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界和人类学界经大量研究后一般认为,欧罗巴人种的最晚的共同祖先可能是尼安德特人和克罗马龙人,最先的形成地区是东欧、西亚、中亚的接合部——高加索地区,随后便在地中海周围地区(包括北非、西亚、南欧)和部分南亚地区(北印度)形成该人种的南支;随着冰川的后撤,欧罗巴人种逐渐向北推进,占据中西欧、北欧和东欧,在波罗的海周围地区形成北支,在南支与北支之间形成了阿尔卑斯类型。在地理大发现之前,该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包含着印欧和非亚两大语系内的各个民族。16世纪以后,美洲、大洋洲和南非等地区亦有分布,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种族(占世界人口的43%)。
第一章第三节中已经谈到,欧罗巴人种主要分南、北两大支系,各支又分若干类型,与各类型相应形成不同的民族集团,不同的民族集团和民族聚居一定的地域内,从体质到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叙述方便,下面按地区叙述:
该地区被认为是欧罗巴人种最先形成的地点,目前包括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以及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国。该地区民族成分很复杂。按各族的语言划分,可分为北高加索语系(亦称伊比利安—高加索语系)、印欧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
北高加索语系各族形成一个大的民族集团,该族团十分复杂,又可分为4个语族:西北语族、中央语族、东北语族和南方语族。
西北语族也称阿布哈兹—阿迪盖语族,主要包括阿迪盖族(11.5万)[1],系俄罗斯阿迪盖和切尔斯克自治州的土著;卡巴尔达族(34.5万),系俄罗斯卡巴尔达自治州的土著。以上两族是在高加索的西北部吸收了古代的斯基夫人、萨尔马特人、阿兰人等成分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外,还包括阿布哈兹族(9.5万),系格鲁吉亚北部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的居民,在文化上受格鲁吉亚人文化影响强烈;切尔克斯族(5万)、阿巴津族(3.1万),分布在俄罗斯切尔斯克自治州的北部边区。
中央语族也称纳赫语族,主要包括车臣族(84万)、印古什族(20万),以上两族分别是俄罗斯车臣自治共和国和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主体民族。还有巴茨比族(约3000),分布在格鲁吉亚的东南部山区赫麦塔镇,基斯丁族(人口不详)等。
东北语族也称达格斯坦语族,所含族体比较复杂,其中最大的是阿瓦尔族(54万),聚居达格斯坦高原的西部,与其近缘的还有许多小民族,诸如安迪人、博赫利赫人、恰马林人、布丁人、迪多人等;此外,有分布在达格斯坦中部的拉克族(11万)、达尔金族(32万)及其近缘小民族凯塔克人和库巴合人;分布在达格斯坦南部和阿塞新疆北部的列兹金族(43万)、塔巴萨兰族(8.5万)、鲁图尔族(1.7万)、查胡尔族(1.5万)、阿古尔族(1.3万)、乌金族(7000)等。
南方语族也称格鲁吉亚语族或卡特维尔语族,主要包括格鲁吉亚族(370万),系格鲁吉亚共和国主体民族,是由中央格鲁吉亚的卡尔塔林人、东部的卡赫齐亚人、西部的伊麦列金人和古里人等聚合而成。还有阿扎尔人(人口不详),系格鲁吉亚阿扎尔自治共和国的居民,宗教和文化上受土耳其影响较深,与其他格鲁吉亚人有所不同,也有学者视其为格鲁吉亚族的一个支系;东格鲁吉亚北部边区分布有若干小族:赫夫苏尔人、普沙夫人、图什人等,西格鲁吉亚因古里河上游山区有斯万人。
高加索地区还居住着讲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和亚美尼亚语族语言的民族。伊朗语族中最大民族为奥塞梯族(57万),系俄罗斯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和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的主要居民,只是南奥塞梯人受到格鲁吉亚人的较大影响,与北奥塞梯人有分离的趋向。此外,还有分布在阿塞拜疆和达格斯坦的塔特族(2.5万)、阿塞拜疆东南部的塔雷什族(约2万)和库尔德族(1.3万)。亚美尼亚语族中主要为亚美尼亚族,人口达450万,系亚美尼亚共和国主体民族,还分布在阿塞拜疆共和国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和格鲁吉亚境内。
高加索地区讲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主要是阿塞拜疆族(600万),系阿塞拜疆共和国的主体民族,部分人分布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南达格斯坦。此外还有卡拉查伊族(14万)和巴尔卡尔族(6.9万),二者操同一种语言,其族源同波洛夫人有关;库梅克族(25.5万),聚居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区境内捷列克河和库马河下游地区,部分人在达吉斯坦、卡拉查伊—切尔克斯自治州;诺盖族(6.5万),分布在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区、卡拉查伊—切尔克斯自治州、车臣、印古什等地区,保留着某些草原游牧文化的特点。有一部分土库曼人也分布在高加索地区。
高加索地区的各族,尽管在语言属系上比较复杂,但在体质特征上则相当统一,基本上都属于欧罗巴人种的巴尔干—高加索类型。它们一般都有黑头发,黑色或杂色的眼睛,突出的鼻子,鼻背多为凸形,鼻尖稍下垂,第三期毛被十分发达。但高加索各地区之间均有某些差异。
北高加索草原地区各族还有诺盖人在较大程度上、土库曼人在较小程度上,具有蒙古人种某些特征。例如,诺盖人的21%—28%具有内眦褶,鼻梁比天山的吉尔吉斯人低,胡须较少,身材不高(162—165厘米)。
东高加索地区,犹如阿塞拜疆的居民具有印度—地中海类型的特征。
