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革命的历史背景

革命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3-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列颠议会开始采取行动,目的就是反对这种地方特权。这一观点,当然也是英国改革者心存的信条。双方仍未彻底阐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对于这种破坏他人财产的行为,不列颠政府采取了远远超过其应得的惩治措施。事实上,不列颠政府还取消了马萨诸塞的自治特许状,禁止举行地方选举和市镇集会。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领导人中,许多来自资产阶级家庭。科普利不喜欢美国日益高涨的革命激情,1774 年永久移居英国。

不列颠政府认为,美利坚人在七年战争中的表现很不理想。有几个殖民地立法机构否决了由富兰克林起草并得到不列颠官员推荐的阿尔巴尼联盟方案。战争期间,是英国的正规军和海军(靠不列颠本土的税款和贷款支付军费)把法国人赶出美洲的。英裔美利坚人在战争中所做的努力,无论如何也是缺乏组织的。在打败法国人之后,殖民地居民还得认真对付内地的印第安人,这些印第安人宁要法国人的统治,也不要新的英国主人和英国殖民地主人的统治。许多部落纠合在一起,参加了西部酋长庞蒂阿克率领的起义,往东一直进犯到宾夕法尼亚和弗吉尼亚的边疆,袭击殖民地和不列颠前哨阵地。殖民地居民又一次证明无法处理这个与自身前途攸关的问题,和平的实现还是归功于听命于大不列颠的那些官员和军队。

不列颠政府设法使殖民地居民为帝国的开支多承担一些数目。这些殖民地居民迄今只交地方税。不错,他们也应付关税,收入原则上归大不颠,但是征收关税是为了实施贸易航海法,指导商业活动的流向,而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何况很少有人交纳关税,因为贸易航海法总是被置之不顾。譬如,美利坚商人习以为常地从法属西印度群岛违法进口糖,然后竟然往该地输送铁制品,违反美利坚人不许生产出口商品的法律。实际上,殖民地居民只交纳各自立法会议机构批准的那些税收,以供地方用途。实际上,美利坚居民在帝国内享有一定程度的免税权。不列颠议会开始采取行动,目的就是反对这种地方特权。

殖民地居民反对新税英国内阁根据 1764 年《税收法》(“糖法”),一面降低和放宽美洲殖民地的应纳关税,一面着手制订实际而系统的征税方案。翌年,内阁试图把大不列颠本土上的臣民安安分分交纳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又属平平常常的一种赋税扩大到美洲,令殖民地的英国臣民也同样缴纳。规定所有使用纸张的东西,如报纸、商业单据和法律证件,都须缴税,纳税后贴上印花,以资证明。这种印花税法激起各殖民地猛烈而一致的反对,在商人、律师和编辑这些能说会道的阶层中尤甚。因此,印花税法在 1766 年废除。1767 年,议会笨拙地设法寻找出一种可为美利坚人接受的税法,蓦地制订出“汤森税法”,规定殖民地进口纸、颜料、铅和茶都得课税。这又激起新的抗议,汤森税法于是被迫取消,但仍保留茶叶关税,借以象征议会对帝国内一切人拥有课税权。

争辩代表权殖民地居民业已证明执拗得很,政府倒是相当圆通,然而却缺乏建设性思想。美利坚人争辩说,他们在议会无代表权,因而议会无权向他们课税。英国人回答说,议会代表大不列颠,同样也代表美利坚。而且,还提出这样的论据:如果费城没有向下院派送实际遴选出来的代表,英国的曼彻斯特也没有,但是,两地都享有“实质上的代表权”,因为下院议员绝不会仅仅代表地方选民说话,而是使自己代表整个帝国的利益说话。对此,许多美利坚人反驳道,如果曼彻斯特没有“真正”的代表,那它就应该有。这一观点,当然也是英国改革者心存的信条。与此同时,在取消印花税法和汤森税法以后,严峻的盎格鲁—美利坚问题有所平息。双方仍未彻底阐明自己的原则立场。但是,美利坚人实际上一直抵制重大的征税,而议会则一直采取克制态度,没有严厉地使用权力。

