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时间:2024-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由此兴起。墨西哥是中美地区独立战争的中心。此后,西蒙·玻利瓦尔成为委内瑞拉独立战争的主要领袖。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1816年,在圣马丁的敦促下,国民议会宣告阿根廷独立。1826年,西班牙殖民军的最后一个据点投降,西属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经过独立战争,除古巴、圭亚那和牙买加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摆脱了欧洲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18世纪末,整个拉丁美洲都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除了巴西东北的荷属、英属和法属圭亚那、英属牙买加等岛屿、法属海地外,其余均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激起了殖民地居民的革命热情。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由此兴起。

18世纪末,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的海地是法国海外最富庶的殖民地,当时称法属圣多明戈。海地共有人口54.5万,除了少数白人和混血人外,大多数是黑人奴隶。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人权宣言》的发表,燃起了海地各个阶层的政治希望。1791年8月23日,黑人奴隶揭竿而起[4]。海地陷入白人、混血人和黑人各种军事派别的混战。西班牙和英国乘机出兵海地。在混乱中,黑人奴隶杜桑·卢维杜尔脱颖而出。他率领黑人起义军先后打败西、英军队。1801年,杜桑统一了整个海地岛,宣布废除奴隶制。1802年,拿破仑派遣远征军恢复法国的统治和奴隶制,但是法军因遭遇瘟疫而几乎全军覆没。1804年1月,海地正式宣布独立。

海地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海地革命极大地震撼了美洲的白人奴隶主,也迫使欧洲各宗主国重新评估奴隶制的合法性。

到18世纪末,西属殖民地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种族/等级社会,当时约有人口1700万,按照地位和人数分别是半岛人(白人移民)、克里奥尔人(土生白人)、混血人、印第安人,另外还有几十万黑人。

1810年,拿破仑全面占领西班牙。西属殖民地在反对法国统治的名义下普遍发生了争取独立的战争。1814—1815年,随着拿破仑帝国崩溃和西班牙波旁王朝复辟,殖民地各地政权都失去了合法性,大多被西班牙军队摧毁。

1820年西班牙发生革命。西属殖民地独立战争再次兴起。英国为了保护自己在拉美的商业利益,阻止西班牙出兵干涉。美国也发表《门罗宣言》(1823年),以拉丁美洲的保护者自居,反对神圣同盟国家在拉丁美洲卷土重来。殖民地当局再次失去宗主国的支援。西属殖民地最终赢得独立。

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主要在三个中心地区展开,即墨西哥、委内瑞拉、拉普拉塔地区。

墨西哥是中美地区独立战争的中心。1810年 9月16日,多洛雷斯教区神甫伊达尔哥敲响教堂的大钟,发动武装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多洛雷斯呼声”。伊达尔哥在战斗中被俘牺牲后,乡村神甫莫雷洛斯继续领导起义。1813年,莫雷洛斯召开了国民会议,废除奴隶制和“血统差别”,发布《墨西哥独立宣言》和墨西哥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1815年,西班牙波旁王朝复辟,派军队增援墨西哥殖民当局。起义军遭到镇压,莫雷洛斯被俘牺牲。伊达尔哥和莫雷洛斯领导的独立战争,主要参加者是印第安人和混血种人,具有社会革命的性质,因此遭到克里奥尔上层的联合镇压。战争十分残酷,大约有20万至50万人死于战乱。

1820年西班牙发生革命,引起墨西哥克里奥尔上层的担忧。克里奥尔军官伊图维德是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发迹的。1821年,他率领军队进入墨西哥城,宣布独立,得到克里奥尔上层的支持。第二年,伊图维德自封为墨西哥皇帝。但是,军队很快爆发了反帝制的起义,伊图维德只得退位。1824年,制宪大会召开,宣布墨西哥为共和国。

