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希法亭论金融资本

希法亭论金融资本

时间:2023-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银行信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从提供短期融资转向为长期投资项目提供资金。事实上,希法亭认为,典型的“产业资本家”已不再是业主经理,而是股份公司中的股东。希法亭对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三个历史阶段作了总结。

考茨基对帝国主义分析中存在的反复无常、缺乏系统性、常常自相矛盾的特征,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日常政治生活中,理论的内在一致性远不如在当时重要的问题上建立稳固的统一战线更有价值。不要忘记的是,在这些棘手问题上,历史没有提供什么可资借鉴的先例,而考茨基也不喜欢后见之明。最重要的是,他既没有受到过专业训练,也不特别擅长于政治经济学,从而无法进行严格的分析,而这种分析对于建立一个前后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来说是必须的。

对这一理论第一次作出认真分析的是希法亭。他在一篇早期的论述保护关税功能变化的文章中,超越了考茨基在《商业政策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中的观点,指出:

在保护关税的现代体制中,资产阶级的行动似乎不再受不同的个体利益多样性的妨碍,他们的行动更加有组织、更加团结、更加自觉,他们使用有着巨大力量的政治(国家的、政府的)手段增加利润……并导向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为了对抗利润率下降这一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资本消除了自由竞争,组织自身并通过借助国家力量把其组织放在能够增加其影响力的位置上,使它能够立即和直接地为剥削利益服务。

其后果是越来越积极的殖民政策,以及阶级斗争的进一步加剧和“对生产过剩产生最强烈的刺激”。

这并不是希法亭对帝国主义的全面分析,对帝国主义的全面分析是在他的重要著作《金融资本》出版时(出版于1906年,差不多是在实际完成后四年出版的)。《金融资本》以对马克思的货币和信用理论的说明作为开篇。希法亭把信用解释为使没有被用于生产性目的的“闲置货币”保持其最低数量的一种手段。在节约资金使用方面,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商人失去了大部分先前所拥有的影响力,银行作为产业信用提供者的作用日益突出。银行信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从提供短期融资(希法亭称之为“流通信用”)转向为长期投资项目提供资金(“资本信用”或“投资信用”)。除了直接的偿付能力外,银行对公司的长期前景越来越感兴趣。信用导致剩余价值分配发生了重要变化,利息份额的增加是以牺牲企业利润为代价的,这反映了在整个经济中银行

力量的不断增长。

事实上,希法亭认为,典型的“产业资本家”已不再是业主经理,而是股份公司中的股东。公司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大规模生产经济的必然结果。这使得公司的扩张“摆脱了个人财产的桎梏”。17 55大企业对投资的需要远远超过了任何个人或小团体合伙人所拥有的资源。银行把资本动员起来,通过获取股份把信用扩展到生产性企业。现在的股东实际上是货币资本家,而不是企业家,他们的红利收入更像是利息支付,而不是企业利润。希法亭注意到,利息率总是低于生产性资本的利润率,并说明了这种差异是如何为公司的发起人提供获得巨大资本收益的机会的。

希法亭以一个非公司化企业为例。该企业有100万英镑的生产性资本,平均利润率为15%,从而,年利润流为15万英镑。如果该企业在证券交易所上市,那么它的价值是多少?未来的股东要求的股息率将稍微超过利息率(希法亭假定它为5%)。加上一个小的风险溢价,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为7%。在收益率为7%时,13万英镑年收益(允许每年有2万英镑的董事费和其它支出)的资本化价值为130 000/0.07=1857143英镑。这是投资者打算支付给新上市公司的价格总额。股份的价格和生产性资本的价格之间的差额(857143英镑)作为“创业利润”,归公司发起人所有。用代数表示为:

Y是企业的收益,P是创业利润,d是平均股息,r是利润率。创业利润

5158“既不是欺诈,也不是补偿或报酬,而是一种特殊的(sui generis)经济范畴”。

希法亭分析中的缺陷是明显的:他把利息率和利润率之间的差异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对它的来源或它持续存在的原因进行解释。“创业利润”在希法亭的分析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他所主张的在利息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趋于下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这将缩小从利息率和利润率的差异中获得资本收益的范围。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边,“创业利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十分典型的是,银行在资本动员方面的优势表明,正是它们主导了公司的上市活动,银行通过股份资本的形式得到回报,并持续增加它们在生产性产业中的股份。股份公司的增长,扩大了已经存在的资本集中的压力。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银行业内部,形成一个单一的“中央银行”的趋向,它最终将控制整个资本主义生产。

这些发展,对已经因许多产业部门固定资本需求增长而受到严重削弱的自由竞争,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银行发起建立卡特尔、托拉斯,并展开以压制竞争和提高它们投资利润率为目标的合并活动。这些垄断性收益被资本化为创业利润,然后用于购买更大的生产能力,去巩固卡特尔。价格协定越安全,银行增加其在相关产业股份的激励就越强。希法亭对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三个历史阶段作了总结。首先是“高利贷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其次是产业资本家独立于货币借贷资本家的古典阶段;最后是金融资本时代的到来,他把金融资本定义为“由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使用的资本”(对此《金融资本》用了大约225页的篇幅作出论证)。

