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冯·博特凯维茨的解决方法

冯·博特凯维茨的解决方法

时间:2023-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德米特里耶夫的著作被有着俄罗斯血统的柏林统计学家拉迪斯劳斯·冯·博特凯维茨注意到了。51 55博特凯维茨和德米特里耶夫的分析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博特凯维茨注意到,后者拒绝了马克思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所做的区分,并用代数表达式取代了数字例子。博特凯维茨在结论中,对马克思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同米尔普福特一样,博特凯维茨用p表示平均利润率。博特凯维茨的著作没有产生明显的直接影响。

上述这一切,都没有给西方的社会主义者留下什么印象,也没有对俄国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什么影响。然而,德米特里耶夫的著作被有着俄罗斯血统的柏林统计学家拉迪斯劳斯·冯·博特凯维茨注意到了。博特凯维茨是一个对马克思有着强烈兴趣的李嘉图主义者,1907年他发表了两篇研究转形问题的重要文章,虽然这些文章在当时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但对后来的研究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第一篇文章中,博特凯维茨把德米特里耶夫“出色的工作”应用于马克思的转形问题,认为德米特里耶夫的作品“证明了一种杰出的理论才能,真正提出了一些新颖的东西”。51 55博特凯维茨和德米特里耶夫的分析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正如马克思那样,德米特里耶夫的模型,把商品生产的技术条件,包括表现为给定的实际工资的劳动力商品生产的技术条件,作为价格最终的和唯一的决定因素”。52 55博特凯维茨用由方程(3.4)到(3.7)构成的德米特里耶夫的代数框架,得出了马克思的剥削率和利润率函数(用“过去劳动”数量表示)。他还说明,在作为货币的商品的有机构成、劳动力价值和相关产业的生产价格之间存在精确的关系。

然而,马克思和德米特里耶夫之间也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博特凯维茨注意到,后者拒绝了马克思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所做的区分,并用代数表达式取代了数字例子。这种区别,比它们表面上看起来要重要的多,因为它意味着一种重大的方法论上的突破:德米特里耶夫使用同时决定的方式进行论证,而马克思使用因果链条进行推理,博特凯维茨批评这种推理是一种“连续近似”的谬误。德米特里耶夫证明了马克思对李嘉图的批判是无效的,李嘉图没有混淆价格和价值,也不需要马克思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行的区分,李嘉图的主张(被马克思否定的),利润率不受某些产业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这些产业既不生产工资商品也不生产用于(直接或间接的)工资商品产业的生产资料,这是正确的。博特凯维茨在结论中,对马克思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毕竟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之间有着密切的数学联系,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析缺陷,反映了他数学能力的缺乏”。马克思认为与价格决定相比,价值决定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是错误的:“不仅价格、工资和利润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简化为无需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数量开始的数学表达式,而且如果使用正确的公式表达的话,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数量甚至可以不出现在计算中”。

博特凯维茨似乎对马克思有些着迷,他的第二篇文章更为直接地分析了《资本论》第三卷中的转形问题。从概念层次看,这篇文章不如第一篇成熟,用三部类模型取代了存在n种商品的模型(另外,对三个部类而言,生产不变资本的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是相同的)。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第Ⅱ部类的产出由工资商品构成,第Ⅲ部类生产资本家消费的奢侈品。博特凯维茨进一步抽象掉固定资本,所有的资本每年周转一次,并假定简单再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这使得:

在这里,不变资本的产出完全等于各个产业使用的不变资本;工资商品的产出正好足以养活三个部类中的雇佣工人,奢侈品的产出正好等于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总量。同米尔普福特一样,博特凯维茨用p表示平均利润率。另外,x, yz分别表示三个部类中生产价格和价值的比率;这和米尔普福特的x1....xn相对应。马克思的转形问题解决方法要求:

等式(3.9)是米尔普福特的等式(3.1)在三部门模型中的对等物。等式左边代表(用价格术语)每个部类的成本价格,乘以(1+p)表明生产价格必须包含成本和利润。右边表示用生产价格而不是用劳动价值标示的每一类商品的产出。资本家必须从出售他们的商品中获得足够多的收入(等式的右边)去补偿他们的支出和平均利润率为p时可获得的利润(等式左边)。

博特凯维茨有了(3.9)所表示的三个等式,但却有四个未知数:x, y, zp。他注意到,那个缺失的等式可以通过引入马克思两个“不变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得到(但不是同时引入两个)。总价值和总价格的相等使得:

