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关系

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关系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双方拿非洲国家做交易达到了各自的目的。为了使签字各国在必要时能保证其要求起见,今后任何新的占领必须正式通知签字各国。这是在国际协议中较早出现的关于占领的公认条件的解释。德国的殖民冒险家彼得斯与东非酋长签订12个条约,获得了乌萨加拉地区。两国于1886年达成妥协,瓜分了东非鲁伍马河与塔纳河之间的地区,北部归英国,南部归德国。由于苏丹爆发马赫迪起义,使英国占领这一地区的计划受阻。

参与瓜分非洲的主要国家是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比利时和意大利,其中英国、法国实力最强。所有这些国家都是为了抢夺更多的地盘,以扩大自己的投资场所、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另有些因素促进了它们的争夺:英国在美国、德国等后起国家经济发展的追赶下,渐渐失去在世界商品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想抢占更多殖民地弥补损失;德国作为新兴强国,表现了一个后来者对争夺空间的特有的强烈欲望;其他较弱的国家则想利用大国间的矛盾,趁机在空隙中捞取利益。

英国、法国19世纪70年代就在北非、西非开始抢夺,彼此竞争激烈,如争夺埃及、突尼斯、尼日尔河口等,最后多数都达成了妥协。例如,法国、英国都在突尼斯扩张经济势力,法国当时已占领阿尔及利亚,为加强自己在地中海和北非的地位,70年代起就积极准备侵占突尼斯,想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连成一片。英国对在埃及扩张特别关注,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主要股权后,它把这条通向印度和远东的商道看成帝国的生命线,因此把侵占埃及作为既定国策。法国也一直对埃及抱有野心,并在埃及有一定势力。结果,英法达成默契:英国对法国出兵占领突尼斯(1881年)表示谅解,法国则默认英国占领埃及(1882年)。双方拿非洲国家做交易达到了各自的目的。

19世纪70年代列强在非洲的探险中,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1876年,他召开国际地理学会议,成立了一个“国际考察和开发中非协会”(通称国际非洲协会),并在各国设立分会。之后,他重金收买著名探险家、美籍人斯坦利,派他打着“国际非洲协会”的旗号,考察刚果河流域,实际上是为与比利时抢夺领土。[1]此时,法国也派布拉柴到刚果河流域抢夺。比、法之间展开激烈争夺。布拉柴由加蓬境内奥戈韦河口溯流而上,首先进入刚果,抢先与巴特克人的国王签约,获得对刚果河和马莱博湖两岸的保护权,法国政府根据该条约宣布建立法属刚果殖民地。斯坦利迟到一步,只好在左岸建立据点(即后来的利奥波德维尔),宣布不承认布拉柴签订的条约。这样他就与法国人发生尖锐冲突。1883年斯坦利急于得到刚果河流域的土地,把下游地区所有非洲部落酋长召集到利奥波德维尔,威逼利诱,迫使他们同国际非洲协会签约,接受保护。1884年,签订了450个保护条约,领土面积为200多万平方公里,这就为建立利奥波德统治的刚果奠定了基础。法国、葡萄牙、英国都不承认斯坦利获得的条约的合法性,葡萄牙声称它早就对刚果河口拥有主权,英国支持葡萄牙。

19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以咄咄逼人的姿态加入抢夺,数年之内先后占领了西南非洲、多哥和喀麦隆。[2]西南非洲是一位德国商人用580万英镑和260条枪从纳米比亚酋长那里“购买”的,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德国随即宣布该地区接受德国保护。接着又派军舰到多哥和喀麦隆海岸,迫使那里的酋长分别签订接受保护条约,获得了多哥和喀麦隆。德国的快速行动使英国在这里的扩张计划受阻。1884年,为争夺喀麦隆,英、德两国军舰几乎交火。德国还插手刚果河流域之争,支持法国的要求,以对抗英国。

利奥波德二世希望把自己对刚果的抢占合法化,其他国家则各有各的打算。显然,争端不再能用双边协定的办法解决。在俾斯麦的提议下,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在柏林召开了国际会议,有15个国家参加,即德国、葡萄牙、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俄国、瑞典、挪威、丹麦、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任何非洲国家参加的会议,决定了未来非洲的命运。在刚果河流域的问题上,由于各方相持不下,而利奥波德投出了允许自由贸易的诱饵,会议达成协议,承认比利时对这一地区的主权,成立以利、奥、波、德为元首的刚果自由邦,实行贸易自由、过境自由和航行自由。其实,与会国主要感兴趣的问题还不是刚果问题,而是确定未来瓜分非洲的原则。会议决定,为避免各国为争夺而发生武装冲突,对非洲沿岸土地的占领必须是实际的占领方为有效。为了使签字各国在必要时能保证其要求起见,今后任何新的占领必须正式通知签字各国。这是在国际协议中较早出现的关于占领的公认条件的解释。之所以提出“沿岸”,是因为当时有种共同的默契:谁占有沿岸,谁就拥有内地。这是强盗们关于未来分赃的协议,“有效占领”和“正式通知”的规定等于在起跑线上发出信号令,宣告疯狂瓜分非洲新阶段的开始。

会后,各国都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瓜分计划,都想捷足先登,抢占更多地盘,并把自己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英国已经占领了北非的埃及和苏丹(埃及的附属国)以及南非。英国有一个“二C计划”,就是想把南北非洲的英国殖民地连接起来、纵贯非洲的开普(Cape)—开罗(Cairo)计划,并扬言要修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作为运输的大动脉。法国已占领西非大片地区和东北非海岸的一些地区,它要把东西非的属地连接起来,制定了横贯非洲的塞内加尔(Senegal)—索马里兰(Somaliland)计划,即“二S计划”。德国在占领东非部分地区后,计划把德属东非和它已占领的西南非洲连接起来。葡萄牙则计划把它在东西海岸的属于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占领区连接起来。意大利计划在东北非抢占更多地区,利奥波德也计划在刚果河流域进一步扩展。[3]所有这些国家都立即行动起来,唯恐被别人抢了先,破坏了自己的计划。

德国的殖民冒险家彼得斯与东非酋长签订12个条约,获得了乌萨加拉地区。1885年3月,德国通知各国,它已有效地占领了这一地区,接着又兼并维图地区。英国急忙在东非抢占乞力马扎罗山脉等几个要地,阻止德国进一步扩展。英德两国形成对峙。两国于1886年达成妥协,瓜分了东非鲁伍马河与塔纳河之间的地区,北部归英国,南部归德国。此后双方继续向外扩展,争端再起。1890年第二次达成妥协,德国取得包括马菲亚岛在内的东非沿岸地带,英国对桑给巴尔建立了保护,宣布乌干达为保护国。

在北非,英国和法国争夺尼罗河上游谷地的斗争更为激烈,几乎爆发了战争。这是因为这片地区是英国“二C计划”和法国“二S计划”的交叉点,如果被一方夺得,另一方的计划就无法实现。这是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由于苏丹爆发马赫迪起义,使英国占领这一地区的计划受阻。而法国却不动声色地从东西两面向这里靠近。英国人则绞尽脑汁,竭力堵截法国西扩东进的道路,成效甚小。1898年7月10日,由马尔尚上尉率领的法国远征队从法属刚果出发,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尼罗河左岸的法绍达村,迫使希卢克人酋长接受保护条约,宣布法国已有效占领了尼罗河上游谷地。两个月后,克其纳将军率领的英国军队在恩图曼战役中打败了马赫迪起义军后,星夜兼程南下,抵达法绍达。克其纳宣布这一地区归属埃及,并将不足150人的马尔尚的远征队包围。英国决心不惜与法国全面开战,也要把尼罗河上游谷地握在自己手中。法国由于在欧洲已与德国严重对峙,无力再与英国作战,因此撤出远征队,以示让步。不过,法国并不甘心一无所获。它要求得到尼罗河上游左岸的另一片地区,作为补偿。1899年3月,英法达成协议,法国得到苏丹达尔富尔省以西大片地区,使法属西非、北非、中非连成一片。[4]英国占领尼罗河上游谷地,意味着英国向实现“二C计划”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宣告法国“二S计划”的破产。

在非洲南部,参与争夺的殖民国家主要是英国和德国。1879年英国武装占领了祖鲁兰。英国唯恐德国从西南非洲向腹地扩展,遂于1885年派兵占领了贝专纳兰。1890年,英国任命狂热的帝国主义分子谢西尔·罗得斯为开普殖民地总督。罗得斯此前通过巧取豪夺,已成为南非钻石矿最大的垄断者和南非首富,对实现“二C计划”最为热衷。还在没有当总督前,他就于1889年作为南非公司老板派人到马塔贝莱兰,以1000支枪、10万发子弹和每月100英镑租金作代价,骗取了其全境的开矿权。罗得斯把开矿权的转让硬说成是主权的转让。在得到英王的授权后,他建立了武装,并派开拓队去建立统治机构。马塔贝莱兰国王起而反抗,1893年他派装备有机枪、大炮的军队打败了国王,占领了这个国家,改名罗得西亚(即南罗得西亚)。又从巴罗策兰酋长手里租借了领土,每年租金1200英镑,这块地后称北罗得西亚。在被任命为总督后,罗得斯还向北扩张。1891年占领了尼亚萨兰。至此,英国在南部非洲的殖民地基本上连成一片。现在,横亘在实现“二C计划”南段道路上的障碍,就只有布尔人的两个小共和国了。1899—1902年,爆发了英布战争。英国打败了布尔人,吞并了他们的两个共和国,“二C计划”南段完全开通。但这场战争已经是侵略者之间对非洲人土地的再瓜分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了。

英国的“二C计划”北段、南段都已打通,唯有中段被德属东非和比属刚果隔断。1894年,英国曾和比利时议定,让比属刚果扩张到尼罗河左岸,比利时则把从爱德华河南岸到坦噶尼喀湖北端一条宽25公里的地带租给英国。但因法国、德国竭力反对,比利时被迫后退,未能实现。

90年代后,英、法、德还在争夺摩洛哥方面做了交易。英国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支配权,法国承认埃及完全从属于英国。德国同样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权力,法国则把法属刚果的一部分土地让予德国。1912年法国宣布摩洛哥为其保护国。法国还占领了马达加斯加岛。

意大利早就对濒临红海的埃塞俄比亚抱有野心,1882年占据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后,就力图占领埃塞俄比亚,建立非洲之角殖民帝国。英国为阻止法国向这里扩张,宁愿支持意大利实现其野心。1885年英国把马萨瓦城让给意大利。1887年意军侵入提格雷邦,但为埃塞俄比亚所败。1895年它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又遭失败。[5]虚弱的意大利帝国主义的美梦始终未能实现,唯一的成功是在北非乘摩洛哥危急的混乱时刻,于1911年出兵的黎波里,占领了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利比亚,并宣布利比亚为其殖民地。

这样,整个非洲便被瓜分完毕。1900年,法国占领的土地占非洲总面积的35%,英国占30%,其余为:德国占8%,意大利、比利时各占7.9%,葡萄牙占6.9%,西班牙占1%。从经济价值上说,英国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最为发达,资源比较丰富。战略上最重要的地区,如苏伊士运河区、地中海和红海的出口、好望角等也大都成为英国属地。不过英、法贯通非洲的野心都未能实现。

瓜分非洲是帝国主义强盗面目的总暴露。为达到目的,所有人类已知的卑劣手段都被堂而皇之地拿了出来,并被冠以种种合法的美名。弱肉强食被誉为原则,强者为王被尊崇为公理。西方资产阶级总是自诩为文明的化身,然而他们留下的却正是人类最丑恶的记录。

