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督教与民族

基督教与民族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信仰上帝,崇拜耶稣为基督,即救世主,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教的民族及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这就使基督教在与其他宗教的斗争中终于取得了胜利。还有一个使基督教同犹太教相分离的重要因素,就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统治斗争的激化。这次会议将基督教定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4世纪末起,基督教会还与罗马皇帝联手,从事抢掠异教神庙财产的运动,历时多年。到5世纪时,基督教会的主教则成为了统治集团的显要人物。

基督教(Christianity)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仰上帝,崇拜耶稣为基督,即救世主,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教的民族及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于罗马奴隶制帝国东部地区的巴勒斯坦,是在犹太民族反对罗马帝国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中,从犹太教中分化出来的一个下层新教派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传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

基督教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文化和宗教的背景。

公元1世纪初,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被压迫被剥削十分残酷,反抗斗争也最频繁。64—65年,罗马帝国7个省大饥荒,促使66年巴勒斯坦全境犹太民族大规模的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但终因力量不足导致失败。68年,罗马军队攻陷耶路撒冷,犹太奴隶、隶农、小生产者们英勇抵抗,坚持战斗达两年之久。最后,耶路撒冷几乎每块土地都有死尸陈地,罗马军队纵火烧毁全城。起义失败的耶路撒冷居民大批地被罗马征服者钉死在木架上。此外,被卖为奴的多达7万人。这次起义的失败使原本就灾难深重的犹太民族再次经受了巨大的打击。一向自称是“上帝的选民”的犹太人的民族复兴的希望再次破灭。屡遭起义失败的奴隶们,由于无从摆脱苦难,就不免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之中,寄托于神,期盼着神和救世主来解救自己脱离苦海。

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们一贯把宗教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一个精神支柱。罗马帝国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的欧、亚、非各国,在帝国内形成了各民族杂居的局面。罗马统治者对许多民族的居民信奉本民族的宗教,既不可能一律取缔,就采用利用的方针,把各被征服的民族的神都搬到罗马的神庙之中,从属于罗马大神,让各宗教都为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服务。这些宗教同时并存,互相排斥,又互相渗透,但最终注定要趋于没落。罗马帝国需要一种适应新的罗马世界帝国条件的宗教。基督教正是在上述条件下,从犹太教中的下层教派分裂出来而形成的。

犹太教中的艾赛尼派中有一个分支拿撒勒派,大体上是基督教的雏形。该派的创始人据说是耶稣。当时,他只是宣传以色列人历来所盼望的神的国即将实现,弥赛亚即将来临,现实世界的一切即将完结。这一主张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反映了犹太民族的下层群众在起义一再失败后的消极悲观的情绪。这一教派在巴勒斯坦的加利利农村,随着破产农民、游民流入城镇,在城镇下层群众中又得到一些追随者,由于他们信奉救世主基督,后来被时人称作是基督的门徒。

基督教在其萌芽的初创时期,就已打破了犹太人基督徒拥有优越地位的观念,宣称上帝并非只认犹太人为选民,而是对各民族信徒同等相待,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民族;它还宣扬信徒因基督的牺牲而得救这样一种信仰;基督教还简化宗教仪式,摆脱繁重的饮食和洁净的清规戒律。上述特点正好适应了当时追求思想安慰的群众的精神需要,从而使基督教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在下层民众中很快发展,甚至不少失意的剥削阶级分子也很快参加了进去。这就使基督教在与其他宗教的斗争中终于取得了胜利。

初期基督教在城市传播很快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还是一个以神秘宗教为思想基础的互助社团。随着一些富人加入基督教,初期基督教社团中也出现了以保罗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一派的主张也是犹太教的一神论和死而复活的神秘教主耶稣基督,加上末世论。但它的末世论的内容,已不再强调在地上建立神的统治,而变成了信徒的个人得救。保罗派逐渐把初期基督教的这种弥赛亚运动改变成一种信仰神子死而复活称为救世主耶稣基督的神秘宗教。基督教的这种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它与犹太教的分离。还有一个使基督教同犹太教相分离的重要因素,就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统治斗争的激化。在这一过程中,基督教已不再参与甚至同情犹太人民的起义,而是强调要温顺,强调“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实际上已站到了罗马帝国一边。它把犹太人的苦难看做是神的诅咒。这期间,基督教自己的经典《新约圣经》逐步形成;教会组织也逐步完备。这样,到1世纪末2世纪初,基督教就与犹太教彻底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宗教。

早期基督教由于反对罗马帝国的统治对罗马帝国不利,基督徒曾遭到了罗马帝国的镇压。2世纪初叶,罗马统治者已了解到基督徒是顺民,开始把基督徒与富于反抗的犹太民众相区别,逐渐又对基督教采取怀柔政策。4世纪初的罗马帝国,外有日耳曼族的侵扰,内部奴隶、隶农和城市无产者、贫民不断起义,政治、经济上都使罗马帝国陷入严重的危机。罗马统治者开始对基督教加以利用。311和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先后颁布了著名的《宽容敕令》和《米兰敕令》,一方面稳定罗马国教的教徒,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基督教。《敕令》宣称,为确保社会安宁,信奉各种宗教都享有同样自由,不受歧视。对基督教会的集会场所一律无偿发还,教会的其他财产也同样发还。这是在罗马法律上第一次承认基督教会可以拥有财产。君士坦丁皇帝在扶持基督教的同时,对教会也严加控制,使它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教会的教义、宗教活动、人事、经济都必须听命于皇帝。他还利用基督教支撑帝国内部对各民族的统治,要求各民族都要接受基督教。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主持召开了尼西亚宗教会议,约有300多名主教参加。这次会议将基督教定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以后,不仅发还了以前被没收的基督教会的财产,而且还得到国家大批金钱的资助来修建教堂。除罗马帝国政府拨赠给教会大批的领地、房产、款项外,教会还拥有接受私人财产的权力。教会要求教徒把身后的遗产交给“最神圣的基督教会”,以此作为教徒的一种宗教义务。从皇族到贵族,都把金银珠宝赠给基督教会。4世纪末起,基督教会还与罗马皇帝联手,从事抢掠异教神庙财产的运动,历时多年。特别是教会承受了庞大的庄园领地,同时也沿用了这些土地原有的管理制度。教会成为了大土地领主,还依靠免税等项权利排挤小农,迫使小农向教会典卖土地,然后沦为教会的农奴。上述情况使教会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教会富有以后,进一步和统治集团结成一体。到5世纪时,基督教会的主教则成为了统治集团的显要人物。主教拥有豪华的“主教宫”。平日审理各种诉讼案件,涉及神职人员的诉讼案件,国家法庭不予审理,都由主教加以审理。任何人反对教会也都由教会加以审理。主教手下还有大批神职人员和非神职的办事人员、侍从和仆役。经营着城镇大量的房地产业和农村的领地庄园。

教会的富有以及成为统治者后,加剧了教会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为了争夺主教职位,神职人员相互争斗。在这一斗争中,罗马主教逐渐取得了越来越高的地位。罗马主教本来并没有“教皇”的称呼。教皇一词,源于希腊文(pappas),意为“爸爸”,本来是对一般神职人员的尊称。在教会建立主教制以后,这一称呼可用于任何主教。随着教阶制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称谓逐渐限于罗马、亚历山大、安提阿、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五大城市的大主教。罗马教会由于位处帝国首都,政治经济势力最大。它的主教一向声称,罗马教会是由传说中的耶稣使徒彼得、保罗两人创立,应拥有特殊地位,但遭到其他主教的反对,特别是遭到东部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反对。直到后来11世纪时,罗马主教格列高里七世才垄断了“pappas”(即爸爸)这个称呼。这便是罗马教皇地位发展的由来。

基督教受到罗马帝国官方支持后,教义也按统治阶级的需要进一步发展。著名的教父奥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将基督教教义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了教父哲学。他从2世纪教父们鼓吹的奴隶受苦是犯罪的惩罚发展出人具有“原罪”的思想,宣称由于人类始祖亚当犯罪,再加上自己的罪恶生活,因此整个世界都变成邪恶的世界,全人类注定要受惩罚,这被宣称为上帝预定的旨意。在“原罪”这个理论基础上,奥古斯丁把奴隶主统治奴隶说成是由人的罪性所决定,奴隶主的国家依靠暴力保护奴隶主的财产私有制也被说成是因人有贪欲的罪性,必须如此。他还宣扬,上帝从世人中拣选它中意的人,这些人是上帝预定要得救的,不论他们是行善也好,作恶也好。如果不是上帝拣选预定得救,人怎样努力也不管用。他还把耶稣从出生到受难,被钉在十字架,死而复活等都描绘是以救世主“取了奴仆形象”为中心。这样的所谓拯救实际上就是甘当奴隶。

4世纪以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每一个居民都必须是基督徒。这就使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被迫披上了基督教的外衣。由此,出现了与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教会相对立的各种教派,他们被官方教会称为“异端”。4—5世纪的异端,大体围绕着两个教义问题展现出来,即“三位一体”的教义中,对教主基督是强调他的“人性”或“神性”,还是二者并提。以及所谓人的本性,人的意志,自由与所谓“原罪”、“神的恩典,预定拣选”的关系,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当时比较强大的异端,都出现于罗马帝国被压迫的民族,如埃及人、叙利亚人、北非迦太基人等中间。那些表面上看来是关于教义和神学的争论,实际上都曲折地反映了罗马帝国各民族下层的解放要求。有的异端甚至直接与奴隶、隶农革命运动结合起来。尽管正统教会和帝国政府对异端联合镇压,但异端教派始终未被灭绝。

5世纪末叶,日耳曼族的入侵同西罗马帝国起义的奴隶们联合,于476年推翻了西罗马帝国。作为国教的早期基督教会也受到沉重打击而趋于没落。

5世纪后,欧洲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度。欧洲的封建化过程也就是基督教在欧洲传播的过程。基督教正是以充当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工具,作为封建主阶级暴力统治的补充,并依靠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而传播到欧洲各民族当中的。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废墟上,唯一残存的社会上层建筑就是基督教会。日耳曼人在建立封建国家的过程中就开始注意利用基督教会为其所有。6世纪以后,基督教与当时崛起的并成为西欧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紧密结合而逐渐发展。47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采取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宗教步骤:皈依罗马教会,并命令士兵全部受洗入教。当时王国南部的维昂主教要求克洛维不仅要“反对民族的传统”,而且要“放弃对祖先的崇敬”,使人民全部信教,并向所征服的地区的人民传教。克洛维接受了这些皈依基督教的条件。这就使法兰克人在后来与信奉阿利安教派的各日耳曼部落的斗争中得到了罗马教会的全力支持。

法兰克人征服西哥特人以后,克洛维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以后便开始组织由他管辖的法兰西教会。511年,在克洛维的命令下,召开了奥尔良宗教会议,会议制订的宗教法规同时也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说明欧洲封建社会初期便开始形成了封建的神权统治。基督教成为强制的宗教制度,教堂举行弥撒礼时,周围全体居民必须参加,礼仪未结束之前,不得离开教堂。新的封建主帮助教会取得更多的财富,教会及神职人员的财产免税,教会成为政权机构的一部分,神职人员的按立必须经国王或地方法官的批准。总之,这时教会被授予的特权比罗马帝国时代更广泛。当时,一个教区的主教不仅管理教会,操纵社会救济,控制学校,还管理金库、监狱,负责修筑城堡。7世纪后,主教又是法官兼国王的财政顾问。无论在法兰西、西班牙、意大利还是东罗马帝国,主教都拥有巨大的权力。法兰克王国的兴起要利用基督教,它赐予教会大量的土地,使教会也发展成大封建主。同时它对基督教也严密控制,主教全部由国王委派,教会和修道院全由国王管辖。

法兰克王国在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768—814)是法兰克王国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大量修建教堂和修道院,供养大批神职人员,大力兴办教会学校,对宗教活动严加控制,开始形成了体态完备的封建神权统治。查理曼在位期间,亲自主持了16次宗教会议。宗教会议的决议,以皇帝的通令加以颁布。查理曼大帝推行封建神权统治的同时,还与罗马教皇结盟,取得教皇的支持。

9—10世纪,法兰克王国内部封建主割据一方,逐渐促使帝国解体。在这一过程中,业已发展为庞大的封建主的基督教会趁机力图摆脱皇帝的控制。罗马教皇也趁机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势,并强调教会的主教权力高于政权,只能服从教皇,不能服从任何政府。后来,以教皇为首的中世纪教会逐渐成为欧洲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在这种形势下,基督教进一步向全欧洲进行传播。

11—13世纪末是欧洲中世纪教会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基督教神权统治在欧洲已普遍确立。基督教会不仅依靠政治特权在思想上对人民实行高压统治,而且还成为封建统治者开拓荒地、山区以及边远地区的有力组织。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利用教会把大量土地拨赠给教会。主教领受教职时,同时就是国王的侍臣。这时,封建的教阶制也已形成。在国家范围内划分教区。每一个教区有主教,下面有若干教堂,它所管辖的范围称作牧区,由主教派遣神父。在主教之上,还有大主教等。

基督教会的这种发展,不可避免地引起多方面的矛盾。特别是基督教会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与神职人员的腐化,必然引起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国王给教会种种特权利益,并以掌握主教续任权来控制教会。教会的腐化危及自身的社会影响。为推进基督教的发展,那些一心敬奉上帝的修道僧越来越多,这就刺激了修道院的急剧发展。修道院培养了大批修道僧、修道院长和主教,为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统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054年,以罗马教皇为代表的基督教西部教会同以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为代表的东部教会的矛盾冲突激化,各自把对方革除教籍,判处极刑。由此,东西部教会正式分裂。导致这一分裂的原因,既有文化传统方面的,又有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但直接原因则是双方领导集团为争夺教会的最高统治权而不断发生冲突。东西方教会在文化传统上是很不相同的。东部教会是希腊文化传统,西部教会则是拉丁文化传统,由此形成了神学、教义、礼仪和习修等方面的差异。东部教会比西部教会更注重外在的礼仪。西部教会则更注重律法。自君士坦丁大帝4世纪迁都以后,东部教会始终处于罗马皇帝的严密控制之下。而西部罗马教会的主教则具有很大的世俗权力。他一贯自称罗马教会是耶稣门徒中居领袖地位的彼得创立的,因此,继承彼得任罗马主教的人,也应享有最优越的地位。而东部教会对此则坚决不予承认。为争夺教会的最高统治权,两派进行了残酷的斗争,终于决裂。决裂后,东部教会标榜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因为是东部教会,所以又称东正教。西部教会则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因为其领导中心在罗马,所以又称“罗马公教”,汉语译作“罗马天主教”。

12世纪以后,由于西欧世俗皇帝的权限一度削弱,罗马教皇的权力趁机发展。罗马教皇与德意志皇帝争权夺利的斗争持续了约200年。这期间,教皇又动员了欧洲各国的教会法专家来制造“教皇权力至上”,“皇权来自教皇”,“教皇有权废黜皇帝”,“教皇除严重传播异端,不得予以废黜”的舆论,为教皇攫取更大的权力作准备。之后,教皇势力逐步发展。在德意志、意大利,教皇党的势力都大大高于与之对立的皇帝党。罗马教廷成为封建制度的巨大国际中心。这期间,教皇高于一切的表现还集中在为封建制度提供统治阶级需要的一套意识形态;又以教会法的形式制定封建社会的法律。教会法成为欧洲中世纪国家通用的法典;教会还拥有法庭、监狱,教会法庭甚至凌驾国家的法庭之上。许多主教则直接充当法官。中世纪欧洲的全部教育也全为教会所垄断。每一个教会牧区,都在教堂中附设一所小学。通常由神父指派教堂的文书兼任学校的教师。学校的课程主要是基督教要理,也包括其他一些文化知识。中学、大学同样是教会的附属物。在这些学校更是贯彻宗教思想,宣传教会法,争夺法律阵地。基督教的神学也进一步系统化,形成了所谓经院哲学,构成了欧洲中世纪唯一的意识形态。

上述可以看出,中世纪教会已成为凌驾国家之上的“国中之国”。首先,每个居民必须参加教会,拒绝参加教会或怀疑教会的绝对权威,就被认为是背叛上帝,大逆不道,甚至被判处死刑。其次,教会向居民征收什一税,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人头税。第三,教会有法律、法庭,还有监狱,可以审判案件。国家法律不得与教会抵触,国家法庭的判决,教会可以更改。第四,教会还有一个中央集权的,以教皇为首的庞大组织。教皇可以制订、修改法律。第五,教皇的办事机构是教廷,以下有大主教、主教、神父。神职人员不受国家法律的管辖。由于神职人员在当时基本上是唯一受过教育的,这就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特权阶层。主教成为国王手下的大臣,政府的各种文告都要靠神职人员执笔。一切教师都是神职人员,一切书籍都是神父修道僧著述的。可以说,在欧洲的中世纪,整个文化领域都被基督教所控制。

在欧洲封建神权统治的全盛时期,从11世纪末开始,将近200余年间,罗马教会煽动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其他国家的封建主进行了8次对中东的军事殖民侵略战争。名义上是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实际上所谓的收复圣地不过是以教皇为首的西欧封建主利用群众的宗教情绪煽动民族间的对立,掩盖侵略实质的一个宣传口号。

1095—1270年,十字军东侵共进行了8次,使欧洲和东方人民特别是农民死亡数百万,造成的破坏无法计算。从十字军东侵战争中取得利益的主要是罗马教会。

欧洲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特别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不可一世,使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进一步增强。整个中世纪,异端形式的农民革命运动连绵不断。12世纪后,城市市民和平民反封建神权统治的斗争又逐步发展。对异端的血腥镇压,特别是异端审判法庭的罪恶甚至使一些中下层贵族和低级神职人员也卷入了反封建斗争。与此同时,教会内部日益腐朽,罗马教皇与世俗皇帝的争权夺势也一度受到挫折。再加上新兴的人文主义运动的冲击,到15世纪末,中世纪天主教会受到沉重打击。尽管教会内不时出现一些所谓圣徒呼吁改良教会,但腐朽的教会上层不可能接受。广大群众也已不满足于点滴的改良。上述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终于促成了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

欧洲中世纪后期,15—16世纪中叶,罗马教会所影响的地区只限于西欧和北欧。当时的欧洲,只有德国和意大利还未形成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国家,仍然处于长期分裂的局面。教皇则极力阻止这两个国家的民族统一。尤其是德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而天主教的影响又特别巨大。16世纪初,教皇派驻德国的特使,意大利人阿连德称,在他所到过的国家中,未见有像德国民众那样对教会充满热忱。但教会的腐化逐步激起农民和城市市民的反抗,特别是城市市民和平民进一步提出改革教会的要求。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人到德国去推销赎罪券。尤其是特别宣扬赎罪券的功效,说什么买赎罪券的人只要把钱币扔进钱筒一响,他的已死家属的灵魂马上就从炼狱飞升天堂。赎罪券的买卖开始以后,人们议论纷纷。当时任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的马丁·路德就公开表示怀疑。1517年11月1日,按照当时大学生神学辩论会的传统,他在教堂门前贴出了题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的95条论纲,反对把赎罪券的功效过分吹嘘。马丁·路德的本意是出于维护教皇和教会的威信,但他没有料到,由此引起轩然大波,使德国社会各阶层对罗马教廷神权统治的不满由此触发。95条论纲也传遍德国和西欧,影响了赎罪券的销路。以此为导火线,在宗教改革名义下的群众反封建革命运动迅速展开。罗马教皇要把这场运动压下去,决定把路德革除教籍。这样,马丁·路德被迫同罗马教皇决裂。

1520年8—10月,马丁·路德连续发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民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这三本小册子被称为德国宗教改革的三大论著,形成了德国市民温和派宗教改革运动的纲领。他反对罗马教会的特权,强调封建君权至上,普通基督教徒也是属灵的等级,和神父的区别只是分工不同;他还谴责罗马教廷在德国榨取巨大财富;主张建立德国自己的教会;要求简化宗教礼仪。这些主张集中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市民反抗罗马教廷的控制,希望有一个廉价教会的要求。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德国社会各阶层的极度活跃。当时,德国形成了三个政治集团。皇帝、主教和部分诸侯、城市贵族极力维持封建统治,反对宗教改革;城市中产阶级、低级贵族和一部分中小诸侯支持路德的主张,要求成立一个摆脱教皇控制的德国教会,没收教产,取消教会特权,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廉价教会,但他们又害怕由此触发人民大众的革命运动;而最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则在宗教改革的旗帜下,要求改变整个社会制度,由此爆发了德国的农民战争。德国的农民战争由于危及了封建专制制度,包括路德在内都参加了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农民战争最终遭到失败。德国的宗教改革产生了与罗马天主教对立的路德派新教。它作为反对封建神权统治的对立面,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有其历史的进步意义。

