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间是思维意识的一唱三叹

间是思维意识的一唱三叹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の”的汉译一般为“的”。在“の”里展现的是所有被缩小的思维和形象。可能在周作人的时代,作为美意识的间,作为动与静的间,作为时间与空间的间,还没有成为问题。连续的“の”,一唱三叹。翻成中文当然是无味和无意,但是日语通过对“の”的倾心与强化,起到了料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和对连续性思维的训练。

先来看明治时代著名诗人石川啄木的短歌:

東海の小島の磯の白砂に

われ泣きぬれて

蟹とたはむる

这是日本人非常喜欢的一首短歌。24文字,31音节。简洁,清爽。但给人一种连动起伏的节奏感。

这首短歌周作人有翻译。试看:

在东海的小岛之滨

我泪流满面

在白沙滩上与螃蟹玩耍着

也保持了简洁、清爽的诗风。但有节奏感吗?没有了。怎么读也读不出原诗的那种很轻巧的节奏感。为什么没有了呢?就是因为没有把“间”的气韵给翻译出来。

这“间”的气韵体现在原诗的哪里呢?就体现在一个“の”字上。一个“の”就是一次停顿,就是一次呼吸,就是一次伸懒腰。或者,就是一次哈气。连续三个“の”,可见其起伏性有多大。

“の”的汉译一般为“的”。如果置换成:

東海的小島的磯的白砂

韵味如何?全然没有“の”字来得鲜活。可见,“的”字有时并不能替代“の”字。

如果去掉“の”又如何?就成了:

東海 小岛 磯 白砂

有“间”的味道了。但还是没有“の”字来得润滑,来得灿烂,来得深刻。

日语妙就妙在这里。英语里与“の”相应的是“of”。但是能看到连续使用“of”的句子吗?

在“の”里展现的是所有被缩小的思维和形象。复杂成为简单,大变成小。

无限大的东海,上面有个小岛。小岛上有海滨。海滨上有白砂。白砂里发现了蟹。然后化作感动的泪水一滴。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通过“の”被强行的那么一种思维连贯性:

东海 小岛 海滨 白砂 螃蟹 泪水

最后,逻辑的抽象就是从东海到一滴泪。

看似不可思议,看似很轻松的从巨大到极小的跳跃。这里面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日本人特有的“间”的意识作用。没有这个“间”作为媒介,绝对无法理解。

可能在周作人的时代,作为美意识的间,作为动与静的间,作为时间与空间的间,还没有成为问题。所以他翻译出了没有“间”感的句子。在写实上是成功的,但在传神上是失败的。

连续的“の”,一唱三叹。令人遐想无边。

再举一例。

有前卫诗人之称的北园克卫(1902年—1978年)的《单调的空间》:

白い四角

のなか

の白い四角

のなか

の白い四角

のなか

の白い四角

のなか

の白い四角

这里,引人注目的是连续用了8个“の”和5个“四角”。

中文的大意:

白色的四角中的白色的四角中的白色的四角中的白色的四角中的白色的四角。

看上去是文字游戏。但是连续的“の”的运用,达到了无限收缩与有限停顿的视角(四角)的连续运动。这里起作用的还是“间”的韵律。翻成中文当然是无味和无意,但是日语通过对“の”的倾心与强化,起到了料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和对连续性思维的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