在日本沿着独立发展道路日益走向富强昌盛的同时,亚洲所有其他国家却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这个趋势的加速是与西方殖民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帝国主义剥削的需要,使抢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西方国家更为迫切的任务。已经被套上殖民枷锁的亚洲无力抗拒这个恶潮,被殖民地半殖民地化。它们被进一步拖入世界市场,遭受西方金融资本的更为沉重的剥削。金融资本的剥削有新的特点,带来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一系列变化。相应的,亚洲多数国家的反殖反封斗争也出现新的特点,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庞大和高度集中要求市场和原料供应必须得到确实保证,因而70年代后西方国家对亚洲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争夺空前加剧。最有利的控制是把亚洲国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这样才能排除竞争者,获得独占的地位。70年代前亚洲国家已有部分沦为殖民地,部分是半殖民地,朝鲜尚保持独立。70年代后,半殖民地国家和朝鲜便成了列强抢夺的首要目标。日本明治政权建立不久即对朝鲜发动侵略,1876年打开朝鲜大门,迫使朝鲜统治者与之签订《江华条约》。1905年又迫使朝鲜签订《汉城条约》,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进而吞并朝鲜。法国的矛头主要指向印度支那半岛。1863年利用柬埔寨内乱与暹罗的矛盾,强迫柬埔寨统治王朝与之签订《柬法条约》,接受法国保护。在越南,自签订《西南条约》后,法国就不断扩展势力。1867年借口阮朝怂恿义军抗法威胁法国在东部的安全,出兵占领了南圻东部三省,随即宣布南圻全部为法国领地,建立了法属殖民地。此后,又不断向北圻发动进攻,1883年在打败阮朝军队后迫使阮朝统治者签订第一个《顺化条约》,接受法国保护,在北圻建立保护制度,在中圻建立半保护制。1884年法国又迫使阮朝统治者签订了第二个《顺化条约》,规定法国在越南对外关系方面代表法国,法国可以在越南任何地方驻军,保留阮氏朝廷,在它的名义上管辖中圻。越南完全成了法国的殖民地。1887年法国把越南和柬埔寨组成法属印度支那联邦。1893年又借口“帮助”老挝摆脱暹罗控制,出兵侵入老挝,迫使暹罗朝廷与法国签订《曼谷条约》,把老挝变成了法国的保护国。1899年,老挝也被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缅甸在第一次英缅战争后,已把沿海大片地区割给东印度公司。1852年英印总督强迫缅甸统治者接受既成事实。1885年英国商人在缅甸遭到拒绝,英国就发动第三次侵缅战争,侵占了上缅甸。至此缅甸全被占领,成了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俄国吞并了中亚细亚和中国的大片领土,1911年又策划蒙古“独立”,使之事实上成了俄国的保护国。对中国、奥斯曼帝国、伊朗和暹罗,列强展开了激烈争夺。然而中国和奥斯曼帝国领土辽阔,哪个国家也无力独占,列强就在这两大帝国内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界,形同肢解。对伊朗,英俄争夺相持不下,最后于1907年双方订立协定,划分势力范围。对暹罗,来自东西两面的法英势力在这里遭遇,谁也无力将对方赶走,最后于1904年双方签约,以湄南河为界,法英各保持自己的控制区。所有这四个国家的封建王朝都继续存在,甚至受各国共同保护。自然,它们不过是列强手中的工具,它们存在的价值仅在于维持列强共同统治的秩序不受破坏。这样,到19世纪末,亚洲(日本除外)便被瓜分完毕,沦为殖民地的国家面积占亚洲总面积的56.6%,其余的是半殖民地。[6]

拉美各国在独立战争时,经济由半岛人(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大地主手里转到土生白人手里。由于剥削重,农产品的世界需求量又很大,继续封建剥削有利可图,所以没有地主感到有投资办工业的必要。相反,所有大地主、种植园主都希望保持现状,只要农产品能大量输出,能给他们带来厚利,他们宁愿国内工业不发展,日用消费品由国外进口。商人也很少有人办工业。这一则是因为参与进出口贸易也能给他们带来利润,另一方面,办工业需要解决技术、市场和原料供应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还要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他们也不愿冒这个风险。这样,独立后民族工业发展就没有动力,土生白人地主的政权根本不去促进它的发展。

独立后的拉美各国,既然国内的工业品继续仰赖外国供应,就为外国商品的长驱直入敞开了大门。英国货在独立前已进入了拉美市场,此时已不是进入的问题,而是占领整个市场的问题。1824年英国外交大臣坎宁毫不掩饰地说:“钉子拔掉了,西属美洲自由了。如果我们在处理事务时不出什么差错的话,它是属于英国的了。”别的强国如美、法、德虽然也有一定的商品进入,但数量有限。这样,拉美就成了以英国为主的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独立前的模式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变本加厉。

帝国主义对拉美经济上的控制为政治渗透开辟了道路,政治侵略与日俱增。在这方面,占上风的是美国。由于它有着地理上和历史传统上的各种便利条件,其侵略活动是多方面的,常常伪装得颇为巧妙。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了“门罗主义”,宣称美国不干涉任何欧洲国家在美洲已有的殖民地,但反对任何欧洲国家在美洲进行新的殖民扩张。[7]实际上是把拉美当做自己的后院。从那以后美国就一直以门罗主义为工具,大肆干涉和侵略拉美国家。19世纪后半期,它又找到一个新的侵略武器,即泛美主义。拉美革命者曾提出拉美国家联合起来,建立美洲联盟的主张,目的是要统一拉美的力量,抵御外侮,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如古巴的何塞·马蒂提出过“劳动者的美洲”的想法,主张被共同理想所鼓舞的美洲各国人民建立必要的联盟。又如在玻利瓦尔倡议下1826年在巴拿马召开的拉美国家会议,目的是为建立拉美各国间的合作奠定基础。会议建议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拉美国家间的纠纷。1847年、1864年分别在利马举行了南美国家会议,在后一次会议上还提出了建立拉美国家联盟的问题。这种努力是进步的、有积极意义的。美国倡导的泛美主义完全是另一回事。它标榜整个美洲联合起来,实际上是要排斥其他殖民势力,把整个美洲都置于美国控制之下。拉美各国的领导人多数对美国的真面目还认识不清,还不能区分美国的倡议与拉美活动家原来倡议的不同。1889年,在美国操纵下,召开了美洲国际会议,成立了美洲共和国商业局,即泛美联盟的前身。美国就利用这个泛美组织通过订立各种协定,在“合作”、“帮助”的美名下,大力从政治上、经济上展开侵略活动。正是得力于这种手段,在拉美外贸输入总额中,美国占25%,英国占24.4%;在输出总额中,美国占30.8%,英国只占21.2%。不过在资本输出方面,美国仍较英国落后。美国也不断发动军事侵略。1834年,美国扩张主义分子在墨西哥的得克萨斯制造叛乱,宣布“独立”,1845年,“孤星共和国”得克萨斯被并入美国。接着美国又利用墨西哥内乱,发动侵略战争(1846—1848年),夺占了墨西哥一半领土,面积超过德、法两国的总和。墨西哥人认为,墨西哥的不幸是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8]1898年,美国又发动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里夺占了古巴和波多黎各。1903年美国又制造巴拿马事件,使巴拿马地区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然后攫取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和对运河区的永久租借权。运河工程持续了十年(1904—1914年),建成后,全长81.3公里。巴拿马人民为修运河死了7万人。运河修好后,运河区由美国派军队占领,成为国中之国。美国还用金元外交收买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培植傀儡;并实行“大棒政策”,肆意干涉一些国家的内政。

欧洲列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治侵略。如1861年西班牙在其代理人支持下,在多米尼加恢复了殖民统治,1865年被多米尼加人民赶走。1864年它派遣舰队强占了秘鲁的钦查群岛,1866年被赶走。1861年底,英、法、西三国以墨西哥宣布暂停支付外债为由,先后派遣侵略军在墨西哥登陆。在墨西哥人民的坚决抗击下,1862年英、西军队被迫首先退出,法国在遭到重大伤亡后最后也不得不于1867年撤军。此后欧洲国家的直接干涉虽然减少,但都千方百计地采取其他形式加强政治控制。

拉美国家重又沦为半殖民地过程到19世纪末最后完成。

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各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墨西哥人民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证。

墨西哥是一个多灾多难之国。15世纪末,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西方殖民强盗打破了墨西哥社会的宁静生活。此后,持续遭受西班牙整整三个世纪的掠夺和蹂躏。经过1810—1821年的独立战争,才最终挣脱宗主国的殖民枷锁。然而,独立运动并没有使墨西哥走出漫漫黑夜,国家疮痍满目,生产力下降,殖民统治留下的后遗症成为难以治愈的痼疾沉疴,继续折磨着这个国家。1824—1848年共发生250多次政变。

20世纪初,军事独裁政权统治下的墨西哥社会险象环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异常。农民夺地、工人罢工、民族资产阶级反抗接踵而至。民族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群众痛恨专制政权的政治情绪,大造革命舆论。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骤起,随即席卷墨西哥大地。

把东方变成西方国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政策,无论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产生了大致相同的后果。手工业者和农民受到的损害最大,封建主的利益也部分受到影响。一系列起义爆发实质上是利益受到损害的阶级、阶层直接或间接对西方在新阶段加强剥削的反抗。主要的民族起义有:1825—1830年印尼爪哇人民起义、1848—1852年伊朗巴布教徒起义、1851—1864年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1899—1901年的义和团运动、1857—1859年印度大起义、1867—1868年日本人推翻幕府统治的斗争、1908—1909年的奥斯曼土耳其革命。

19世纪,统治伊朗的是卡扎尔王朝。伊斯兰教是国教。高级阿訇也是大封建主,和世俗大封建主一起构成王朝的支柱。伊朗在18世纪末就成为英国、俄国、法国争夺的对象,进入19世纪后,列强的争夺加剧。

随着外国掠夺的强化、大量赔款的支付和商业税的减少,卡扎尔王朝国库耗空,只得于旧税之外,增加种种新税。又到处设置关卡,向商人敲诈勒索。卖官鬻爵是另一个开辟财源的手段,不仅朝廷卖,省督及其下属官员也卖。朝政腐败不堪,各级官员只知搜刮钱财。农村的封建主则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并大肆兼并土地。这一切造成商业凋敝,农田荒芜,民不聊生。一场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慢慢酝酿成熟了。

伊朗是伊斯兰教国家,伊斯兰思想渗透一切领域,人民的反抗也不免会披上宗教外衣。伊朗信仰的是什叶派。什叶派把自己的宗教领袖称为伊玛目,以阿拉伯帝国初期的四大哈里发中的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对伊玛目的崇敬甚至超过崇敬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这样,伊玛目观念就成了什叶派信仰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逐渐形成了一套教义。按照这种教义,伊玛目被认为是神圣的超人,是真主灵性的体现,产生于光,真主的一切福音都通过他降世,传布人间。一个伊玛目死了,光会转到另一个伊玛目身上。伊玛目已有12个。第12个伊玛目马赫迪(救世主)还在年轻时就隐遁了,但当需要时,他将重返大地,重振信仰,解救人类。这就是救世主再现的观念。什叶派有个支派叫谢赫派,宣称马赫迪即将降临。巴布教的产生与谢赫派有一定关系。

巴布是门的意思。1844年,出身于布商家庭、原为谢赫派领导人的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自称巴布,宣称人们渴望的救世主马赫迪将通过他这座门传达意旨予人民。很多人相信他,拥护他,很快就发展成一个新的教派,叫巴布教。之后,他进一步宣称,他自己就是马赫迪,真主将通过他这座门传达意旨给广大人民,在世间建立正义天国。他写了一部《默示录》,作为巴布教经典。他说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各个时代有相应的不同的秩序,他是在新时代即将来临时,由真主派出制定新的社会秩序的,《默示录》就是《古兰经》的发展。他的主张是:建立正义王国;所有人不分地位高低和性别一律平等;所有巴布教徒受到保护,不信巴布教的人包括外国人应当被赶走,其财产应被没收、分配;废除苛捐杂税,实行统一货币,建立良好的邮政系统,严守商业秘密,保障人身自由和财产权等。巴布的主张触怒了封建统治者,1847年,国王下令将他逮捕。