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以后,随即发展到西欧其他国家,其中以日内瓦为中心的加尔文派的宗教改革最为彻底。加尔文和路德一样,都宣称教徒“因信得救”,否认罗马教会的权威,这就推翻了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中心思想,即等级观念。加尔文还按照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通过讲解《圣经》,传道著书,支持新兴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活动。他反对奢华浪费,并把这一切纳入加尔文派的神学,成为他的经济伦理主张。他还对传统的中世纪教会以神职人员为中心的组织进行改革,按日内瓦市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富有的市民教徒推选出长老和牧师共同管理教会,各教会又由地区的教会联议会作为教务管理机构,使教会具有了民主共和的性质,适应了资产阶级的需要。加尔文还大力兴办学校,训练新教牧师,招募西欧各国著名学者到日内瓦任教,培养大批牧师、信徒,然后分散到法国、尼德兰、苏格兰等地传播加尔文派的主张,不断扩大影响。以至于当时日内瓦被称作“新教的罗马”。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的封建制度给予了致命的打击。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成为资本主义席卷欧洲各国总过程的开端。在英国,16世纪30年代,为加强封建君主专制进行的所谓宗教改革,只是把效忠教皇的天主教会改成国教会,充当国王的工具。而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加尔文派清教徒们,由于他们主张从英国国教会内清除罗马教会的礼仪、教阶制度,主张教徒过俭朴的生活,因此被称作清教徒。到70—80年代,清教徒的人数迅速增加并退出英国国教会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教会组织。之后,它进一步向国会要求改组教会,废除主教制,代之以教徒选出的上层教徒(称为长老)来治理教会。这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教徒的队伍也不断扩大,从而对英国封建制度造成威胁。为此,封建王朝和国教会则共同镇压资产阶级的清教徒,对之进行了大规模的宗教迫害。

在反对国王的斗争中,清教徒也分化出保守的、对国王妥协的长老派和反映中小资产阶级要求、反封建制度比较彻底的独立派。后来,独立派在国会中成为大多数,于1649年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宣布英国为共和国。1653年,共和国实际上蜕化为军方首领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下的护国政府。克伦威尔统治期间,以宪法形式规定,旧封建贵族支持的国教会和罗马教会为非法,并按清教徒的标准建立起加尔文教会,作为他的政治支柱。但是,其他新教如浸礼会、教友会、唯一神派等又纷纷兴起,要求宗教自由,实际上是要求思想、言论、集会的自由。他们反对官方教会的繁文缛节,宣传取消一切宗教仪式,主张所谓内心的宗教。这些派别也一度遭到克伦威尔的镇压。

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英国封建王朝和国教会曾一度复辟。特别是詹姆士二世统治时期(1685—1688)力图恢复君主专制,准备恢复罗马旧教。这就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直接矛盾。因为贵族们的大批地产得自没收罗马教会修道院的土地,恢复旧教使贵族们感到威胁,国教会的主教地位也受到威胁;资产阶级清教徒与罗马教会斗争了几十年之久,更是势不两立。此外,英国人大都认为罗马教会是外国的、“反民族”的教会,又是英国的世仇西班牙和法国的宗教。因此,英国资产阶级和贵族,不论国教、清教派或其他对立教派都联合了起来,发动了政变,并于1688年迎立新教的荷兰执政者奥伦治亲王威廉,成为英皇威廉三世。这是英国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妥协的结果。威廉三世为笼络人民,除确认国教会的统治地位外,对其他新教教派也给予自由,这就使基督新教在英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基督教作为它的政治工具。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提出独立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这时法国资产阶级已经强大到足以建立与其阶级地位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了。

法国长期的封建神权统治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出现尖锐的矛盾,促使资产阶级要夺取政权,推翻封建神权统治。这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首先在思想战线上表现出来。18世纪在法国出现了一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论者。他们完全抛弃了宗教,对教会和封建意识形态尖锐抨击。对基督教的批判必然发展为对当时现实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制宪会议曾对教会和宗教问题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从政治上取消天主教的特权地位和宗教歧视。1789年《人权宣言》中承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使非天主教徒得以担任政府公职。从经济上剥夺教会财产和征收什一税的权力。在组织上削弱教会势力,取缔所有的修道院。改组天主教会,削弱主教权力等。割断法国天主教会对罗马教廷的从属关系。这些措施削弱了教会势力,受到了人民的欢迎。法国大革命时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雅各宾专政时期,对于反对革命的天主教会进一步予以打击。

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右翼发动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革命专政,建立起督政府,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大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王党复辟势力又趁机活动。反对革命的天主教神父也重新活动,对支持共和国的神父和新教徒都进行打击报复。罗马教皇也出来以反对异端为名,支持反动神父。1799年,成立了以拿破仑为首的军事独裁政权,进一步强化大资产阶级的统治。拿破仑执政后,为取得天主教在政治上的支持,曾与梵蒂冈谈判,在法国重建天主教会,极力利用天主教会为其统治服务。1804年,拿破仑当上了皇帝,他命令教皇来巴黎参加他的加冕礼。在加冕仪式中,他不要教皇为他加冕,而是自己把皇冠戴在头上。他不依照传统宣誓效忠教会,反对异端分裂,而是宣誓保证宗教自由。他给新教与天主教以同等的地位,都是为了控制它们。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形成和宣传,基督教在欧洲逐步走向衰落。

16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分别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作为沿海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最早的殖民主义者,相继开辟了从欧洲经地中海直达东方的航路和横渡大西洋通往美洲的航路,并且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另一方面,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是当时罗马天主教会最牢固的堡垒。宗教改革运动使天主教会在欧洲丧失了大片地盘和大批的信徒,因此,天主教会需要弥补自己的损失,渴望向外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为天主教的向外扩展提供了条件。西、葡两国前往非洲和美洲的探险队,都带有传教士、十字架和各种圣像。他们每到一地,就首先竖起十字架,许多新占领区的名称是以圣徒的名字命名的(如圣马利亚)。传教士的足迹随着殖民者出现在每一块新占领的殖民地上。

海外传教活动受到了罗马教廷的重视和支持。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罗马教廷相继成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和“传信部”。特别是传信部,成为了罗马教廷发展、监督和管理传教的最高指挥部。它在天主教会的近代传教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上述机构外,天主教的传教活动主要是由天主教会的各个修会进行的。这些修会一方面在组织形式上服从罗马教廷的调遣,另一方面又与罗马教廷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它们是天主教传教活动的主力军。其中比较大的修会组织有:耶稣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奥斯丁会、加尔默罗会,等等。其中耶稣会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它实行军事化的组织形式,集权管理体制,提倡成员绝对服从和完全献身,对罗马天主教在各地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罗马天主教的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是同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征服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殖民主义者和传教士在东西半球的活动,罗马天主教进入了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全面传教时期。葡萄牙人主要是在非洲传教。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主要是在拉丁美洲传教。这一时期,天主教在亚洲的传播,受到了悠久的亚洲文化和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制约,除了在印度部分地区、菲律宾较为顺利外,在其他国家的传播则比较缓慢。

17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是基督教近代传教活动的第二阶段,相对于上一阶段,罗马天主教会的传教活动处于低潮,而新教的传教活动则刚刚开始。随着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减少与传教力量的削弱,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上升。天主教的传教力量逐步转移到法国。法国先后成立了“巴黎外方传教会”、“遣使会”等组织。但是,总的来说,天主教的传教活动趋于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教国家荷兰和英国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优势地位,致使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失去了传统的保护者。另外,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内部矛盾重重,罗马教廷领导软弱无力,教皇大多无所作为,不重视传教事业。

17世纪,随着欧洲新教国家的海外扩张活动的展开,新教开始传到海外。比较早进行海外传教活动的国家是荷兰和丹麦。他们主要是在亚洲的印度、锡兰、爪哇等地。作为有组织的传教活动,18世纪初,新教各派中最活跃的是莫拉维亚兄弟会。其派出的传教士主要在下层群众中开展活动。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格陵兰、北美的印第安人的部落、西印度群岛、圭亚那以及南非、东非中部和亚洲的印度等地。

进入19世纪,整个西方的海外扩张进入高潮。这一时期,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亚洲尤其明显。首先,传教组织增多,特别是欧洲、美洲的新教国家纷纷成立传教组织。其次,传教人员增多,女传教人员的作用增强。第三,传教活动的形式多样,并深入到传教地区的各个阶层中间。第四,所有的传教地区都建立了由西方传教士控制的教会组织,从而使基督教在新的土地上生根结果。

这一时期的天主教的传教活动中,法国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其次是意大利、德国和比利时。

基督新教的传教活动则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新教的传教活动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新教福音奋兴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是新教大规模传教活动的发祥地,先后成立了“浸礼宗广传福音会”和“伦敦传教差会”,是新教传教活动影响最大的组织之一。许多著名的传教士如约翰·威廉、罗伯特·马礼逊等都属于这个教会。这些组织的活动遍及英国的各个殖民地,为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和传教的领先地位发挥了很大作用。美国仅次于英国,也同样建立了许多海外传教组织。其他一些国家如德国、挪威、瑞典和芬兰也成立了一些传教组织。就英国、美国和欧洲三支力量看,20世纪以前,作为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传教活动无论在人数和经费上,一直独占前列。进入20世纪,美国开始跃居首位。英国、美国的传教士竟占新教海外传教人员总数的3/4,达1万人之多。这一现象同英美两国的经济实力,海外扩张活动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是一致的。新教的传教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这是新教传教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同时,新教的传教活动比较注重在大城市里兴办各类学校、医院和文化出版机构,利用西方文化来扩大基督教的影响。

到19世纪末,天主教和新教已基本传播到了全世界。同帝国主义对亚非拉的殖民统治一样,基督教会的传教活动也是西方传教士向亚、非、拉美殖民地传播基督教,并对这些地区的教会实行全面控制的运动。传教区的领导权都掌握在欧美国家传教士的手中,教会经费几乎全部由西方传教差会、修会或罗马教廷供给。教会的一切活动包括神职人员的培养,机构的设立,经费的使用等项均由西方传教会决定。正如美国基督教史家赖德列所说的,基督教的传教活动是一项家长式的统治事业,是一种宗教帝国主义。

20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的世纪。基督教在20世纪的发展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从天主教方面来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推行现代主义以及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的召开,便是这种努力的表现。天主教的现代主义采用历史和批评的方法,都反对经院主义和托马斯主义;对教皇至上主义以及教会干涉科学自由和独立十分反感。他们甚至认为历史上的耶稣的地位比信仰中的耶稣的地位低得多,他的知识有限,往往意识不到他作为救世主的尊严,教会及其礼仪也不是他设立的。罗马教会的首席位置也并非产生于神的意志,他们认为天主教除非成为某种非教义的基督教,否则不可能与科学调和。显然,这些观点与教会的传统观点是对立的。

罗马教会最担心的是年轻一代的神职人员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因此罗马教廷当局对现代主义者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对现代主义者进行压制和迫害。为根除现代主义,每个主教区还设立了秘密的特殊机构负责监视现代主义的言行。由于教皇的高压,现代主义作为一个运动终遭失败。著名的现代主义者卢瓦齐虽然未被革除教籍,但死后则没有能在教堂举行葬礼。

1962年10月—1965年12月召开了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这次会议始终贯穿着教会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但最终改革派占了上风。这次会议是20世纪一个最重大的宗教事件,天主教2000多名世界最大的宗教团体的领袖人物,在4年中进行了热烈的辩论。大会制定的16个文献在会上获得多数人的拥护而被通过。这次大会是天主教会史上第一次没有受到世俗国家干预的大会。一些基督教新教团体的代表也应邀参加会议,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这次大会给天主教会带来了不少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礼仪的变化。为使信徒领会礼仪的含义,布道语言由拉丁语改为可以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

20世纪新教方面的重大事件,是普世教会运动。普世教会运动也称“教会再合一运动”,是现代基督教倡导基督教内的所有教派重新合一的运动。在从事这一运动的许多组织中,“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规模和影响最大,它对普世教会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该运动最初主要在新教范围内进行。20年代后,一些东正教会也与普世教会运动发生了联系,而且它们在这一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也逐步增强。为了促进普世教会运动,到1948年终于成立了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又称基督教教会联合会。144个新教教会和东正教会的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其中西方国家的代表占大多数。这次大会以“人类的动乱与神的设计”为主题,力图使动乱的人类社会重新回到上帝设计的程序中。大会通过的章程指出,协进会的主要任务是为各个教会服务,继续开展信仰与体制,生活与工作方面的工作。大会还向各个教会发出了“我们准备聚集在一起”的号召。20世纪60年代以前,协进会的主要工作是比较重视欧洲和北美,注意帮助西方国家的教会消除相互之间的误解和纠纷,重视西方教会的重建,神职人员的培养、东西方冷战以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公正等问题。60年代以后,各国的教会组织纷纷要求发展“本色教会”,要求独立性。70年代以后,协进会还开展了基督教和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对话,同罗马天主教会发展了对话与合作关系。协进会每年还定期在日内瓦总部的普世研究院举办研讨会或培训班。出版了《普世教会评论》、《国际宣教评论》和《一个世界》等报刊。

由于所受环境的限制,中世纪后的几百年中东正教在斯拉夫地区以外的传教活动一直没有大的进展,更没有出现类似天主教和新教的传教活动的高潮。20世纪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演变,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全球性的移民运动的发展,东正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某些新情况。俄罗斯东正教会在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几十年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这期间经历了复杂的过程。20世纪的60—80年代,俄罗斯东正教会同苏联政府一直保持着比较协调的关系。90年代初,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东正教会和俄罗斯政府当局的关系则更为密切。20世纪初期,随着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及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许多国家的东正教会先后脱离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管辖而成为独立的自主教会。同时由于各民族、国家和地区间人员交流日渐频繁,移民活动遍及全球,给东正教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批新的教区相继建立。教会的独立性和海外教区的建立构成了20世纪东正教的两大特点,由此形成了15个独立教会(包括俄罗斯东正教会)和两个自治东正教会。

当今世界人口约70亿,约有86%的人口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教徒人数最多,约有22亿人。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基督教会认为,《圣经》是作者们在上帝的默示下记录下来的“上帝的话”,并交给教会保存、解释的一部书。这部书是经过1400多年(从摩西到约翰),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环境中陆续记录而成的。这部经典译成中文时,取其“神圣典范”、“天经地义”的意思,称为《圣经》。

《圣经》又叫《新旧约全书》。所谓“约”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立的“盟约”。旧约原来是犹太教的经典,是上帝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所立之约,为基督教全部接受并根据基督教观点作出解释。新约为基督教特有的圣经,是上帝通过耶稣基督而与信者另立的约,为基督教各派所共同接受。

《圣经》被基督教奉为教义和神学的根本依据。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传奇、律法、诗歌、论述、书信等。《旧约》包括律法书、叙事著作、诗歌、先知书等几部分。律法书5卷,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相传为摩西所作,故又称《摩西五经》。主要记述世界和人类的起源,以色列民族形成的历史和传说。叙事著作12卷,又称历史书,记载了以色列民族曲折苦难的历史。诗歌共6卷,以诗歌的形式反映了以色列民族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先知书16卷,大多借上帝的名义,从宗教思想出发,评论现实问题。《新约》包括叙事著作、教义著作和启示书。叙事著作主要是4卷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基本内容为记述耶稣的生平和教训,以及记述其门徒在耶路撒冷建立第一个教会和在地中海传教的情况。教义著作多为书信体,21卷,全面阐述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启示书,又称启示录,1卷,用启示文学所特有的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天地末日的景象。

《新约圣经》是基督教自己特有的经典。基督教社团最初除犹太教的经典外并没有自己的统一的经典,各社团在举行宗教活动和对外宣传时除诵读犹太教《圣经》外,往往还宣讲耶稣的生平事迹,当众宣读使徒们给各地基督教社团的书信等传教材料,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基督教的《新约圣经》。

最初关于耶稣的生平事迹是通过口头讲述传播的:有的是由门徒讲述自己跟随耶稣的亲身经历,有的是传达别人的见闻,这就是口头福音的阶段。口头福音的中心内容是告诉众人耶稣是上帝的儿子,道成肉身降世为人是为了拯救世上的罪人,他受难、复活、升天后还将再次降临审判这世界;他就是先知预言的弥赛亚,是人类的救主,人们应该认罪悔改,信奉耶稣基督,接受福音成为新人。由于社团的扩大和第一代基督徒相继过世,基督徒社团越来越感到用文字记录下口传福音的必要,于是形成了一批称作“福音书”的作品。当时,这些作品内容并不统一,在一些细节上存在着矛盾,甚至在传抄中不免加添和遗漏,在早期教会生活中经过一定时期的流传、鉴别和考验,逐步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确认《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迦福音》和《约翰福音》是在上帝默示下写成的,这四部《福音书》逐渐具有了经典的地位。

福音书中关于耶稣的生平事迹是《新约圣经》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信徒们信仰的对象。信徒们综合了先知们有关弥赛亚的预言,认为耶稣的一生全都可以从先知预言中找到根据,这就证明耶稣就是上帝应许的弥赛亚。

《新约》中的教义著作为书信体,对基督教的教义作了系统的阐述,突出发挥因信称义的道理。同时,对原罪问题、基督受苦的意义、道成肉身等神学问题进行了阐述。

《新约》中还有一本《使徒行传》。它的主旨是借描绘彼得和保罗的传教活动,掩盖和调和以保罗为代表的外邦基督徒与彼得为代表的犹太基督徒之间的矛盾,而又要强调彼得地位在保罗之上,彼得是教会的领袖。书中,彼得与保罗实行了类似的神迹,都治愈过天生的瘸子、都使死人复活,都医病驱鬼,都靠神迹脱身出狱,而且两人的训诲被描绘成完全一致。

《启示录》以特有的形象化语言,描写了天地末日的景象。许多学者认为,书中的十角怪兽暗指当时迫害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统治者。作者的动机在于鼓励1世纪末受罗马迫害的小亚细亚西部的信徒,并以预言的方式指出不义的罗马终将被推翻,末日审判和新天新地终将自天而降。

基督教各派共同信奉的基本教义主要有:

(一)相信“三位一体”的上帝(也译“天主”或“神”)为创造和管理天地万物的主。

基督教认为,上帝是“灵”。他无形、无体,但有“位格”、理性和意志。他超乎万物之外,又贯乎万物之中。基督教还常用父亲的形象来表示上帝对人类的爱护,称上帝为“天父”。

上帝又是三位一体的,即认为上帝既是一神,又包括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上帝通过这三个位格的行动或表现,来显示其本体。

关于上帝的创造和管理。基督教相信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主。《圣经》创世记认为上帝在6天内按一定的顺序各从其类创造了世界,最后,上帝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

(二)相信三位一体上帝的第二位耶稣基督为上帝的独生子,称为圣子,是“道”借马利亚由圣灵感孕,降世为人,即“道成肉身”;具有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是天父的启示者,宣传救世的福音,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世人赎罪、复活、升天,将来还要再临,实行最后审判。

(三)相信三位一体的第三位圣灵,运行在世界和人类的心中,使人知罪、悔改、成圣。

(四)相信教会是基督所创立,由上帝“选民”组成的团体,经教徒传下来,具有圣洁和普世性。教徒们在一起参加崇拜聚会和礼仪,如洗礼和圣餐等。教会在世界上赋有宣传福音的使命。

(五)相信人为上帝“按自己的形象”所造,由身体和灵魂组成,在万物中居于最高地位,但因犯罪背离上帝而陷于魔鬼罪恶势力之下,不能自救,唯有信仰基督才能蒙救称义,获得永生。

基督教根据《创世记》认为人是按上帝的形象所造;上帝并赋予管理万物的权力。这意味着人与上帝还有某些相似之处,包括心灵、良知、自由意志、道德观念等,以区别于其他一切被造之物。但自人类的始祖亚当堕落后,给人类带来了原罪,人类就完全失去了上帝的形象和原始的公义,因此人性完全败坏,仅有行恶的自由,自己无力行善。也有的神学家,主张人类在始祖堕落以后,人性中的上帝形象确实受到损害,但并未完全丧失。