格鲁吉亚及相邻地区的居民,在体型特征上有以下特点:面部很宽(146—148毫米),相对浅色的眼睛,高身材(169—170厘米)。东起达格斯坦,西到斯万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奥塞梯人、卡拉查伊人和巴尔卡尔人地区,人们均沿大高加索山坡居住,鲜明地表现出这些体质特征。
在北高加索地区,西部民族与东部民族相比,头指数明显小得多,例如阿迪盖人为79,阿古尔人为88。在外高加索,最高头指数的族体分布在中央、高原地带,如普沙夫人,高达86,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人也达86,而南阿塞拜疆的头指数只有76。
在外高索各族中,颧宽一般从东到西逐渐增大,纲希切万的阿塞拜疆人为136毫米,亚美尼亚人为142毫米,格鲁吉亚人则达143—148毫米。这些民族中,头发和眼睛的色素深度从东到西逐渐减小,而身高则从东到西逐渐增大。
奥塞梯人同北高加索其他民族特别是阿瓦尔人,在人种类型上一般很少有差别,但与另一个伊朗语族的成员——库尔德人却有明显差别[2](见下表):
从人种类型上看,库尔德人同突厥语族的阿塞拜疆人比同伊朗语族的奥塞梯人更接近些。
在高加索地区还分布着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艾索尔人(系亚述人的后裔),其体质特点十分明显:黝黑的皮肤,黑色头发,深色眼睛,浓密的第三期毛被,前突的鼻子,颧宽达142毫米,身高为中等以上,头指数为85—89。
欧洲是欧罗巴人种各族的主要聚居区。南支中印度—地中海类型和巴尔干—高加索类型的部分族体分布在南欧和巴尔干半岛,整个北支和阿尔卑斯类型则分布在欧洲其余地区。按语言属系来划分,基本上属印欧语系中的罗曼语族、克尔特语族、希腊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和列托—立陶宛语族。少数族体的语言属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
罗曼语族各族形成一个较大的民族集团,聚居西南欧。其中最大民族是意大利人(约5700万)[3]和法兰西人(约4600万)。现代意大利人是在意大利半岛古代居民(埃特鲁里亚人)和意大利人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古代居民在北方同日耳曼部落相混合,而在南方则含有阿拉伯人、希腊人及其他族体的成分。该族是意大利的主体民族。法兰西族是法国的主体民族,是由古代克尔特居民(高卢人)罗马化而形成的,其中混杂有各种日耳曼部落(法兰克人、勃艮第人等)。此外,意大利北部的雷托罗曼人(77万)、撒丁岛上的撒丁人(150万)、科西嘉岛上的科西嘉人(28万),还有法语瑞士人(112万)和意语瑞士人(23.5万)、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人(12.5万),也属罗曼语族。在比利牛斯半岛上聚居着该语族的若干民族,有西班牙人(2825万)、加泰隆人(748万)、加利西亚人(312万)、葡萄牙人(1125万),它们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主要族体;在西班牙北部与之相邻的法国地区居住着巴斯克族(109万),系该地区最古老居民的后裔。
罗曼语族最北方支系为深入比利时境内的瓦隆族(398万);而最东方的支系为东欧的罗马尼亚族(2049万),系罗马帝国时期当地古代色雷斯人在罗马化过程中形成的族体。而摩尔多瓦共和国的摩尔多瓦人(316.5万),与罗马尼亚人十分近缘,也属罗曼语族。
日耳曼语族各族分布在西欧和北欧及部分中欧地区,形成另一个较大的民族集团。该语族又分西支和北支,西支中最大的民族是德意志人(7473万)和英格兰人(4420万)。需要指出的是,前者是日耳曼部落的直接后裔;英格兰人则成分相当混杂:含有欧洲古老居民(皮克特人)的成分,又有克尔特诸部落(不列颠人、苏格兰人等)、5—6世纪由大陆迁来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其他日耳曼部落的成分,后来还融合了于8—9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某些族体、11世纪侵入英格兰的法国北诺曼人的一些成分。此外,属于西支的还有荷兰人(1185万)、奥地利人(722万)、苏格兰人(511万)、比利时的佛拉芒人(693万)以及弗里斯人(45万,分布在弗里斯群岛、德国北部、荷兰北部地区)。
北支中则是北欧的主要民族,包括瑞典人(810万)、丹麦人(514万)、挪威人(407万)以及于公元10世纪来到冰岛的挪威人后裔冰岛人(24.5万)。
此外,法国西北部与德国交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阿尔萨斯人(140万)、英国北爱尔兰地区的阿尔斯特人(100万)和德语瑞士人(401万)也属于日耳曼语族。
在以上两大语族之间,分布着几个特殊的族体,它们是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属于希腊语族的希腊人(1000万)及希裔塞浦路斯人(7.5万)和卡拉卡昌人(2万,分布在保加利亚东南部山区、马其顿、塞尔维亚和安纳托利亚等地);属于阿尔巴尼亚语族的阿尔巴尼亚人(490万),除聚居阿尔巴尼亚外,还分布在意大利、希腊和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克尔特语族,该语言过去曾在西欧广泛传播,包括英伦三岛、法兰西、意大利北部,甚至到东欧地区。后来,该语言被罗曼语和日耳曼语同化,今日留下的克尔特族族体为爱尔兰人(582万)、威尔士人(70万)、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人(100万)以及苏格兰西北部山区和赫布里底群岛的盖尔人(9万)。
东欧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则是斯拉夫语族各民族的聚居地区,它们形成一个相当大的民族集团。斯拉夫语族本身分西、南、东3个语支。
西斯拉夫语支的民族主要有波兰人(3721万)、捷克人(997万)和斯洛伐克人(471万)。此外,波兰西部维斯瓦河下游的卡舒布人(25万)和柏林东南部的卢日支人(约12万),为西斯拉夫语支中的两个小民族。
南方斯拉夫语支的民族聚居巴尔干半岛北半部,包括保加利亚人(877万)、塞尔维亚人(847万)、克罗地亚人(467万)、斯洛文尼亚人(202万)、波斯尼亚人(亦称“穆斯林族”208万)、马其顿人(156万)、黑山人(58.5万)等。
