开放弃加尔文教信仰,参加了一场精心安排的罗马天主教忏悔仪式。于是,“政治家”们和不那么敏感的天主教徒同意与他合作。起先由于自己的领袖成为国王而洋洋得意的胡格诺教徒,现在不仅因亨利的公开背叛而愤怒万分,而且也为他们自己的安全惊恐万状。他们要求个人安全的明确保证,以及宗教自由的保护。

《南特敕令》1598 年,亨利四世通过颁布《南特敕令》对此作了回答。敕令准许每个封建贵族,即作为一个庄园主的贵族有权在他自己的宅地举行新礼拜仪式。敕令承认在新教礼拜仪式事实上已占优势的城镇中新教的地位,至少,全国每个“贝拉热”(有点类似英国郡的单位)都有一个这样的城镇;但是,敕令把新教排除于天主教管辖的城镇和包括巴黎城在内的巴黎周围地区之外。敕令允诺新教徒享有与天主教徒同等的公民权利、同等的担任官职的机会,并能进入天主教大学上学。在某些高等法院中,敕令创建了由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共同组成的“混合议事厅”,它与今天美国联邦法院内法定地需要固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代表差不多。敕令还给予新教徒自卫的手段,同意一百个左右的设防城镇可由新教徒统率的新教徒守备队守卫。

《南特敕令》消除了胡格诺少数派的疑虑,使他们变成了国内不那么好闹事的分子。而法国人民中的多数派则以怀疑的眼光注视着敕令。巴黎、波尔多、图卢兹、埃克斯和雷恩的议会,即最高法院,全都拒绝承认《南特敕令》是国家法律。把宗教信仰强加于国家的是国王。他压制了议会,并通过厚待耶稣会而平息了天主教的反对。因此,法国的主要少数派是受到中央政府的保护,但并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善意。在英国,天主教少数派毕竟没有权利,而德国的宗教问题是通过把国家分割成一块块既小又互抱敌意的地区而解决的,在法国实现了一项妥协,新教徒藉此获得个人的权利和地区性的权利。在 17 世纪,法国相当多的政治家、将军和其他重要人物都是新教徒。

专制主义的建立亨利四世在平息宗教争论后竭尽所能,以便使国家能够从几十年的内战中逐步复原。他的理想,正如他所轻松表述的那样,是每一个法国人都能“锅里有一只鸡”。他还努力使已崩溃的政府恢复原来的职能,着手征税、支付官员薪金、加强军队纪律以及监督司法机构。开始了修桥铺路,并根据重商主义原则引进了新的制造业。在亨利四世当政的整整二十一年中,他从未召集过三级会议。在内战中被搞得四分五裂而还不能起作用的国家,在亨利四世的领导之下,却逐步地为后来的波旁王朝的王权专制主义奠定了基础。

亨利四世在 1610 年被一个认为他是对天主教的威胁的狂徒所暗杀。在他的遗孀玛丽·德·美第奇的统治下,贵族、天主教上层教士再次日益焦躁不安,他们强迫召开了三级会议,但会上,出现众多互相冲突、互相猜疑的集团,以致无法通过任何法案,因此玛丽在 1615 年解散了三级会议,使有关各方大为宽慰。此后一直到法国革命,基本上没有再召开过王国三级会议。全国政府是由国王和通过国王来管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