1848年9月,北部马赞德兰省巴尔福鲁什城的巴布教徒举行起义。在与城中统治者的军队交火后,起义者撤到郊区的塞克塔别尔西墓地附近的森林里,修筑堡垒,建立营地。四处的教徒纷纷赶来参加,共两千多人,多为郊区农民和手工业者。领导者是下级阿訇、农民家庭出身的穆罕默德·阿里·巴尔福鲁什和胡赛因·波什鲁耶。在营地开始实施建立乌托邦的计划,过一种公社式的生活。实行了财产公有和共餐制,共同努力,统一分配工作。附近的农民带来了牛羊和粮食。当地统治者派军队来镇压,被起义者打败。1848年底国王派2000人的军队来镇压,起义者发动夜袭,又将王军击溃。备感震惊的王室再派7000人的大军,带着大炮前来围剿。起义者顽强抵抗,终因力量弱小,至1849年5月放下武器。随之而来的是血腥的报复,起义者剩下200多人全部被杀。然而,其他地区的巴布教徒并没有被吓倒。1850年2月,首都德黑兰的巴布教徒组织准备刺杀国王、宰相,夺取政权,事泄,40人被捕,有7人被杀。1850年在尼斯得、赞兼、尼里兹等城市又先后爆发了起义。在赞兼,巴布教徒有1.5万人,起义的领导人是毛拉穆罕默德·阿里。5月,州长下令逮捕一名巴布教徒,毛拉穆罕默德·阿里便率众起义。手工业者和农民是起义主力,小商人和低级阿訇也积极参加。起义者在城内筑起街垒,连妇女也参加了战斗。起义者宣布建立正义王国,实行财产公有。卡扎尔王朝派来镇压的军队被多次打败。朝廷怕控制不了局势,急忙下令处死狱中的巴布,并调动3万兵力去赞兼,用密集的大炮轰击,将起义镇压下去,并屠杀了所有起义者。到1851年底,各地大规模的起义都已被镇压。[9]1852年8月巴布教徒在德黑兰谋刺国王未遂,首都数百教徒遭到杀害。统治者趁机制造恐怖,在全国到处搜捕巴布教徒,残酷杀害,有的分给官僚贵族,让他们任意凌辱和折磨。巴布教并没有形成严密的组织,各地起义都为地方教徒自发举行,没有统一的计划。起义不是发动进攻,而是坐地据守,实施乌托邦计划。这样的起义要取得胜利当然是不可能的。

起义被镇压后,混入巴布教内的异己分子、买办商人的代表巴哈宣布反对暴力斗争,拥护封建王朝。巴布教不再存在。

(一)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叶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部分封建主和下层人民共同进行的、争取印度独立的全国性武装起义,是英国统治以后不断发生的反英武装起义的发展顶峰。卷入起义的地区占全印面积的1/6,人口占1/10。起义持续两年多,对英国殖民统治是个沉重的打击。[10]这次起义是英国统治以来民族矛盾的总爆发。19世纪英国殖民政策进入新阶段后,英国工业资本对印度剥削和统治的加强,使印度人民和英国殖民主义者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的强烈仇英情绪终于通过起义迸发出来。

1857年,英印军队改用恩菲尔德来复枪,其子弹包皮上涂有动物油脂(猪油或牛油),使用时需用牙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认为这是侮辱自己的宗教感情。前者手捧恒河水,后者面对《古兰经》,发誓要把英国统治者赶走。1857年3月,巴拉克浦尔的印度士兵因拒绝使用这种子弹,遭到镇压。一个叫潘迪的士兵击毙了英国军官,旋即被逮捕绞死,他所在的团队被解散。5月6日,在米鲁特,当局又因士兵拒绝使用此种子弹,逮捕85名士兵并判重刑。

涂油子弹事件以及当局的严厉镇压促成了起义爆发。5月10日,米鲁特的印度士兵揭竿而起,冲进监狱,释放被关押的伙伴,杀死了几名英国军官,烧毁了殖民官府,得到人民响应。起义军连夜向德里进发,次日抵达德里城下,德里士兵打开城门迎接。在消灭了城内的英国顽抗势力后,起义军占领德里。之所以要来德里是因为这是莫卧儿帝国故都,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还在这里,起义者要拥立皇帝为领袖,树立反英旗帜。巴哈杜尔沙二世始则犹豫,后来还是被说服参加,号召全国反英。以他的名义向全国发出文告,宣布恢复莫卧儿帝国的政权,号召全国人民一致起来,赶走英国侵略者。

占领德里的消息传出,各地闻风响应,迅即形成烈火燎原之势。5月13日费罗兹浦尔驻军起义,20日阿里加军民起义,21日白沙瓦附近驻军起义,30日勒克瑙、巴雷利军民起义,6月4日康浦尔、贝拿勒斯军民起义,5日斋浦尔军民起义,6日章西、阿拉哈巴德军民起义……这样一个接一个城市起义,不到4个月,起义地区就囊括了几乎整个北印和中印大片地区,包括西北省、奥德、洛希尔坎德、比哈尔本德尔坎德。在这广大地区内,起义城市连成一片,殖民政权除少数据点外荡然无存,民族政权到处建立起来。在旁遮普、拉其普他那、马哈拉施特拉、海德拉巴和孟加拉,也有零散的起义发生。北印度殖民军队几近全部瓦解。军队参加起义,把敌人的武装力量转变为人民的武装力量,弥补了下层群众缺乏军事训练和没有武器的缺陷。

5月10日到8月起义处于上升和发展时期。德里、康浦尔、勒克瑙是起义的主要中心。德里是起义的心脏。皇帝在这里,这里就是起义的中央政权所在地。许多地方的印度士兵在起义后自动来首都会合,接受调遣。这里聚集的武装力量很快达5万人。政权、军权最初都操在皇族手里。康浦尔起义领导人是那那·萨希布,起义不久他就加冕为马拉特联盟的佩什瓦。他的家臣唐地亚·托比指挥起义队伍。康浦尔附近成千上万农民加入起义行列,迫使当地殖民者的军队投降。那那·萨希布恢复佩什瓦称号对马拉特人有一定号召力。在他们看来,这是恢复马拉特人国家的信号。勒克瑙是原奥德土邦首府,这里起义主要领导人中包括著名穆斯林学者、前奥德纳瓦布顾问阿赫默德沙。他反英态度坚决,被英当局监禁,勒克瑙士兵起义后被救出。起义力量宣布恢复奥德国家,因纳瓦布年幼,由其母哈兹拉德·玛哈尔摄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形势,英国殖民统治者惊恐万状。当时印度的英籍士兵只有4万多人,驻扎分散,不足以镇压起义。当局赶忙从英国和伊朗调兵,并把正派往中国的侵略军中途截留来印,同时征召尼泊尔和旁遮普封建主的军事力量。英国援军分数路向起义地区发动进攻。1857年9月到1858年4月是城市保卫战时期。这是大起义的第二阶段。

英军反扑的重点目标是德里、康浦尔、勒克瑙。康浦尔在7月16日就已失陷,那那·萨希布在城下与英军激战失败。对德里的反攻始于6月,但只是在9月援军开到以后,才大规模攻城。

在德里,掌权的皇亲贵族并不认真组织防御,却贪污腐化,克扣军饷,向商人敲诈勒索。王妃姬娜特·玛哈尔、大臣阿赫沙奴拉等还秘密通敌,充当内奸。起义士兵极为愤慨。7月,他们通过选举建立了新的政权机构——行政会议。由6名军队代表,4名文职人员组成。巴雷利起义士兵领袖、原炮兵上尉巴克特汗被推举为领导人。行政会议接管了德里政权,不顾贵族反对,采取了许多革命措施巩固与群众的联系,加强防御力量,如惩治内奸(包括对通敌的王妃实行监视),打击投机商,向富商征收特别税,取消盐税、糖税,宣布以后将废除柴明达尔制,保证“土地归耕种者”等,得到人民热烈拥护。革命士兵和行政会议还迫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任命巴克特汗为军队总司令,从王子米尔扎手里接管了德里的防御指挥权。封建贵族不愿大权旁落,对行政会议和巴克特汗的工作竭力阻挠破坏,但只要被行政会议查获,给予惩治也毫不留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德里起义军的财政供应发生很大困难。各地来此的部队为款项分配时常发生纠纷,有越来越多的队伍撤走,到9月初只剩下1.2万人,此时英国围城军队却增加到1.1万人。9月14日,英军分五路发起总攻。封建贵族准备投敌,起义军则在巴克特汗领导下英勇抗敌。在英军用重炮轰开城墙蜂拥入城后,起义军在人民支持下实行巷战。德里保卫战坚持了6天,英军遭重大伤亡,死5000多人,4名司令官2死2伤。起义军受到更大损失,无力支撑。19日,巴克特汗不得不率军撤出德里。行前他要求皇帝随起义军一同撤出,遭到拒绝。巴哈杜尔沙二世与家人躲在胡马雍陵墓,被英军抓获。他被流放仰光,1862年死于该地。他的二子一孙则在押解途中被杀。莫卧儿王朝至此(1857年9月)正式灭亡。英军重占德里后,实行血腥的大屠杀。被俘的起义者被绑在炮口轰击,平民被惨杀无数,血流成河,尸体布满街头,大火到处燃烧,数日不熄,许多建筑物被夷为平地。殖民者把对起义的仇恨尽情地、野兽般疯狂地倾泻在这个古老的城市和人民头上。

德里陷落使起义失去了全国中心,失去了旗帜。从此,形势急转直下。但是,印度人民仍然进行着顽强的抵抗。著名的英雄、章西的女王拉克西米·芭依,身着戎装,亲自指挥战斗。1858年4月3日,英军突入城内,女王领导巷战,终因寡不敌众,5月章西失守。女王着男装,背负养子,率部突出重围,与唐地亚·托比的队伍会师,占领瓜辽尔城。6月17日在抗击英军进攻中,她身先士卒,勇敢杀敌,不幸牺牲,时年23岁。她的英勇事迹一直为印度人民传颂,成为鼓舞人民反英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1858年4月起,大起义转入游击阶段。

唐地亚·托比领导的一支队伍在北迄瓜辽尔东南跨纳巴达河的广大区域纵横驰骋,神出鬼没,使英军疲于奔命。这片地区的游击战坚持一年左右。1859年4月7日,唐地亚·托比因一个混入起义军内部的叫曼·帝格的封建主的出卖被捕,4月18日这位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领袖英勇就义。

在大起义最后阶段,英国统治者在军事进攻同时,还大力开展政治攻势,拉拢参加起义的封建主,从内部彻底瓦解起义势力。1858年11月发布了维多利亚女王诏书,宣布停止实行兼并政策,不再采取任何有损封建主地位和特权的措施。绝大多数封建主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放下武器。唐地亚·托比等坚定的抗英领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出卖的。

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在唐地亚·托比牺牲后即告结束。

(二)中国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的失败,决定了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命运,外重内轻的格局使清政府难以控制。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不久,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从山东开始爆发了。

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没落腐败,使广大下层百姓陷入贫困和受欺压的深渊,“横行乡里,鱼肉良民,甚至挟制官长,动辄欺人”的外国传教士,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鸦片战争后,根据不平等条约,欧美的天主教、基督教又卷土重来,在华到处建立教堂、教会。但是,在最初50年的时间里,由于文化差异,除边远省区外,传教的效果并不很好。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被一小国打败,激发起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浪潮,才稍解对西方宗教的芥蒂,天主教、基督教因而得以在中国迅猛发展。到1899年,仅山东一省就有大小教堂1300余所,洋教士150余人,遍及全省各州县。这些传教士除兴办学校、医院、育婴堂、社会救济等慈善事业外,多傲视中国人,无视中国法律,凭借不平等条约,胡作非为,霸占田地,逞凶杀人,干预地方政府。清政府的大小官吏,慑于列强的淫威,总是“袒教抑民”,以致“民冤不伸”。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而身受无穷灾难的中国民众,把仇恨都集中在外国教会和传教士身上。这样,一场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帝运动,在处于中外矛盾焦点的山东爆发了。1900年5月底,山东的义和团向京津地区转移,与当地的义和团联合,势力发展到北京、天津城内,清政府镇压义和团的命令失效。

义和团在京津的发展,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他们多次威逼清政府要严厉镇压,否则,将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1900年5月28日,奥、英、法、德、意、日、俄、美八国一致决定,以“保护使馆”为名,调兵进入北京。这消息触动了慈禧的痛处。在戊戌政变后,光绪被慈禧囚禁,慈禧还打算立端王载漪的儿子为大阿哥(即满洲皇帝),以代替光绪,但是遭到了各国公使的反对。慈禧担心洋人的干涉会动摇她的地位,于是安抚义和团以抵制洋人的军事威胁。

1900年6月20日,慈禧向各国发出了宣战诏书。诏书上说,西方列强“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民人,勒索我财物。……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诏书发出之后,反对宣战的立山、徐用仪、许景澄、联元、袁昶五大臣因“勾通洋人”等罪被处决。慈禧在宣战后的第四天,又下令围攻使馆。但是慈禧的招抚与宣战却是一场骗局,她希望在宣战的幌子下,躲过义和团的锋芒,然后置义和团于死地。

