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族主义在东欧

民族主义在东欧

时间:2024-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东欧,波兰人和马扎尔人很久以来就是政治上积极活动的民族主义者。但是在东欧,长期以来,民族主义思想多半表现在文化方面而不是在政治方面。新的民族主义思潮激励了马扎尔人。1837 年,一座匈牙利民族剧院在布达佩斯建立起来。斯拉夫人的复兴运动在东欧各国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斯拉夫人的复兴运动。在民族运动高涨的 19 世纪,斯拉夫文化优越论更系统地形成为一种“学说”,而且趋向于同泛斯拉夫主义汇合一起。

在东欧,波兰人和马扎尔人很久以来就是政治上积极活动的民族主义者。波兰人期望取消被瓜分的状况,重建他们波兰人的国家。马扎尔人则坚持要求在哈布斯堡帝国里实现匈牙利王国的自治。但是在东欧,长期以来,民族主义思想多半表现在文化方面而不是在政治方面。若干世纪以来的发展,使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罗塞尼亚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趋于湮没状态,甚至波兰人和马扎尔人也是如此,只是程度上稍轻一点。他们的上层阶级分子都是说德语或者法语,并指望维也纳或者巴黎赞同他们的想法。各国本地的语言依然是农民的语言,文化也仍是农民的文化,都不为文明的欧洲人所知晓。在这许多民族语言中,看来有不少可能会逐渐消失。

历史文化的保存但是,到 19 世纪初期,新的爱国志士们开始要求保存本民族历史的文化。他们收集民间故事和民谣;第一次以编写语法和词典的方式来研究语言,并着手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著述。他们极力主张本民族中受过教育的阶层放弃外国的方式。他们还撰写他们所属的几个民族在中世纪时期的显赫功绩的历史。新的民族主义思潮激励了马扎尔人。1837 年,一座匈牙利民族剧院布达佩斯建立起来。罗马尼亚出现的情况是,有一位原出生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名叫乔治·拉扎尔的青年农民,他早在 1816 年便在布加勒斯特教书,用的是罗马尼亚语(这使那些喜欢讲希腊语的上层社会人士为之惊讶)。他讲到,远在古罗马图拉真皇帝时,罗马尼亚便具有卓越的历史。至于希腊人,他们则幻想恢复中世纪时的希腊帝国(即西方人所知道的拜占庭帝国),在这里,说希腊语或属希腊正教的人应成为巴尔干各国的统治民族。

斯拉夫人的复兴运动在东欧各国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斯拉夫人的复兴运动。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波兰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罗塞尼亚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以及由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组成的南斯拉夫人。所有斯拉夫人的这些分支都在发展新的民族主义。1814 年,塞尔维亚人武克·卡拉基奇出版一部本族语言的语法和一部选集《塞尔维亚流行歌曲与叙事诗集》。他制订出一套塞尔维亚语字母表,翻译了《新约全书》,并且宣布拉克萨(现今是杜布罗夫尼克)地方语是所有南斯拉夫人的正式语言。1836 年,历史学家帕拉斯基出版了他编写的《波希米亚史》第一卷,企图使捷克人对其民族的过去产生一种新的自豪感。这部书最初是用德文,即受过教育的捷克人一般使用的书面语言写成的。但是不久,他便改用捷克文,并且意味深长地将书名改为《捷克民族史》。在波兰人中,诗人和革命家亚当·密茨凯维支是值得提出来介绍的。1823 年,他由于参加秘密团体而被俄国人逮捕。不久,他获得沙皇政府允许转去西欧。1840—1844 年,他在法兰西学院讲授斯拉夫语,经常利用课堂作为讲坛,发表具有说服力的辩词,主张一切民族都应得到解放,并应推翻独裁制度。他曾撰写以波兰历史为主题的叙事诗,并且继续不断地在流亡于法国的波兰革命者中间进行活动。

俄国人的斯拉夫文化优越论俄国人(他们曾被波兰人和捷克人认为是非常落后的)本身在发展鲜明的民族意识方面比较缓慢。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统治下,一种西化或者欧化的倾向曾居于支配地位。可是,在亚历山大晚年与 1825 年他去世以后,斯拉夫文化优越论便开始传播开来。俄国人的斯拉夫文化优越论,或者说是俄国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思想(这种生活方式既不同于欧洲的生活方式,也不受欧洲生活方式所腐蚀),只是把德国国民精神的基本思想应用到俄国方面来罢了。在俄国,这种见解至少是同反对彼得大帝改革的那些思想是同样陈旧的。在民族运动高涨的 19 世纪,斯拉夫文化优越论更系统地形成为一种“学说”,而且趋向于同泛斯拉夫主义汇合一起。后者实际上也同样地主张斯拉夫民族是一个整体。但是,在 1848 年之前,泛斯拉夫主义仅仅是处于萌芽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