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属刚果是 19 世纪后期欧洲帝国主义者残酷剥削的代名词。虽然纠正了 1914 年以前最粗暴的行为,但布鲁塞尔仍掌握着政治控制权,而且几乎没打算让这个大殖民地(面积是比利时的 80 倍)自治。1960 年,当邻国法属刚果(其首都是布拉柴维尔)赢得独立时,比属刚果的独立要求高涨。
冷战的纠缠面对独立的压力,起初建议三十年过渡期的比利时政府决定结束渐进主义,1960 年宣布 6 个月内撤离。随之而来的是混乱。两位主要民族主义领导人彼此不和,其中之一是左派领导人卢蒙巴。种族和地区的对立进一步加深,没有人准备履行政府的职责。军队发生反叛,士兵转向攻击其欧洲军官。与此同时,铜矿生产省沙巴(当时叫加丹加)企图分离。比利时伞兵迅速飞回,联合国派出国际军队来恢复秩序。1961 年当卢蒙巴被暗杀时(有证据证明美国共谋),因苏联和西方对抗的威胁使原本就困扰的形势变得愈加捉摸不定。苏联指控欧洲人与他们的美国支持者故意制造混乱,所以欧洲人应当返回去。
蒙博托和扎伊尔沙巴的分离被制止了,但由比利时和美国支持的刚果政府继续与左派反政府武装作战。最后是蒙博托上校于 1965 年建立了一个持续三十二年的专制政权。他立即把大型矿业公司和其他经济部门收归国有。为标志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地名和人名都被非洲化。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蒙博托·塞塞·塞科,国名变成扎伊尔,如同其著名的河流。首都利奥波德维尔和第二大城市斯坦利维尔,都是令人想起欧洲帝国主义的名字,现改称金沙萨和基桑加尼;阿尔伯特湖改名蒙博托湖。
扎伊尔是非洲面积第三大国家(仅次于苏丹和阿尔及利亚),其城市相隔遥远,道路过密但路况差,拥有大量铜、钻石、钴和其他矿产资源。虽然有潜在的财富,它仍是不发达国家,而且蒙博托多年的挥霍使国家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在他执政的最后几年,国家背负严重的债务,粮食依靠进口,政治愈加腐败。美国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对其提供资金援助,并把扎伊尔当成对抗邻国的基地,如安哥拉,那里的左派力量正在为建立自己的政权而战。
刚果民主共和国1987 年,当蒙博托不再有美国的支持时,他遇到了国内反对派的挑战。后者因主张实行多党选举而势力上升,但蒙博托没有在意这一结果,而且在随后几年中继续他的独裁统治。与此同时,主要由劳昂·卡比拉领导的一支游击队得到邻国卢旺达和乌干达的支持正在聚集力量,1996 年开始起兵,他用 7 个月的时间,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横扫了全国。1997 年卡比拉的军队控制了首都,迫使蒙博托逃离刚果。扎伊尔正式变成了刚果民主共和国。后殖民地非洲镇压最严酷、最腐败和最残忍的专制政权得到了如此不光彩的结局。数月之后,蒙博托在流亡中去世。
然而,刚果问题并没有结束。当卡比拉成为一个独裁者,除了自己的政党外禁止所有的政党,逮捕反对派领导人,并不准联合国赞助的人权组织对其军队的镇压行为进行调查时,人们对其推翻蒙博托的满意就消失了。卡比拉因为没有努力建立自己国家的军队,而只是依靠邻国的军队,所以许多刚果人把他视为邻国支持的傀儡,这些邻国渴望掠夺刚果的大量资源。卡比拉因受其前联盟军队的干扰而削弱了控制政权的能力,卢旺达和乌干达开始了推翻他的军事行动,而且很快就控制了半壁江山。到 2000 年,在刚果有 5 个分裂的国家的军队,或支持或反对卡比拉,而卢旺达和乌干达正在相互打仗。翌年,卡比拉被杀,为了稳定局势,很快做出决定让他的儿子作为继任者,宣誓就职。外国军队逐渐退出刚果,但内战继续,直到 2003 年联合国维和部队和脆弱的停火协议使暴力冲突得以结束。约瑟夫·卡比拉保有政权,选举被推迟。如同 20 世纪 60 年代从欧洲帝国中涌现出的许多其他非洲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在 21 世纪初仍然远离民主化或和平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