清军和义和团联手抗击八国联军。然而,中国军民终究敌不住装备精良的联军。8月15日,联军攻入皇城。慈禧太后挟持了光绪皇帝,仓皇逃往西安,把京城百姓扔给洋人,任其屠戮掳掠。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同包括八国在内的11国代表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共有12款,另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是:

赔款4.5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为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此外还有地方赔款2000万两以上,总额超过10亿两。这次赔款史称“庚子赔款”。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赔款,相当于清朝12年的财政总收入。[11]从此,中国关税和盐税都由帝国主义控制。

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区,各国可以在使馆区驻兵,而中国人不准在界内居住。使馆区以后便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拆除,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的12个战略要地。这样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事控制之下。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与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在惩凶的名单中,载勋、刚毅、赵舒翘、毓贤等或被杀,或被流放。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帝国主义极力抬高外务部的地位,以便操纵清政府的内政。

对在义和团运动中被击毙的德国公使克林德、日本公使馆书记松山彬,分别建立牌坊,采用优荣之典,并向德、日两国谢罪。

《辛丑条约》丧权辱国到了极点,但是清政府却全盘地接受下来。说明清政府在顽固派受到沉重打击之后,从心理上已完全屈服于外国人了。

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反帝运动,其功不可没。当时的英国总税务司赫德这样评价义和团:“这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序曲,中国人在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关系中得不到好处,他们指望有朝一日能够十足地强大起来。”中国是中国人的,把外国人赶出去,义和团运动已经展现了群众的想象力。

赫德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将要遇到一个“黄”的问题,或许是“黄祸”——这就像太阳明天会出来一样肯定。他所说的黄祸,实际上是指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运动。在赫德发表这个言论后的10年,清王朝便淹没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中。

(三)中国辛亥革命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兴起。革命知识分子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积极开展革命组织活动。1905年8月,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年)联合各个革命小团体,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民主革命纲领。这四句话说了三件事:(一)推翻清朝政府;(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平均地权。当时,革命派用1899年菲律宾的抗美战争,作为弱国反抗帝国主义大国的范例,痛斥改良派关于革命将招致瓜分的谬论,积极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通过1905年俄国革命的镜子,加强了革命的决心和信心。全国各地多次发动反清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举行武装起义,得到了各地人民的热烈响应。到11月底,有17个省宣布独立。1912年1月,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结束了2000多年来的君主制制度。

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破坏,资产阶级的软弱,特别是没有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反革命两面派、大野心家、大卖国贼袁世凯窃取了政权,革命失败了。中国人民仍旧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高压之下。历史证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不能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国,这个责任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的肩上。

奥斯曼帝国是个庞大、老朽的封建帝国。它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本身又存在着少数土耳其族上层对占人口多数的其他民族的压迫。因而帝国内部存在着两大矛盾:一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帝国各民族的矛盾,一是土耳其封建上层与各被压迫民族的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两大矛盾都达到了激化程度。

这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存在于奥斯曼帝国的两大矛盾。两大矛盾都要解决。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实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以奥斯曼帝国苏丹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统治,建立真正平等的多民族国家,或由各民族各自建立独立的国家。为达到这个目的,要求土耳其族的资产阶级力量必须把自己的斗争和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结合起来,要求充分发动群众,矛头一致指向帝国主义和以苏丹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为此,必须重视改善各族下层人民经济政治地位,必须真正地而不是口头上实行民族平等。20世纪初历史摆在土耳其资产阶级力量面前的正是这样的任务。

1908年,英俄共同制定了一个所谓在马其顿实行改革的新方案,实际上是要吞并马其顿。这使整个马其顿人民义愤填膺。青年土耳其党也感到耻辱,认为只有加速革命才能把马其顿保持在帝国版图内。于是,这年6月起,以统一与进步委员会为首的革命联盟决定开始直接准备武装起义。由于不愿发动和武装人民群众,统一与进步委员会主要是在军队中秘密发展新成员,进行鼓动和策反。他们也派人去与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的革命武装取得联系。

1908年7月3日,驻马其顿雷士那城的帝国军队,在陆军少校、青年土耳其党人阿齐领导下,首先举起义旗,并把队伍开到附近山区。沿途各村许多农民及游击队都参加到革命队伍中。一星期后,恩维尔少校率领的另一支起义部队与阿齐会合。由于得到马其顿革命力量的积极支持,起义军很快就控制了整个马其顿。苏丹派来镇压的军队纷纷倒戈。7月23日,起义军未经战斗就进占了马其顿首府萨罗尼加。当天,各革命力量联合向苏丹发出通牒,限令他24小时内恢复宪法,否则立即进攻首都伊斯坦布尔。苏丹阿丰迪尔·哈米德见大势已去,只得于7月24日夜宣布恢复宪法,召开国会。这年年底,新的国会开幕。在230名议员中,青年土耳其党有150人,在国会中占了多数。他们满足于在国会中占优势,无意于执政,仍让亲帝的封建大官僚掌握政权。青年土耳其党从未考虑实行共和的问题。统一与进步委员会领导人之一纳吉姆说:“保持苏丹皇位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因为我们不希望使国家过分震惊和加深危机。”但军队反苏丹情绪强烈,革命士兵摘除了军帽上的帽徽,阿齐在散发的传单中把苏丹称为禽兽、人民公敌、刽子手。

宪法的恢复和国会的召开,一时给全国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活跃的民主气氛。到处举行游行集会欢庆胜利,释放了政治犯,废除了书报检查制度,各种各样的团体和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土耳其人与非土耳其人表现出团结一致。广大劳动群众不满足于这些初步的胜利,要求加深革命:农民要求得到土地,废除什一税;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工人开始组织工会,举行罢工;被压迫各族人民要求废除所有民族压迫措施,使各民族在经济上、政治上有真正的平等权利。这要求是完全正当的。青年土耳其党为了保持群众对革命的支持,在1908年8月制定的纲领中,对这些要求都曾原则上给予允诺。然而,当实施这些诺言提上日程的时候,他们作为资产阶级、自由派地主代表的阶级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他们根本无意实现诺言。

1908年底,青年土耳其党又发表了一个政治纲领。纲领谈到了很多有关议会选举和修改宪法的问题,却没有任何真正满足劳动人民和非土耳其民族迫切要求的内容。关于土地问题,纲领只是空泛地谈论应该采取措施便于农民获得土地,同时却附上了这样的条件,即这些措施不应触犯法律所保障的现有土地所有者的所有权,实际上是根本否定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关于什一税,纲领也没有像青年土耳其党过去所允诺的那样宣布废除,只是谈到要正确计算和实行土地的重新登记。对于工人提出的实行劳工立法的要求,纲领敷衍塞责地说,将以专门的法律规定之。对于各被压迫民族的要求,纲领更露骨地表现出统治民族的资产阶级沙文主义态度。土耳其语被定为国语,学校只能采用土耳其语教学,只有会土耳其语的人才能获得选举权。大奥斯曼主义(即宣称帝国境内所有的人都是奥斯曼人,必须保持奥斯曼领土完整和不可分割性)成了青年土耳其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石。总之,这是个倒退的纲领,表明青年土耳其党不再准备前进。革命的结局就只能是半途而废。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斯曼帝国的政权掌握在号称“三雄”的恩维尔(陆军大臣、参谋长)、泰拉特(内政部长)、占玛尔(海军部长)手里,苏丹已很少能过问政事。政府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触动帝国主义特权的措施。1913年制定了奖励工业法,规定在税收等方面给工业企业一定的优惠,名为促进民族工业发展。但这种优惠在帝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同样可以享受,结果得到更大好处的是外资企业,民族企业依然处于不利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青年土耳其党发展的新趋势是日益明显地投靠德国。在经济方面,与德国的贸易急剧增加。1898年帝国从德国输入商品总值为3700万马克,输出到德国的商品总值是2950万马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者的数额分别猛增到2.5亿马克、1亿多马克。德国继续修筑巴达格铁路,与帝国的距离越来越近。政治方面,1889年德皇来奥斯曼帝国访问,此后,帝国赴德留学者数量剧增。恩维尔是留德的,担任过帝国驻柏林武官,与德皇有私人交往,青年土耳其党请德国派军官帮助整训军队,并供应军火。1898年德皇再度来访,随后派来的军官更多。巴尔干战争后,德国将官、校官有千余人在这里,军火也多由克虏伯厂运来。青年土耳其党投靠德国最初是想借德国势力平衡英俄等势力,但只要踏上这个斜坡,便会无休止地滑下去。正是因为陷得太深,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在德国的压力下,站在德国一方参加世界大战,完全成了德国的附庸。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1415年葡萄牙占据摩洛哥的休达地区起到1876年止,殖民主义者只抢占了非洲沿海一些地区,其面积占全洲的10.8%。这时,大洋洲绝大部分地区落到英国手中,亚洲已被瓜分了一大半,美国独霸美洲的“门罗主义”限制着欧洲殖民地国家美洲的领土扩张。因此,富饶的非洲便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强国瓜分的主要对象。到1900年,英、法、葡、德等基本上瓜分了这块面积达30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

殖民强盗的侵略,激起非洲各族人民的反抗。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在斗争力量对比上帝国主义势力还占绝对优势,因此,除埃塞俄比亚以外,非洲各族人民反侵略斗争都遭到失败。

(一)埃及人民的抗英战争

埃及位于亚、非、欧三洲的中心,扼地中海的要冲。这时,埃及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自治权。英法两国为争夺这一东西交通要道,曾进行了长期的争斗。法国为加强在中东的阵地,夺取印度洋的霸权,于1854年攫取到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权,并组建“苏伊士运河公司”。

1869年,埃及人民用双手挖掘的苏伊士运河通航了。从此,苏伊士运河成为沟通欧、亚、非三洲最重要的国际航道,埃及成为东西贸易的重要中心,亚历山大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埠之一。

埃及为开凿运河花了1200万英镑,加上向西方国家借款,结果负债累累。1876年,埃及政府宣布财政破产,无法偿还总额9100万英镑的债务。以英法为首的债主趁机直接干涉埃及的内政。1878年英国和法国达成协议,共同监督埃及的财政,由英国管理埃及的收入,法国管理支出。在英法的策划下,埃及成立了“欧洲内阁”,由英国人任财政部长,法国人任公共部长,都拥有否决权。埃及总督实际上已成为英法的傀儡。

英法两国对埃及内政的干涉和财政的控制,激起了埃及各阶层人民的愤慨。埃及爱国军官和知识分子于1879年组成“祖国党”,这是埃及第一个民族主义的政党。“祖国党”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战斗口号,主张建立独立国家,维护民族主权,实行宪政,并号召人民同“欧洲内阁”和卖国贼作斗争。农民出身的青年军官阿赫美德·阿拉比(1841—1911年)成为祖国党的领袖,得到了士兵和广大农民的支持。1881年,阿拉比率领埃及爱国军队起义,包围了王宫,迫使反动内阁下台。开罗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阿拉比的革命行动。

英国眼看无法通过总督和内阁控制埃及,于是决定单独使用武力进行干涉,以实现其蓄谋已久的侵占苏伊士运河和整个埃及的野心。1882年7月,英国竟使出“炮舰政策”,炮击亚历山大港,以2.5万军队登陆,占领海港,大肆劫掠。9月15日,英军占领开罗,阿拉比和他的战友被俘。埃及人民的抗英战争失败了。

(二)苏丹人民的反英大起义

英国势力渗入埃及后,也把它的魔掌伸入苏丹。许多英国人以埃及政府驻苏丹官吏的名义,推行殖民政策。曾在尼罗河上游活动的英国殖民主义探索家贝克尔担任苏丹赤道省省长,在他四年任职期间,用武力征服了苏丹南部。曾在中国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戈登,从赤道省省长升任全苏丹总督。英国殖民主义者和埃及官吏的野蛮统治和猖狂掠夺,激起苏丹农民和牧民多次起义。1881年爆发的马赫迪领导的反英大起义,是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马赫迪原名叫做穆罕默德·阿赫美德(1843—1885年),是一个出身贫苦家庭的年轻的传教士。他幼年在尼罗河沿岸过着流浪生活,了解穷人疾苦。后定居于阿巴岛,从事传教活动,在贫苦农民和渔民中有很大影响,自称马赫迪(意即救世主),宣传人人在真主面前平等,谴责富人和外国官吏的贪婪,号召人民拒绝缴纳损税,进行摆脱外国奴役的“圣战”。