基督教最普遍的崇拜仪式是在每星期天举行的主日崇拜。该仪式起源于1世纪,为纪念基督复活而区别于犹太教的守安息日(星期六)。因为基督徒相信耶稣被钉死后,于第七日的第一日,即星期天复活。主日崇拜的仪式主要有唱赞美诗、祈祷、诵读圣经选段、讲道、祝福等。主日崇拜一般都在教堂举行,由圣职人员,如主教、神父、牧师、长老等主持。

基督教的某些重要礼仪被称为圣事或圣礼。神学上认为圣事是借助可见的形式将不可见的神恩赋予领受者。举行圣事一般都按规定的仪式。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7件圣事,即洗礼、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和婚配。基督新教一般只承认是由耶稣亲自创立的洗礼和圣餐礼为正式的圣礼。

洗礼是教徒入教的必须仪式。分注水洗礼和浸水洗礼两种。洗礼由主教、神父或牧师主持。注水礼是把少量的“圣水”撒在受洗者的额头上,同时口念“我奉基督之名给你施洗”。浸水洗礼是由主礼的神父或主教口诵经文目录,命令受洗者全身浸入洗礼池中片刻。基督教认为,领受洗礼可赦免入教者的一切罪,使其成为教徒,以后,有权领受其他圣事。

坚振礼是受洗后的教徒还要接受按手祝福,以象征受到圣灵的封印,从而坚定自己的信仰。

告解礼是信徒个别地向神父告明对上帝所犯的罪过,并表示忏悔。神父则应向他指明补赎的方法,并为其保密。赎罪者为了感激而向教会进行奉献。

圣餐礼,天主教称为圣体礼,东正教称为圣体血,新教称为圣餐礼。该礼仪是为纪念耶稣替人类受死,拯救世人。举行圣餐礼时,主教把祝圣后的饼和酒分给正式信徒,教徒吃了它们,表示吸收了耶稣的血和肉,和耶稣在一起,永得耶稣的恩宠。

终傅礼是指信徒在生病时神父为其念诵一段经文,为他按手祝福。在信徒临终时,神父前来为其涂抹圣油,以赦免其一生的罪过,让他心安理得地去见上帝。

神品礼是封立神职人员时举行的祝圣礼。由主教念一段经文,并按手祝福,表示神职权威的转受。

婚配礼指基督教男女信徒成亲时,要到教堂去举行结婚典礼,由神父主礼,以示二人受上帝的恩典结合为永不破裂的关系。

基督新教主张废除一些烦琐的宗教礼仪,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为圣事。

基督徒祈祷和画十字属于礼仪之内。

祈祷,也称祷告,在基督教里,它是人与上帝相通的手段,表达人对上帝和基督的宗教感情和态度,祈求上帝和基督给自己赐福,表达人对上帝和基督的赞美和感谢。具体方式有默祷、口祷、私祷和公祷。公祷由神职人员带领。祈祷完毕由全体参加者齐声念“阿门”,以表示真诚。

画十字是基督徒所作的一种动作,以纪念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救世人而受难。传统的画十字的方法是,用右手从额头到胸部,然后从一个肩膀到另一个肩膀,最后回到胸部。在西方,是从左肩画到右肩,在东方则相反。新教徒不画十字。

基督教的节日很多,各教派的节日也有不少区别。各派共同庆祝的最重要的节日,一个是圣诞节,一个是复活节。

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重大节日。现在,在欧美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里,圣诞节不仅是一个宗教节日,而且是他们的一个全民节日。基督教会一般将圣诞节定为12月25日。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复活的重大节日,基督教各教派都遵行此节。复活节是基督教的第二大节日。这天早上信徒们见面时第一句话就是说“主复活了”!在西方国家,人们习惯互赠复活节彩蛋,因为鸡蛋象征生命与繁荣。复活节彩蛋因而也成为一种精致的工艺品。除互赠彩蛋外,还在太阳出来时寻找复活节彩蛋,认为找到的人就会得到好运气。

基督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要分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系。

(一)天主教

天主教也称公教。公教一词源出于希腊文,原意是“全世界的”和“普遍的”。天主教自称是唯一的公教,并以罗马为中心,故又称罗马公教。

天主教在组织体制上十分重视教阶制。天主教会认为,只有信徒而无教阶制便不成为教会;反之,在新建立的教会中,如果只有教士而尚无普通教徒,只要教士直接属于教阶体制,就已是教会的支系。天主教会的教阶制基本分作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两类,教阶中又分有品级。神职教阶基本由主教、司铎、助祭构成,属“神立的品级”。治权教阶,或称“按权力而言的教阶”,是根据教会治理和统辖权,以及某些特定分工而形成的级次。位居最高者为教皇,下有宗主教、牧首主教、省区大主教、都主教、大主教、教区主教,以及由教皇特委的教廷重要成员枢机主教等。

天主教认为,除教皇以外,公会议也具有至高权威。按教会法规定,公会议应由教皇召开和主持,参加者基本为世界各地的主教,一些重要的修会和修道院的负责人以及著名的神学家、教会法专家也常被邀请参加。其决议须经教皇批准方为有效。天主教将古代基督教会所举行的7次由罗马皇帝在东部地区召开和主持的公会议计算在内,认为迄今已召开21次公会议。事实上,前7次公会议也被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共同承认。只是从第9次公会议到第21次公会议(1962—1965年第二次梵蒂冈会议)是由教皇召开的天主教公会议。

在教会的法规方面,在20世纪以前,天主教尚未有统一、公认的成文教会法规,但经过历代积累,在16世纪特兰托公会议后,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颁布了篇幅浩繁的《教会法大全》。1917年,罗马教廷又修订成较为简明的《天主教会法典》,共5卷,2414条,1918年开始生效。这是天主教会的第一部较单一化的成文法规总汇。1983年,根据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的决定,颁布了更为精简的新《天主教会法典》。

天主教的基本信仰内容大致包括在《使徒信经》中。凡教徒受洗入教都要诵读认信。共12个条目,即天主圣父创造天地;天主圣子为主耶稣;天主圣子降世为人;耶稣受难;耶稣复活;耶稣升天;末日审判;圣神;圣而公教会;赦罪;世人死后肉身在世界末日时复活;永生。合称十二信道。天主教称,凡经过教会明确阐述,作为天主的启示,并可作为神圣而普遍的信仰者,即为信条,并认为信条具有固定的内容和最高的权威,可作为判别正统和异端的标准。

在礼仪方面,天主教认为,神职人员具有代表信徒向天主祈祷及奉天主之命而颁赐恩典的特殊中介职能。因此,天主教礼仪中主持仪式的神职人员与参加仪式的一般信徒在地位上有明显的区别。前者起主导作用,后者只是随从。天主教保持拉丁教会的传统,其主要仪式到8世纪才基本定型而为西欧教会普遍采用。在礼仪的制订、修订和实施上,教皇具有最高的权威。正式完整的礼仪必须在教堂内举行。天主教的礼仪以弥撒为中心,即按规定的仪式依据圣经所载基督的命令和行动,象征性地重演基督在十字架上受伤=死而以己之身为祭品献给天主。天主教教会据此认为,弥撒礼仪含有献祭和牺牲的意义。弥撒的核心部分是祝圣和领受圣体。根据基督教的神学观点:经祝圣的酒和饼其形式的质料均已秘密地变成了基督的血和肉,即变体论。除弥撒外,天主教还有大日课的礼仪。即将每昼夜化为7个时辰,每隔3小时进行一次集体礼拜、祷告、诵唱经文和诵诗等。现在,除修道院外,礼仪仪式已趋于简化。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以前,各国天主教会的礼仪大都使用拉丁文,会后,已改为使用地方民族语言行礼。

关于圣事,天主教神学认为,圣事皆由基督创立,基督以有形的神圣样式永恒地神化了他的恩宠,并将此恩宠赐予领受者,所以,天主教会对之十分重视。同时认为,圣事的效用在于教会通过合格的神职人员,依照基督的样式按教会的规定礼仪施行,既告成立,不因施礼者的灵魂准备或道德好坏而受影响。天主教坚持7件圣事。

天主教除崇拜天主和基督外,还按等级对诸圣者保持特定的崇敬。在诸圣者中,玛利亚享有最高的地位,被奉之为基督之母。在教徒中受到仅次于天主和基督的特别崇敬。除圣母外,耶稣的养父约瑟以及天使、使徒、殉道者和一些经过教皇册封的圣徒,也受到尊敬。

天主教的节日,除主日(星期日)外,还设有大、小瞻礼日。主日和瞻礼日都以弥撒为主要宗教仪式。四大瞻礼为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小瞻礼为三王来朝、耶稣升天等节日。

(二)东正教

也称东方正教。原为基督教以希腊语为中心的东派教会。1054年,东西两派的教会分裂。自称是保有正统教义的正宗教会。因为地处东方,故又称东正教。

东正教宣扬三位一体的上帝、来世、死后报应、天堂、地狱、末日审判,还相信耶稣基督可以救赎人类,认为教会能起上帝和人之间的中介作用。

东正教的经文基本内容如下:我们信仰独一无二的上帝。信仰无所不能的上帝,信仰创造有形、无形的万能的上帝,我们信仰独一无二的主——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为圣父所生,他是独生的,即由圣父的本质所生。从神出来的神,从光发来的光,从真神出来的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圣父同质同体,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凭着他而受造的。他为拯救世人而降临,成了肉身的人,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复活的第40日升天。将来必将降临,审判活人、死人。我们也信仰圣灵。

东正教不接受天主教的某些教条,如关于圣灵不仅来自圣父,而且也来自圣子之说;炼狱、童贞女玛利亚贞洁受孕和其肉体升天的教理,反对教皇永无谬误说,不承认其至尊地位,只承认他是罗马的主教和西部教会的首脑。

东正教和天主教不同,没有统一的宗教领导中心,也无统一的教会首脑。

东正教举行仪式时,除使用希腊语外,也可使用地方民族语言。除主教外,一般神职人员可以结婚。它有一套教阶体制,实行牧首制。

东正教在历史上形成了5个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安提阿教区、君士坦丁堡教区和莫斯科教区。中世纪时,它直接受拜占庭帝国的控制和领导,并成为其国教。16世纪末,俄罗斯东正教会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的牧首的领导而独立自主,并使其宗教成为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会,受沙皇政府的控制并成为国教。18世纪以后,东欧一些国家的东正教会陆续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管辖而宣称行政上独立自主。

东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15个独立自主教会和两个自治教会,但在名义上仍然共同承认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首席地位。他们尊重各自所在国家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虽然对当代国际迫切问题持不同的态度,但他们都同意互相接触,参加基督教合一运动,出席全东正教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东正教的历史上,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和俄罗斯正教会的影响比较大。君士坦丁堡正教会是地方独立自主的教会,是在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教区的基础上成立的,在各正教会中居于“荣誉上的首席地位”,享有普世的称号,由牧首领导。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企图扩大自己的势力,想把其他正教会至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目前,该教会在土耳其管辖四个都主教区和一个大主教区。此外,芬兰自治正教会、12个希腊教会、南北美洲教区、澳大利亚教区、新西兰教区等也受到它的监督。教徒主要是属希腊族、保加利亚族和部分阿拉伯族。总会设在伊斯坦布尔。

俄罗斯正教会也是独立自主的教会之一。成立于11世纪,原属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1439年,希腊正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举行宗教会议,通过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和解的决定。俄罗斯正教会在莫斯科大公的支持下拒绝承认佛罗伦萨协议,并于1488年独立召开主教会议,自选俄罗斯人梁赞主教约纳为都主教。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东正教所在各东方国家先后臣服于土耳其人。俄罗斯正教会趁机自封为东正教的首脑,宣称俄罗斯政权承袭自罗马帝国,东西罗马帝国既然已经灭亡,莫斯科就是“第三罗马”和“新的世界宗教中心”。

1589年,在沙皇的支持下,俄罗斯正教会举行会议,大会决定建立牧首制,选举莫斯科都主教约夫为第一任莫斯科和全俄国的牧首,宣布脱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管辖,成为独立自主的正教会。为了答谢沙皇的支持,俄罗斯正教会的牧首不遗余力地支持沙皇的封建君主专制,宣称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号召俄罗斯人民服从沙皇的统治。

1653—1665年,俄罗斯正教会牧首尼康实行宗教改革,修订圣经的俄译本,统一宗教礼仪。教会势力日益增大,终于和沙皇政权发生冲突,尼康被革除教职,流放他乡。18世纪初,俄罗斯正教会完全从属于沙皇政权。1721年,彼得大帝为防止牧首势力扩张,对教会再次进行改革,颁布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取消牧首制,成立主教公会总管全国宗教事务,宣布正教为国教。这样一来,教会就成为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神职人员也成了国家的奴仆。沙皇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教会的领袖。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教会与国家分离的法令,结束了国教体制。

1923年,对十月革命持反对态度的牧首吉洪发表公开声明,表示教会放弃反苏维埃的活动,并保证遵守国家法律。

1943年,谢尔盖都主教当选为俄罗斯正教会的牧首。1945年,阿列克赛当选牧首,与苏联政府进行合作,得到政府的支持。1961年,俄罗斯正教会加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参加普世教会运动,并积极配合苏联政府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

60年代到80年代,俄罗斯正教会在牧首皮缅的领导下,一直和苏联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正教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现任牧首为阿列克赛二世。

俄罗斯正教会现有牧首监管区4个,主教监管区76个。与之相应的主教76名。设有3所正教学校和2所高等神学院——莫斯科神学院和圣彼得堡神学院。出版《莫斯科牧首公署杂志》等。

东正教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首先,它比较保守。东罗马帝国的封建化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处于停滞状态,因而其意识形态也毫不例外地有保守性和落后性。东正教的保守性表现在,它拘泥于古代基督教会的教义和礼仪,信守《尼西亚信经》的基本原则和前7次基督教大公会议的各项决议,对它们不作任何的更改、补充和革新。

第二,神秘性。教会要求教士做个神秘主义的祈祷者,从而与神交往;同时实行禁欲主义,与世隔绝,终身过隐修生活。

第三,依附性。东正教是在东罗马帝国皇权的统治下产生的。所以,它作为精神支柱服务于帝国政府。东正教会直接受制于皇帝,完全依附于世俗政权,从来没有像天主教会在西欧所起的独立于皇权的作用。东罗马皇帝实行独裁统治,有权任命教会牧首,召开主教会议,批准宗教会议决定,解释教义。教会与国家结合,同时皇权高于教权。东正教生活和世俗生活相结合。

第四,多中心。东正教力量比较分散,不像天主教那样在全世界有统一的教会中心和统一的首脑。它各自独立为教,其影响也不及天主教大。罗马帝国分裂后,东正教会各主教为争夺牧首地位经常进行斗争,每个主教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因此,形成了东罗马的4个宗教中心: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和安提阿教区。矛盾和斗争的结果,君士坦丁堡教区主教居于首位,享有“普世牧首”的尊号。

第五,场所礼仪具有华丽庄严的气势。教堂四壁悬挂众多使徒的画像。在举行宗教礼仪时,整个教堂灯光通明,烛火点点,十分隆重肃穆。圣乐团演奏,引领圣歌,带动教徒的情绪,使之陶醉在声乐的氛围之中,宗教气氛之浓,是天主教和新教所不能及的。

(三)新教

新教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各个新宗派,以及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众多宗派的统称。也泛指接受宗教改革运动各宗派。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宗派都已形成并同罗马天主教会抗衡。它们是,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国国教的安立甘宗。

三大宗派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得到所在民族独立国家的世俗政权或诸侯的支持和保护。在长期复杂的“宗教战争”之后,根据随之订立的一些和约,如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的“教随国定”原则,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欧各国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分布于德国大部和北欧诸国,包括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归正宗为瑞士、德国一部分、荷兰和苏格兰;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兰。三大宗派的信徒人数当时占新教徒的绝大多数,因此也被称为是新教的主流教派。

新教在教义上强调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为祭司、《圣经》具有最高权威三大原则。这是和天主教针锋相对的,是新教各派的共同特点。

因信称义是新教教义的核心。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人因有原罪和本罪,不能自救,在上帝面前不能称义。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将救恩赐给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来自上帝的恩典。这是基督教各派的共同信仰。至于如何使罪人获得这种恩典,收到得救的效果,天主教主张除了信仰以外,还必须凭借圣事,通过天主教教阶制的神职人员,才能将救恩颁赐给信徒。在新教看来,这是把圣事看做上帝和人之间的一种“交易”,不仅违背圣经的教训,而且带来许多弊端,给一些神职人员借机谋私创造了条件。新教认为,得救的真谛在于真诚地相信和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凭借信心,通过圣灵的工作,使信徒和基督成为一体。由于这种神秘的结合,基督的救赎就在信徒身上生效。新教认为行善是应该的,但这是重生得救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功德,其本身没有使人得救的效能。

新教认为,既然只凭信心即可得救,那么信徒人人皆可以成为祭司,无须神职人员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此外,信徒之间还可以互相进行代祷,每个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顾相助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传播福音的天职。这就冲淡甚至取消了神职人员与一般信徒之间的差别。虽然新教的多数宗派仍然保留教职的专门人员的职称和封立仪式,但这主要是职务上的标志,不意味着具有颁赐恩典的特权。

《圣经》具有最高权威也是针对天主教提出的。天主教虽然不否认圣经的权威,但坚持圣经的解释权属于教会。实际上,这是把宗教信仰的一切问题的最高权力集中在天主教会和教皇身上。新教则主张唯有圣经才是最高的权威,每个信徒都可以借圣灵的引导直接从圣经中领悟上帝的启示和真理。宗教改革以后,新教将圣经翻译成各种语言,并致力于圣经的传播和注释工作。但新教各派对圣经的解释和用法不尽一致。基要派强调圣经的每字每句都出自上帝的灵感,绝无谬误,其他一些派别的神学家则认为圣经是上帝启示的记录,但又反映了圣经各卷的作者在不同时代对上帝启示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在新教内部,对圣经作为最高权威的理解,则长期存在着争论。

关于圣事,新教一般只承认两种圣事,即洗礼和圣餐礼,认为是圣经明确记载由耶稣亲自设立的礼仪。

在组织制度方面,新教各派一致拒绝天主教将一切权力集中在以教皇为首的教阶体制中,大体采用三种教政体制。一是主教制,各主教区的管理权集中于主教,下设牧师和会吏。各大地区或国家的全体主教组成主教团,形成教会的集体领导核心。在世界范围则无统一的领导人物和机构。安立甘宗为其典型代表。二是长老制。由信徒推选出以掌管教务权力,并委派或选举牧师执行教务。若干地方的长老和牧师联合组成区会,对其下属的地方教会有领导权。这可以说是一种共和制。采用这种体制的归正宗,也称长老宗。三是公理制。由各个教堂的全体会众直接执掌权力并聘任牧师,各堂皆独立自主。采用这种制度的有浸礼宗、公理宗和基督会等。

新教废除天主教的修道院制度和神职人员的独身制。为了培养教会的专职教牧人员,各宗派单独或合作举办神学院或其他宗教学校。此外,还通过家庭影响和教会自己举办的主日学、查经班、学道班等,对一般信徒进行宗教教育。为了扩大宗教影响,欧美一些教会还开办学校、医院、慈善机构,以及开展各项社会活动。如基督教青年会等。

在崇拜仪式上,新教反对崇拜圣像和圣物,并一致拒绝天主教的弥撒,认为这不符合人人都能同上帝相通的原则。新教在崇拜仪式上很强调讲道的作用,其内容为解释圣经,宣传教义,以坚定信徒的信仰,诱发宗教热忱。有时还从教义出发对社会政治问题作出评论。由参加礼拜的全体信徒同唱赞美诗也是新教在崇拜仪式上的特点之一。

新教在教堂建筑、陈设布置,以及宗教服饰上,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说来,高教会派较为重视保留传统的教堂艺术和宗教表象,如圣像、圣画等,仪式也比较复杂。低教会派以及各种自由教派教会则崇尚质朴,仪式较简化,教堂内外除十字架外,一般不多用其他宗教表象。有的连十字架都不用。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而当时巴勒斯坦又处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因此早期基督教也就首先在古罗马帝国的各民族中传播。涉及的地理范围,大致是西到罗马,而主要是在帝国的东部、南部的小亚细亚、两河流域、阿拉伯半岛以及希腊、北非等地区。