C, VS是总量指标,使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等同于指定

等式(3.10)和(3.11)表达了马克思的两个不变条件。如同博特凯维茨在几个数字例子中表明的那样,一般情况下,两个条件不可能同时成立。比如,在一个第Ⅲ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构成的模型中采用等式(3.11),将使得价格总和超过价值总和,反之亦然。马克思假定是错误的。只有那些生产工资商品的产业(直接的或间接的)——事实上,即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但不包括第Ⅲ部类——决定了利润率。在这一点上李嘉图是正确的,错误的是马克思。57但是,博特凯维茨提醒道,这种结论不能被推广的太远。这并不意味着部类Ⅲ的资本有机构成可以无限的大,因为如果它的确很大,那么利润率的均等化将不再可能。58 55马克思的分析存在问题,但他的本意是正确的。

博特凯维茨的著作没有产生明显的直接影响。1949年,他的著作的英文翻译者保罗·斯威齐认为,“有证据表明,它只被少数几个专家阅读过”。59 55斯威齐没有对这些专家的身份进行说明,就我们所知,1942年出版的斯威齐的《资本主义发展论》,对博特凯维茨的第二篇文章进行了概括,并引发了对转形问题重要的(和持续的)争论,在此之前,对转形问题进行的认真分析仅有两次。60 55没有任何一个第二国际的著名理论家关注过这个问题。35年的空白期,折射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研水平的不足。在这一段暂歇期,对价值理论进行的哲学思考出现了一些重大的进展,61 55但有关这个问题的技术分析没有取得什么明显发展。直到线性经济学工具在冯·诺依曼和里昂惕夫的著作(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中出现后,对价值问题“数量方面”的讨论才重新开始

第三章注释: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8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172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9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

3、 引自《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176页。

4、 F. Seton, ' The " Transformation Problem" ',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4, 1957, pp. 154-5.

5、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9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177页。

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0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198页。

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0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第218-219页。cf. R. L. Meek, Studies in the Labour Theory Valu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73) 2nd edn, pp. xvi-xliv.

8、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9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185页。

9、 W. Sombart, ' Zur Kritik des Ökonomischen System von Karl Marx', Archiv für Socialgesetzgebung und Statistik, 7, 1894, pp. 584-6.

10、 W. Lexis, ' The Concluding Volume of Marx' s Capital', Quarterly Journalj Economics, 10, 1895, pp. 11-13.

11、 C. Schmidt to F. Engels, 1 March 1895; original stress (International Institug of Social History, Amsterdam:L5588).

12、 《恩格斯致桑巴特(1895年3月11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692页。着重号为原文所加。

13、 《恩格斯致施米特(1895年3月12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2、694、693页。

14、 《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的增补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5-1027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3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6-1019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9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7页。

19、 M. Morishima and G. Catephores, ' Is there an "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 Problem"?' Economic Journal 85, 1975, pp. 309-28; R.L.Meek, ' Is there an“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Problem"? A Comment', Economic Journal, 1976, pp. 342-7; Morishima and Catephores, ' The " Historical Transformatig Problem": a Reply', Economic Journal, 86, pp. 348-52.

20、 《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的增补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1-1027页。

21、 P. M. Sweezy, ' Editor' s Introduction' to Sweezy (ed.)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New York: Kelley, 1966, first published 1949) pp. vii-xiv.

22、 E. von Böhm-Bawerk, Kapital und Kapitalzins (Innsbruck: Verlag der Wagner' schen Universitäts Buchhandlung, 1884) pp. 418-47

23、 Ibid, pp. 434-6.

24、 Ibid, pp. 439.

25、 Ibid, p. 445

26、 E. von Böhm-Bawerk, '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in Sweezy(ed.)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p. 30

27、 Ibid, pp. 34-40, 51-63.

28、 Ibid, pp. 40-51, 104, 118.

29、 R. Hilferding, ' Böhm-Bawerk' s Criticism of Marx', in Sweezy (ed.) Karl Maand the Close of Ins System, pp. 121-96; Sweezy, ' Editor' s Introduction',Sweezy(ed.)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p. xix.

30、 Hilferding, ' Böhm-Bawerk' s Criticism', pp. 132-4.

31、 Ibid, pp. 187, 196.

32、 N.I. Bukhari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2).

33、 Hilferding, ' Böhm-Bawerk' s Criticism', p. 135.

34、 Ibid. pp. 166-8.

35、 Ibid, pp. 169-70.

36、 Sweezy, (ed.)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p. xxi. n.1.