马赫迪的朴素教义宣传和起义的口号,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各地贫苦农民纷纷拿起长矛、大刀起义。起义军英勇善战,不断从战斗中夺取敌军枪炮武装自己,解放了祖国大片领土。1885年1月26日,苏丹起义军攻克喀士穆(今苏丹首都),击毙了恶贯满盈的戈登,歼灭了敌军。这一胜利,解放了几乎全部苏丹领土。

在反对殖民主义者斗争的过程中,苏丹各部落逐渐形成统一的国家。1885年6月马赫迪逝世后,他的战友阿卜杜拉成为国家的元首,改称哈里发。

19世纪90年代后期,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已接近尾声,英法争夺苏丹南部的斗争日趋尖锐。为了抢占苏丹,英国殖民主义者于1896年3月再度入侵东苏丹。阿卜杜拉统率军队英勇打击英国侵略军。1898年9月,在恩图曼一役,苏丹军队遭到失败。英军攻入恩图曼,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甚至从坟墓里挖出马赫迪的尸体加以焚毁。此后,阿卜杜拉率领部分军队转入游击战,直到1900年被俘为止。1899年,英国以“英埃共管”的名义,把苏丹变成它的殖民地,变为专门种植棉花的单一作物制国家。英国在苏丹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统治原则,利用并故意扩大南方和北方苏丹人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今日“南苏丹问题”的祸根。

在跨入20世纪的时候,德国帝国主义已经不能满足于它那相形见绌的殖民帝国了。他们公开声称,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12]可是当德国帝国主义走近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被占光了”,德国只能靠损害“老牌”殖民强国,而首先是靠损害不列颠帝国来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德国帝国主义者公开扬言要重新瓜分世界。然而,不论是英国,还是别的殖民强国,都不想放弃自己的殖民地。列宁指出:“这样的问题在资本家的世界里是不能靠自觉自愿来解决的。这只能靠战争来解决。”由此可见,英、德两国的角逐是导致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竞争。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最后的3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对本国劳动人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残酷剥削与掠夺,同时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1870年至1900年的30年中,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2.2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深刻的社会经济变化,自由竞争被垄断所代替。这些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

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在国家生活中具有支配作用。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主要形式。在德国,1907年不到1%的大企业,雇用工人570万,拥有3/4以上的汽力和电力。在美国,1904年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有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它们的产值为56亿美元,占总产值的38%。

随着工业生产的集中和垄断,20世纪初,银行的集中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1909年,柏林9家银行及其附属银行,支配着113亿马克,约占德国银行资本总数的83%。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和洛克菲勒为首的两家最大的银行集团,控制着美国的银行界。1913年,英国五家最大的银行占全国存款的40%。法国里昂信贷银行等三家最大的银行分行总数达1229家,遍布全国,在法国经济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银行的高度集中和垄断,大银行利用信贷和购买工业企业的股票方式,对工业进行控制;同时,在银行向工业渗透的过程中,工业垄断组织也通过购买大银行股票,以自己开办银行等方式把自己的势力打入银行业,二者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金融资本。

商品输出是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特征。金融寡头为了取得垄断利润,除对本国广大劳动人民加强剥削和奴役外,还把“过剩资本”大量地输出到经济落后的国家中去可以取得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家之间不仅在国内分割市场,而且还成立了国际卡特尔,以便在各国垄断组织之间分割世界市场。如20世纪初,世界上的电力公司大多依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德国电气总公司。它们一直为瓜分世界进行着尖锐的斗争。1907年,这两个公司为了防止竞争造成损失,暂时妥协,订立了瓜分世界的条约,形成了国际垄断同盟。根据条约,通用电气公司获得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电气总公司分得德国、奥地利、俄国、荷兰、丹麦、瑞士、土耳其和巴尔干等国市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领土已分割“完毕”。1876年以后,英、俄、法、德、日的殖民地领土有了极大的扩张。1914年,英国殖民地的人口近4亿、俄国3300多万、法国5500万、德国1200多万、美国900多万、日本1900多万。由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的殖民地最多,后起的美、德等国要求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夺取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尖锐。1897年,德国首相毕洛夫在议会的讲话中说:“让其他民族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只满足于欣赏蔚蓝色的天空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要求自己也取得阳光下的一席地盘。”因此,战争已成为帝国主义不可避免的伴侣。

尽管帝国主义国家各有一些不同特点,但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这种垄断“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列宁指出:“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家为了使他的产品低于社会劳动的必要时间,就必须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过程中得到较多的利润。到了帝国主义时期,垄断组织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保证了资本家获得高额利润。

在帝国主义时期,少数富强的国家集中了大量资本,形成了庞大的食利阶层。特别是随着资本输出的增长,少数富裕的国家成为依靠剥削殖民地半殖民的食利国。列宁以英国为例说:“在世界上‘商业’最发达的国家,食利者的收入竟比对外贸易的收入高四倍!这就是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寄生性的实质。”列宁把资本输出称为“加倍的寄生性的表现”。

列宁在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进行深刻的剖析以后,得出结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因为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固有的一切矛盾都空前尖锐起来。

第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帝国主义时期,垄断资产阶级加重了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与政治上的反动统治,迫使无产阶级团结并带领各阶层人民,走上了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道路。

第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广大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广大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和野蛮的掠夺,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开展。这种情况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由帝国主义的后备力量变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后备力量。

第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帝国主义矛盾的实质是几个大国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霸权是以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为依据的,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它的绝对规律。列强之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在世界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战争的爆发。帝国主义者彼此削弱,给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国际政治背景

1.两个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资本主义大国为了争夺霸权,瓜分殖民地,结成了两个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一个叫做“三国同盟”,另一个叫做“三国协约”。

沙俄一贯把争夺巴尔干和中东霸权作为头等重要的战略目标。德奥两国为了对抗俄国在巴尔干的扩张,防止法国“复仇”和法俄联合,早在1879年就秘密缔结军同盟条约,规定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的侵袭,另一方有义务以全部兵力支援。这个同盟条约是德国外交体系的核心,一直保持到1918年这两个帝国崩溃为止。意大利对隔海相望的突尼斯抱有野心,但是苦于实力不足,便投靠德国。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以德国为盟主的“三国同盟”的形成,是准备发动帝国主义大战的重要步骤。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国和法国接近。从1888年年底起,俄国开始从法国取得贷款,在财政上逐渐依赖法国。到1893年俄法两国秘密缔结军事条约,规定法国遭到德国或意大利攻击时,或俄国受到德国、奥匈帝国攻击时,双方以全部兵力相互支援。英国一贯标榜“光荣孤立”政策,即不对任何其他国家承担义务,而是挑拨各大国之间的矛盾,乘机在全世界扩张殖民地。随着英德两霸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英国为了对付德国的威胁,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积极调整各种关系,逐渐和法国接近。1904年4月,英法两国达成协约(以后这一集团即称为“协约国”),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统治权,而英国则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这个协约的签订标志着英国外交政策的一大转变,也是准备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英法协约也促进了英俄的接近。从俄国方面来说,老沙皇在日俄战争后又把注意力转到中东和巴尔干地区的时候,发觉在中东的劲敌,除了英国之外,还有后起的德国。1905年革命后,俄国在经济上也进一步依赖英法两国。从英国方面来说,俄国在日俄战争后日渐削弱,已经不像过去在中东和中亚地区一样成为英国殖民竞争的劲敌,同时英国还想利用沙俄来镇压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在法国的从旁促成下,1907年8月,英俄也达成协约,双方调整了长期在中亚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协约规定:(1)把伊朗划分为三部分:北部属沙俄势力范围,东南部属英国势力范围,中部划为“缓冲区”;(2)沙俄承认阿富汗为英国势力范围;(3)双方在原则上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宣布“只可经过中国政府中介与西藏进行交涉”,双方不派遣代表到拉萨。这个协约是英俄两个帝国主义背着伊朗人民、阿富汗人民和中国人民而达成的强盗之间的协议。

至此,三国协约最后形成。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形成后,双方都疯狂地扩军备战,战争危机和局部战争相继出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巴尔干战争。

2.两次巴尔干战争

在19世纪,巴尔干半岛就形成了很多国家,如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前南斯拉夫两个邦)、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等。但是这些国家的部分领土,直到20世纪初,还处在土耳其帝国的控制之下。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门的内哥罗和希腊等四国,于1912年秋最后组成反土同盟。

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使巴尔干的民族解放运动复杂化了。沙俄为了在巴尔干扩张势力,夺取达达尼尔海峡,竭力插手巴尔干各族人民的反土战争,因此站在巴尔干同盟一边。德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土耳其的利益,和奥匈一起支持土耳其,力图阻挠巴尔干各族的解放运动。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由于向土耳其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在俄国支持下于1912年10月9日对土耳其宣战。盟军为民族解放而战,士气旺盛。经过激战,塞、门两军进占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军控制君士坦丁堡以西地区;希军进占爱琴海诸岛;土军败退到埃迪尔内、约阿尼纳和斯库台等地。11月3日,土耳其被迫请求欧洲列强进行和平调处。盟国得到俄国支持,土耳其得到德国和奥匈帝国支持,1913年5月30日,签订《伦敦和约》,战争宣告结束。战败国土耳其丧失了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土。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为另一方所进行的战争。《伦敦和约》签订后,德国和奥匈帝国利用盟国之间为瓜分土耳其占领地不均所产生的矛盾,极力煽动保加利亚反对其他盟国。1913年6月29日,保军突然向塞、希、门三个盟国发动进攻。不久,罗、土两国相继向保宣战,保军屡攻受挫,全线败退。7月13日,被迫求和。8月10日,保加利亚与塞、希、门、罗四国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9月29日,保、土两国签订《君士坦丁堡和约》。战败国保加利亚丧失了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所分得的大片土地。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了土耳其的长期封建统治,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各国重新分化,罗马尼亚与英、法、俄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巴尔干战争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英法、英俄、俄土、意土之间也有不少争执的问题。然而,这一切与以德国为一方,以英、法、俄为另一方之间的矛盾相比,已退居次要地位。这一矛盾决定了欧洲力量的组合与分布,使欧洲分成两个敌对的集团。随着德、日、美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强盗登上世界舞台,集团的划分便具有世界的规模了。

1914年夏,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的战争全面爆发。

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疯狂进行扩军备战,不断制造战争危机,终于在1914年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性的战争。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1863—1914年)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斐迪南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竭力主张吞并塞尔维亚。1914年6月,奥匈帝国以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在其毗邻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斐迪南偕同王妃亲临检阅。这是对塞尔维亚的明目张胆的挑衅,激起了塞尔维亚人的强烈愤慨。演习结束后,斐迪南于6月28日到达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波刺死。奥匈帝国决定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吞并塞尔维亚。

为了得到德国的支持,奥匈帝国派出使者赴德。德皇威廉二世于7月5日在波茨坦接见奥匈大使,听取了奥匈的计划,并竭力怂恿其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随后,德皇召见了陆海军统帅,警告他们战争已临近,要求作好战争准备。

7月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德国要求俄国停止总动员,遭到拒绝,德国以此为借口,8月1日对俄宣战。8月2日,德国又对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对德宣战。8月5日,门的内格罗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8月6日,奥匈对俄宣战。日本趁德国无暇东顾之机,于8月15日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无条件地把德占领的胶州湾交给日本,遭到拒绝。日本遂于8月23日对德宣战。11月,土耳其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由帝国主义挑起的世界规模的大厮杀,就这样开始了。

(二)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交战国的统治阶级都以堂皇的词句掩盖自己的真正目的。他们宣称自己参加战争是为了“保卫祖国”、“拯救民族”,而指责对方是“掠夺”、“侵略”等等。但是,资产阶级的谎言和欺骗却掩盖不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企图通过战争,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奴役各国人民。在战争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者毫不掩饰自己的领土野心,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帝国主义本质,反映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企图通过战争瓜分英、法、葡等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地,占领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扩大在巴尔干的势力,并夺取欧洲和世界霸权。奥匈帝国要求侵占俄国、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的一部分领土,并全部吞并塞尔维亚和门的内格罗,独占巴尔干半岛。英国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独吞土耳其帝国的“遗产”,恢复世界霸权的地位。法国参战的目的,不仅要夺回亚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而且要侵占德国的萨尔煤矿区,削弱德国,恢复欧洲霸权。沙皇俄国则为了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夺取黑海出海口,扩大自己在这个地区的势力。日本帝国主义则要夺取德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称霸东亚。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另一个目的,是要镇压日渐兴起的国内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以便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殖民统治。尽管塞尔维亚反抗奥国侵略的战争具有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质,但它只具有从属的意义,不能改变战争的总的帝国主义性质。