初期的基督徒主要是犹太人。从宗教上说,他们是犹太教徒;从民族上说,他们是犹太民族的一分子。随着基督教的发展,传教活动进一步展开,其他一些民族如叙利亚人、阿拉伯人、塞浦路斯人、埃及人、希腊人、意大利人、突尼斯人的成员也逐步加入了基督教。3世纪前后,在安提阿(今叙利亚)、亚历山大里亚(在今埃及)、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等传教中心相继建立了四个大主教辖区(牧首区),以后又陆续成立了若干独立的教会,都属于东派教会。

基督教最初产生于巴勒斯坦,据福音书记载,耶稣曾在耶路撒冷传教、受难、复活,而耶稣的兄弟雅各曾是耶路撒冷教会的最早的主教。耶路撒冷也就成为了基督教圣城,那里有君士坦丁大帝时期修建的圣墓和圣母马利亚之墓,有著名的古罗马长方形的教堂。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基督教在巴勒斯坦曾被确立为国教,建立了古老的耶路撒冷教会。从5世纪起,教会由牧首领导,管辖着全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岛的正教组织。教徒初为犹太人,后来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以及住在以色列和约旦的少部分希腊人。637年,阿拉伯人占领了耶路撒冷。随着伊斯兰教势力的强大,被伊斯兰教视为第二圣地的耶路撒冷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阿拉伯人的关注,致使耶路撒冷正教区受到了种种限制。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使得后来天主教、基督新教也在此建立了教会。

安提阿即现在的叙利亚,是基督教由巴勒斯坦向东北方向传播的首经之地。安提阿正教会自然也就成为古代基督教的主要中心之一。从公元3世纪起,就设立了独立的都主教府,参加的成员有阿拉伯、叙利亚、塞浦路斯等地的基督教联合会。从公元5世纪起,该教会改为牧首管理。信徒多系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到6世纪,大部分教徒参加了聂斯托利教派,还有一部分信徒加入基督一性论的雅各派教会。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时,部分教徒归入东正教会。

基督教从叙利亚再向北传播则进入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并在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教会。教徒主要属希腊族、保加利亚族和部分阿拉伯人。希腊是世界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古希腊的文化和宗教曾对基督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基督教形成后,于1世纪由使徒保罗传入希腊,希腊教会成为基督教最早的教会之一。2世纪时,基督教传入了现属保加利亚的地区。以后,一直受到罗马及拜占庭的影响和控制。到9世纪,国王波利斯一世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后,先后信奉过希腊正教和罗马公教,并在全国推行。以后,保加利亚教会一直为拜占庭所控制。15世纪时,保加利亚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在这以后的500多年中,土耳其人控制着保加利亚,希腊正教控制着保加利亚的正教会。

亚历山大位于埃及的地中海沿岸,1世纪时建立了基督教会。2世纪时,基督教已传播到了全埃及。到5世纪时,由于罗马帝国的统治和压迫,埃及的基督教徒提出了基督具有单一的神性的理论,并形成了科普特(原意为埃及人的)教派,有了自己的牧首。在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中,该派成为中东地区影响较大的一支力量。641年,阿拉伯人侵入埃及,科普特派因反对东罗马帝国的统治,帮助阿拉伯人而受到后者的宽容,阿拉伯人承认其教会和主教的合法地位,但在教堂建筑,信徒的日常生活等方面仍受到一些歧视性的限制。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由于许多信徒皈依伊斯兰教,使基督教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一)基督教在爱尔兰人中的传播

公元432年,罗马教会派布列顿人帕特里克去爱尔兰传教,并任命他为爱尔兰主教。他积极活动,并按氏族制建立教会,设置教区。后来,爱尔兰教会发展成一套以修道院为中心的教会体制。修道院不仅是教牧中心,而且也是学术、教育中心,培养出来不少既有学问,又有传教热情的传教士,进一步推动了基督教在爱尔兰的发展。

6—9世纪,发展比较快的爱尔兰的基督教长期向西欧大陆进行反向传播基督教的运动,并成为查理曼帝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带头人。13世纪起,爱尔兰处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1537年,英国国王自称是爱尔兰教会的首脑,并确立圣公会在爱尔兰的国教地位,极力限制爱尔兰天主教的发展,禁止爱尔兰天主教接受罗马教皇的领导。1829年,天主教在英国和爱尔兰得到承认,1867年,圣公会在爱尔兰的国教地位被废除。

天主教一直是爱尔兰的主要宗教,在爱尔兰社会中享有独特的地位。英国占领期间及爱尔兰争取独立期间,天主教会被视为爱尔兰独立的精神象征,信奉天主教被认为是爱国的表现。1937年的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承认公众崇拜敬拜万能的上帝,应尊重和荣耀宗教;国家作为为绝大多数公民所信奉的罗马教会的保护人而承认它所享有的独特地位;国家也承认存在于爱尔兰的所有其他宗教教派。爱尔兰至今仍是欧洲天主教徒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5%以上,而且信仰十分虔诚。

爱尔兰天主教的影响波及世界各地。19世纪中叶的大饥荒使大批爱尔兰的天主教徒背井离乡,把天主教的信仰带到了北美和南非等地。从1790—1936年,总计在美国服务的260名天主教主教中就有103位来自爱尔兰,其余的还多为爱尔兰后裔。爱尔兰天主教会至今仍向国外提供教士服务。如1965年,爱尔兰天主教会就向海外输送了近7000名传教士。爱尔兰有专门的天主教传教联合会。该会成立于1970年,设有56个传教机构。

爱尔兰天主教教育系统以中小学为主,目前约有6000所小学和800所中学。还有一座创立于1854年的爱尔兰天主教大学。

爱尔兰天主教有20个主教区,1000多个堂区,6000多名司铎,修生约2500人,8座大修院。天主教主教团是欧洲天主教主教团的成员之一。还有天主教男女修会会长联合会和平信徒使徒全国联合会。

在爱尔兰的基督新教主要是圣公会。1867年,该会被废除作为爱尔兰的国教地位后开始衰落,但仍然是爱尔兰第二大宗教团体。爱尔兰圣公会的75%的成员集中在北爱尔兰,目前不到1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5%。主教区10个,800多个堂区,约400名牧师。另外,还有爱尔兰长老会、卫理公会、浸礼宗、弟兄会、摩门教、耶和华见证会、救世军等。

(二)基督教在英国各民族中的传播

1.概况

英格兰的基督教是从两个系统传入的,即爱尔兰修院系统和罗马教会系统。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基本上接受了罗马教会的基督教,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布列顿人看做是外来的入侵者,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宗教,因此,他们多半是接受了爱尔兰系统的基督教。这两个系统的基督教不仅体制和节日(如复活节)日期等不同,而且还掺杂着民族矛盾,两派教徒经常发生争执。爱尔兰系统的基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具有最高权威。为解决这些争端,英格兰国王奥斯维加以干预,于664年召开宗教会议,经过争论,最后决议英格兰基督教承认罗马教皇的最高权威。为进一步巩固罗马教会在英格兰的地位,教皇于668年任命西里西亚狄奥多尔为坎特伯雷大主教。他很有组织才能,并善于吸收原爱尔兰修道院中从事学术研究的传统和某些礼仪,如告解、涉罪等,使两种传统的基督教逐渐合一。公元673年,狄奥多尔召开宗教会议,制定了教会管理法,进一步确立了罗马教会在英格兰的地位。到公元8世纪初,爱尔兰、苏格兰教会也先后承认了罗马教会的最高权威。而威尔士教会则到12世纪时才承认罗马教会的最高权威。

到15世纪,英国已有1300座修道院,教会掌握着1/3的土地。16世纪前后宗教改革运动兴起,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在1534年迫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任命各种教职和决定教义。至此,英国教会断绝了与罗马教廷的关系。1562年,伊丽莎白女王主持制定《三十九条信纲》,1571年正式公布,成为英国国教的教义。接着又颁布教会举行仪式的《公祷书》和神职人员宣讲用的《讲道集》。这样,称作“安立甘宗”或“圣公会”的基督教的新教教派正式在英国确立。16世纪英国国教会的另一改革是允许教士结婚。

17世纪,英王查理二世时期颁布了《1662年教会统一法案》,对不信奉国教的人采取了严厉的措施。18世纪,形成了一大批新教的组织。到19世纪初,国家对罗马天主教也采取了宽容的措施,1829年,恢复了天主教徒的公民权;1850年和1878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天主教会也得到恢复,并出现了一个旨在同罗马教会联合的牛津运动,结果大量的圣公会的教徒又改宗天主教。20世纪以后,五旬节派等组织相继成立;非宗教主义的倾向也开始增长。与此同时,圣公会和主要新教教徒的数量则大量减少。

2.圣公会

圣公会为英国最大的新教组织。它又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个教会,与四个地理分区一致。

就教徒的人数和影响而言,英格兰教会也称“英国国教会”,为世界上最大的圣公会组织。国内分坎特伯雷和约克2个教省,43个教区,14400个堂区,2080万教徒,在人口较少的乡村地区,影响大于城市地区,去教堂礼拜的人数比例也较高。

英国国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十分密切,国王登基仪式须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加冕,政府对教会管理体系行使直接监督权。首相有一特别秘书专门负责教会神职问题。政府直接参与任免主教事宜。有关宗教礼仪的修改和公布也须经国会通过。国教会在财政上也仰赖国家的支持,但财政也受到政府的监督。国会中专门有一个委员会,管理教会拥有的6亿英镑以上的资产。国教会还是英国最大的土地占有者,教会有权要求国家减免一半土地税。国教会可以办学校,包括教员薪金在内的一切支出以及80%的基建费均由国家支付。在军队、监狱、医院供职的牧师,由国家支付薪金。国教会在法律上也有特殊地位,许多法律条文偏袒国教会而漠视其他教会。攻击国教者则属于渎神行为。

20世纪以来,英国新教逐步走向衰落。特别是拥有优越地位的英国国教,一向被视为英格兰民族的象征,国家对其大力支持,但其衰落的程度恰恰最为严重。20世纪初,国教会信徒约占全国人口的70%,到90年代末,已降到55%。儿童受洗人数逐年减少,青年对宗教活动的兴趣日益冷漠。一般教徒到教堂做礼拜的次数大大减少。就连一些教牧人员也失去了宗教热情,人数也逐步递减,以致教牧人员青黄不接。为此,不少教堂被迫关闭。

教会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理性观念日益增强,现实的事业和娱乐生活大大淡化了信徒对宗教的追求。另外,大英帝国的衰落,也使英国国教会的权威降低,社会影响逐步缩小。而且,国教会的组织机构、教会法和礼仪形式均显陈旧,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振兴新教,教会组织对自身作了许多适应社会的调整。首先,针对世俗生活中道德水平不断低下的情况发动了所谓重整道德运动,尤其是批评黄色文化。其次,各教派之间加强了对话和联合的步伐,以便共同广泛参与当代的世界生活。在国际上,英国国教会也同罗马教会、东正教会的关系有了重大的发展,三方领导人之间展开了广泛的对话,加强了宗教方面的联系。为了克服危机,适应现代生活,英国国教和其他宗教还在教会法、组织机构和礼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教会法方面,废除了许多不合时宜的旧的条文,大量裁减地方的教会法庭。在行政改革方面,引进了议会民主制的形式,强调主教、牧师和俗人之间的伙伴关系,密切了中央和地方教会的联系。较多地选用一般教徒参加宗教礼仪的活动。在礼仪改革方面,1980年公布了新的《供选用礼仪书》。新礼仪书已不再强调人类的原罪,讲道用现代英语取代了古英语和拉丁语,采用吉他等乐器伴奏圣歌。经过一些改革,英国新教持续衰退的情况有所遏制。

3.天主教

英国的几个天主教教区的历史十分悠久。现国内分为7个教省,35个教区,约3000个堂区。目前约有600万教徒。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罗马天主教徒在英格兰受到残酷的迫害,力量很弱,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由于爱尔兰向英格兰、威尔士移民,天主教徒增长很快,到1880年达到250万人。1829年国王颁布法令解除了对天主教的限制。天主教会进一步发展。但天主教会主要在教育领域中活动,建立各种学校。国家也提供一些财务上的资助。在苏格兰,天主教会为第二大教会。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虽占人口的1/3,但天主教会却为当地最大的独立教派。

4.东正教和其他天主教会

英国的东正教会众多。美国人、伊拉克人、比利时人、埃及科普特人、希腊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叙利亚人、白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爱沙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都有各自的教会。西欧的希腊正教大主教区大主教府设于伦敦,归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统辖。非罗马天主教会也有一些,成员大多是平信徒。

5.宗教组织

在英国,各个宗教都有自己的组织和宗教活动场所。一些国际性的宗教组织也设在英国。主要有,世界基督教通讯协会;普世运动委员会;国际普世团契;国家希伯来基督教徒联合会;世界宣教会会议等。

英国的各种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基督教的英格兰教会和苏格兰教会为国教会。宗教事务由内政部负责。教育法规定,国内公立、私立学校都须设有宗教课,11岁到18岁的学生都要接受宗教教育。广播电视节目有大量的宗教内容,主要是坚定对基督教的信仰并与非基督教徒之间进行沟通。英国与梵蒂冈罗马教廷建立了不对等的外交关系。英国在梵蒂冈派有大使,而梵蒂冈在英国只有一名教皇代表。

英国国内的教派冲突最主要的焦点是北爱尔兰的教派冲突和内战,主要表现为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都有其经济、政治方面的种种原因。

(三)基督教在法国各民族中的传播

1.天主教

公元5世纪后半叶,法兰克人逐渐占领了高卢北部,但部落各自为政。5世纪末,克洛维逐渐统一了各部落。493年,他娶了信奉基督教的勃艮第公主为妻,在她的影响下,于496年皈依了基督教,并命令3000名士兵在河中受洗。于是,法兰克人便成了日耳曼各族中最早皈依罗马教会的民族。在罗马教会的支持下,克洛维进一步扩张势力,507—510年,他从西哥特人手中夺取了大片土地,建立了墨洛温王朝。克洛维死后,他的继承人继续扩张领土,到6世纪中叶,法兰克已经成为西欧最强盛的国家。统治者便在国内积极推行罗马教会的基督教。549年的奥尔良宗教会议正式承认法兰克国王具有任命主教的权力。1305年,在法王菲利普四世的压力下,一法国主教成为教皇,即克莱门特五世。

之后,法王又将教皇官邸移至意大利北部靠近法奥边境的阿维农,置于他的保护之下。此后的教皇均为法国人,在阿维农历时达70年之久。以后,在法国,天主教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的天主教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64年,法国的天主教主教会议取代了旧的红衣主教和大主教会议。在二战期间出现的接近劳动阶层的工人司铎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得到了法国主教会议和罗马教皇的确认。20世纪60年代有许多神父到工厂进行传教。1975年,首名工人神父被委任为主教,当时法国国内已有600多名神父。

据1986年法国宗教状况的调查,81%的法国人自称是天主教徒。15%的人为无宗教信仰者。定期进教堂的教徒仅占教徒总数的20%。有61%的天主教徒除了参加洗礼、领圣体和结婚仪式等重大礼仪外,一般都不进教堂。神职人员自动离职的逐步增多。

全法国现分为17个教省,9个大主教区,95个教区,38000多个堂区,45000多座教堂,不足40000名神父。神学院校有巴黎天主教学院和斯特拉斯堡神学院。

法国还有非罗马的天主教。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至少有75个教派从罗马天主教中分离出来,多数影响较小,具有地方性。教徒数量不是很多。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现代化,世俗化的倾向也反映到了法国天主教会的生活当中,教徒宗教感情淡漠,与教会逐渐疏远。法国素有“天主教长女”之称,天主教在这里基础深厚。法国现有天主教区95个,大小教堂45000个。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信徒乃至神父逐渐减少,进堂参加弥撒的教徒的人数同样下降。青年人的多数称自己不信仰上帝。以至法国被一些人称为是“没有了信仰者的天主教国家”。针对法国的状况,罗马教皇曾于1980、1983、1986、1988年四次访问法国,于1982、1987、1992年三次在罗马接见法国主教团。批评法国教徒们宗教感情的冷漠、享乐主义和世俗化的倾向。1986年10月4日在法国,教皇发出了这样一句著名的问话:“作为教会长女的法国,你还忠于你领洗时的诺言吗?”由此,可见天主教在法国的衰落情景。

2.基督教新教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以后,加尔文、路德和茨温利创立的新教在法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559年,加尔文派教会已有2000座教堂,并组成了法国新教教会,即胡格诺派。当时教徒有40多万。但以后,新教徒多次受到迫害,直到1794年法国大革命才有所改变。1789年人权宣言明确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非天主教徒可担任政府公职;在经济上没收教会财产并剥夺其征收什一税的权力。1801年,拿破仑政府与罗马教廷签署政教协定,确认天主教为主要宗教。后来,又正式承认路德教和加尔文教。19—20世纪,大量的新教教派进入了法国。

法国的新教徒多属于归正宗或路德宗。归正宗是法国仅次于天主教的最大的教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主要从事重建教会,恢复礼拜仪式,在工业区传教和探索完善区域社会生活的可能性。路德宗则在城市影响很大。

3.法国的政教关系

天主教曾有数百年一直是法国的国教。1904年,法国曾与梵蒂冈断绝了外交关系。1905年,国家最终和天主教分离。1905年12月颁布的宪法确定法国为世俗化的国家,国家与教会相分离。1920年,法梵复交。1946年第四共和国宪法和1958年第五共和国宪法再度重申:各宗教一律平等,国家不介入宗教和精神生活领域。公共服务和公共教育完全世俗化,教会不得干预。除受聘在学校、监狱、医院和军队中担任神职外,国家一般不发给神职人员薪金和津贴。神职人员与公民一样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有义务服兵役。教士在教徒未办完民政手续前不得为他们主持婚仪和葬仪。

小学规定须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对其父母有要求的学生进行非教派的宗教教育。课外的教派教育可自由进行,但有一定限度。在小学禁止进行教派教育;在中学有条件地进行。在高等教育中宗教教育是自由的。

依照法律,教会财产须具有法律依据,并归于法人的名下。只有得到官方承认的宗教组织才能合法存在,财产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在法国政府的外交部秘书处设有宗教事务参事一职。

(四)基督教在德国各民族中传播

德国信仰基督教的民族主要是德意志人,另有少量的丹麦人、索布族人、吉卜赛人。

早在3世纪时,德国就有了3个基督教的教区。但直到496年法国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以后,基督教在德国才占优势。6世纪时,苏格兰—爱尔兰的传教士在德国十分活跃。查理曼大帝在9世纪期间强行推进基督教化获得成功。由于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促成1122年在双方妥协的基础上签订了《沃尔姆斯契约》,确定德国主教和隐修院长按教会规定自由选举产生,选举有争议时,由皇帝和该省都主教与其他主教协商解决。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新教改革运动的开始,后来形成了新教的路德宗。

1.新教

1531年,追随路德的北方诸侯结成联盟,并于1555年打败了皇帝的军队,双方缔结了《奥格斯堡和约》,规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承认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享有同等的权力。但对于新教,只承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1563年结束的特兰特会议巩固和加强了天主教的地位,导致了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天主教的耶稣会、本笃会、方济各会和宗教裁判所纷纷建立。其后又爆发了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三十年战争(1618—1648),战后订立了《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再次就决定其宗教信仰的权力达成一致。获承认的加尔文和茨温利的新教教派也参加了和约。18世纪末,德国的宗教教派在拿破仑时代才由于地区的合并而形成较大的联合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君主政体被推翻,新教地区教会失去了在政治上的特权。纳粹第三帝国时期曾试图创立一个在国家控制下的联合新教教会,但未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28个新教地方教会组成了“德国福音教会”,它几乎包括了原联邦德国所有的新教教会,各教会均有自治权。“德国福音教会”在原联邦德国有2848万教徒,占其新教教徒总数的97%。福音教会是原联邦德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一支活跃力量。它积极参加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和政党的重建工作,投身于和平运动及文教卫生等项福利慈善事业,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联邦德国在1949年颁布了《基本法》,宣布政教分离的原则,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政教双方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仍然愿意相互协调行动。为了巩固其在社会上的地位,教会也热衷于支持国家,加强与政府的联系,而国家也相应地在《基本法》中确认了教会的许多的优惠权,给予教会相当数量的津贴。