东斯拉夫语支各族是斯拉夫人中最大的一个支系,主要包括俄罗斯人(1.4亿)、乌克兰人(4515万)、白俄罗斯人(996万)3个大民族。
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人(334万)和拉脱维亚人(162万)的语言同斯拉夫语言相近,但自成一个独立的列托—立陶宛语族(也称波罗的语族)。
除了以上这些属于印欧语系诸语族的民族以外,在东欧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和波罗的海地区还分布着其他语系的族体,其中属于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的有匈牙利人(1450万),系古代斯拉夫居民同9世纪迁来东欧的马扎尔人(中亚草原游牧部落)相融合而成,它不但是今日匈牙利的主体民族,而且有175万分布在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60万在南斯拉夫的伏伊伏丁那地区,还有部分人在捷克、斯洛伐克和俄罗斯;另有芬兰人(534万)和萨阿米人(5万,分布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科拉半岛);爱沙尼亚人(110万);俄罗斯境内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的卡累利阿人(13.5万)、列宁格勒州彼得罗扎沃茨克区的维普斯人(约9000)、科米共和国的科米人(32.8万)和彼尔姆州科米—彼尔姆民族区的科米—彼尔姆人(15.1万)、居住在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的乌德穆尔特人(72万),它们都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是俄罗斯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还有该语族的几个较大民族,最大的是莫尔多瓦人(115万),聚居于莫尔多瓦自治共和国,也分布在萨拉托夫州、乌里扬诺夫州、高尔基州、古比雪夫州和契卡洛夫州;还有聚居于马里自治共和国的马里人(63.5万),该族体划分为居住在伏尔加河右岸高山区的山民和左岸低地的草原居民两部分。
在东欧和俄罗斯欧洲部分还分布着若干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民族,其中最大的是鞑靼人(660万),聚居俄罗斯鞑靼自治共和国,少部分人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还有俄罗斯楚瓦什自治共和国的楚瓦什人(178万)、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的巴什基尔人(145万)、分布在顿河和伏尔加河草原上的卡尔梅克人(15.2万);分布在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境内一些地区的加告兹人(18万),它们也都处于少数民族的地位。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在中东欧和俄罗斯境内散布着数量不小的茨冈人(124万),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犹太人(180万),属于非亚语系(旧称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
根据欧洲地区各民族语言属系,在欧洲的不同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人种体质特点,欧罗巴人种种族类型的混杂性表现得比较明显。总体上看,爱尔兰大部分地区、苏格兰、英格兰、挪威、瑞典、丹麦的居民,在体质特征上,属于欧罗巴人种北支中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也称长头型或中头型和窄面型。荷兰和法国东部则属于短头型[4]和宽面型。
比利牛斯半岛、法国西南部、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德国南部及地中海诸岛居民,在体质特征上,属于欧罗巴人种南支中印度—地中海类型。
南斯拉夫、希腊北部及相邻地区居民,属于欧罗巴人种南支中巴尔干—高加索类型。
欧洲中心地区以及法国东南部居民属于宽头型和身材矮小的类型,一般称之为“阿尔卑斯类型”,但对该类型的研究尚待深入。
俄罗斯人类学家里普列于1899年在其著作《欧洲种族》中,将欧洲各族划分为3个人种:条顿人种、阿尔卑斯人种和地中海人种。他认为,条顿人种主要分布在西欧的北部和西北部,特征是身材高大,浅色头发和眼睛,长头型;阿尔卑斯人种(也称克尔特人种)分布在欧洲中心地区,主要是山区,特征是身材较小,头发和眼睛色素要深得多,短头型;但在喀尔巴阡山脉以东的人种成分便趋于混杂;地中海人种分布在南欧,特别是法国南部、南意大利、西西里岛、萨丁岛的居民,特征是身材比条顿种要矮,但比阿尔卑斯种要高,发色和眼色较深,长头型。
最近的研究表明,德国东部及巴伐利亚居民中混杂有少量蒙古人种成分,意大利南方居民中混有赤道人种某些成分,其原因难以探明。
东欧及俄罗斯欧洲部分诸族在人种体质特征上,基本上接近于西欧中部和北部地区各族。在西北方的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居民中表现出欧罗巴人种北支中白海—波罗的海类型的特征,该地区内芬兰—乌戈尔语族诸族,如卡累利阿人、维普斯人、科米人等也表现出这一特征。但是,爱沙尼亚人及部分拉脱维亚人却表现出北支中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的特征——身材高大,色素浅。