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 年发生一大事件,破坏了平静的局面。对变得更加不满的美利坚人来说,这一事件证明:主要政策都要取决于大洋彼岸的一个全球经济制度,实有种种不利因素。东印度公司处境困难。它有大量剩余的中国茶待售,总之,它要求得到新的商业特权,以补偿由于 1773 年管理法而丧失在印度的政治特权。过去,公司必须到伦敦公开拍卖货物,其他商人再从伦敦分头销售。此时,1773 年,议会给予公司特权,它可以通过美洲的公司代理人,把茶叶直接卖给美利坚商人。茶叶是当时商业资本主义中的一笔大宗买卖。这样一来,殖民地消费者也许会少付些茶钱,但美利坚的经纪商人可就得靠边站了。于是,美利坚一切港口都抵制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在波士顿,为了防止该公司的茶叶强行搬上岸,有一群乔装打扮的人闯到茶船上,把一箱箱茶叶倒入港口的海水里。对于这种破坏他人财产的行为,不列颠政府采取了远远超过其应得的惩治措施。它下令“封闭”波士顿港。这样,波士顿市面临经济崩溃的威胁。事实上,不列颠政府还取消了马萨诸塞的自治特许状,禁止举行地方选举和市镇集会。

《魁北克法令》与此同时,在 1774 年,显然巧合的是,议会颁布了《魁北克法令》。此法令是英国在那些多难之秋制定的最英明的立法,其中规定新近被征服的加拿大法国人成立一个政府,给予他们享受法国民法和信奉天主教的保障,从而为即将建立的“大不列颠帝国”奠定了基础。但该法令给魁北克确定的边界有点同法国人自己本想确定的相仿,即俄亥俄河以北的全部领土全都包括在内,也就是现在的威斯康星州、密执安州、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这样定界,不列颠立法者认为完全合情合理,因为这个地区为数不多的欧洲白人都是法国人,同时因为在开凿运河和建造铁路以前的年代,要到这整个地区来,就必得绕道圣劳伦斯河流域和大湖区。但对美利坚人来说,魁北克法令是一种亲法、亲天主教的暴行,而且,正当旧殖民地的陪审团权力和立法会议权力受到威胁的时候,魁北克法令却完全不提到北方新殖民地的这些代表机构,也真是令人感到不安。人们把魁北克法令与封闭一个美洲殖民地港口和破坏马萨诸塞政府的事情混在一起,从而认为那是 “不可容忍的法令”之一,必须抵制。

艾萨克·史密斯夫人

作者: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美国人,后入英国籍,1737—1815 年)

史密斯夫人是波士顿一个商人的妻子。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领导人中,许多来自资产阶级家庭。史密斯夫人代表了这种家庭环境的特征。总的来看,这是个殷实、舒适、刻苦工作的环境。史密斯夫人的衣着和周围的事物,虽没有格雷厄姆夫人画像所刻画的那样雅致,仍可表明她在新英格兰社会上的高贵地位。科普利不喜欢美国日益高涨的革命激情,1774 年永久移居英国。[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Gift of Maitland Fuller Griggs,B.A.1869,LHD1938(1941.74),(detail)]

于是,议会权力和集中规划的含意,此时确实昭然若揭了。这不再仅仅是纳税的事情而已。一个政府既要考虑东印度公司,要考虑法裔加拿大人,又要考虑不列颠的纳税人,那么这个政府就算比 1774 年的诺思勋爵内阁更为深谋远虑、更为开明,也许都无法同时使十三个沿海殖民地的美利坚人感到满意。这些美利坚人,自从 1763 年以来就不再害怕法兰西帝国,他们更不愿意为了留在不列颠帝国里受保护或受控制而放弃自己的利益。不列颠的政策,在沿海的城镇里,在边远的森林地带,在富有的土地投机者和贫困的边疆开拓者中间,在商人和依靠商人生意维持生计的工人中间,全都引起了反感。人们在议论着美利坚人自由决定自己政治生命的课题。不过在 1774 年,乃至后来一段时间,对倡导独立思想有所准备的人却寥寥无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