德国福音教会拥有大量的财富。事实上教会本身就是资本家、银行家和房产主。这种雄厚的物质基础,使教会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福利事业,特别是在教育和慈善活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教会拥有广泛的儿童教育网和学校。九年制的教育都要进行宗教教育。教会还负责筹办高等学校的神学系、教会大学和长期进修班。福音教会共有50所神学院,15所福音大学,著名的巴特堡大学所培养的毕业生活动于整个宗教和社会生活领域。福利慈善事业,是教会传统的活动领域。德国社会中约有一半的幼儿园、安老院、医院的病床及许多大学生之家、妇女之家和残疾人之家等由教会的慈善机构主办。现在,德国的福音教会的“慈善救济部”有13万个职员,主办300多所医疗机构,18000多所孤儿院、青年之家、老年之家、犯人之家等。

福音教会还利用慈善机构扩大在工人中的影响。成立学校培养工人牧师和宣教士,要求他们以普通工人的身份参加工作,以加强与劳动人民的联系。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德国经济的腾飞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致使社会世俗化的程度加强。信徒的宗教感情日渐淡漠,信徒人数减少。70年代,福音派教徒脱离教会的人数一度达到130万人。进教堂礼拜,领洗礼的人数也大为减少。许多教徒对教会实行的宗教税十分不满。很多人为逃避宗教税而退出教会。

与此同时,教会内部也出现了左翼批判派,他们对基督教的传统教义、礼仪、教阶制以及教会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都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该派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会自身的改革步伐。

2.天主教

19世纪德国的宗教改革以后,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矛盾一直未断。19世纪,德国国内广泛开展了天主教的复兴运动。在政治方面,在19世纪下半叶普鲁士帝国统治时期,天主教就成立了中央党,并在议会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曾否决过俾斯麦提出的世俗化法案。1950年,天主教徒成立了基督教民主同盟,曾长期执政。执政的地位加强了教会在教育、家庭、青年、公众健康、社会治安、社会服务等领域中的影响。

现德国的天主教有28个教区,隶属于5个教省。天主教徒约2500万人。

(五)基督教在意大利各民族中的传播

意大利信仰基督教的民族主要是意大利人,其他民族为撒丁人、罗曼人,还有奥地利、法兰西人。天主教徒56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8%。意大利是基督教最早传入的欧洲国家。特别是教皇国位于罗马,更使意大利自然成为天主教势力最大的国家。1861年,维克多厄曼纽尔二世建立了意大利王国。1870年进军罗马,把教皇限制在梵蒂冈。1929年2月10日,意大利法西斯政府与教皇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承认教皇对梵蒂冈的主权,并给梵蒂冈巨额赔偿。根据这一条约,罗马天主教成为意大利的唯一宗教,也是国教。1984年2月18日,罗马教廷与意大利政府签订了关于修改1929年《拉特兰条约》的协议,取消了罗马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宗教教育在公立学校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从1990年起,政府终止向教会神职人员和教会组织提供补贴。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世俗化,天主教徒去教堂的人逐渐减少,目前,进教堂做弥撒的人不足天主教徒的一半。

意大利现有45个大主教区,280个主教区,25800个堂区。主教约500名,其中枢机主教就有40名。

意大利天主教中还有一些平信徒的组织。主要是公教信徒会,成立于1868年。当时,教皇国行将解体,教皇庇护9世号召意大利天主教徒组织起来,采取行动保护教会,故被称为“天主教行动”。1928年,该组织规定其性质是教友从事传教的组织,其宗旨和任务是维护天主教伦理与教义,举办社会福利事业,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建立符合天主教教义的生活规范。凡天主教徒,不论年龄性别、职业阶层、文化程度均可加入。现有信徒60万人。

意大利社会中天主教徒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是一支庞大的力量,现有400多万人自愿在1万多个社会服务机构(70%为天主教会开办)中服务。他们志愿为残疾人、孤独老人及第三世界服务,在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六)波兰的天主教

在波兰,波兰族占98%。此外,还有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及犹太人等。波兰人的95%都是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2%。波兰的自主正教会居第二位,信徒占人口总数的2.24%。还有其他一些基督教的小教派。

966年,波兰第一个封建王朝皮亚斯特王朝的米什科一世同信奉天主教的波西米亚公主多布拉娃结婚而皈依天主教,从此,天主教传入波兰。968年,波兰的第一个天主教的主教区在波兹南建立。1000年,格涅兹诺设立大主教区。后经500余年的发展,到1587年,天主教被确定为波兰的国教,基督新教的各派受到限制。

在波兰,天主教的信仰深入人心,成为维系波兰民族的纽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的天主教遭到很大的损失。但战后波兰边界的整个西移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天主教会的势力和影响。近几十年来,波兰的天主教发展一直很快。教堂、修道院的数目,神父、修士和教徒的人数以及宗教院校的数量都在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末,波兰天主教会有27个主教区,8500多个堂区,教堂和礼拜场所约15000座,神父22000人,修士和修女总数约4万人,主教95人。

天主教在波兰社会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它在军队中,有随军教士团,教士团的团长的军衔是将军。另外,在医院和被剥夺权利者的基地也设有专职教士的机构。按官方规定,只有天主教会的节日有7天休息日。而其他宗教要庆祝自己的节日,则必须事先与政府当局达成协议,并于事后补工。

光明山圣母朝圣是波兰天主教群众性的崇拜现象。它位于波兰南部的城市琴西托霍瓦的光明山,该朝圣地的地位和影响很大。它供奉的圣母像据说是由圣徒路加在耶路撒冷所作,后几经周折到了波兰国王的手里。圣母像画在一块木板上,圣母脸面黝黑,怀抱圣婴耶稣,脸部右下方有两道刀痕,被称为脸上带有刀痕的“黑色圣母像”。传说1655年瑞典大军入侵波兰,在光明山火烧圣母像,还用刀剑在圣母脸上砍了两刀。正是在此,圣母显灵,协助修道院院长击溃了入侵者,于是,被传为家喻户晓的“圣物”,圣母被尊封为“波兰女王”。波兰教会每年都组织信众进行圣母朝圣活动。并从1966年纪念天主教传入波兰1000年开始每年都要举行规模浩大的圣像巡游活动。1983年,波兰籍的教皇若望·保禄二世第二次回国访问,在光明山举行了纪念活动,使光明山的圣母朝圣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1991年8月,教皇第五次回国访问,又在光明山主持了第六届国际天主教青年节,有来自波兰和其他国家的20万青年参加。这一活动表明光明山圣母朝圣已成为世界天主教徒共同的一个崇拜活动。

波兰天主教会和罗马教廷的关系曾曲折发展。1978年10月26日,波兰枢机主教沃伊提瓦当选教皇,即教皇若望·保禄二世。他上任后14年间曾5次回国访问,极大地密切了波兰和梵蒂冈的关系。1990年7月,波兰和梵蒂冈恢复了外交关系,成为东欧各国与梵蒂冈建立外交关系的第一个。

除了罗马天主教以外,波兰还存在着40多种宗教和宗教组织。主要有波兰自主正教会,非罗马的天主教会,圣母玛利亚教派,东仪天主教会,波兰信义会,归正宗,联合福音教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浸礼会,循道宗,俄罗斯正教会旧礼仪派,犹太教、伊斯兰教等。

(七)东正教在俄罗斯民族中的发展

988年,东正教从拜占庭传入俄罗斯。以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为首的一批王公贵族首先受洗入教,并宣布东正教为国教,命令全国的居民在第聂伯河中受洗,皈依基督教。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的最初几个世纪,受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管辖。后来,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势力也转为微弱。俄罗斯正教会的势力增大。1326年,俄罗斯正教会的中心迁至莫斯科。从此,教会同莫斯科大公结成了联盟,莫斯科公国则成了俄罗斯的宗教中心。15—16世纪,随着俄罗斯统一的封建农奴制国家的形成和强大,俄罗斯正教会成为整个东正教的霸主,并自称莫斯科是“第三罗马”,“基督教帝国的领导”。1589年,莫斯科成立了自己的牧首区,俄罗斯东正教会成为真正独立的教会,也是东正教中最大的教会。但在东正教的尊称上,则位居第五。1653年,牧首尼康与沙皇联合进行礼仪改革。特别是以三指画十字代替以二指画十字。1656年召开的宗教会议上,将所有坚持旧礼仪的人革除教籍。1682年,彼得一世继位。后鉴于教会的强大,于1721年宣布撤销了牧首公署而建立正教院来负责全国的宗教事务。主教等职务全由正教院提名,由沙皇决定任命。以后,一直到1917年,沙皇始终通过正教院来控制俄罗斯正教会。

1905—1907年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东正教进行了革新运动。革新派要求教会脱离帝国的监护;用资产阶级观点修改东正教的社会伦理观;使东正教教义和礼仪现代化。政府迫于形势,也宣布宗教信仰自由。法律规定信东正教的人有改信其他基督教派别的自由;承认旧礼仪派和其他的教派组织是合法的宗教教派;但禁止由基督教改信别的宗教,更禁止不信教。

苏联时期,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罗斯正教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自身也作了许多改革和调整。首先,教会从与苏维埃政权对立的立场,逐步转移到忠于国家政权的立场。其次,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东正教的教义、教规和礼仪。第三,正常开展各种宗教活动。这就使东正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基本上处于比较协调的状态。

1988年,东正教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基督教传入俄罗斯1000年的庆祝活动。俄罗斯东正教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1988年4月29日,当时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接见了俄罗斯正教会的牧首皮缅及东正教圣会议的成员,被称为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会见中,戈尔巴乔夫高度评价了俄罗斯东正教在俄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总结了苏联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经验和教训。1990年,苏联公布了一个新的宗教法,大幅度地放宽了对宗教的限制,宗教活动进一步自由发展。

1991年6月,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后,7月1日,苏联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新教洗礼派、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的首脑或代表联合给叶利钦写了一封信。希望他遵守竞选时的忠于平等、自由和精神复兴的许诺。俄罗斯东正教会的牧首阿列克西二世也给叶利钦写来贺词,信中他希望这位俄罗斯的新总统有助于把原来的圣物、圣殿、修院归还给教会,希望俄罗斯的古代城市恢复它们的历史名称等。叶利钦在他的就职演说中,也强调东正教在俄罗斯国家的复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1991年底,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在国家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社会主义制度被否定以后,俄罗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宗教热。宗教团体、宗教场所、信教人数迅速增加;宗教界代表人物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他们预言,在俄罗斯,21世纪将是一个宗教的世纪。总统叶利钦和东正教的领袖关系甚密,重大事务经常在一起协商。重大宗教节日,叶利钦必会出席。

在宗教热的发展中,教会内的各种党派和组织也开始出现。主要有人民东正教运动,俄罗斯东正教君主立宪党、基督教民主联盟、教会与改革运动、俄罗斯基督教民主运动、伊斯兰复兴党等。

近十年来,随着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东正教在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强。国家也制定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东正教发展的政策,由此也导致了东正教与国内其他宗教之间的一些矛盾。

(八)北欧各民族中的基督教

北欧各民族主要涉及丹麦、荷兰、瑞典、挪威、芬兰等民族。这些民族的基督教除在荷兰,天主教和新教的势力较接近外,其他各民族的绝大多数人口都信仰基督新教。其主要原因是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及其后来产生的新教对这些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丹麦,宗教改革以后,新教占了绝对的统治地位,1569年,天主教被禁止,直到1849年颁布的新宪法宣布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天主教会才得以重新活动。但明确规定路德教为国教,国王必须是路德教徒。教会应遵守国家法律,一般学校中的宗教教育应符合国教的教义。目前新教教徒的数量约占人口总数的97%。丹麦国教会全称路德福音教会。国教会分十个主教区,约100个副主教区,2100个堂区。哥本哈根等大学的神学系负责培养牧师。国教会不仅在丹麦本土活动,还在世界各地的丹麦人中活动。国教会强烈地影响到丹麦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堂区的牧师一律任本行政区的学校委员会主席。教会还负责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的慈善事业。国教会由议会和政府的宗教事务部管辖。宗教大臣为宗教的最高领导,有权任命主教。具体的一些宗教事务则由宗教部管理。国家对教会的支持主要表现为在各级学校设置宗教课,以及在国家的总预算中对教会的财政资助占有一定的比例。国家直接征收教会税。国家的广播电视均有宗教节目。

在瑞典,瑞典族占大多数。11世纪时,基督教已在瑞典得到广泛的传播。宗教改革以后,1527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瓦萨信奉新教的信义宗。1544年,议会宣布瑞典为基督教福音派王国。1604—1873年,瑞典禁止国民信奉天主教。新教教徒现约占全国人口的94%。信义宗为国教。宗教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全国教会大会,有251个成员,每年开一次会议。议会授权大会处理有关教义、赞美诗、宗教仪式、牧师办公室、教堂的圣礼、祷告方式、福音传道的调整、海外传教活动等。现教会分为13个主教区,2563个堂区,有1138个牧师团。在国际上,瑞典教会长期在普世基督教运动中起领导作用,在1947年成立的信义宗世界联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按照瑞典的宪法,法律保障公民的信仰自由;规定国王和负责宗教事务的大臣必须是国教徒;瑞典教会在国家享有特权;国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据宗教会议推荐的三人候选人名单指定大主教和主教;宗教会议有权否定涉及教会事务的议案。法律还规定,新生婴儿如父母一人属瑞典教会,出生后六周内不申明拒绝入教会,婴儿即自然成为国家教会的成员。从1951年起,允许教徒退出国教会。国家征收教会税。非国教会的成员的公民必须支付其40%,由瑞典教会用于民事支出。教士负责人口的民政登记,由国家支付薪金。1991年后,由地方税务局和社会保险处负责。国立学校对学生进行客观的、非教派的宗教教育。除瑞典教会外,国家一般不补贴其他教会和私立的宗教学校。牧师在主持国家承认的婚仪方面必须服从政府的管理。瑞典的国家电台有定期的宗教节目。瑞典与梵蒂冈无外交关系。

在芬兰,94%的人口是芬兰族。居民的89%都信奉基督教的路德宗。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时期,芬兰附属于瑞典,受其影响,芬兰宗教改革运动蓬勃发展,国王接受了新教路德宗,并成为教会的首脑。与此同时,断绝了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取消了天主教会的特权;重新分配了田产。从此,路德宗的新教教会成为芬兰的最大的教会。现芬兰的教会法规定,芬兰福音路德教会的最高权力归芬兰政府。宗教会议由大主教提议,总统负责召开,还负责任命主教。国家向教徒、公司、团体征收宗教税,由教会负责收缴。税收主要用于公共福利事业。国家为芬兰教会提供各种行政费用及神职人员的薪金。国立、私立学校都进行宗教教育。1966年,路德宗的主教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以研究政教的改革事宜。确认教会应置于国家的绝对管理权下,主教会议的实体也应对涉及政治领域的问题和宗教活动负责。1991年,芬兰福音路德教会通过一项旨在促使政教分离的决议,进一步扩大教会的决策权,在与国家的关系上教会具有了更大的独立性。在芬兰,除了新教以外,还有基督教系统的东正教、天主教和一些边缘教会。东正教是12世纪由俄罗斯传入芬兰的。19世纪末,在维堡建立了东正教的教区。1917年十月革命后,芬兰获得独立,1920年芬兰东正教区脱离了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治,1923年成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一个自主大主教区。现有三个主教区,90名主教,70座教堂,教徒约6万。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芬兰的天主教走向衰落。直到1809年芬兰被俄罗斯兼并成为一个大公国后,天主教的堂区才重新成立。1917年成立了一个使徒教区,1955年升为教区。现天主教徒约为5000人,多数天主教徒属于中间阶层,知识分子和工人中教徒也不少。由于没有教堂,天主教会的大弥撒常在路德教会或正教会的教堂中进行。

在挪威,新教的路德宗自宗教改革以后一直是国教,在国内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教徒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7%。全国分为10个教区,91个副主教区,教堂1300余个,1000多名牧师。1961年开始按立女牧师,奥斯陆主教为挪威国教会的首席。教会事务方面,政府教会事务与教育部负责牧师、主教的委任、财政控制。公立学校普遍开设宗教课。国家提供国教会所需的部分资金和教士的薪金。对非国教会的教派也适当提供一些资金的补贴。

荷兰是北欧国家中受天主教影响最大的国家。目前,天主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41%,新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32%。荷兰在16世纪时称为尼德兰,当时为西班牙所统治。宗教改革运动时期,尼德兰曾成为宗教改革运动领导人路德、茨温利和加尔文信徒们的避难地。由于西班牙菲利普二世强力推行天主教,在17世纪上半叶,尼德兰的宗教改革便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结合在了一起。获得独立后,新教的归正会则成为了官方的宗教,其后一直占统治地位。1785年荷兰沦为法国的属国,天主教再次得到承认。1848年通过的荷兰宪法宣布宗教信仰自由,允许各种宗教合法并存。荷兰天主教会自1853年重建后,天主教重新进入国家社会生活的主流,教徒人数一直保持稳定的人口比例,当时占全国人口的38%,到1971年接近40%,后来发展到今天天主教信徒与新教徒的比例大致相当的这种情况。全国现有7个天主教教区,12000多个神父。荷兰新教的归正宗教会现分为11个教省,54个教区,1241个堂区。其中央机构为总宗教会议,由下属的总秘书处行使管理职能。设若干部门管理财政、宣传、人事、传教、青年工作、教会学校、神学教育、教育咨询和社会服务。按照荷兰的宪法,国内无特权宗教和宗教团体,教会与国家是分离的,所有的宗教团体都受法律的保护,不允许因宗教原因而歧视公民。允许在建筑物和私宅中举行一切宗教仪式,而在户外举行宗教仪式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国家支付军队、监狱牧师的薪金。国家设有专门负责宗教事务的部门。各大学一般都设有神学系。各教会大都有自己的神职人员培训中心。国内的公共教育尊重个人的宗教信仰。广播电视都开有宗教节目。

(一)基督教在美国各民族中的传播

在美国,约占80%的居民是欧洲各民族移民的后代,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新的人们的共同体美利坚人。在美国开发和移民的过程中,如西班牙人、法国人带去了天主教;英国人带去了新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占据着宗教主流地位的局面。现在,美国全国约有近60%的人信奉新教,约3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美国新教各派主要有浸礼宗、卫斯理宗、信义宗、加尔文宗、圣公会和圣洁教会等。

浸礼宗是美国新教中最大的教派。浸礼宗是17世纪由英国传入的。当时,第一批浸礼宗信徒因持不同的宗教观点而在英国受到国王和国教的迫害,从而来到美国。现在,美国最大的浸礼会是南方浸礼联会。该会是1895年因总部设在波士顿的美国浸礼会外方传教会拒绝接受南方奴隶主传教士而单独成立的。成立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机构,特别致力于办主日学和广泛向世界各地派遣传教士。到20世纪90年代初,该会在世界各地的传教士分布于120多个国家,近4000名传教士。美国50个州都有组织,教徒人数达1500万人,地方教会组织3800多个。除了南浸会外,属于浸礼宗的比较大的组织还有10多个。

卫斯理宗最初由爱尔兰移民传入,在新的农业垦区传播较快。美国黑人在南北战争前后,曾在北方和南方都组织过黑人的卫斯理宗教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卫斯理公会又与福音联合兄弟会合并组成联合卫理公会。卫斯理宗是美国新教中的第二大教派。现有45个教区,信徒不足1000万。最高立法机构为联合卫理公会大会。该会的政治活动不多,主要致力于宗教活动,强调“多一些宗教工作,少一些政治行动”。1991年,在卫理公会长达250年的历史上,选出了第一位妇女凯瑟琳·理查森担任联合卫理公会大会的主席。表明该会的更为开放和民主的倾向。

信义宗是1623年由德国传到美国的,初期只是一些分散的小组织。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1918年才联合组成第一个“信义宗联合会”。1962年,该会又和讲瑞典语的“奥古斯都信义会”、“芬兰福音派信义会”和主要在丹麦移民中进行工作的“美国福音派信义会”联合组成了美国信义会。1988年,该会又和另外两个教派,即美利坚信义会和福音信义会联会联合成立了美国信义宗福音会。信义宗信徒在美国的人数现约为900万。其中,美国信义宗福音会就有500多万人。除美国信义宗福音会之外的另外一个较大的信义宗教派组织是信义宗—密苏里大会。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教会。教徒约300万。该会拥护《圣经》无谬误论,强烈反对堕胎,不与有自由化倾向的美国教会联合会及世界基督教联合会交往,也没有参加信义宗的世界性组织“信义宗世界联盟”。上述两个组织的信徒占美国信义宗教徒的90%以上。两派的共同之处,都坚持《圣经》无谬误论及长达700页的信仰纲领。在世界性的传教事工方面都很积极。但该会对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及教会参与政治等问题持不同的观点。如美国信义宗福音会的约17000名教士中,有1000多名是妇女,只是还没有女主教。

