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并没有立即带来根本性的影响,他也许认为俄国的落后阻塞了除民主革命外的任何其他变革。尽管在列宁战争年代的著述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世界体系的本质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写于1916年的《帝国主义论》中的大部分原理,可以在他战前的著述中找到,直到1917年开头几个月,他仍然热衷于对“民主专政”的分析同样,普列汉诺夫和孟尔什维克仍然致力于对战前经济的分析,坚持要同自由资产阶级建立同盟。只有托洛茨基对他的不断革命论进行了重大调整,但正如我们在以上第十二章中看到的那样,这一变化强化而非弱化了他先前的结论。
然而,战争并没有改变政治路线。大部分孟什维克,包括普列汉诺夫在内,都支持民族防御。只有由马尔托夫领导的孟什维克国际主义者和托洛茨基的支持者们,完全否定通过“防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者都调和到和平纲领的基础上。这使得他们更接近于许多布尔什维克,但列宁的立场更为极端。列宁采纳的是一种“革命失败主义”立场,旨在将帝国主义的冲突转变为因军事失败引起的一系列内战。与此同时,列宁痛斥了竭力相信保卫“大国”的人,对“第二国际”作了谴责,强调建立一个新的忠于革命和革命战争的社会主义者组织的必要性。列宁将国际社会主义的破裂,视为类似于俄国1903年的分裂事件,但这一次他很快采取了一种不妥协的立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只是它在俄国的分支。在这方面,他常常与其他激进分子包括某些布尔什维克发生争执。
在整个战争年代,列宁一直信奉这些原则,而且随着战争的推延,他不断地修改他的经济学和革命策略。虽然列宁对战争开始时的敌对行为感到诧异,后来他有时也强调这种对立的政治原因,但他很快就将战争视为他在1914年以前已观察到的基本经济变化的反映。战争既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只具有短暂的重要意义,相反,它标志着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最新阶段的到来,开辟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这些问题,不再像在1914年之前那样,被当作是次要的主题;俄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不再是列宁思考的主题。
最初,列宁将希法亭对金融资本的分析(以上第五章作了概括),视为理解这个新阶段的关键,尽管他认为《金融资本》的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新阶段可能造成的革命性的后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列宁开始修改他的经济学,用一种更为激进的方式解释其政治意义。毫无疑问,在这里,尼古拉·布哈林成为列宁理论上的促进因素,布哈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对一种全新的政治经济学作了阐述,这种经济学认为,俄国唯一可能发生的革命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到1915年时,布哈林对他的理论基础作了完善,在随后的两年间,列宁将这些理论吸收到自己的分析中。他并非不加批判地照搬,他对布哈林的著作始终有些怀疑,到1917年时,他有关适合于俄国革命的形式及其可能的后果的观点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布哈林的影响。
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布哈林小传
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布哈林,1888年生于莫斯科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06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当时他还是莫斯科大学的一名学生。多次被捕后,1911年成为一名流亡者。1912年布哈林与列宁第一次相遇,191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经济学(参加过庞巴维克讲座)。1917年,作为莫斯科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他在夺取首都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他担任了很多重要职位,包括《真理报》主编和共产国际主席,但他从来没有担任过政府职务。他在党内的崇高威望,几乎全部来自他的理论著作,他的思想在构建1923~1928年苏维埃国内政策上发挥了突出的作用。1929年后,他失去了真正的影响。1938年,成为臭名昭著的“公开审判”的一名被告,同年,遵照斯大林的命令,布哈林被处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