(三)战争进程

1.1914年的战争进程

战争开始后,欧洲战场有三条战线。西线从北海延伸到瑞士边境,长约700公里,英、法、比三国军队对德军作战。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长900公里,俄军对德、奥军队作战。巴尔干战线,奥军对塞尔维亚军作战。

除上述欧洲三条战线外,战争也扩展到东亚、西亚和非洲。8月23日,日本向德国宣战后乘机侵占我国山东,9月初又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利亚纳群岛。土耳其参加同盟国作战后,英国乘机宣布埃及脱离土耳其,成为其保护国,接着攻入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在非洲,英国还相继占领了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多哥、喀麦隆、德属西南非洲和德属东非洲。

此外,海上也发生了战斗。年底,德国海军被英国舰队击败,被封锁在北海军港内。

2.1915年的战争进程

1915年,德军改变了战略计划。它在西线采取守势,而集中兵力于东线,企图一举打败力量比较薄弱的俄国,迫使俄国单独媾和,然后再集中力量对付英法。

1915年,英法两国曾两次派军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企图切断土耳其与德奥的联系,结果遭到挫败。

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从此,在欧洲战场上又增加了一条意奥战线。6月至11月,意军在依崇佐河沿岸连续发动了几次进攻,损失了30万人,却没有取得重大成果。年底,意奥战线也转入阵地战。

1915年夏,德奥军队在东线节节获胜,在西线和意大利战线的防御也很成功,因此,保加利亚的统治集团就决心参加到德、奥一方作战。它以30万军队,配合35万德奥联军大举向塞尔维亚发动夹攻,很快占领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和军队退到希腊的科孚岛上,直到战争结束。

3.1916年的战争进程

1915年,德军在东线取得了很大胜利,但并没有达到制服俄国的目的。1916年,德国又把重点放到了西线。它打算首先击溃西线的主力法国,给其以决定性的打击;如果英法失败了,俄国失去了西方财政和军事的支援,也必然失败。

但是,德国击溃法国与意大利的计划均告失败,战略的主动权开始转到协约国手中,但协约国也未能击败对方。

4.1917年的战争进程

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德国认为,只用陆军的力量,不能击败协约国。因此,在1917年年初,德国就企图以海军制服英国。

德国在潜艇战中击沉了几艘美国商船。美国以此为借口,1917年4月6日对德宣战。美国参战,在财政、物资供应和军事力量上,都壮大了协约国集团,使力量对比更加有利于协约国集团。

美国参战后,又有一些国家参战。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也被拖进战争,于8月中旬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中国参战后,大批劳动人民被驱往欧洲充当苦工和炮灰。

下半年,英军在西线发动了几次攻势,但没有多少收获。

在东线,德军攻占里加,直接威胁彼得格勒。

意奥战线上,意军阵地相继失陷,仓皇逃窜。11月5日,英法意美首脑开会,决定成立最高军事会议,统一军事指挥。

5.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和各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战争使俄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大片土地荒芜,粮食和各种物资奇缺。地主和商人投机倒把,使物价飞涨。由于原料燃料十分缺乏,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1400万群众被征入伍,充当炮灰,其中数百万人被夺去生命。前线士兵也只能领到一点点口粮,并且缺衣短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

布尔什维克党深入到工人、农民和士兵中去,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1916年,工人罢工人数超过100万人,比1915年增加了1倍。农村也不断发生暴动,夺取粮食,烧毁庄园。士兵反战斗争也连绵不断,他们与交战国士兵联欢,开小差逃避战争。1915年10月,主力舰甘古特号水兵还举行了起义。少数民族也展开斗争反对沙皇的民族压迫,1916年,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曾爆发了起义。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列宁的理论活动,对于斗争中的俄国人民,具有重大的意义。列宁在1915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1916年发表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这两篇文章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1916年,列宁又写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列宁的革命理论,武装了俄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给俄国和世界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1917年年初,群众运动日益高涨。1月9日,为了纪念1905年“流血星期日”,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地都发生了示威游行和工人罢工运动。2月23日,彼得格勒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有9万人参加了罢工。以后几天,形势急剧发展,2月25日,全城工人实行总政治罢工。2月26日布尔什维克党号召实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临时政府,工人斗争转变为武装起义。由于布尔什维克的长期工作,士兵也转到革命方面来。27日(公历三月十二日)晚,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推翻了沙皇政府,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将军。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了。当晚,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全国人民奋起投入推翻沙皇政权的斗争。

二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西欧各国革命运动迅猛发展。在德国,1917年4月26日,柏林30万五金工人举行罢工。莱比锡以及其他城市也发生了罢工运动,罢工工人还提出了取消戒严,缔结和约,释放政治犯,实行普选制度等政治要求。6月,12艘军舰的水兵举行起义,起义者试图建立苏维埃。在奥匈帝国境内,各地工人在5月1日举行了罢工。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民族运动也不断高涨。

在法国,1917年5月,法国军队发生了反战运动,士兵拒绝服从命令。这一运动席卷了100多个团队。法国工人的罢工斗争也发展起来。1917年5月1日,巴黎和其他城市爆发了战争以来第一次“五一”大罢工。英国工人的罢工斗争也不断发展,1917年英国共发生罢工688起,参加的人数达86万多人。意大利都灵等地工人,也曾发起大规模的罢工。

6.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大战的结束

二月革命胜利后,为了直接领导革命,列宁冲破帝国主义重重封锁,于1917年4月3日(公历四月十六日)回到彼得格勒。第二天,列宁在党的会议上作了《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即著名的《四月提纲》。列宁指出:“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提纲为无产阶级制定了一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路线。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积极行动,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

在革命形势已经成熟的情况下,1917年10月25日(公历十一月七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紧接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宣读的《和平法令》。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战争,向各交战国提出立即进行公正的、民主的和平谈判,以实现不割地、不赔款、各民族平等的和平。

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认为可以抓住这个时机从东线腾出手来,集中力量于西线,在美国军队调运到欧洲以前,于1918年夏天打败英法,结束战争。

1918年3—7月,德军在西线发动了五次大进攻。但是,德军并没有实现它的战略目的,而是损失了大量人员和物资,力量消耗殆尽。

此后,协约国发起了多次攻势,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9月26日,协约国联军转入总攻,突破了德军防御阵地,迫使德军从法国领土上撤退。比军也开始收复本国领土。至此,德军主力已经瓦解,败局已定。

11月11日,德国接受了停战条件,签字投降。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性战争。帝国主义者企图借助战争摆脱国内外政治危机,瓜分世界、镇压世界。但是,战争贩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战争使得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更加激化,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在战火中,第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诞生了,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与国联的成立

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开幕,出席的有战胜国阵营的20多个国家。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由英、法、美、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领导机构即“10人会议”主持会议。实际上,英、法、美三国操纵和会,英国首相劳合·乔治(1863—1945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1841—1929年)和美国总统威尔逊(1856—1924年),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克里孟梭被选为和会的主席。

战胜国在战胜德国及其盟国以后,着手拟订解决战后问题的计划。德国被公认为使世界惨遭浩劫的元凶,现在只得听凭征服者的摆布;德国的盟国也听候发落。英、法、美、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关心的是如何在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下瓜分战后世界。它们之间矛盾重重,既相互利用,又互相争夺。英国外相贝尔福因此忧心忡忡地说:“看来,和会将变为一个动荡不安的场所。”

英国的计划是要求取得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属地,摧毁德国舰队,保持自己的海上霸权。英国反对法国肢解德国的计划,力求在中欧保留强大的德国,维持法德均势,使它们互相牵制。英国所依靠的首先是它的海军优势,但财政上沦为美国的债务国。这种情况使英国政府也难以实现其全部计划。

美国在战后成了欧洲的债权国。大战期间,欧洲各国都靠美国供应武器、装备、原料和粮食,价格听凭美国垄断组织规定,并且是用黄金支付的。因此,到战争结束时,美国集中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左右。美国的计划包含在1918年1月8日威尔逊总统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十四项和平条款”中。这是一个披着和平外衣的称霸世界的计划,其中心条款是建立国际联盟,美国打算通过它来加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美国不直接要求瓜分殖民地,却提议建立国际联盟委任制度,即以国联的名义把殖民地委托给战胜国统治。美国政府还要求海上航行自由、“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以便取得最有利的经济扩张条件。在德国问题上,美国也不想过分削弱德国实力,力图使德国变成反对法国、削弱英国的工具。美国也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计划,因为它的武装力量同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其海军论吨位及战斗力远逊于英国,其开赴欧洲的远征军的实力远逊于法国。

意大利没有多大的军事或经济实力,它只关心根据与协约国签订秘密军事条约时所许诺给它的领土并入自己的版图。

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北部的殖民地,并大大加强了自己的经济阵地。日本对欧洲事务还不很关心,其主要目的是要求独占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经过了五个多月的争吵,于1919年6月28日,同德国代表在凡尔赛宫签署了和约。《凡尔赛和约》洋洋大观,包含了15部,许多部下面设编、章,总共440条。

《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规定: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规定德国只能拥有10万名官兵的军队和36艘军舰,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坦克和潜水艇;德国要拆除西部边境线上的防御工事,但是保留东部边境线上的防御工事。

和约的领土条款规定: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归于法国还是德国。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区域划为非武装区。和会确定的德波边界,把历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波兰取得一条狭窄的通海地带。格但斯克没有划入波兰版图,成了国联统治下的“自由市”。此外,比利时、丹麦、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都得到一些地方。总体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有领土的1/8,但却留下了10万平方公里原属波兰的领土。

根据和约规定,德国所有的殖民地由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德属东非洲的大部分(坦噶尼喀)为英国所得。多哥和喀麦隆被英法瓜分。英国自治领南非联邦得到德属西南非,澳大利亚得到新几内亚岛的德属部分地区,新西兰得到西萨摩亚。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划归日本。

中国的山东省问题在巴黎和会上争论了好几个月。世界大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权利,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理所当然应该收回,但日本却要求在和约中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全部交给日本。美国起初反对日本觊觎山东,它打算用“门户开放”这个口号抵制日本,同时把自己的势力渗入中国。在斗争特别尖锐的时刻,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不参加国联而与德国联合为威胁。日本的要求得到英法等国支持,美国也背弃了它多次说过的“援助”中国的诺言。和约的规定满足了日本的要求。由于中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战胜国在赔款数额问题上没有做出最后决定。和约的经济条款只规定德国应于1921年5月1日以前清付第一期赔款200亿金马克。关于各战胜国如何分配德国赔偿问题,连同确定赔款数额问题,均交给由美、英、法、意等国组成的赔偿委员会解决。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战胜国又和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1919年9月10日,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与奥地利签订了和约。和约确认奥匈帝国解体;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独立和这些国家的疆界;并禁止在种族上或语言上有密切关系的德、奥两国合并。1919年11月27日,在巴黎城郊纳伊与保加利亚签订了和约。规定把西色雷斯割让给希腊,从而使保加利亚失去了爱琴海上的出海口;规定保加利亚必须偿付相当于它战前国民财富总数1/4的巨额赔款。1920年6月4日,在凡尔赛的大特里阿农宫与匈牙利签订了和约,和约重述了《圣日耳曼和约》的主要条款。1920年8月10日,在巴黎近郊色佛尔与土耳其苏丹政府签订了和约,使土耳其丧失了3/4的领土;在安纳托里亚还规定了法、意的“势力范围”;规定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无论平时或战时,都应对各国商船和军舰开放。但当时基马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粉碎了这个掠夺性的和约。后来在1923年,战胜国与基马尔政府重新签订了《洛桑和约》。

战胜国对德国及其盟国所签订的这一系列和约,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所谓凡尔赛体系。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固定了下来,但是协约国之间仍然矛盾重重,而且又招致了战败国的仇恨,因此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又在新条件下尖锐起来。而且凡尔赛体系违背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侵犯了许多弱国的权益,因此它是脆弱的、不稳固的。