美国的加尔文宗基本上由美国长老会和归正宗组成。长老会主要是指那些不列颠移民的教会,而归正宗主要是指那些来自欧洲大陆(主要是荷兰)移民的教会。美国的加尔文宗过去以其正统神学教义著称,如今则以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的自由派立场而为众人所知。其教友多是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或中等收入的阶层。长老会和美国其他教派一样,受美国南北方因奴隶制问题而引起的对抗的影响,于1837年发生了分裂,逐渐形成两大阵营。双方都自称是美利坚合众国长老会,主要在北方活动的一方附加“新派”的字样,另一方则附加“旧派”的字样。各自分散活动。直到20世纪80年代两派才联合成“合众国长老教会”。现有教徒约300万。美国归正会也称“荷兰归正会”,由17世纪北美洲新尼德兰(今纽约)的荷兰移民组成。归荷兰归正会长老院管辖。18世纪初,荷兰归正会分为两派,殖民地派要求在较大的程度上摆脱荷兰国内的控制,在礼仪中使用英语,就地建立学校培训教牧人员。而保守的荷兰派则主张保持荷兰的控制和影响。后来,殖民地派取得优势。美国独立后,该教会也完全独立。1867年改为美国归正会。19世纪中叶以后,大批荷兰人移民美国,使该教会的信徒数量大增。现教徒约200万人。

美国圣公会是英国圣公会在欧洲以外最早建立的教会。17世纪初,美国最早的英国移民中就有不少人是该会的信徒。1869年,该会在波士顿和纽约建立了教堂。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由于圣公会与当时的殖民主义宗主国英国的特殊关系,使圣公会濒临灭亡,许多牧师都逃往英国和加拿大。1766年,美国独立后,美国圣公会信徒开始与英国脱离关系,建立了美国圣公会,取得了完全的独立地位。1919年,成立了美国圣公会的全国性的组织。现美国圣公会分为9个大主教区,92个主教区。教徒250多万。在美国的42届总统中,有12位是圣公会信徒。1991年召开的美国圣公会代表大会上选出了该教会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主席,名为帕梅拉钦尼斯。近些年,圣公会信徒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徒参加宗教礼仪活动的人数有所减少,发展呈现出衰退的态势。

圣洁教会是美国基督教一部分教派的总称,至少有20个教派组织属于这一类,其信徒人数超过了100万。这类教会注重成圣,认为人信教后尚需要经历成圣阶段,才能过无罪、完美、圣洁的基督教徒的生活。此派教会人数众多,具体的信仰不尽一致。但多数信徒认同追求纯全生活的主张,认为《圣经》的字字句句均凭圣灵感动而写成,基督为全人类赎罪,基督要亲身复临。圣洁教会以奋兴灵性生活为主旨。但其中的救世军等团体则热衷于社会的服务,建立了许多贫民救济院、孤儿院、救援队、医院等机构,挽救迷误,赈济贫寒。1990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曾会见了救世军美国军区的司令,对救世军的工作表示感谢和赞赏。美国的新教除了上述教派以外,还有众多的小教派,其社会和宗教影响则相对较小。

美国是世界上天主教徒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天主教徒主要是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波兰人的后裔。还有许多黑人教徒。1526年,当时西班牙的传教士第一次将天主教传给印第安人。1565年,在佛罗里达成立了第一个天主教团体。1789年,在巴尔的摩成立了第一个主教区,1808年变为大主教区,1875年美国有了第一位由罗马指定的红衣主教。早期的天主教徒大多是普通劳动者,经济地位低下。由于新教同天主教的对立,而美国的宗教又是以新教为主,所以天主教的地位长期处于比较低的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外移民特别是拉丁美洲移民的增加,天主教徒的数量逐渐增加,20世纪60年代,已达到4000万人。鉴于此,到1984年,美国恢复了与梵蒂冈中断了117年的外交关系。近40多年来,美国天主教徒的经济地位上升到中等收入的阶层,受教育的程度也在提高,已成了美国化的天主教。美国的天主教派别主要有传统派、新保守派、自由派和激进派。传统派极力主张天主教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那种更集权、更集中的状况中去。特别强调要严守天主教的各种道德,尤其是必须遵守天主教的性道德。对当今美国的主流文化持批评的态度。在传统派中,还有一些更极端者,否定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各项决定,拒绝一切形式的泛基督教主义和宗教间的相互合作。新保守派则拥护现教皇若望·保禄二世的社会学说,但又赞同罗马教廷反对拉丁美洲解放神学的指令。自由派则主张要使天主教实现现代化。认为天主教会应成为一个自由和自愿的组织,不同意那种使天主教会保持中世纪专制制度的企图。甚至有人主张,用世俗的代议制民主模式来改组天主教会。神职人员通过选举产生,废除神职人员的终身制,各级神职人员可以结婚,妇女可以任神职,甚至担任主教。教徒可以不遵守天主教会有关生育、堕胎和离婚、再婚的规定。激进派则主张为压迫者的权利而斗争,反对资本主义、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对原罪的教义持否定的态度。

在美国的200多万黑人天主教徒的低下的宗教地位和社会地位是美国天主教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的不断增多而引发的拉美裔的天主教徒在美国社会的影响逐渐加强,也是天主教面临的问题之一。

在信仰上,美国的天主教会也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如离婚、性解放、婚前性行为、堕胎、节育、司铎独身、女性任神职、同性恋、艾滋病等,在神学上持不同的意见。美国天主教会的不少人提出对此应持开放和改革的政策,但遭到罗马教皇的反对。现在,多数天主教徒认为教皇的说法已跟不上美国天主教徒的思想了,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东正教方面,美国有20多个相互分离的拜占庭和斯拉夫的教会,共约300万教徒,主要是来自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的移民。最重要的组织是由11个教会组成的美国正教主教常务大会。最大的独立教派是“北南美希腊正教总主教区”。还有在美国的俄罗斯正教会。

(二)基督教在加拿大各民族中传播

加拿大的民族成分主要是英格兰人和法兰西人的后裔,还有意大利、德国和乌克兰人的后裔。此外,还有土著人。现总人口2500万。天主教徒居多数,约占人口总数的47%,新教徒约占人口总数的20%。

加拿大的天主教是1608年由一位法国神父传入的。初期主要是在法国的殖民地内发展。所以,后来天主教会始终同法属加拿大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徒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全国分17个大主教区,6000多座教堂。主要组织是,加拿大天主教联合会。

新教教派及组织主要有圣公会、加拿大联合教会、长老会、信义宗、浸礼宗等10余个教派。英国圣公会对加拿大的传教始于1700年,50年后在新斯科舍省会哈利法克斯才建立了第一座英国圣公会的教堂,1787年任命了第一个主教。后来英格兰的移民逐渐增多,教堂也逐渐增多。现有1700座教堂,教徒130万人。圣公会的总部设在多伦多。分为28个主教区,每个主教区都有一个大主教领导。全体宗教会议的首脑都是大主教。联合教会是加拿大最大的新教教派组织。1925年在多伦多成立,成员包括卫理公会、公理会和长老会的部分教徒。联合教会的教义比较保守,但力求公平对待原来三个教派的基本信仰。现有教徒约300万人,教堂4000余座,牧师3000多人。长老会是加拿大基督教中的第二大组织。1925年由那些拒绝参加联合的长老会组成。教徒近90万人。信义宗是加拿大新教中的第三大教派,为美国信义宗—密苏里大会再度分支机构。浸礼宗是18世纪下半叶由新英格兰浸礼会教徒移民加拿大而传入的,主要组织是位于圣约翰市的加拿大浸礼联盟。

(三)基督教在墨西哥各民族中的传播

墨西哥的主要民族为印欧混血人种,此外还有印第安人和外国侨民。居民中的93%的人信奉天主教。

1521年,墨西哥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紧接着西班牙天主教的方济各会的传教士及其他修会的传教士陆续来到墨西哥,特别是通过办教育开始广泛地传播天主教。1528年,罗马教廷在墨西哥城任命了第一个主教,不久,又建立了3个主教区,成立了传教士团。此后,天主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班牙人还强迫印第安人信奉天主教,修建大批的教堂,还设立了宗教裁判所。近5个世纪,天主教会一直是墨西哥最主要的、有组织的势力。教会拥有大量的土地、农庄和房产,修建了大量的教堂,控制了学校,深深影响着墨西哥的社会生活。1821年,墨西哥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新政权与天主教会继续结盟,并宣布天主教为国教。1854年,印第安人出身的胡亚雷斯发动了革新运动。1857年,他出任总统,强化国家权力,对天主教实行改革,打击教会的经济政治等特权,使天主教会的势力和影响遭到削弱。1867年,政府进一步宣布与罗马教廷断绝外交关系,并没收教会的财产。1910年,墨西哥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政权进一步推进政教分离,要求教会服从政府。20世纪70年代初,天主教会宣布要为恢复教会的政治和社会权利而斗争,决不向政府让步,并要求罗马教皇给予支持和帮助。1979年1月,为出席并主持第三次拉美主教会议的开幕式,教皇若望·保禄二世首访墨西哥。但当时的墨西哥洛佩斯政府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不考虑和梵蒂冈复交的问题,决不因教皇的来访而改变政府关于政教分离的宪法条文。总的看来,墨西哥天主教的本地化程度很高,神职人员绝大多数是本地人。现在,墨西哥天主教有11个大主教区,48个主教区,1名红衣主教,83名主教,9500多名神父。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主教会议。

由于墨西哥是一个天主教的国家,所以,到19世纪中叶,政府仍然禁止基督教新教的传播。1857年,一些要求罗马天主教改革的教徒,在一些政府官员的支持下,退出天主教会成立了圣公会。到1879年,才有一个英国人被祝圣为主教。20世纪初,墨西哥圣公会成为美国圣公会的一个传教区。1861年,信义宗的移民组成了一个操德语信徒的教会。1862年又建立起第一个浸礼宗教会。不久,美国的浸礼宗、长老会、卫斯理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先后进入墨西哥。并于20世纪初期陆续成立了自己的教会。1917年,9个最早进入墨西哥的新教传教差会为避免在传教过程中发生冲突,共同签署了“礼让条约”,在墨西哥划分了各自的传教范围。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墨西哥全国长老会的信徒人数增加了8倍,成为今天墨西哥最大的新教教派。

(四)基督教在巴西

位于南美洲的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以罗马天主教为主的国家。16世纪初,巴西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随之,天主教传入。初期,天主教耶稣会在印第安人中传播,耶稣会士深入印第安人村,强制印第安人为他们种地、做工、建教堂,从事奴隶性劳动,并建立起和其他居民相隔离的印第安合作村。该举动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支持。从1584年起,本笃会、方济各会等天主教的修会也相继进入巴西传教。从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总共建立了以里约热内卢为代表的9个主教区。殖民地时代,天主教会霸占了巴西大量的土地财产;向居民勒索钱财并征收各种名目的捐税;控制了巴西全部的教育大权;还建立了宗教裁判所以极端恐怖的手段维护教会的特权;神职人员不受世俗法庭的审判。

但是,和其他拉美国家天主教会有所不同,天主教会在巴西的社会地位、作用和影响均不及西班牙所属的美洲地区的教会;宗教裁判所对人民的控制程度也不如西班牙所属的天主教会那样深。

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脱离葡萄牙成立巴西帝国。直到1889年,天主教一直是巴西的国教。1889年成立联邦共和国。1890年1月7日国家宣布政教分离。有关法令宣布婚礼可以不按宗教仪式进行。1891年,建立了巴西合众国,政府放弃对神职人员的任命权,禁止普通学校中进行宗教教育。但在1934年又宣布了实行政教合一。1946年又重新恢复了政教分离。20世纪60—70年代,拉丁美洲兴起了“解放神学”,巴西天主教会的许多人赞成解放神学,支持“优先选择穷人”的主张,强调社会正义,许多神职人员积极投入社会斗争,如土地改革问题。由此,和罗马教廷发生了冲突。近些年,这种冲突才有所缓解。

巴西天主教现有31个大主教区,最大的是圣保罗大主教区,人口约1000万。另有225个主教区,4510个堂区,红衣主教6人,主教340多人,神父12000多人,修士修女36000余人。全国主教会议是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五)基督教在阿根廷

位于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也基本上是一个天主教国家。占人口的97%是白种人,多是意大利和西班牙血统。居民的88%信仰天主教。16世纪上半叶,阿根廷成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随之,天主教的方济各会、耶稣会的传教士便进入阿根廷。1621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了主教区。1810年,阿根廷爆发独立战争,1816年宣布独立。随后,阿根廷和罗马教廷断绝了关系。1826年,阿根廷成立共和国,西班牙传教士被驱逐回国。天主教会由本国的神职人员主持,主要掌管着国家的教育。1853年,阿根廷宪法将天主教定为国教。1865年以后,政府又实行对天主教进行限制的政策,规定国民不许按宗教仪式举行婚礼,把公墓和教会土地收归国有。20世纪以来,来自欧洲的移民逐渐增加,特别是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德国、波兰移民的增加,阿根廷的天主教继续平稳发展,保持着绝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1930年以后,阿根廷多次发生军事政变,军人政府总的来说都在政治、经济上支持天主教的活动。1931年,成立了阿根廷天主教行动党,并创立了新主教区。1934年,在阿根廷召开了国际天主教大会的例会。政府要求国立学校必须设宗教课程。天主教会也保持了和政府的密切关系,既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有着相当多政治权力,深深影响着阿根廷的政治社会生活。20世纪50年代,庇隆担任总统时期,社会动荡,工人不断罢工,教会人士开始干预国家政治生活。政府与教会之间出现分歧,关系趋于紧张。1954年11月,天主教中心科尔瓦多出现反政府活动,天主教徒与军警发生冲突。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对天主教会的措施,取消宗教教育、解散宗教团体和天主教会,并规定,未经警方批准,不得举行宗教集会,由此遭到天主教会的强烈抗议。由于庇隆总统对天主教采取的强硬措施,特别是他将阿根廷天主教的大主教驱逐国外,导致他被罗马教皇开除了教籍。20世纪70年代以后,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兴起。天主教会人士到穷人中广泛开展各种工作,反对军事独裁,与政府关系继续保持紧张。近些年,政教关系有所缓和。阿根廷现有56个教区,76名主教,5000多名神父,12000多名修士和修女。全国主教会议是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基督教新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阿根廷的。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到阿根廷的移民对新教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新教徒主要生活在都市,生活水平高,教育文化素质较高。主要教派是圣公会和五旬节派。新教徒的人数现在为阿根廷人口总数的约9%,不到300万人。教堂2000余座,牧师2200多人。

(一)基督教在北非

埃及基督教徒的多数属于科普特教会,现在约有400万人。早在2世纪,基督教就传遍了全埃及。5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埃及的基督徒提出了自己的基督具有单一神性的理论,受到正统教会的排斥和打击。后埃及教会自成一派,成为“唯一神论派”,教会组织称为科普特教会。该派当时在中东地区的反对罗马帝国的斗争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之后,该派教徒继续反对拜占庭的统治。对阿拉伯征服埃及一度表示欢迎,后又进行过反抗。该派教徒主要居住在上埃及和中埃及的城市之中,大部分属于中产阶级,许多人是医生、律师和政府官员。主持教会工作的有数十名主教和近千人的神父。19世纪下半叶,从科普特正教会分离出一些教徒加入到了西方各教会。大部分归于长老会,圣公会及德国、瑞士和美国的传教会,但教徒一直不多。埃及的天主教徒也是从科普特教会中分离出来的,属东方礼仪派,现有10万人左右。

3世纪时,阿尔及利亚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兴建了许多教堂,促进了基督教的大发展。395年,著名的教父奥古斯丁曾被任命为希波的大主教,对于基督教在北非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传入后,阿尔及利亚的基督教受到了较大的削弱。19世纪中,法国殖民主义者占领阿尔及利亚以后,基督教再次传入。主要是天主教会。1868年,在拿破仑的支持下,阿尔及利亚成立了“非洲圣母传教会”。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国内继续发展天主教,而且也成为向非洲其他地区传教的基地之一。阿尔及利亚独立后,许多欧洲人纷纷回国,基督教徒已剩不多,且主要是一些天主教徒。

在利比亚,1—6世纪基督教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2世纪时基督教会有了一位主教。到3世纪中叶,增加到4名主教。5世纪上半叶,北非被日耳曼族的汪达尔人所征服,原北非各国的主教们,因反对阿里乌教派而遭到杀害。但另一个多那斯教派因拥护汪达尔人,反对罗马帝国而得到保护并进一步得到发展。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进入了利比亚,利比亚人逐步接受了伊斯兰教。但在一些偏僻的地区和犹太人中,基督教继续延续和发展。现在,利比亚的基督教徒几乎都是欧洲和北美的侨民,大部分是天主教徒。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外国侨民的大批离境,基督教徒进一步减少,而且主要分布在首都的黎波里和沿海地区。现公开开放的教堂有两座。

3世纪时,古代突尼斯曾是基督教的中心之一,已有教堂20多座。4世纪时,出现了一个与正统教会分裂的“多那图斯”教派,代表下层人民的利益,主张返回原始基督教和财产公有制。5世纪时,汪达尔人占领北非,该派站到了汪达尔人一边反对罗马帝国而得以存在和发展。7世纪以后,在突尼斯,伊斯兰教逐步取代了基督教。但基督教在一些地区仍然得以延续。16世纪,西班牙占领了突尼斯,西班牙的天主教徒大批涌入。19世纪,法国又占领了突尼斯,并建立了天主教会。当时的天主教徒都是外国人。1957年,突尼斯独立,大量外国人离去,使天主教徒的人数大为下降。现在突尼斯的天主教徒几乎都是法国的移民,不足1万人。有80多名神父。新教方面,1829年,英国的圣公会进入突尼斯。1881年,新教的北非传教团先后来到突尼斯传教。20世纪初,又有北美传教团进入突尼斯。后来,希腊和俄罗斯的东正教也在突尼斯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总的来说,现在,基督教在突尼斯教徒很少,影响不大。

(二)基督教在东非各民族中的传播

在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东正教是最大的宗教。4世纪初,一名来自巴勒斯坦的青年,因航海失事在今埃塞俄比亚登陆,将基督教带到了当时的阿克苏姆王国。332年,正式建立了教会,并委任了主教,受埃及的亚历山大正教会牧首的管辖。451年,基督教内部在查尔西登(今土耳其)会议上发生了争论。当时埃及和叙利亚等教会的代表不同意基督有神性和人性二性并存的教义,而认为二者完全结合成为一性,从而与君士坦丁堡教会分裂而独立。这一教派主要分布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因其宗教仪式使用科普特语,所以也叫科普特派。东正教在埃塞俄比亚帝国时期始终保持了其国教的地位,其主教是皇室委员会的成员,教会占有国家一半左右的土地,在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一直附属于亚历山大正教会,都主教须由亚历山大牧首授予神职,而且通常由埃及人担任。直到1959年,牧首才与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达成协议,都主教由埃塞俄比亚本国人担任,并改为“牧首—都主教”的头衔。教会还建立了一些神学院校来培养神职人员。教区分为13个小教区。1978年,埃塞俄比亚9个大的教派,经过多年的讨论最终成立了埃塞俄比亚教会联合会,主要协调各教会的社会发展和福利工作。目前,东正教的信徒约占全国人口的近50%,达2500万人之多。

在肯尼亚,目前信仰天主教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信仰基督教新教的约占人口的20%,共1200万人。1498年,葡萄牙探险家马斯科·达迦马到达肯尼亚,不久,葡萄牙人开始在肯尼亚传播天主教。初期主要是在商站据点活动。后来逐步到本地各部族中传教,但长时期天主教发展缓慢。直到19世纪末,天主教的一些修会才积极活动,促进了天主教在肯尼亚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天主教人口已接近了全国人口的20%。但当时的700多名神父,本国的只有不足100人。教会工作主要依靠外国的传教士团。1953年,天主教肯尼亚教省成立,下设内罗毕总主教区和3个主教区。1974年有7名非洲籍主教(包括内罗毕总主教)。