37、 Hilferding, ' Böhm-Bawerk' s Criticism', p. 159

38、 Ibid, pp. 160-1.

39、 Dr Mühlpfort, ' Karl Marx und die Durchschnittsprofitrate', Jahrbücher für Nationalökonomie, 65, 1895, pp. 92-9; Mühlpfort, Preis und Einkommen in der Privatkapitalistischen Gesellschaft (Königsberg: Hartungsche Buchdruckerei,1893).

40、 Compare Mühlpfort, Preis und Einkommen, pp.42-5 with W. Mühlpfort, Die Handwerkerfrage und das Neue Handwerksgesetz (Königsberg: Verlag von Wilhelm Koch, 1899) pp. 7-8, 42-6. His complaint about the review in Die Neue Zeit is in ' Karl Marx', p. 98, n.l.

41、 即(1(1+p))(价格值()=()成本-(=价格/价)值)(价值)1= 1(+1p(1+p))(价格值()=()成本-=(价格)) = 成本-价1格 1,+因p为(价格) = 成本-价格(1+ p) 。

42、 L. L. Pasinetti, Lectures on the Theory of Production (London: Macmillan.1977).

43、 Mühlpfort, ' Karl Marx', p. 98.

44、 在他的论文中,米尔普福特写出下式:(3.2a) a1 X1+a2 X2+...+an Xn=a1+a2+...an。即马克思把总价格等于总劳动价值的第一个不变条件,它优先于上述(3.2)(Preis und Einkommen, p. 26)

45、 Mühlpfort, ' Karl Marx', pp. 98-9.

46、 D. M. Nuti, ' V. K. Dmitriev: a Biographical Note' in Nuti (ed.) V. K. Dmitriev:Economic Essays on Value, Competition and Uti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29-32.

47、 这也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观点。后来,斯拉法证明当存在联合生产时,“化约为过去的劳动”将遇到困难;see M.C.Howard, ' Austrian Capital Theory: An Evaluation in Terms of Piero Sraffa' s " 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 by Means of Commodities, Metroeconomica,32, 1980,pp.1-23.

48、 V. K. Dmitriev, ' First Essay: the Theory of Value of David Ricardo', in Nuti, ' V. K. Dmitriev', pp.39-45; cf. Nuti, ' Introduction', in ' V. K. Dmitriev', pp.7-12; and P.Sraffa, The 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 By Means of Commoditie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pp. 34-40, 56-9, 67-8.

49、 Dmitriev, ' First Essay',pp.45-80; Nuti, ' V. K. Dmitriev',pp.12-18.注意为了避免与方程(3.3)相混淆,德米特里耶夫的XA等被PA等所替代,另外,他的nA...nM应当被写为nA1...nAM,第一个下标代表第a种商品(谷物),第二个下标指明相关的生产时期。

50、 L. von Bortkiewicz, ' Value and Price in the Marxian Syste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s, 2, 1952, pp. 5-60; von Bortkiewicz, ' On the Correction of Marx' s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Third Volume of Capital', in Sweezy (ed.)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pp. 197-221. On von Bortkiewicz see J.A.Schumpeter, ' Ladislaus von Bortkiewicz, 1868-1931’,Economic Journal, 42,1932,pp.338-40, and W.S.Woytinsky, Stormy Passage(New York: Vanguard Press,1961)pp.452-4.

51、 Bortkiewicz, ' Value and Price', p. 20, n.31.

52、 Ibid, p. 22;正如正文中解释的那样,这是对马克思的过度简化。

53、 Ibid. pp. 5-27.

54、 Ibid, pp. 27-53

55、 Ibid, pp. 56, 54.

56、 Bortkiewicz, ' Correction', pp. 204-6.

57、 Ibid, pp. 214-15.

58、 Ibid, pp. 214-15.

59、Sweezy (ed.)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p.v.

60、 K.Shibata, ' On the General Profit Rate', Kyoto University Economic January 1939, pp. 40-66; O. Kuhne,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Wert-und Preisrechnung des Marx' schen Systems (Greifswald: L. Bamberg, 1922: Greifswalder Staatswissenschaftliche Abhandlungen, no.14); P.M. Sweezy, 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0; first published 1942) pp. 112-25.

61、 F. Petry, Der Soziale Gehalt der Marxschen Werttheorie (Jena: Fischer, 1916); I.I.Rubin, Essays on Marx' s Theory of Value (Montreal: Black Rose Books, 1973; first published 1928).

62、 参见M. C. Howard and J. E. King,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11,1929-88 (London: Macmillan, forthcomi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