1914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的《国际联盟盟约》,被列为《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后来又列入对奥、保、匈各和约内,作为各和约的第一部分。1920年1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国际联盟声称,其目的在于“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对国联一成员国从事战争的任何一国即被认为对国联所有成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成员国应给它“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的制裁,甚至“各出陆、海、空之实力组成军队,以维护联盟盟约之实行”(见第16、17条)。盟约确立了国联委任统治制度(见第22条),把战败国的殖民地委托给一些战胜国统治。国联的行政权由全体会员国代表组成的大会和行政院行使,行政院由美、英、法、意、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和由大会按期选出的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另外成立常设秘书处经办一切事宜。当时在《国际联盟盟约》上签字的有45个国家,战败的同盟国家不许加入。

《国际联盟盟约》虽然虚伪地写上了对侵略国实施经济制裁和军事制裁的条文,但又规定大会或行政院的决议需要得到出席会议的会员国全体同意才能成立(见第5条),所以制裁侵略成了一句空话。统观国联存在期间(1921—1946年)的活动可以知道,国联在牵涉小国的事件上颇能施展其权力,但在牵涉大国的事件上,只能听凭列强的意志。

建立国际联盟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极力鼓吹的。美国企图借此欺骗世界舆论,以取得巴黎和会和国联的领导地位,实现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在英、法、日等国的强烈反对下,美国的目的没有达到。因此,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这样,国际联盟就为英、法所操纵。

(二)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体系诸条约肯定了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但是美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的外交斗争未能实现自己的计划。它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又大大缩小了凡尔赛体系的作用范围。巴黎和会未能对太平洋地区的问题做出安排。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又遭到中国人民的抵制。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如不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就不能认为已经结束。战后的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且是英、法、意诸国的大债主。它为夺取这一地区的霸权,首先为取得掠夺中国的霸主地位,开展了斗争。

美、英两国的矛盾由于争夺销售市场、投资范围和原料产地而日益尖锐。美国竭力渗入英国人所控制的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在东南亚各国也与英国发生利害冲突。美、英两国加强了海军军备竞赛。1919年,美国国会批准了1916年制定的海军建设计划,决心使美国舰队到1924年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这是对英国海上优势的直接挑战。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增强的经济实力,利用英国的财政困难,对英国施加压力。美国人要求英国政府偿付8亿5000万英镑的战债,从而动摇了英国在世界信贷市场上的地位。美国还反对英日同盟。这个同盟缔结于1902年,最初以反俄为目标,以后以反德和部分反美为目标。这项同盟条约为期10年,于1911年延长10年,1921年期满。美国战后的一项外交任务就是拆散这个同盟。因此,英美斗争尖锐,它们的竞争成了帝国主义矛盾的关键。

战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是美国和日本的矛盾。战争期间,英法忙于应付欧洲和近东战事,美国忙于占领拉丁美洲市场,日本却乘机加强对中国及太平洋地区的侵略。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争得了很多利益。日本经济、政治力量的显著增长,使美国统治集团惶惶不安。美国为了削弱日本在中国的地位,于1918年6月提出了建立国际银行团以垄断对中国的信贷的方案。显然,美国将在银行团中占主导地位。受日本帝国主义支配的中国段祺瑞政府拒绝了美国的计划。战后,远东市场对美国资产阶级的意义越来越大。1920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该运河大大缩短了美国重要港口同远东之间的航程。此后,争夺远东特别是争夺中国的斗争,在美国对外政策中被提到了首要地位。

美国和日本的侵略集团都开始公开谈论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两国都疯狂地扩建海军,美国把海军主力从大西洋调到了太平洋。海军基地问题对于争霸太平洋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方面日本比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日本拥有一连串的海军基地,南自我国的台湾起,经琉球群岛和日本本土,至北方的南库页岛止。此外,日本尚有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作为其前哨线。这一切就为日本在太平洋西部造成了相当稳固的战略地位。1921年,美国情报局侦知,日本和英国正在建造的某些军舰,其吨位超过美国所建造的军舰。美国拥有比英、日两国大得多的财政能力来继续进行海军竞争,但这需要时间。此外,美国还受巴拿马运河通过能力最高额的限制,3.5万吨以上的船只不能通过该运河。美国的有识之士知道,美国对战争还没有准备好。

这些情况就是促使美国政府发起召开国际会议来讨论远东和太平洋问题的主要原因。

1921年7月,美国国务卿休斯宣布即将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限制海军军备及太平洋和远东问题,邀请有关国家参加。美国的提议被英、法、意、日等国接受。8月,美国向有关与会国家发出正式邀请书。1921年11月12日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美、英、日、法、意、比、荷、葡和中国的代表。美国在会议中居于主导地位。列入会议的正式议事日程的问题有:海军军备的限制以及使用新式战争武器的规则;太平洋问题及远东问题。

华盛顿会议的议事日程上没有正式提出英日同盟问题,然而它却是基本问题之一,因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达成“限制”海军军备的协议。美国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废除英日同盟。英国与日本虽有争夺在华势力范围的矛盾,却不愿意过分损害日本的利益,所以英国主张用英、美、日三边协定来代替英日同盟,以保障三国在远东的相互利益。美国拒绝了英国这种变相保留英日同盟的企图,坚持邀请法国参加协定。法国在对德问题上以及在争夺远东的斗争中,与英国矛盾尖锐,而法国对美国又负债累累。因此,美国认为,把法国拉进协定可以增强美国同英日角逐的势力。1921年12月13日,签署了美、英、日、法《四国条约》。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应进行协商,采取措施达成协议。条约中有一条款规定,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即告失效。《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的一个胜利,因为该条约用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

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关于裁减海军军备的建议。英国受制于财政困难,只得同意美国的建议。日本在讨论具体方案时,反对美国提出的美、英、日主力舰10∶10∶6的比例,而坚持10∶10∶7的比例。美国人威胁说,要是日本坚持下去,那么日本造一艘军舰,美国就造四艘军舰。日本人被迫让步,但附有一条件,即美国人不得在太平洋上建筑海军基地。美国在英国支持下提出裁判陆军的问题。美国人想削弱日本在中国的阵地,而英国人则想动摇法国在欧洲和远东的阵地。由于遭到法国、日本、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反对,这个问题成了悬案。关于限制潜水艇和空军的问题,也没有达成协议。然后迫于英美的压力,法国不得不接受了给它规定的海军吨位限额。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激烈争执,美、英、日、法、意五国代表于1922年2月6日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所谓的《五国条约》。条约规定各国主力舰的吨位比例如下:5∶5∶3∶1.75∶1.75。经过美国力争,各国终于同意禁止建造排水量超出3.5万吨的主力舰(巴拿马运河最大通航能力)。

《五国条约》的通过意味着英国被迫放弃所谓“双强标准”的政策,即放弃建筑相当于世界上其他两支最强大的舰队总和的舰队。但英国坚决地拒绝了对巡洋舰的裁减,相对地保持了海军的优势。日本也受到了打击和限制,但它争得了一项补偿规定:禁止在距离日本5000—6000公里以内建筑海军基地。这项规定剥夺了美国在菲律宾、关岛和阿留申建筑海军基地的权利,有利于日本舰队称霸亚洲海洋。

中国军阀政府慑于人民反帝斗争的压力,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正当要求:取消《凡尔赛条约》上关于山东的条款,要日本放弃“二十一条”,中国享有财政和关税自主权,撤销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势力范围”,废止外国在华的“租借地”,撤出外国军警等。但是日本早就提出了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条件:会议不得讨论既成的事实或纯属个别国家的问题。日本企图把中日之间的各种问题一笔勾消,使它们不能在会上提出。所以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只限于一般原则的讨论,具体问题由中日代表在会外“直接交涉”,而英美代表则以“调解”的身份参加。由于美日矛盾,中国政府的一些反日要求,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1922年2月4日,日中两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一项协定,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归还胶济铁路,但中国要以铁路产值偿还日本。日本形式上放弃了“二十一条”。

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比、意、荷、葡、中签订了《九国公约》。公约声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遵守“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这一原则列入公约,就是粗暴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九国公约》实际上为帝国主义列强策划掠夺中国的阴谋提供了保证。

《凡尔赛条约》关于山东问题条款的修改和《九国公约》的签订,意味着日本外交的失败和美国外交的胜利。所谓“门户开放”,只是帝国主义列强共管中国的代名词,又是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优势独霸中国的烟幕。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日本独霸中国的机会,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和巴黎和会期间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确立了战后资本帝国主义世界统治的新体系,即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十月革命冲击和鼓舞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一)朝鲜“三·一”人民起义

日本帝国主义于1910年8月迫使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把朝鲜变成日本最大的殖民地。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在朝鲜建立起一整套残暴的殖民统治制度。

日本在朝鲜设立总督府,派出现役陆海军大将担任朝鲜总督。总督直接隶属于日本天皇,独揽朝鲜军事、行政、司法、立法等一切大权,成为朝鲜的最高主宰。日本人霸占朝鲜的一切政治权力,担任所有行政、司法机构的要职。

日本在经济上建立殖民掠夺的体制,控制朝鲜经济命脉,把朝鲜变成原料、粮食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财阀投资场所和侵略大陆的军事基地。

日本帝国主义野蛮地摧残朝鲜民族文化,强行实施奴化教育和愚民同化政策。日本殖民当局为了消灭朝鲜民族,禁止朝鲜人民使用祖国语言,把日语定为公用语,禁止朝鲜各级学校讲授朝鲜历史和地理,焚毁朝鲜的史籍、民族文化作品和文物古迹,把珍贵的民族文物盗运到日本。日本殖民当局还歪曲朝鲜历史,诬蔑朝鲜是“劣等”民族,日本民族是“优越”民族,妄图消灭朝鲜人民的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传统。

朝鲜已处于革命暴风雨的前夜。

朝鲜废王高宗李熙之死,成了爆发群众反日斗争的导火线。朝鲜亡国前的最后一代国王李熙不甘心充当日本傀儡,曾于1907年4月派遣密使三人赴荷兰的海牙,向第三届万国和平会议呼吁各国承认朝鲜独立,废除日本保护制度,遭到各国拒绝。日本遂于7月把李熙废黜,立其子李拓为国王。被长期幽禁的李熙于1919年1月22日突然死去,相传是被日本殖民当局毒死的。1919年3月1日,在汉城的塔洞公园,数千名青年学生和成千上万名来自各地的群众举行集会,宣读了《独立宣言书》。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并与参加李熙葬礼的群众合流。爱国青年学生在街头发表演讲,散发《独立宣言书》和许多传单。“朝鲜是朝鲜人的朝鲜!”“日本兵滚出去!”“朝鲜独立万岁!”的口号声响彻汉城上空。这一天,汉城参加罢工、罢课、罢市和游行示威的群众达50万人。反日示威发展成全国性的反日运动。“三·一”起义爆发以后,日本总督长谷川好道下令全朝鲜实行戒严,出动朝鲜境内的宪警和军队,甚至动员了日本国内的一部分军队和警察,对示威和起义群众进行大逮捕、大屠杀。从1919年3月1日至5月31日,共逮捕朝鲜爱国人民46948人,打伤15961人,屠杀7509人。日本帝国主义刽子手对朝鲜人民屠杀手段之残酷,惨绝人寰,他们到处用日本军刀和铡刀砍掉爱国者的头颅,在街上示众;把爱国者绑在街头的十字架上,往四肢上钉钉子,将其活活折磨致死。日本人把参加示威和起义的男女老少赶到教堂,全部枪杀,将教堂焚毁;甚至举行杀人比赛。朝鲜人民的英勇大起义被淹没在血海之中,而零星的战斗一直坚持到年底。

“三·一”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朝鲜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全民族性起义,充分显示了朝鲜人民不畏强暴、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精神。朝鲜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舞台,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使朝鲜革命面貌为之一新。“三·一”起义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朝鲜封建势力,牵制了武装干涉苏俄的日本军队,支持了苏俄人民的斗争,也给予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一定的影响。

(二)阿根廷一月风暴

阿根廷的社会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输入阿根廷的工业品急剧减少,而对粮食、肉类和战略原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为阿根廷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工业和贸易的发展,阿根廷的阶级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得到巩固,无产阶级的人数有了较大的增长,仅产业工人就从1907年的12万人增加到1920年的35万人。同时,由于移民和破产农民的流入,使城市和港埠的人口迅速增加,阿根廷变成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国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口从1914年的157万多人,增加到1924年的220万人。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工人运动推动下,阿根廷社会党的左派力量日趋壮大。1918年1月5—6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了左翼社会党人、革命马克思主义小组的代表大会,决定创立阿根廷国际社会主义党。后来在1920年12月,国际社会主义党更名为共产党,并宣布加入共产国际。阿根廷共产党人投身于革命群众运动。1918年,罢工达196次,有13.3万人参加。1918年7—12月,大学生要求实行民主改革的示威游行,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对南美洲的群众斗争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俄国十月革命一周年纪念日时,许多地方举行了报告会、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表示支持苏维埃俄国。