坦桑尼亚的天主教和新教是16世纪和19世纪分别传入的。16世纪初,葡萄牙占领了东非海岸,天主教士随之在当地传教并试图建立教堂。后因葡萄牙日渐衰落,传教士则全部撤离。直到1860年,天主教士才重返坦桑尼亚。其后,又有天主教的圣灵会、本笃会等组织也进入坦桑尼亚。从此,天主教才开始有了比较快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天主教的卡萨里派、方济各会、苦难会、罗马天主教修道会、慈善协会等也开始入境发展。以后,天主教在坦桑尼亚逐渐站稳脚跟,信徒增加很快。神职人员也逐步本地化。1969年,坦桑尼亚召开了天主教的全国性的会议,专门研究天主教在本地的健康发展问题,特别是如何发挥本地神职人员的作用问题。不少平信徒也积极参与意见。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天主教的本地化起了积极的作用。现在,坦桑尼亚的天主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25%,近600万人。本国的神父、修士和修女的数量已超过外国的神职人员的数量。全国分为两个教省,处于政府的管理之下。19世纪末以后,福音路德教会从德国、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传教士被迫离境。1922年,美国的古斯塔路德教会进入坦桑尼亚,1939年,瑞典的路德教也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全国路德教会在坦桑尼亚的影响越来越大。芬兰、丹麦、挪威的路德教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会主要是办学校、办医院、办孤儿院,从事慈善事业,致使教徒发展比较快。圣公会也是19世纪末传入的。教士主要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也主要是通过举办慈善事业来扩大宗教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新教的其他教派,但社会影响有限。现在,新教各派的教徒约有300万人。坦桑尼亚的宪法规定,政府对所有各种族、宗教均保持平等。教会与政府是分离的,教会被当做受政府邀请在国家发展中合作的非官方机构。1973年,尼雷尔总统曾说:“坦桑尼亚无国教,政党是非宗教的,政府是非宗教的,但多数公民是有信仰的,政府保障每个公民选择其宗教信仰的自由。”由于基督教会主要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对这些领域的权限大小常常引起国家和教会的一些矛盾。但教会方面对政府提出的参与国家建设的要求,一般还是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

乌干达是东非天主教徒比较多的国家。19世纪中期,英、法、德等国的殖民主义者传教士就和探险家、商人们一起进入了乌干达。最早入境的基督教宗教组织是天主教和新教的圣公会。经过50余年的传教的发展,天主教和新教均在乌干达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由此也带来了两个教派之间的矛盾以及基督教方面和早已传入的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激化甚至导致了三个宗教之间激烈冲突和战争。教派冲突使乌干达国力大为削弱。但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宗教的发展。由于各教会的积极传教活动,特别是开展了一些有益于社会的慈善活动,乌干达本地入教的人逐步增多。例如,天主教徒在20世纪30年代,已增加到50万人。目前已达到400多万人。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地的天主教的传教士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乌干达已经有了本民族的主教。特别是他们广泛影响到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影响到国内的政治,这就使天主教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新教的圣公会教徒的发展规模虽不及天主教,但20世纪以来教徒也增加得很快,目前已增至200万人。也有了本民族的主教。1962年乌干达摆脱英国独立后,宣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1971年阿明发动了军事政变,采取排斥打击基督教的政策,由于当时乌干达积极发展与中东伊斯兰教国家的关系,从而导致了本国伊斯兰教的迅速发展。1978年,阿明政权垮台后,基督教各教会才又重新恢复和发展。

(三)基督教在南非各民族中的传播

南部非洲最重要的国家是南非共和国。在20世纪80年代,南非的白人、有色人种和黑人的多数都信仰基督教的新教和天主教。其中,新教的势力和影响最大。

早在1501年,葡萄牙人就在南非的纳塔尔建立了第一个天主教堂。1652年,荷兰人侵入了南非的沿海地带,随之传入了基督教。1795年,英国人控制了好望角。1799年伦敦传教会在南非的东南海岸地带创立了一个传教点。19世纪以来,基督教在南非取得了稳步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基督教徒已达到人口的70%,包括绝大多数的白人,有色人种和部分黑人和亚洲人,分属于新教和天主教会。

南非的基督教新教主要有荷兰的归正会、卫理公会、路德宗和长老会等。荷兰的归正会于1836年向南非的黑人派出了第一支传教团,后向其他民族发展。但主要还是欧洲人的后裔。黑人、有色人种和印度人后来独立出来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教会,大体也属于归正宗。卫理公会于19世纪初传入南非的开普敦,侧重在南非的东南沿海地区活动,多数成员属于班图族人。路德宗是19世纪上半叶从北美、德国、瑞典和挪威传入的。长老会是19世纪初由苏格兰长老会传入的。此外,新教的圣公会、浸礼会在南非也有不少的教徒。目前,新教的教徒约为9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5%左右。

南非的天主教直到19世纪初才得到比较快的发展,主要来自葡萄牙的天主教各教会,特别是耶稣会,还有圣母升天修女传道团等。陆续修建了一些教堂和修道院。但到1872年,天主教会才得到政府的允许公开进行宗教活动。1922年,罗马教廷向南非派出了第一位的使徒代表,圣统制于1951年确立,1953年,第一位黑人主教任圣职。目前,南非的天主教有4个大主教区,17个主教区。1000多名神父,其中有200多名神父是黑人、有色人种和印度人。天主教徒的人数不足3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7%。

南非的宗教政策总体上说是支持宗教的自由发展,但教会要服从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利益。

南非的宗教界有一些著名的人士。其中最有名的是圣公会的德斯蒙德·图图主教。他因积极反对种族主义,不赞成暴力抵抗而于1984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纳米比亚紧靠南非共和国,西临大西洋。地大,但人口不多。约150万人,多为黑人,分若干部族。主要宗教是基督教,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96%。其中新教教徒又占基督教徒的大多数。新教是1805年由英国的伦敦宣教会传到今纳米比亚的,1814年建立了第一个传教站。1833年,循道宗也传入纳米比亚。1842年,应英国伦敦传教会的要求,德国的路德宗也进入纳米比亚,后来又接管了伦敦宣教会的传教站,还建立了不少新站,大大扩大了传教的范围。20世纪以后,相继传入的路德宗各支派进一步发展,于1971年共同组成了“西南非联合福音派教会”。与此同时,来自南非的6个归正会小宗派组成了纳米比亚的归正会,全部由生于南非的荷兰人组成,对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持谴责的态度。圣公会在纳米比亚也有不少信徒。天主教是19世纪末才开始在西南非洲传播。1926年,成立了一个教区。1970年时,教徒近10万人。几乎都是黑人和有色人种。但神父们大多数是白人。现在,纳米比亚的天主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20%。

(四)基督教在西非各民族的传播

第一批到达今加纳的天主教徒是1471年来到这里的葡萄牙人。但是,天主教正式传入是在19世纪中期。1842年,塞拉利昂和几内亚天主教会的代理主教首次访问了阿克拉。之后,天主教各传教团陆续进入了加纳,并广泛深入到内地进行传教。到1950年,加纳正式成立了教士团。1957年罗马教廷任命了第一个加纳籍的主教,1960年则升为大主教。1980年5月,罗马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在加纳天主教徒庆祝天主教第二次传播福音100周年的时候访问了加纳,并主持了盛大的弥撒。在讲话中,教皇号召加强现存的富有生命力的非洲天主教的传统。但是,在天主教的弥撒非洲化的步骤方面,教皇采取了一种谨慎的立场,强调要不改变天主教信仰的基本内容。教皇在访问加纳期间,还会晤了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此次会晤促进了两大教派的和解。目前,加纳的天主教徒约200万人,设有9个教区。天主教设有许多的学校和医院,以开展慈善事业。

安哥拉是西南非洲重要的天主教国家。早在15世纪,葡萄牙天主教会的方济各会、多米尼克会的传教士们就利用各种形式广泛进行传教。当时安哥拉的北部属于刚果王国。在殖民主义者对非洲分而治之的情况下,刚果国王思戈武想借助葡萄牙的力量使自己强大,以取得在各部落联盟中的统治地位,于是带头接受了天主教,整个部落也全部加入了天主教。他还派王子恩里克去葡萄牙学习神学。1518年,罗马教廷授予他主教的头衔,使之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位黑人主教。这样,天主教在安哥拉就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之后,由于天主教一度与贩卖黑奴的活动有关系,引起民众的不满,使天主教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直到19世纪中叶,天主教的传教活动才逐渐复苏。20世纪以后,进一步得到较快的发展。到1975年安哥拉独立时,国内的天主教徒数目已经达到全国人口的60%。现在,设有15个教区,700多名神父,多数是欧洲神父。现在,天主教会在安哥拉已经失去殖民时代的国教的地位,转而更多地进行社会福利的工作,开办了许多学校和医院。由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一贯反对基督教新教在安哥拉的广泛传播,新教大约在19世纪下半叶才由英国的浸礼会传入安哥拉。其后,卫理公会、五旬节派也相继传入。20世纪初,南非传教总会也进入了安哥拉。新教传播的特点在于深入到天主教影响较小的一些土著人的部落,通过举办各种慈善事业来逐步扩大传教的规模。现在,安哥拉的基督教新教教徒约1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2%。

(五)基督教在中非各民族的传播

刚果的罗马天主教最早是15世纪末由葡萄牙人传入的。但在刚果一直影响不大。1881年,法国的传教士再次将天主教传入刚果后,陆续建立了教堂,在各部族中开展慈善事业,天主教才有了比较快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天主教徒已经增加到50万人,现在又增至7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现全国分为3个主教区、78个堂区。首都布拉柴维尔是大主教区。新教是19世纪末由瑞典传教士传入的。1909年在布拉柴维尔附近建立了一座新教教堂,并成立了刚果新教传教会。20世纪60年代,该教会宣布独立。教会领导人虽然由刚果人担任,但是活动经费的多数仍由瑞典的教会提供。现全国分为22个教区,200个堂区,400多个神职人员,21万多教徒。刚果的宪法规定,国家保障法律范围内的宗教信仰自由,同时禁止将宗教用于政治目的。有害于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道德的宗教团体,国家可通过法令加以制止。公共教育目前已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家所掌握。但教会开办的许多医疗卫生设施对国家的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刚果(金)是中非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现人口3800万人,250多个部族。天主教徒约占人口的一半左右,新教教徒约占人口的25%。天主教是15世纪由葡萄牙的探险家传入的。以后的几百年一直为葡萄牙天主教会所控制。19世纪中叶,意大利的方济各会的修道士、圣灵会的神父也来到了刚果(金)进行传教。1885年的柏林会议将该地化为比利时国王的“私人采地”。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接管了传教士控制的地区。1908年,刚果成为比利时的殖民地,在殖民统治时期天主教会享有特殊的地位,比利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给予教会方面比较大的支持,使天主教进一步广泛地得到传播。利奥波德二世还与梵蒂冈达成一项协议,规定刚果的福音化是比利时的任务,由比利时的传教会负责。1956年刚果独立后,蒙博托政府逐渐削弱了天主教会在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但并不干预教会依然在教育、卫生、慈善事业以及社会服务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7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推行非洲化的运动,教会的许多事务,特别是基层教会的事务更多地让本地的工人、农民等平信徒负责,弱化了外国传教士的作用。现在,全国有6个大主教区,47个教区。有1名红衣主教,50多名刚果籍的主教,700多名刚果籍的神父。基督新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美国、北欧一些国家的浸礼会、长老会、门徒会、卫理公会、五旬节派的传教士传入的。由于天主教的影响,新教一直到1970年才有一个扎伊尔耶稣基督教会被承认。1971年成立了刚果新教教会会议。下属有大小70个成员。教会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主要也是在慈善事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967年颁布的国家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没有国家宗教。禁止种族歧视和宗教歧视。在所有的中小学,宗教教育是必修课。

中非共和国是位于非洲大陆中央的内陆国家。现在人口为300万。基督教的新教徒约占人口的32%,罗马天主教徒约占人口的22%。天主教在19世纪末就传入了中非,主要由来自法国和罗马天主教的方济各会教士们进行传教活动,开展慈善事业,发展土著居民教徒。现在国内天主教会分为5个教区,由一名非洲籍的大主教管辖。新教实际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正式传入中非,设立了传教点。由于新教传教形式的灵活及努力开展慈善事业,致使教徒的发展比较快。国内两个最大的新教教会是浸礼会和兄弟会教会。20世纪下半叶,中非的政局几经变化,对教会的态度也不稳定。1986年的宪法规定,政府保护教会的财产,为其传教活动提供方便。国家为农村教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的支持。所有的学校都由国家管理。牧师和神父可以在公立学校之外进行宗教教育。国家没有专门负责宗教事务的部门,但教会须向内政部通报他们在国内的活动情况。

近代以来,基督教在亚洲的传播与西方的殖民主义有关。但是大部分亚洲人有着自己悠久的文明和佛、儒、道、印度教和神道教等传统的信仰,对外来的“洋教”不理解。另外,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众多爱国的亚洲人对基督教怀有抵制和戒备的心态。所以,长期以来,基督教在亚洲的传播和发展收效是不大的。经过近百年的传教活动,到1900年,亚洲的基督教徒一共才达到250万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民族国家兴起,亚洲的基督教徒人数才有增加。其中,菲律宾、韩国、印度等国家的基督教的影响最大。

(一)基督教在菲律宾的传播和发展

菲律宾是亚洲天主教影响最大的国家,全国人口约6300万,天主教徒约占87%,素有“亚洲唯一天主教国家”之称。菲律宾的天主教是由西班牙殖民者传入的。1521年,探险家麦哲伦的世纪探险给菲律宾带来了第一批传教士。到1569年,西班牙多次派遣远征队入侵菲律宾,并勒令全体菲律宾人民皈依天主教,如不服者,便以异教徒罪论处。这期间,西班牙天主教各大修会,如方济各会、多明我会、耶稣会等纷纷在菲律宾设立据点进行传教活动。到19世纪末,菲律宾的天主教徒已达到65万人,传教士1000多人。并在马尼拉设立了大主教区。但是,大主教和主教一般由西班牙国王推荐,罗马教皇任命。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菲律宾人民要求组织自己的教会,反对罗马教皇和西班牙的教权统治,同时还出现了菲籍神父领导的菲律宾化的教会运动,主张改革教会,实行政教分离,要求本地神父接管教会。受到广大教徒群众的支持。1898年6月,菲律宾宣布独立。1901年,美国则取代西班牙侵占了菲律宾,并接管了当地的教会,进而进行美国化的教会革新。1905年选出了第一个菲律宾主教,1943年选出了第一个总主教。1960年又任命了第一个红衣主教。菲律宾全国现划分为90个主教区,马尼拉教区和宿务教区的主教是红衣主教。还有120多位主教,4300多位神父,7000多位修女。菲律宾天主教主教会议是菲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另一个全国性的组织是菲律宾大修道院院长联合会。教会有多家电台和电视台。有100多万学生就读于天主教会办的各类大中小学校。

1898年,美国入侵菲律宾以后,新教的传教士随之进入了菲律宾。几乎美国的各个教会都在菲律宾有自己的传教点。现在,虽然新教的势力远比不上天主教,但因组织活跃,发展迅速,在社会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菲律宾现在是亚洲基督教传教的视听中心之一。设有30多个电台和电视台。和天主教一样,新教也十分重视宗教教育,办有各类学校。

菲律宾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国家保障宗教活动的自由。国家不在财政上资助教会。儿童和未成年者都应受宗教教育。政府没有负责宗教事务的部门。

(二)基督教在韩国的传播和发展

韩国是目前为止亚洲新教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新教教徒已超过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

1844年到1898年,美国北方和南方以及加拿大的四个长老会在韩国已广泛进行了传教活动。1907年,4个传教团联合组成朝鲜长老教会。1930年,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自治的朝鲜卫理公会,成为韩国最大的单一的新教教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韩国基督教徒约有30万,只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但是,近40多年来,韩国的基督教徒大量增加,成为世界上基督教徒增长最快的国家。新教教会在韩国建立了约200所的各类学校和医院,出版多种宗教刊物,在社会上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新教的组织主要有纯福音中央教会、教会与传教团联合会、福音派国家联合会等。

韩国的天主教是从中国传入的。1910年时,天主教徒已达到7万人。50年代朝鲜战争时期,大量的移民包括北方的1万多名天主教徒纷纷涌入南方,加快了教徒的增长速度。到1967年时教徒已超过70万人。目前,天主教堂约2000多个。神父近3000人,修士修女7000余人。韩国的天主教不但在国内积极传教,而且还到海外传教。韩国的传教机构有90多个,海外传教士约600人,近年,派往海外传教教士更为增多。

韩国宪法规定,所有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政教分离,不承认国教。国家颁布了宗教团体注册法,要求宗教团体向国家的文化部门登记。教育部负责监督管理宗教团体的土地、房屋和资金。政府允许宗教广播,但数量不多。

(三)印度的基督教

现在印度的基督教徒的总数约3000万。其中新教徒1500多万,天主教徒1200多万。还有东正教徒和其他小教派。

19世纪初,英国、德国、丹麦、美国的各个新教教会陆续来到印度进行传教。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全国已有新教徒300多万。并成立了“全国基督教委员会”以协调各教派的关系。印度的新教宗派繁多。其中南印度教会是最大的一个宗派。为归正宗、卫理公会和圣公会联合而成。教徒约200万人。另一大宗派是印度北方教会,由10多个小宗派组成,有70多万信徒。此外,还有大大小小200多个教派。新教现有60所神学院。主办300多所大中小学校。教会还开办医院等慈善事业,参与社会的发展。新教教会还与世界基督教联合会相联系,经常参加国际性的活动。

近30年来,天主教在印度得到较大的发展,教徒人数几乎翻了一番,使印度成为亚洲除菲律宾以外天主教徒人数最多的国家。1498年,葡萄牙方济各会的天主教传教士进入印度。他们以果阿岛为中心开展传教活动,建立了“保教权”的体制。葡萄牙几乎作为教皇的代言人控制了东方的天主教的传教事业。1518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座修道院。1548年,多明我会会士也来到印度的果阿,并于1600年创办了果阿神哲学院。之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的传教士,也在印度纷纷建立教会,大力开展传教工作,在果阿还成立了宗教裁判所。为了使更多的人皈依天主教,他们大力吸收和培养印度本土的神职人员。16世纪中期,由于英国、法国、荷兰等殖民主义国家相继崛起,葡萄牙的统治地位下降。于是,罗马教廷成立传信部直接派出主教控制葡萄牙的传教区,由此导致了葡萄牙和罗马教廷之间的矛盾,一度影响了天主教在印度的发展。直到1866年印度天主教的“圣统制”教会的成立,这一主教续任权的冲突才告结束。1945年,成立了印度天主教主教团。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天主教进一步发展。1946年仅有48个教区,到80年代,已经有了100多个教区。1950年,印度天主教首次召开公会议。全印天主教医院联合会和印度全国天主教大学联合会也相继成立。1970年,由美国、日本和印度组织了世界宗教和平大会,当时印度天主教的大主教安·费尔南得斯担任该会的主席。印度天主教界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工作,他们创办了近125所高等学校,600多所医院,此外,还办了许多育婴堂和养老院。目前,印度共有120多个教区,5100多个教堂,5000多名神父,150名主教,两位枢机主教。印度的修女特丽莎世界闻名。1950年,经罗马教廷批准,她在加尔各答创办“仁爱修女会”。广泛为贫苦老人、弃婴和低能儿服务。40多年来,该修女会在67个国家建立了250多个分支机构,全世界共有2500多名仁爱会的修女。为此,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79年,特丽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印度政府授予她“印度宝石”最高国家奖。1985年1月,特丽莎修女曾来我国访问。1998年,她因病去世,享年88岁。

(一)基督教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大洋洲,人口约2000万,95%的人口是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及后代。信仰基督教的人占人口总数的85%左右。其中,新教徒约占总人口65%。18世纪下半叶,澳大利亚被开辟成为英国的一个罪犯流放地。1788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罪犯和押解这些罪犯的士兵到达了今天的悉尼。但由于欧洲去的教会人士不习惯当地的生活,致使基督教发展缓慢。到19世纪上半叶,仅建立了一些很小的教会组织。1851年以后,由于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在英国政府的鼓励下,掀起了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潮流。1901年,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的成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民澳大利亚的人越来越多,基督教也随移民的增加而逐步发展。