在东欧平原的中心地区,俄罗斯人和北方乌克兰居民、莫尔多瓦人、一部分伏尔加河畔的鞑靼人,他们具有中欧人种的特征。在西南地区的乌克兰人、摩尔多瓦人(旧称摩尔达维亚人)以及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俄罗斯人、部分摩尔多瓦人、伏尔加河畔的鞑靼人中,表现出混杂有某些南欧人种成分,头发和眼睛的色素更深些,鼻背宽度更大些。苏联一些人类学家对俄罗斯人的体质特征进行更具体的研究,一般认为,俄罗斯人的人种类型是由来自西方的斯拉夫人同俄罗斯平原上古代芬兰语居民混合而形成的。在俄罗斯民族人种成分中可以划分出以下4个类型:(1)伊尔门型;(2)瓦尔代型;(3)白海型;(4)东波罗的海型。伊尔门型和瓦尔代型与白海型和东波罗的海型的不同特征是,头发和眼睛色素更深,凹形鼻背所占比例较小,波形发较多,身材较高,面部较长些。伊尔门型与瓦尔代型所不同的特征是头指数较小,身材较高。白海型与东波罗的海型所不同的特征是头指数稍小,而胡须较浓密。这些类型间的所有差异都不大,并以一些过渡性特征相联系。他们认为,俄罗斯人种类型以及某些前斯拉夫类型的基础,是一个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甚至中石器时代的共同的人种,可以把它称作“东欧型”。
乌克兰共和国科学院于1956年组织了对乌克兰人进行人类学研究,将其境内乌克兰人划分为4个类型:(1)中央乌克兰型;(2)喀尔巴阡山型;(3)波列斯克型;(4)第聂伯型[5]。喀尔巴阡山型——身材最矮小,头型最短,面部最窄,鼻最窄,黑色头发和眼睛,鼻背凸度的百分比最高,胡须与胸毛最浓密;波列斯克型的特征是面部宽而低,胡须和胸毛不太浓密;第聂伯型——身材最高,头指数最小,头发和眼睛色素深,毛被丰富;而中央乌克兰型——在身高、头指教、发与眼的色素、第三期毛被的发育、面部大小等方面,处于其他类型的中间状态。
学术界对白俄罗斯人的人种关系研究较少,一般将白俄罗斯人划分为两个类型:(1)波列西耶类型,接近于俄罗斯的中央类型,身高166厘米,头指数82,色素中等;(2)第聂伯河上游类型,身高168厘米,头指教80—82,色素比前者较浅。
在伏尔加河中游两岸的突厥语各族中,楚瓦什人与马里人在人种特征上相差很少,二者相比,前者面部多少长一些,凹形鼻背多一些。
卡拉加什人最具蒙古人种特征,同其他鞑靼人相比,鼻梁较低,内褶的比例增高(13%),胡须发育最弱,面部最宽而长,身材最矮小(162厘米),无浅色眼睛,头指数为83.6。
综上所述,俄罗斯欧洲部分及东欧诸地区的居民基本上属欧罗巴人种的东欧类型,但是该地区的东北部和东部某些族体表现出很少的蒙古人种成分,这种混杂成分同乌拉尔人种成分的渗入有关。
西亚是亚洲大陆的西南部分,包括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伊朗高原及其之间的广阔地带。西亚是欧罗巴人种南支的主要分布区,目前包括15个国家。按语言划分,西亚各族分属非亚语系(旧称闪含语系)的闪米特语族、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和印欧语系的伊朗语族。
西亚居民相当一部分属闪米特语族,其代表便是阿拉伯人,它们形成一个相当划一的民族集团,目前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主要居民。
古代阿拉伯人活动在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地区。7—11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阿拉伯人在征服和同化西亚和北非许多地区的土著居民过程中,得到广泛分布。为此,今日阿拉伯半岛上现代阿拉伯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入侵者同其征服的当地居民融合的结果。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各族目前总人口为5347万[6],在12个国家和地区内形成12个现代阿拉伯民族,以人口多少为序,他们是:伊拉克阿拉伯人(简称“伊拉克人”,1231万)、也门人(1113万)、沙特阿拉伯人(962万)、叙利亚人(916万)、巴勒斯坦人(459万)、黎巴嫩人(223万)、约旦人(164万)、阿曼人(124万)、科威特人(70万)、阿联酋阿拉伯人(40万)、巴林人(29万)、卡塔尔人(13万)以及西奈半岛的埃及阿拉伯人(3万)。阿拉伯各族按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一般又可分为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定居农民(费拉赫人)和在沙漠地区游牧的牧民(贝都因人)。
此外,属于闪米特语族的还有两个民族,一个是以色列的犹太人(350万),另一个是散布在伊朗西北、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西北的亚述人(亦称艾索尔人,32万)。
西亚突厥语族各民族形成又一个民族集团,基本上分布在西亚北部地区及小亚细亚,其中最大民族是土耳其人(4232万),系土耳其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85%以上。是11世纪来自土库曼的塞留柱—土耳其人征服了当地居民后融合而成。部分土耳其人分布在塞浦路斯岛北半部,形成塞浦路斯土耳其人(12.5万),占该岛国人口的绝大部分。
西亚突厥民族中其他各族分布在与中亚相邻的伊朗高原的北部及阿富汗北部,主要有阿塞拜疆人(70万,聚居伊朗西部阿塞拜疆省境内)、乌兹别克人(150万,17世纪由中亚迁入阿富汗北部)、土库曼人(140万,分布在阿富汗北部,伊朗东北以及土耳其、伊拉克和叙利亚部分地区)、阿夫沙尔人(54万,伊朗北部)、卡什凯人(57万,伊朗南部)、沙赫塞文人(25万,伊朗北部)、卡扎尔人(3万,伊朗中部)、卡拉达格人(2万,伊朗东北部)等。
西亚伊朗语族各民族是伊朗和阿富汗的主要居民,又包括西亚最大的跨界民族——库尔德人,形成该地区第三个民族集团。其中最大民族是波斯人(2041万),系伊朗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一半。其他几个主要民族是普什图人(900万,系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占全国人口52%,该族另有1510万居住在巴基斯坦)、库尔德人(1290万,聚居在土耳其东部,伊拉克北部、伊朗西北部和叙利亚北部相互毗连的地区,一部分库尔德人保留着游牧生活方式)、塔吉克人(350万,聚居阿富汗东北部,系当地古代农耕土著民,另有一部分在中亚地区)、哈扎拉人(176万,分布阿富汗中部山区,大多是18世纪侵入阿富汗的蒙古部落的后裔)、卢尔人(201万)和巴赫蒂亚尔人(75万),二者分布伊朗西南部山区,多为游牧民、俾路支人(120万,分布在伊朗和阿富汗相邻的俾路支斯坦地区,另有相当部分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此外,在伊朗和阿富汗还分布着一些小民族,如泽姆希德人(19万)、泰梅尼人(11万)、塔雷什人(10万)、哈扎赖人(5万)等,均有明显的混血成分。