一月风暴是阿根廷战后群众革命斗争的高潮。早在1918年11月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英商“华生”公司一家冶金工厂的2500名工人宣布罢工,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日制和增加工资20%。1919年1月7日,罢工委员会召开群众大会讨论同工贼斗争的问题,工人遭到暴行,激起了全城劳动者的愤慨,各工厂自发罢工,到1月9日发展成总罢工。总罢工得到阿根廷国际主义党以及各省工人联合会的支持。为死难工人举行的葬礼,变成了声势浩大的政治游行示威,有20万人参加。政府军警开枪射击送殡的队伍,游行群众怒不可遏,奋起反抗,同军警展开了英勇的搏斗。起义工人抢光了两所军械仓库的武器,纵火焚烧“华生”公司的机械工厂,焚毁警察局长的汽车,把电车车厢翻转来用作街垒,使整个城市陷于瘫痪达七天之久。阿根廷各省工人第五联合会的报纸《红旗报》,号召为争取工人的权利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报纸发行量由原来的每天一万份猛增至十一二万份。政府出动大批军队和警察,在地主资产阶级反动武装暴徒配合下,对起义工人炮轰枪击,进行极其残酷的镇压。有一个步兵团拒绝向工人开枪,结果把全体士兵都当作叛乱的变兵枪毙了。起义延续到1月15日,最后在政府镇压下失败。在激烈的巷战中,工人被打死2000多人,打伤4000多人,还有许多人遭到逮捕,这次惨案以“流血的星期”(或称“悲惨的一周”)载入阿根廷史册。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月风暴,充分显示了阿根廷工人阶级的斗争精神,推动了工农群众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919年发生罢工367次,有30.9万人参加,是罢工次数和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年。1918年春,布宜诺斯艾利斯、科尔多瓦、圣非、潘帕四省的农业工人发动了要求减租的斗争。19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海员和五金、印刷、纺织、食品、铁路工人都举行罢工。1921年12月,巴塔哥尼亚农业工人继总罢工后举行起义,反抗英国和本国庄园主的剥削和迫害。起义者成立义勇队,同军警和庄园主进行武装奋战,占领了许多庄园。在英国的压力下,政府派出携有大炮的正规军讨伐起义,枪杀和活埋起义者,凶残地屠杀了几千人。

1922年,激进党右翼马塞洛·阿尔维亚担任总统,更加残酷地镇压工农群众。从1923年起,阿根廷群众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与中国辛亥革命发生的同时,墨西哥爆发了震撼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年)。

墨西哥革命是从反独裁起义开始的。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实行军人独裁制度,即所谓“考迪罗主义”(考迪罗为西班牙语,意即首领)。它是大地主阶级专政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时,墨西哥就是处在军人波菲里奥·狄亚士(1876—1911年执政)的独裁统治之下。

狄亚士是美帝国主义和国内大地主与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代理人。他卖身投靠帝国主义,把开采矿山、开办工厂、修建铁路等权益出让给外国人。他疯狂地剥夺农民和印第安人土地,分配给大地主和外国垄断公司经营。在他统治时期,共剥夺了1.35亿英亩土地,占全部土地的27%。工人农民遭受两重剥削和压迫,没有半点政治权利,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们十分痛恨独裁制度,为推翻狄亚士政权而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

起义前夕,工人掀起了反独裁政府斗争的高潮,农民为争取土地举行武装起义,资产阶级也起来反对狄亚士政府。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弗兰西斯哥·马德罗为了在1910年竞选总统,提出保护民族工业、反对独裁、建立宪政国家等要求,却遭到狄亚士政府的迫害。1910年10月,逃亡国外的马德罗号召人民拿起武器反对狄亚士政权,宣布把地主强占的土地归还给农民。这个革命口号,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北方逃亡债奴弗兰西斯哥·微亚和南方贫农艾米列诺·查巴塔领导的农民游击队,接连打败政府军,占领了广大地区。在这两支起义军南下夹攻下,统治墨西哥达34年之久的狄亚士终于在1911年5月21日被赶下台,政权落到马德罗手中。

可是,马德罗一当上总统,就背叛了革命。他既不打算满足工农的要求,又下令解散要求进行土地改革的微亚和查巴塔的农民游击队。这就给反动势力造成了机会。1913年2月,反动军人卫塔在美帝支持下发动反革命政变。卫塔的政变不得人心,立即激起了全国广大人民的反抗。以卡兰沙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组织武装在北方起事,同微亚把查巴塔的起义军会合一起,进行推翻卫塔暴政的斗争。美帝直接进行武装干涉,但在墨西哥人民的坚决打击和拉美各国人民的声援下,美国侵略军不得不滚出墨西哥国土。1914年秋,卫塔也被迫逃往国外。政权又落在卡兰沙手中。

卡兰沙为了欺骗人民,接过农民领袖的革命口号,提出了实行土改的诺言,还颁布了土改法和其他改革措施。1916年12月,墨西哥政府召开制宪会议。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1917年通过了宪法。宪法规定土地、森林、河流和矿山归资产阶级国家所有,严格限制外国人利用墨西哥自然资源的权利,废除大地产,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承认职工会权利,禁止让女工和童工负担危险劳动,等等。

当然,墨西哥政府并不准备真正地履行这个宪法,后来还把微亚和查巴塔这两位为墨西哥革命立过功绩的农民领袖杀害了。但是,1917年的宪法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要求。

墨西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使大地主政权开始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从而为巩固墨西哥的民族主权和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老牌殖民帝国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民族解放运动。除上述内容外,其他相关的斗争也是不应忽视的,比如,爱尔兰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12世纪下半叶英国侵入爱尔兰后,爱尔兰人民就开始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漫长斗争。16世纪宗教改革期间,英国王室肆意迫害爱尔兰天主教徒,鲸吞爱尔兰土地,激起爱尔兰人民和天主教会的反抗。

1916年,爱尔兰人民为抗议英国政府拖延实施1914年议会通过的《爱尔兰自治法》,于4月24日在首都柏林举行“复活节起义”。起义者约1500人,占领邮政总局、车站和行政机关,并宣告成立爱尔兰共和国和临时政府。与都柏林毗邻的各省和一些城市也相继爆发起义。4月30日,起义遭英军镇压,几百人被捕,起义领导人几乎全部被杀。1916年的爱尔兰起义具有明显的反帝性质,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进入新阶段。

1937年,爱尔兰(南方)宣布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而北爱尔兰仍为英国领土。在北爱尔兰,英国移民后裔不愿脱离英国,可是数十万爱尔兰人在北方由于人数少而备受歧视,各方面权利不能得到实现,一直在为民族的权利而斗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双方间冲突不断升级。天主教派最大准军事组织爱尔兰共和军是他们的激进组织,几十年来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恐怖事件。英、爱两国政府及北爱尔兰各派就此问题举行过多次会谈,进展十分困难。

(五)在奥匈帝国废墟上建立的新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帝国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君主制的多民族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个帝国内的民族有奥地利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罗马尼亚人和其他各族人民。奥匈帝国的政权掌握在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民族的统治阶级手里,其他各族人民都遭受着奥地利和匈牙利民族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奥地利和匈牙利这两个民族之间也不是完全平等的,其中奥地利民族占着优越地位。因此,多民族的奥匈帝国成了各民族的牢狱。

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加速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哈布斯堡王朝在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逼下,很快土崩瓦解了。

1918年10月11日,波兰地主资产阶级的国民会议宣布波兰属地脱离哈布斯堡君主国,11月,与从德、俄分离出来的波兰领土组成独立的波兰国家。

10月14日,捷克爆发了政治总罢工。这次总罢工是布拉格工人为抗议帝国政府下令把捷克储存的煤和粮食运往奥地利引起的。罢工过程中,在捷克、斯洛伐克各地举行的群众集会上,通过了推翻哈布斯堡王朝和建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决议。10月28日,由捷克资产阶级地主政党的代表和社会民主党的代表所组成的布拉格民族委员会声明建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由民族委员会接管最高政权。10月30日,斯洛伐克民族会议宣布赞成布拉格民族委员会的声明,同意加入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1918年11月14日建立了临时国民会议,临时国民会议宣布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成立。

在南部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其他地区的几个主要的资产阶级政党,于1918年10月初,在萨格勒布成立了由原先的省议会成员组成的人民议会,宣布自己是奥匈帝国南部斯拉夫人的代表机关。人民议会最初并没有和哈布斯堡王朝断绝关系。10月下旬,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滨海城市里耶卡(阜姆)、普拉以及驻扎在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许多军队都先后爆发了起义,在军队中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有些地区还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在这种革命形势威逼之下,萨格勒布的人民议会便于10月29日宣布脱离奥匈帝国,成立独立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国家,即南斯拉夫。

1918年10月初,奥地利的社会民主党领袖们伙同奥地利的资产阶级政党达成协议,成立了议会联盟,以便组织临时政权机关。10月21日,奥地利国会议员们宣布成立临时国民会议。虽然根本未提及推翻哈布斯堡王朝的问题,社会民主党却急忙声明:“这是建立奥地利人民国家的一个重要步骤。”但人民群众并不满足于这种改良措施,要求建立共和国,结束战争,实现和平。10月30日,维也纳成千上万的人自发地走上街头,在共和的口号下,举行示威游行,同时工人们宣布了总罢工。统治集团为了缓和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成立了由资产阶级代表和社会民主党人的代表组成的“联合政府”。该政府完成了同协约国关于停战的谈判,签署了实际等于彻底投降的停战协定。国民会议在群众革命日益高涨的压力下,于11月12日宣布成立奥地利共和国。

1918年10月30日到31日的夜里,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爆发了武装起义。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布达佩斯的重要战略据点:桥梁、邮政局、电话局、兵工厂、军火库和警备司令部。起义者要求成立独立的匈牙利共和国。11月16日,在布达佩斯推翻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的统治。但是,由于匈牙利的工人阶级没有真正革命的政党,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采取了妥协政策,资产阶级便趁机攫取了革命胜利果实,成立了以卡罗伊·米哈伊为首的“联合政府”。奥匈帝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几个民族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南斯拉夫)、奥地利、匈牙利;帝国境内的波兰人取得了从过去德、俄分离出去的波兰领土,重新合并成为一个国家的机会;亚得里亚海北岸的意大利居民重新与意大利合并;居民多数是罗马尼亚人的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合并。[13]这些新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是奥匈帝国各被压迫民族长期英勇斗争的结果。过去长期对欧洲政治生活有巨大影响的反动封建王朝被消灭了,虽然资产阶级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建立了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它和过去的反动封建王朝相比,仍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与此同时,在原俄罗斯帝国的土地上兴起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原分属俄、奥、德三国)。在原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中,出现了一批孱弱的,但却不断成长的民族国家: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朱立群、劳焕强、刘泓)

[1] Baron Moncheur,Belgium and Germany in Africa:Discussion,The Geogrophical Journal,Vol.51(1918).

[2] 参见Helmuth Stoecker,German Imperialism in Africa From Beginnings Unt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Hurst,1987。

[3] John S.Galbraith,Italy,the British East Africa Company,and the Benadir Coast,1888—1893,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42(1970).

[4] Lord Lugard,Africa and the Powers,Journal of the Royal African Sociey, Vol.35(1936).

[5] H.R.Tate,The Italian Colonial Empire,Journal of the Royal African Society, Vol.40(1941).

[6] 参见David P.Chandler,In Search for Southeast Asia:A Modern Histor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7; Ainslie T.Embree,Carol Gluck ed.,Asia in Western and World History, M.E.Sharpe,1997。

[7] 参见Oreste Popescu,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n Economic Thought, Routledge,1997。

[8] 参见前引书: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n Economic Thought。

[9] Fred Halliday,The Arabian Peninsula Opposition Movenments,MERIR Reports, No.130(1985).

[10] Morris D.Morris,Towards A Reinterpretation of Nineteeth-Century Indian Economic History,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23(1963).

[11] http://zh.wikipedica.org/wiki/.

[12] Gordon F.Streib,Idealism and War Bonds: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World Wars,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12(1948).

[13] Milan Hodza,The Future of Central Europe,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14(19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