在《金融资本》第15章,希法亭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这个“最后”阶段的一些重要的经济和政治特征。垄断通过把利润从竞争性产业转向卡特尔化产业,侵蚀了劳动价值论的作用得以发挥的基础,产生了大企业利润系统地高于小企业利润的二元经济。两个部门的投资都减缓了:

在卡特尔化产业中,是因为卡特尔最为关注的是限制生产,在非卡特尔化的产业中,是因为利润率的下降威胁了进一步的投资。因此,一方面可用于积累的资本量迅速增大,另一方面投资的机会却减少了。这个矛盾要求有解决的办法,这种解决办法在资本输出中被找到了,尽管资本输出本身不是卡特尔化的结果。它是一种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可分割的现象。但是,卡特尔化突然加剧了这一矛盾,使得资本输出成为紧迫的事情。

从根本上看,卡特尔化不存在绝对界限。设想一个覆盖整个经济的巨大的卡特尔的存在是可能的,它把价格转化为“单纯的计算方式”,组成 “一个以对抗形式进行自觉调节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两极分化将达到顶点,因为

在若干大资本联合体手中财产积聚和集中,表明它们与没有资本的群众的直接对立。因此,所有制关系问题,获得了它最清楚、最无疑义和最尖锐的表现;同时,社会经济的组织问题,随着金融资本自身的发展而得到越来越好的解决。

接着,希法亭对经济危机进行了一个冗长而且复杂的分析,这部分的两个核心论题是: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可以采取或者也可以不采取消费增长和生产扩张之间联系失败的形式);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的利润率下降。(关于比例失调,参见以下第九章和第十章。)然而,这两个危机的原因之间存

在的确切联系,仍然是不清楚的。在金融资本条件下危机的具体性质问题上,希法亭对修正主义者的观点作了让步。信用的发展和银行资本的集中,扩大了危机传导的风险,削弱了商品的投机。因此,货币和银行危机不如以前的阶段严

重。25

55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危机是否因卡特尔的增长而有所缓和,希法亭的立场与卢森堡和考茨基的立场相一致(参见以上第四章)。卡特尔阻碍了重建繁荣所需的价格和产量调整。它们加剧了比例失调,并“把危机的重压,转嫁到非卡特尔化产业”,而不是消除一般意义上危机的严重的破坏性。

这里的分析和《金融资本》最后五章中的主要论点有些冲突。在这里,希法亭对他所称作的“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作了分析。他认为,关税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从对幼稚产业的临时性的扶植,转向为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以及剩余产品在海外侵略性的倾销提供永久性的支持。相互竞争的国家之间采取类似的做法,进一步刺激了由银行组织的资本输出,银行提供了避开外国竞争对手设立的关税壁垒的唯一方法。这既没有给考茨基对商业政策的分析增加什么新内容,也没有使希法亭对自己早期著作作出什么新的发展。更具原创性的部分——从某些方面看,是整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22章,希法亭在这里分析了资本输出和“争取经济区的斗争”之间的联系。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大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的生存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比利时这样的小国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因。对于大国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建立国际卡特尔。然而,这和各个国家的卡特尔要求增加竞争的强大压力相抵触,各个国家的卡特尔可以通过国家权力来加强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从而国际卡特尔协议,“与其说意味着持久的共同利益,不如说意味着暂时的休战”

其结果就是经济关系日趋政治化。资本输出扩大了市场,有助于熨平危机,同时也增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工资。但是,工资的增长受到从落后地区获得雇佣劳动的限制。这可以通过暴力消除前资本主义生产,实行强迫劳动,并通过从有劳动力储备的地区移民来克服。但是,所有这些措施,都需要国家某种程度的干预,因此,帝国主义国家对贫穷国家的支配,成了资本输出的一种必然结果。资本输出逐渐增强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抗。希法亭推断,“金融资本政策有三个目标”,这就是:“(1)建立尽可能大的经济区;(2)通过保护性关税壁垒排除国外竞争;因此(3)把这一经济区变成为民族垄断联盟的开发区。殖民野心引发政治冲突。希法亭指出,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增长和它的经济区规模相对较小之间的矛盾,大大加强了德国同英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并增加了“诉诸暴力解决”的可能。但是,也存在相反的趋势,最明显的是英国和法国在德国进行大量的投资,从而促进三个国家的资本家形成共同的利益。一切都取决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 希法亭认为,“作为一项规则,力量差距越大,发生争斗的可能性就越大。”

使得一国资本家大人们的独裁统治,同其它国家的资本主义利益越来越不相容,使国内的资本统治同受金融资本剥削的、并起来同它做斗争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来越不相容。在这些敌对的利益的暴力冲突中,金融巨头的独裁统治最终将转化为无产阶级专政。

《金融资本》以这些煽动性的文字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