西亚地区各民族在人种体质特征方面,相对而言比较划一。阿富汗、伊朗大部分地区,伊拉克部分地区和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基本上属于欧罗巴人种南支中的印度—地中海类型。但该地区与外高加索毗连的地区的族体却明显地表现为巴尔干—高加索类型的特点,可称作巴尔干—高加索人的西亚型,体质特征为鼻脊凸起,鼻端下垂,眉毛浓密,很发育的第三期毛被,中等身材(163—167厘米),其典型代表是亚美尼亚人和亚述人,伊朗的卢尔人和巴赫蒂亚尔人以及东北部呼罗珊省的居民也表现出这些特征。
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的阿拉伯人可视为西亚地区印度—地中海类型人种特征的代表,表现为长头、窄面部、比较高的身材(168厘米)。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居民亦属此类型,只是身材稍矮些(164厘米)。大部分波斯人和阿富汗的普什图人也属此类型:头指数76,身高169厘米;只是头发和眼睛的色素更浅些。
除了以上几种人种类型外,西亚各族中还存在某些似与更远的人种有混合成分的类型,例如伊朗东南部俾路支斯坦沿海地区的梅克拉尼人,混杂有尼格罗人种成分;加德拉毛特的贝都因人表现出某些维达人种的特点;阿富汗的哈扎拉人表现出蒙古人种的特征,尽管与布利亚特人、雅库特人和通古斯人相比,其蒙古人种属性相当轻淡,但一系列特征引人注目:直形发百分比很高,胸部和面部毛发很少,扁平的面部,颧骨突出,脸盘很大,鼻梁不高,有内褶(13%—21%),眼裂宽度小,身材中等(166厘米),头指数83.5—84.8[7]。在具有巴尔干—高加索类型特征的土耳其人中,混杂有褪色的欧罗巴人种成分和少许蒙古人种成分,以尤鲁克人中的蒙古人种特征表现最为明显,俄罗斯人类学家A.B.叶里谢耶夫作过统计,84个尤鲁克人中63个具有蒙古人种特征,至少,18人有内褶。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况,尚有待学术界进一步研究。
北非地区是欧罗巴人种在非洲大陆的聚居地区,作为地中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到今,在人文地理方面与西亚和南欧的联系要比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更为紧密。按语言划分,北非各族均属于非亚语系(旧称闪含语系),相当统一。具体划分,则属于该语系的闪米特语族、柏柏尔语族和科普特语族。
闪米特语族中包括一系列现代阿拉伯民族,其人口达10526.5万,占非洲人口20.3%[8]。随着伊斯兰教在西亚的兴起,阿拉伯人向北非扩散,公元639—640年征服了埃及,随后在8—15世纪,阿拉伯人扩散到整个北非及苏丹的北半部,所到之处,传播了伊斯兰教,推广了阿拉伯语及其文化。阿拉伯人到来之前,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下游建立并发展了古埃及文明,埃及以西直至大西洋沿岸,则是柏柏尔人的天地。阿拉伯人大量迁入,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多数柏柏尔人阿拉伯化,二者的融合便形成了今日一系列现代阿拉伯民族:埃及阿拉伯人(简称“埃及人”,4811万,系埃及主体民族,也是非洲大陆第一大族)、阿尔及利亚人(1785万)、摩洛哥人(1629万)、苏丹阿拉伯人(1186万,系苏丹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48.9%,又是乍得第一大族,占全国人口25.9%)、突尼斯人(699万)、利比亚人(319万)、西撒摩尔人(202.5万,系毛里塔尼亚和西撒哈拉主要居民)、阿拉伯舒瓦人(37万,散布乍得湖地区几个国家内)。北非地区的阿拉伯民族与西亚地区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各族通过西奈半岛地域连为一片,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阿拉伯民族集团。
北非地区的柏柏尔语族包括一系列族体,他们均是北非各国中的少数民族,主要有阿尔及利亚的卡比尔人(255万)、沙维亚人(86万)、姆扎布人(25万),摩洛哥的希卢赫人(237万)、塔马齐格特人(190万)、里夫人(105万),毛里塔尼亚的泽纳加人(2万),撒哈拉沙漠中的图阿雷格人(102万,跨界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等国),还有散居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绿洲柏柏尔人(78.5万)。
利普特语族相当特殊,仅包括一个族体,即埃及中部尼罗河沿岸的科普特人(350万),系古埃及人的后裔,迄今坚信基督教,属科普特教派,在宗教仪式中仍沿用科普特语,日常生活中与阿拉伯人无异。
从人种体质特征上言,北非各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南支中的印度—地中海类型,基本上与西亚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相同。但是北非的柏柏尔人与阿拉伯人之间是有体质差异的,主要是前者面部的颧骨高,鼻背直,头较宽,身材不很高,只是这些差异并不很分明,二者在一些个别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人类学家不止一次地指出,柏柏尔人中有浅眼色和较浅发色的成分,色素最浅者当属摩洛哥里夫人,在某些方面与北欧人相近,这种浅色素的起源问题,至今也未探明。一种观点认为,可能与汪达尔人自北方的入侵有关,但是远在古埃及壁画上就已看到浅眼色的利比亚人[9]的形象,这又无法解释。
此外,人类学家很早还注意到加那里群岛古代土著关切人的人种特征。研究证明,关切人在体质特征上包括不同的两个类型:一个是窄面型的地中海类型;另一个是面部较宽,眼眶较低,眉弓突出,在某种程度上相近于北非的中石器时代的居民,也就是欧罗巴人种的基础上含有尼格罗人的某些成分。