南美北部独立战争的中心在委内瑞拉。最初的革命领导人是克里奥尔军官弗兰西斯科·米兰达。1812年,加拉加斯发生大地震,殖民当局趁机大举进攻。米兰达被俘死于狱中。此后,西蒙·玻利瓦尔成为委内瑞拉独立战争的主要领袖。1816年,玻利瓦尔在海地政府的支持下,打回委内瑞拉。他转向农村地区,解放黑人奴隶,吸引了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人参军。1819年,他率领一支部队翻越安第斯山,解放了波哥大,宣布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0年,趁西班牙发生革命之机,玻利瓦尔率军回到委内瑞拉,翌年收复加拉加斯。1822年,他建立了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统一的共和国。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南美南部独立战争的中心在拉普拉塔地区。1810年,拉普拉塔各地克里奥尔革命者也掀起了独立运动。1814年,除阿根廷和巴拉圭外,殖民当局恢复了对南美南部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拉普拉塔地区独立战争的主要领袖是何塞·圣马丁。1816年,在圣马丁的敦促下,国民议会宣告阿根廷独立。1817年,圣马丁带领军队翻越终年积雪的安第斯山,于1818年和1821年先后解放智利和秘鲁,圣马丁出任秘鲁护国公。西班牙殖民总督逃到上秘鲁,负隅顽抗。

为了彻底完成西属拉美殖民地的解放大业,圣马丁和玻利瓦尔于1822年秘密会晤。会谈后,圣马丁突然退隐欧洲,玻利瓦尔率领军队进入秘鲁。1824年,玻利瓦尔的战友苏克雷指挥秘鲁、智利、阿根廷和哥伦比亚联军,在阿亚库乔战役大获全胜。1825年,秘鲁宣告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的功绩,取国名玻利维亚。1826年,西班牙殖民军的最后一个据点投降,西属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西属殖民地取得独立时,葡属巴西也以和平方式取得独立。

1808年,葡萄牙王室逃到巴西,建立了流亡政府,偏安美洲,提高了巴西的地位。1820年,葡萄牙发生革命,实行立宪君主制。在新议会的要求下,国王被迫返回葡萄牙,任命他的儿子佩德罗为巴西摄政王。新议会还要求巴西回到原来的殖民地地位,引起了巴西上层的不满。1822年,在克里奥尔精英的拥戴下,佩德罗宣布巴西独立,加冕为巴西帝国的皇帝。

拉美独立战争是继法国大革命后又一次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不仅摧毁了拉丁美洲的殖民体系,而且也打击了欧洲的殖民势力和复辟势力。海地革命激发了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高潮,维也纳会议也不得不发表谴责奴隶贸易的宣言。在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建立后,拉美独立战争重新确认和传播了自由、独立、改革的观念。

经过独立战争,除古巴、圭亚那和牙买加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摆脱了欧洲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在西、葡和法国殖民地上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巴西和海地),基本形成了迄今为止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

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后都颁布宪法,除巴西外,都建立了共和制。除巴西外,各国很快废除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各国还取消了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取消了商业专卖权。只有巴西和尚未独立的古巴、波多黎各还保留着奴隶制。

与美国独立战争相比,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间持续较长,基本没有外援,而且无异于内战。战争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也促成了考迪罗(西班牙语译音:军阀)独裁权力的形成。独立战争后,考迪罗夺取和把持政权的现象肆虐拉美各国。

[1] 制宪议会禁止一切领域的结社。拿破仑上台后也禁止20人以上的社团。直到1901年法国才颁布结社法,允许结社自由。在此之前,法国没有公开合法的政党,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党政治。

[2] 自中世纪以来,法国取得自治权的城镇称为公社。此时的巴黎公社是巴黎市的政府。1871年的巴黎公社也是袭用大革命时期的这个名称。

[3] 共和历旨在消除基督教在日常生活中的痕迹,用共和国成立之日代替耶稣的生日为元年元旦,用“旬末休息日”取代“星期日”,每年12个月,名称依次为:葡、雾、霜、雪、雨、风、芽、花、牧、获、热、果。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宣布每年的8月23日为“贩卖黑奴及其废除的国际纪念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