新教在澳大利亚的传播首先是来自英格兰的圣公会的传教士,他们随流放到澳大利亚的囚犯一起进入澳洲。1836年,圣公会为澳大利亚任命了第一位主教。1847年,有了5个教区。1853年,在南方维多利亚州发现了金矿,英国政府为教会提供资金,圣公会的6名牧师被派往前去传教,11年后,在南部也成立了一个主教区。圣公会还在土著民族和其他国家的劳工中传教,但收效不大。一个世纪以来,圣公会的教徒逐步增加,但在总人口的比例中却逐渐下降。目前,圣公会教徒约占人口总数的30%。圣公会在发展教育方面做了不少事情,现办有100多所学校。澳大利亚长老会最早来自苏格兰,于1809年由移民们成立的。现在,信徒约150万人,多数集中在南部的维多利亚州。长老会现办有33所学校,10所医院。卫斯理宗的信徒是最早到达新南威尔士的移民。1855年建立了海外圣经会和一所救济院。维多利亚州的金矿的发现,引来了大批的移民,促使卫斯理宗的发展。经过百年的发展,该宗的信徒现已有160万人。办有20多所学校。澳大利亚还有其他的新教教派,如浸礼会、公理会、救世军、安息日会等。澳大利亚新教各派的共同特点是不存在当地的独立教会,几乎所有的教会都同英国保持着联系。

澳大利亚的天主教徒大多是爱尔兰移民的后代。最初的移民是爱尔兰流放过来的囚犯和18世纪爱尔兰大饥荒时逃到澳大利亚的移民。1803年,在悉尼建起了天主教堂和天主教学校。1830年,罗马教廷任命了澳大利亚的第一个名誉主教。1929年,召开了澳大利亚的第一次天主教国际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意大利、马耳他、波兰等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有大量的移民抵达澳大利亚,使天主教徒的数量有了较多的增加。天主教在澳大利亚还向土著人中传播,成效比新教要大。现在,全澳大利亚有7个主教区,教徒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0%。

澳大利亚的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出任公职不受宗教因素的影响。宗教团体免税,教职人员可以免服兵役。政府对教会办的学校、医院及其他慈善机构提供一定的资助。政府办的学校中不开设宗教课程。国家的非商业性广播体系中有宗教广播部,电台和电视台有一定的宗教节目播放时间。

(二)基督教在新西兰

基督教新教于1813年传入新西兰的是英国的圣公会。到1838年时,已有传教人员30多人,发展教徒2000多人。1840年,英国侵入新西兰,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威坦哲条约》,规定新西兰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宗教也随之大规模传入。当时,圣公会的信徒多是新来到新西兰的移民。1841年,在奥克兰任命了第一位主教。圣公会在新西兰没有成为法定的国教会。1914年,毛利人成立了自己的圣公会组织。到1926年,毛利人中已有1/3是圣公会的信徒。圣公会至今仍是新西兰最大的教会。目前,信徒约占全国人口的35%。有8个教区,办有40多所学校和1所医院。新教的卫斯理宗是1822年传入的。到20世纪初,各卫斯理宗的组织成立了联合会。现在,卫斯理宗的毛利人信徒约占总人口的7%。长老会是1839年由苏格兰传入的,基本上在新西兰的南部传播和发展。现为新西兰第二大教会组织,教徒人数约为总人口的23%。此外,新西兰还有浸礼宗、友爱会、救世军、安息日会、信义宗等新教教派。新教各派大多从事办学校、医院等慈善事业。

新西兰的天主教是1828年由一位爱尔兰的神父传入的。1838年,法国的天主教士也来到新西兰。天主教的传播才得到较快的发展。天主教徒大多是欧洲的移民及其后裔,爱尔兰人占多数。毛利人中也有不少教徒。现在,新西兰的天主教徒约占人口总数的18%,达60余万人。

新西兰没有国教会,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也无特殊的法律规定。教会的慈善机构免税。宗教人员可免服兵役。国家对各教派一视同仁。政府没有专门的宗教部门,教会也不需要向任何政府机构进行登记。新西兰的广播电视也有一定时间的宗教节目。

民族关系是指不同的民族之间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状况,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等方面。民族关系既有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一面,也有民族之间相互对立和冲突的一面。在历史上,由于不同的民族大都有不同的宗教,所以在民族关系中,特别是在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宗教的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历史上民族矛盾与基督教的关系来说,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欧洲中世纪西欧主要民族的封建主联合在“保卫基督教”的名义下对中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扩张侵略,即十字军东侵;另一个则是近代基督教直接参与了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侵略。

(一)欧洲中世纪十字军的东侵

在欧洲封建神权统治的全盛时期,从11世纪末开始,将近200年间,罗马天主教会煽动法、德、意、英和其他封建主进行了八次对中东的军事侵略的战争,名义上是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它曾被一些西方历史学家描绘为宗教战争,说成是“十字架与新月(象征伊斯兰教)的战争”,实际上,所谓“收复圣地”不过是以教皇为首的西欧封建主利用群众宗教情绪,煽动民族间的对立,掩盖侵略实质的一个宣传口号。

11世纪西欧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发展,形成一种饥荒、瘟疫、农民起义、逃亡、小骑士抢劫、大封建主之间战争的乱世人心惶惶的局面。封建统治阶级急需寻求一个出路,一方面,要转移农民对封建主的不满,另一方面又要设法满足封建主对土地、农奴、财富的掠夺欲望。

在南欧,意大利位处东西方交通要道,11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商人靠海运从事东西方贸易,积累大量财富。但是,西亚各国、埃及、北非直到西班牙,都在阿拉伯人的统治之下。当时,拜占庭帝国势力衰微,阿拉伯人很容易切断西欧与东方海上交通线,迫使意大利商人与东方的贸易要经过阿拉伯人转手。意大利与西欧的商人迫切要求打击阿拉伯人势力,以便发展直通东方的海上贸易。他们积极推动十字军东侵,供应十字军船只、粮食和武器,并参与十字军占领区的划分。

上述政治经济的形势就构成了十字军东侵的背景。

从11世纪下半叶起,西欧的大封建主就已经开始对外的掠夺战争。1063年,法国的贵族骑士以收复被阿拉伯人占领的西班牙领土为名,发动对西班牙阿拉伯人的战争,掠夺富庶的阿拉伯城市。此后,在1073、1085和1087年,法国贵族、骑士不断发动对西班牙阿拉伯人的掠夺战争,这些远征的规模越来越大。罗马教皇从一开始就给予支持。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告,凡是为十字架远征而死的人,一切罪孽都能赦免。他还宣布,西班牙土地属于教皇,暂时被阿拉伯人占据。法国人可以自由夺取占有阿拉伯人的土地。对西班牙阿拉伯人的远征,实际是十字军东侵的前奏。

罗马教会是发动十字军东侵的罪魁祸首。教会把侵略东方看成是扩大教会权势和增加财富收入的绝好的机会,不但企图利用这个机会控制拜占庭的东正教,还梦想迫使东方的穆斯林改宗。

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了第一次十字军东侵。被掠夺东方财富和宗教狂热激起的,被西欧封建主驱使的大批农民和城市贫民夹杂着一些无地的骑士和亡命徒数万人,分成几队沿莱茵河、多瑙河走向君士坦丁堡。骑士和亡命徒的沿途抢劫,使匈牙利人、保加利亚人和拜占庭人对十字军无比仇恨。1097年,骑士军队陆续开往小亚细亚,开始历时二年多的耶路撒冷远征。在侵入小亚细亚之后,封建领主就急不可耐地抢劫财富,占领土地,每攻入一座城市,十字军骑士就恣意屠杀居民,抢劫金银。在占领耶路撒冷后的几年内,十字军陆续占领地中海东岸全部,建立起四个十字军国家,其中最大的是包括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南部的耶路撒冷王国。这些国家都按照法兰西封建制度,建立起封建军事专制统治,把土地分给骑士作为领地,当地阿拉伯穆斯林和叙利亚、希腊基督教徒都沦为骑士领主的农奴。这些留在巴勒斯坦的骑士领主不过几千人,而他们的狭长十字军国家从南到北有1200公里的疆界。为了巩固十字军国家,教皇又组织了常备军骑士军团,经常与相邻的穆斯林国家作战。他们不仅作战,还趁机抢劫,还建造船队,经营贸易,利用从东方抢来的财富放高利贷,成为欧洲最有势力的早期银行家。

12世纪上半叶,各伊斯兰教王国在摩苏尔统领下向十字军国家不断发动进攻。而十字军国家与拜占庭帝国经常摩擦,十字军国家内部,骑士领主之间又经常发生内讧。1144年,突厥塞尔柱人攻陷了十字军在叙利亚北部最重要的据点以得撒。这样,第一次东侵后不到50年,十字军就被迫放弃了大部分所侵占的领土。

1147年教皇发动了法、德两国的封建主进行了第二次十字军东侵;1189—1192年,英、法、德三国国王又在教皇的号召下,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侵;1202—1204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侵。由于中东各民族人民的抵抗,十字军受到重创。

在此后的四次十字军东侵,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少,也不再具有全欧洲的性质。在教会的煽动下,1212年又组织起所谓“儿童十字军”三万人,宣传“儿童能凭虔诚信仰,感动上帝施行奇迹,完成十字军骑士未竟的事业,从穆斯林统治之下解放耶路撒冷”。这些儿童被骗到马赛港,分乘7艘船出海,有两艘船在暴风中沉没,另外5艘船开到北非,船上所有的儿童在奴隶市场上出卖了。1270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亲自率军进行了第八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十字军东侵。后四次十字军东侵均以失败告终。十字军在东方的殖民地,后来也得不到西欧的支持,而被埃及苏丹先后攻占。到1291年,已全部被埃及人占领。

1095—1270年,八次十字军东侵使欧洲和东方各民族人民首先是农民死亡数百万,造成的破坏无法计算。从十字军东侵中取得利益的主要是罗马教会。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罗马教会的政治经济势力和思想影响在表面上发展到了顶峰。

(二)近代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与基督教——以殖民主义在非洲的奴隶贸易为例

15世纪中叶,欧洲殖民主义者侵入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掠夺非洲财富,煽动部落战争,捕捉黑人贩运到美洲,延续将近4个世纪,严重摧残了非洲的经济、文化,使非洲各族人民陷于苦难的深渊。为在精神上奴役非洲人民,西方殖民主义者从登上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时起,便把传教作为殖民侵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葡萄牙从1415年占领摩洛哥海岸后,就逐渐沿西非海岸南行扩张。其后,罗马教廷授权葡萄牙垄断西非海岸的贸易,非洲的奴隶贸易,以及征服和统治所谓“异教徒”的权力。

葡萄牙由于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占领殖民地,因此它在残酷屠杀掠夺的同时,必须设法怀柔殖民地人民,这主要是靠当地居民信奉天主教。1458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批传教士到冈比亚,与奴隶商并肩从事传教活动。殖民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主要就是靠传教士。16世纪前30年,葡萄牙取得了在刚果传教的自由。葡萄牙国王亲自主持派遣一批批传教士进入刚果,使刚果人成批地信教。1534年,葡萄牙还怂恿罗马教皇,把刚果国王的儿子祝圣推为刚果教会的主教。当时,刚果的天主教徒已达到10万人。与此同时,葡萄牙的贩奴商在刚果海岸到处建立商站,从事奴隶买卖,以致刚果成为葡萄牙的主要黑奴来源。葡萄牙人还与刚果国王结盟,利用刚果与其他部落之间的战争,捕捉俘虏,由葡萄牙商人购买运往巴西。刚果人民逐步识破传教士的伪善和传教士为葡萄牙贩运奴隶效劳的真相,不曾入教的刚果人到处掀起反对基督教会的“宗教暴乱”。在刚果王族成员布拉·马他迪的率领下,爆发了反对葡萄牙殖民者、传教士和刚果国王的大规模起义。1574年,新国王即位,采取了摆脱葡萄牙控制、削减葡萄牙人特权的政策。到16世纪末,葡萄牙已丧失了对刚果的控制。17世纪30年代时,葡萄牙殖民者、传教士全部被逐出刚果转移到安哥拉。

1580年,西班牙征服葡萄牙,同时也承袭了葡萄牙的殖民侵略范围。西班牙国王,罗马教皇都多次派传教士进入刚果,设立传教站点,建立宗教学校,但都遭到了刚果人民的抵制,罗马教廷不得不将传教站点转移到安哥拉去。

15世纪末,葡萄牙又从东方侵入埃塞俄比亚。当时,埃塞俄比亚正连年与入侵的阿拉伯人作战。葡萄牙使者利用埃塞俄比亚人信奉基督教的科普特教派,劝说埃塞俄比亚国王与葡萄牙结盟。经历20年的周折,达成结盟协议。1554年以后,罗马教会耶稣会士以葡萄牙人支援埃塞俄比亚的名义,成批进入埃塞俄比亚,在宫廷中笼络国王。埃塞俄比亚国王最后完全听从葡萄牙耶稣会士的摆布,加入罗马教会,并接受罗马教廷委派耶稣会士充当埃塞俄比亚教会的大主教。这实际上是使埃塞俄比亚的教会成为罗马教会的附庸。这就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新任国王瓦西德于1632年即位,改变对天主教的政策,把所有的天主教传教士都驱逐出境。这期间,安哥拉已成为葡萄牙继刚果之后的主要奴隶来源。奴隶被捕捉来以后,神父便去传教;到奴隶赶上贩奴船之前,就排在船边,由神父施洗。在卢安达码头上有一把大理石椅子,当年葡萄牙主教就坐在这椅子上,给将被运出口的奴隶施洗。起初,主教、神父、修道士还依附于奴隶商,渐渐这些传教士自己也成了奴隶主,教会购买奴隶为教会做工,侍候神父。有些教士自己就参加了奴隶贩子的行列,其残暴程度与其他奴隶贩子一样。在葡属殖民地,天主教传教士的恶行引起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但葡萄牙政府殖民政府始终把天主教会作为殖民统治机构的组成部分,如总督不在,就由主教代行殖民地总督的职权,这种状况一直到19世纪中叶依然如此。

西班牙也是如此。它在1517—1713年近200年的时间内,以基督教的“圣三位一体之名”,出卖了50万名黑奴。

在非洲人民长期的反抗之下,葡萄牙、西班牙在非洲的300年的所谓传教事业最终以失败告终。

英国同样参与了对非洲的奴隶贸易。英国教会从上到下,也都参与了奴隶贸易。仅1680—1786年,英属西印度群岛便从非洲运入213万名黑奴。1783—1793年10年中,由英国派出的贩奴船达878艘,共运载黑奴30多万人。

有人估计,整个黑奴贩奴史上,前后运入美洲的黑奴总数约为1500万人。每一个黑奴运入美洲,就约有5个黑人在非洲被杀,或在航运途中被折磨致死。这样,就使非洲人的死亡总数约在6000万人以上。基督教会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黑奴贩卖推动了近代基督教对非洲的传教事业,传教事业又反过来,为奴隶贸易提供更多的利润,为美洲的奴隶主提供更驯服的奴隶。尽管有不少基督教士反对奴隶贸易,但有组织的西方基督教会及其传教事业与黑奴贩卖的关系,则是历史的事实。

当代世界的民族关系与基督教比较典型的例证就是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

北爱尔兰民族问题不仅是英国的,也是西欧的一个典型的民族问题。北爱尔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面积1.4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约160万。其中有50多万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其余多为信奉基督教新教的英格兰和苏格兰人的移民后裔。几百年来,这两个归属不同、文化传统相异及宗教信仰有别的民族经常发生冲突。北爱尔兰的民族问题不仅关系到当地的局势,而且也影响到英国的政治稳定和英国与爱尔兰的关系,甚至对西欧政治局势的稳定也产生潜在的影响,因而北爱尔兰的民族问题在国际上一直引人注目。

北爱尔兰的民族问题由来已久,而且一直交织着宗教的因素。早在12世纪,盎格鲁-诺曼人就入侵了北爱尔兰,之后,英国大量移民,都未使北爱尔兰人同化。英国殖民者在经济上掠夺北爱尔兰土地,剥削北爱尔兰人,致使民族矛盾日趋尖锐。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以后,英国移民改信基督教新教,北爱尔兰人仍然保持原来的天主教的信仰,宗教上的分野进一步加剧了民族矛盾。1609年,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新教移民开始在北爱尔兰地区定居。围绕着土地问题和民族宗教的差异造成双方的矛盾冲突。1641年,北爱地区的天主教徒发动起义,约1万多新教移民被杀。1649年,克伦威尔率英军镇压了起义,北爱地区天主教徒名下的大量土地被强制圈给新教定居者,大批天主教也被驱逐到其他地区。到17世纪末,新教在整个爱尔兰岛的特权地位最终确立。在19世纪,爱尔兰人就强烈要求地方自治,提出维护和发展爱尔兰语言、民族文化教育以及传统风俗的要求。到20世纪初,两个民族之间的对抗更为激烈。1916年,由爱尔兰激进的新芬党发动了都柏林起义,要求爱尔兰独立,遭到英国镇压。1920年,英国议会才允许爱尔兰成立南北两个独立政府。南爱尔兰成立自由邦后,北爱尔兰问题越来越突出。

自1920年北爱尔兰政府成立后,人口占少数的天主教徒在政治经济上就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北爱尔兰政府的权利一直掌握在新教徒的手中,甚至还成立特种警察部队来镇压天主教徒的暴力反抗。这支部队一直到1970年才得以解散。同样,在经济上,主要经济命脉也都掌握在新教徒的手中,信天主教的爱尔兰人的失业比例也最高。20世纪的20—60年代,由于当地天主教中新兴资产阶级发起了温和的目的在于消除北爱尔兰政府和新教徒的一切不公正待遇的民权运动,北爱尔兰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时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民族冲突。60年代以后,以主张用武力来使爱尔兰统一的共和军,加紧了恐怖暴力活动。1969—1979年10年间发生了十几次的重大的暴力活动,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都蒙受到巨大人员伤亡的代价,并使北爱尔兰的民族冲突已扩大到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甚至扩大到其他国家。英国政府对此长期没有很好解决的办法。

随着暴力恐怖活动的升级,北爱问题成为英、爱两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1992年,代表北爱地区新教和天主教不同派别利益的四个最大党派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谈。英国政府也多次进行过干预,但天主教和新教社团之间暴力冲突仍然多次发生。在长达30年的暴力冲突中,约3280人丧生,3万多人受伤,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直到1998年4月英、爱两国政府和北爱8个党派才达成和平协议。由于对立的天主教和新教两大社团多年的积怨,加上各方都有少数极端分子仍在不断给和平进程制造新的障碍,所以落实和平协议是很不容易的事情。1999年12月2日,北爱冲突各方经过长期艰苦谈判,终于组建了由新教党派和天主教党派共同分享权力的地方自治政府。英国也在同一天宣布向北爱地方议会移交地方管理权,结束了对北爱长达27年的直接统治。

2000年2月11日,英国北爱尔兰事务大臣曼德尔森宣布,鉴于爱尔兰共和军仍未着手解除武装,英国政府决定暂时终止成立仅72天的北爱尔兰地方联合政府的自治权力并恢复对北爱的直接统治。北爱共和军迟迟不交出武器的重要原因是长期的血腥仇杀使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难以在短期消除。而共和军是天主教派参与执政的坚强后盾。另外,共和军认为,他们并没有在军事上被打败,现在新教徒迫使他们缴械,目的在于用和平手段获得在武装冲突中未能获得的成果。

2000年5月5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爱尔兰总理埃亨对外公布了一份挽救北爱和平进程的新计划。计划表示:假如爱尔兰共和军答应缴出武器,英国将于5月20日恢复由新教党派和天主教党派共同分享权利的北爱尔兰地方自治政府的自治权力。次日,北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将在2001年6月底前解除武装,并从现在起将武器搁置不用。由此,北爱和平又有了转机。未来和平进程能否顺利,将取决于共和军的缴械问题。到2005年8月,困扰英国政府30多年的爱尔兰共和军完全解除武装,标志着北爱和平进程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武装的解除远非北爱问题的结束。其与英国的民族宗教矛盾冲突的彻底解决还将是长期的事情。

[1] 本节主要参阅了杨真编《基督教史纲》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唐逸主编:《基督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依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及多种基督教知识读物材料编写。

[3] 本节材料主要依据:宗教研究中心编:《世界宗教总览》,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唐逸主编:《基督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 参阅杨真《基督教史纲》第四章、第八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