中亚地区是欧罗巴人种分布区和蒙古人种分布区在欧亚大陆中央的接合部。居民的种族和民族构成比较复杂,目前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5国。从语言属系上看,绝大多数族体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少数族体属印欧语系的伊朗语族或汉藏语系。
中亚地区突厥语族中最大民族是乌兹别克人(1400万)[10],系乌兹别克斯坦主体民族,另有不少人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毗邻的阿富汗北部还有161万人。15—16世纪,以“乌兹别克”为名的突厥游牧族团从黑海以北草原和咸海之滨草原向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渗入,是该民族形成的重要阶段。乌兹别克人的文化发源于中亚两河流域古代农耕文明,与塔吉克人十分相似。
哈萨克人是中亚地区突厥语族中第二大族(720万),系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另有部分人分布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俄罗斯毗邻地区,在中国新疆的伊犂哈萨克族自治州有110多万(1990年)。
土库曼人是中亚地区突厥语族中另一个主要民族(230万),系土库曼斯坦主体民族,另有少数人分布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此外,在毗邻的伊朗和阿富汗北部有土库曼人141万之多。土库曼人在十月革命前分为许多部落,诸如约穆特人、特克人、埃尔萨里人、乔德里人等,而且其中大多为游牧部落,在苏联初期遂形成土库曼民族。
吉尔吉斯人(215万)系另一个突厥语民族,为吉尔吉斯斯坦主体民族,又有部分人居住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新疆柯尔克孜族自治州有该族人口14万多(1990年)。
在中亚5国中,还有几个处于少数民族地位的突厥语族民族,一是卡拉卡尔帕克人(34.5万),聚居在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共和国,一些人分布在费尔干纳州和花剌子模州,以及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是不同起源的游牧族团与咸海之滨和锡尔河下游的半定居农牧民混血而成,其间佩切涅格人和钦察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个是聚居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维吾尔人(23.5万);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维吾尔人720多万(1990年)。
中亚地区的塔吉克人(340万)是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主要民族,目前是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有少数人分布在乌兹别克斯坦;在毗邻的阿富汗东北部有375万,构成该族的主体。在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有该族人口3万多(1990年)。塔吉克族是帕米尔高原的许多族体,诸如舒格南人、鲁善人、巴尔坦人、瓦罕人、伊什卡希姆人、雅兹古伦人等融合而成,从文化渊源上看,与乌兹别克人相近,同是源于中亚两河流域古代农耕文明,只是分属于不同的语族罢了。属于伊朗语族的俾路支人(2万多)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有些群体迁入中亚地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后半叶中国西北地区的部分回族人经甘肃—新疆一线迁入中亚,形成中亚一个特殊的族体——东干族(3.2万),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其语言与文化与中国汉语相似,族内操汉语的陕甘方言。
中亚地区各族包括中国新疆地区的居民,在人种构成上相当混杂,大体上是欧罗巴人种与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被称“中亚型”或“南西伯利亚型”,但相比较而言,欧罗巴人种特征更为明显一些。各主要民族的人种特征都具有特色,形成中亚地区的人种构成特色。
哈萨克人的特征是:与蒙古人种相比,胡须生长十分茂盛,鼻子比较前突,鼻梁很高,内眦褶发育较弱,头发为直形,中等硬度,色素为中等深度(浅色眼睛和杂色眼睛占50%),面部高而宽、扁平、短头型(头指数为84—85),该族分布很广,但在人种类型上无根本差异,十分统一。
吉尔吉斯人同哈萨克人相比,其特征是内眦褶十分发育,整个看来表现出更多的蒙古人种的特征。费尔干纳盆地的吉尔吉斯人与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人相比,则更明显的是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前者面部显然窄一些(144毫米),胡须稍茂盛,内眦褶的百分比低一些,鼻梁较高。
维吾尔人与其相邻的哈萨克人相比,具有更多的欧罗巴人特点:其面部较低而且窄得多,胡须生长较茂盛,极端的短头型(头指数约87)。
塔吉克人则在一定程度上同欧罗巴人种南支中印度—地中海类型相近,特征是:深色素,波形发,第三期毛被十分发育,中等高度的面部,前突的鼻子窄而直,平直的前额,眉弓发育较弱。独具的特点为相当宽的面部(139—142毫米),短头型(头指数83—84)。以上特点尤其是对山地塔吉克人来说是十分吻合,而平原塔吉克则混有某些蒙古人种的特征。
乌兹别克人,尤其是费尔干纳盆地的乌兹别克人接近于平原塔吉克人。中亚两河流域的乌兹别克人具有较明显的蒙古人种成分,尤其是那些保留着部落痕迹的群体,如普恰克人、曼吉特人、库拉马人等,蒙古人种的混血成分更多些,如花剌子模乌兹别克人(曼吉特人群体)中,内眦褶出现率达35%,鼻梁低,胡须生长较弱。
卡拉卡尔帕克人属于较典型的混合类型,在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共和国中的该族体,蒙古人种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而费尔干纳的卡拉卡尔帕克人的面部较窄(142.8毫米),也较低(131.1毫米),鼻梁较高,胡须较茂盛。二者头指数约为84。
土库曼人中占优势的体质特征为欧罗巴人种特征:色素深,十分前突的窄鼻,面部较窄而低,毛被丰富。土库曼人与费尔干纳乌兹别克人相比呈现为长头型,头指数为75.7。学术界一般认为,土库曼人人种类型与地中海沿岸的长头型欧罗巴人种相近似。不过,土库曼人中,亦混有蒙古人种的某些成分,不同的群体中表现程度不同。土库曼人的约穆特群体中,蒙古人种成分更多些,表现为内眦褶出现率达24%,鼻梁较低,胡须生长较弱,面部较高而宽。需指出的一点是,几十年之前,大多数土库曼人中广泛流行一种通过绑扎一种特殊包布以改变儿童的头型,这样一来,头的长度变大而宽度变小(头指数减小),这种习俗有点像中国过去妇女的缠脚习俗,但是天然就有的长头型的确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与西亚和中亚相邻的南亚北部地区也是欧罗巴人种的分布区,该地区包括北印度、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大部分。从语言属系上看,该地区的民族主要讲欧印语系印度语族语言,形成一个相当大的民族集团,因为其中包括几个人口上亿的民族。
印度语族(旧称印度雅利安语)中最大族体是印度斯坦人(2.0866亿)[11],主要分布在印度北中部,系印度第一大族,占全国人口27.8%,另有少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有趣的是该族有两种标准语:一种是以梵文字母书写的称为印地语,是印度北方邦、比哈尔邦和中央邦的标准语,也是印度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另一种是用阿拉伯字母写的乌尔都语,流行于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
印度语族中另一个人口超亿的族体是孟加拉人(1.6984亿),聚居于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孟加拉邦,在孟加拉国有人口9250万,占全国人口97.7%,在印度有6500万,系印度第三大族,占全国人口9%。
此外,该语族中几个大族是比哈尔人(8316万),聚居于印度北方比哈尔邦,系印度第二大族,少数在孟加拉境内;旁遮普人(8225万),聚居于巴基斯坦中东部地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64.6%,又有不少人在印度的旁遮普邦(1960万);马拉巴人(5700万),聚居于印度的孟买邦和中央邦的西部;古吉拉特人(3980万),分布在马拉地人分布区的西北方;奥里雅人(2752万),聚居于印度孟加拉邦西南的奥里萨邦;拉贾斯坦人(1730万),聚居于印度的拉贾斯坦邦;信德人(1580万),聚居于巴基斯坦信德省,系该国第二大族,另有部分人在印度境内;阿萨姆人(1269万),聚居于印度的阿萨姆邦;比尔人(320万),分布在中印度和拉贾斯坦邦的交叉地带。
需要指出的是,尼泊尔人(1090万),聚居于尼泊尔,系该国主体民族,有一部分(170万)分布在尼泊尔与印度交界地区;克什米尔人(340万),本身分若干支系,与其近缘的达尔迪人(亦称希纳人)共同构成克什米尔地区主要居民;僧伽罗人(1180万),系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三者也属于印度语族;僧伽罗人可视为印度语族中深入南亚最西部的一个特殊族体。
除印度语族各族外,南亚北部地区还分布着伊朗语族几个族体,一是俾路支人(290万),聚居于巴基斯坦的信德省与俾路支斯坦地区;一是普什图人(1400万),聚居于巴基斯坦西部,为该国第三大族。
南亚北部各族在人种体质特征中,基本上属于欧罗巴人种南支中印度—地中海类型,特点是:身材高大(达172厘米),长头型,直鼻梁。典型代表为拉贾斯坦人、旁遮普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主要指西北印度地区而言,而中印度和南印度的一些印度语族民族,如比哈尔人和僧伽罗人,在人种特征方面,已含有维达人种成分;西印度的马拉地人和古吉拉特人中,维达人种成分更加多一些;克什米尔人在体质特征上更接近印度—地中海类型,浅色眼睛和较浅色头发的人占相当比例。
前面已经谈及,美洲大陆、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非地区,并不是欧罗巴人种的传统分布地域,但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引起了欧罗巴人种的洲际流动和人口大批迁移,数百年间,该人种已成为这些地区的主要居民。从当前各大人种分布状态而言,美洲大陆、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非地区的确是欧罗巴人种各族的分布区,这些地区形成了世界之林中的一大批新兴民族。
就美洲大陆而言,目前居民的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的后裔或欧洲移民与印第安土著的混合,某些族体还含有非洲尼格罗人的成分或亚洲蒙古人种的成分,但欧罗巴人种特征占优势。就语言属系而言,印欧语系各族的人数已占全美洲人口的93%[12],从北美到拉丁美洲,形成一系列新兴的现代民族。
北美洲的英裔加拿大人(1071万),属日耳曼语族,占加拿大全国人口34.6%,为第一大族;法裔加拿大人(870万),聚居魁北克省,属罗曼语族,为第二大族,占全国人口26%;美利坚人(1.765亿,其中包括非裔美国黑人2820万),系美国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75.5%。此外,加拿大和美国还有属于罗曼语族和日耳曼语族的族体:意大利人(805万)、德意志人(725万)、英格兰人(177万)、奥地利人(129万)、瑞典人(92.5万)、法兰西人(84万)、荷兰人(80万)、挪威人(80万)、苏格兰人(54万)、丹麦人(43万)、德语瑞士人(23.5万)等。
属于斯拉夫语族的族体:波兰人(431万)、乌克兰人(120万)、俄罗斯人(117万)、捷克人(56.5万)、斯洛伐克人(55.5万)、塞尔维亚人(30万);属于克尔特语族的爱尔兰人(169万);属于亚美尼亚语族的亚美尼亚人(79万);属于希腊语族的希腊人(72万);属于波罗的语族的立陶宛人(33万)等。
拉丁美洲的种族与民族情况比较复杂,从总体上看,属于欧罗巴人种或欧罗巴人种特征占优势的混合种族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以欧罗巴人种为主体的民族,如阿根廷人(2598万)、乌拉圭人(265万)、哥斯达黎加人(234万)等,含印第安人和非洲尼格罗人的血统非常少,在外观上与欧洲的西班牙人难以区分。
二是以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混血为主的民族,但后者体质特征明显,如墨西哥人(8024万)、危地马拉人(396万)、洪都拉斯人(418万)、萨尔瓦多人(547万)、尼加拉瓜人(295万)、巴拿马人(199万)、厄瓜多尔人(571万)、秘鲁人(1210万)、玻利维亚人(271万)、智利人(1132万)、巴拉圭人(315万)等。这些民族中,多数人自称“白人”,实际上或多或少含有印第安人的血统成分,但总体上体质特征为欧罗巴人种占优势。
三是欧罗巴人种、非洲尼格罗人种和印第安人的三者混合类型,如巴西人(1.3135亿)、委内瑞拉人(1486万)、哥伦比亚人(2933万)等,由于混合成分多,故在其内部形成许多不同肤色的种族集团,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按肤色深浅处于不同的地位。
四是未被各国主体民族同化的各国移民所组成的欧洲裔少数民族,如葡萄牙人(213万)、西班牙人(122万)、加利西亚人(99万)、加泰隆人(35万),还有犹太人[13]和吉普赛人[14]。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美洲大陆一样,人种构成自16世纪之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几个新兴民族,其人口数量在两个国家居绝对多数,成为当今欧罗巴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在澳大利亚,英裔澳大利亚人达1175万[15],占全国人口74%,系主体民族。此外,还有几个欧洲移民尚未融入英裔澳大利亚人中的族体,英格兰人(95万)、苏格兰人(23万)、意大利人(70万)、希腊人(34万)、克罗地亚人(15万)等。
在新西兰英裔新西兰人达245万,占全国人口75%,为该国主体民族。此外,还有几个欧洲移民群体,尚未融入英裔新西兰人之中,诸如英格兰人(20万)、苏格兰人(4万)、荷兰人(2.1万)、爱尔兰人(1.7万)等。
在非洲大陆的南端,南非共和国,自1652年之后,其种族和民族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荷兰移民和英国移民相继大量迁入,在南非形成新兴民族,发生了类似美洲与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变化,只是欧罗巴人种的族体人数尚不占该国的多数罢了。欧罗巴人种在南非共和国形成3个族体:一是阿非利坎人(旧称布尔人,系荷兰移民后裔),人数达280万,占全国人口9%,聚居南非西部及全国各城市;二是英裔非洲人,人数为138万。占全国人口4.5%,主要分布在南非东部及全国各城市;三是南非犹太人(12万),约一半聚居威特沃特斯兰德矿区,约5万在约翰内斯堡。此外,欧洲移民群体还有英格兰人(23万)、葡萄牙人(6万)、德意志人(14万)、荷兰人(2.5万)、意大利人(2万)等。
[1] 参见C.U.布鲁克编《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页。以下各族人口均以此书为据。
[2] 根据人类学家雅尔霍的研究结果,见雅·雅·罗金斯基与马·格·列文著《人类学》,中译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89页。
[3] 参见C.U.布鲁克编《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4—185页。以下各族人口均以此书为据。
[4] 指头部较宽的人,其特征是头骨的头指数高于81,而活体的头指数高于82。
[5] 见雅·雅·罗金斯基、马·格·列文《人类学》,中文译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99页。
[6] 见C.U.布鲁克编著《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以下各族人口数字均以此书为据。
[7] 见雅·雅·罗金斯基、马·格·列文《人类学》,中文译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82页。
[8] 见C.U.布鲁克编《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3—455页。以下各族人口数字均以此书为据。
[9] 在古埃及文献中,将埃及以西的北非古代土著称作“利比亚人”,阿拉伯人占领北非后,将土著“利比亚”改称“柏柏尔”,意为“异教徒”。
[10] 见C.U.布鲁克编《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页。以下各民族人口数字均以此书为据。
[11] 见C.U.布鲁克编《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5页。以下各民族人口数字均以此书为据。
[12] 见C.U.布鲁克编《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80—585页。以下各族人口数字均以此书为据。
[13] 犹太人全美洲为656万,其中592万在美国。
[14] 吉卜赛人全美洲为2万,南北美洲均有,无聚居国。
[15] 见C.U.布鲁克编《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10页。以下各民族人口数字均以此书为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