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墨索里尼捷足抢占阿尔巴尼亚

墨索里尼捷足抢占阿尔巴尼亚

时间:2023-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月7日,4万意大利入侵部队突然占领阿尔巴尼亚的重要港口、机场。4月12日,阿尔巴尼亚的所谓“制宪会议”宣布意大利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为阿尔巴尼亚国王。墨索里尼捷足抢占了阿尔巴尼亚,希特勒也只好承认这一既成事实,还口是心非地鼓励“领袖把阿尔巴尼亚变成无情统治巴尔干各国的据点”。

张伯伦从慕尼黑一回到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就高呼:“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在这位“和平天使”叫大家去“安然睡觉”时,希特勒可没有去睡觉,侵略者欲壑难填。《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希特勒就把他许下的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的诺言抛到了九霄云外,而忙着去“清算捷克斯洛伐克的残余部分”了。在德军侵占苏台德区之际,戈林就叫嚷道:“一个没有斯洛伐克的捷克国家更容易受我们任意摆布。斯洛伐克境内的空军基地在对东方作战时十分重要。”

1939年3月14日,斯洛伐克的败类、前总理提索匆匆来到议会厅,向议员宣读了一份里宾特洛甫交给他的所谓“独立宣言”:不管议员是否乐意接受,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希特勒立即派兵占领斯洛伐克。第二天,希特勒在柏林接见继贝奈斯之后上任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埃·哈查,要他立刻在“宣言”上签字,并同意把捷克并入德国版图。希特勒威胁说,进驻捷克的军令已下达,捷克如不投降,两个小时内首都布拉格就将有一半变成废墟。哈查被迫屈服,东欧又一个国家沦于德寇的铁蹄之下。至此,整个东南欧处于希特勒的恐怖之中。德国已打开了从多瑙河通往黑海的道路,地中海也处在纳粹势力的阴影下。

德国吞并奥地利、夺取苏台德、继而肢解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以后,西方舆论认为,“纳粹的屠刀已架在欧洲人民的脖子上”,英法领导人也开始担忧起来了。德军步步进逼的行动还引起意大利的注意。墨索里尼环顾四周,不禁忧心忡忡。他发现,“普鲁士的霸业已确立。”他不甘心自己的盟友步步得势,而自己却一无所获,便想找一个牺牲品来弥补自己的“吃亏”。阿尔巴尼亚被他选中了。他认为,此时意大利攫取阿尔巴尼亚,“既不会遭到局部障碍,也致引起严重的国际纠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3月15日,也即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天,墨索里尼命令意大利驻地拉那公使雅科莫尼“准备暴动”。他的女婿齐亚诺也认为,“德国的霸权目前已渐具令人不安之势”,意大利“进入阿尔巴尼亚足以提高国民士气,足以成为轴心国之有效成果”。

但是,墨索里尼在正式出兵之前还想再摸一下希特勒的底。他担心因自己进兵阿尔巴尼亚而把南斯拉夫推到希特勒的怀抱里去。此刻的希特勒从他的全球战略利益考虑,对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都感兴趣。不过,希特勒也明白,维持德意“轴心”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墨索里尼的企图不敢硬顶,只是婉言相劝,“如果想大干,最好再等两年”。墨索里尼可不愿退让,他竭力要阻止德国人涌进与意大利“休戚相关的地区”。他说:“谁也不容许亚得里亚海出现纳粹的卐字旗”。希特勒当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和这位法西斯盟友闹翻。3月20日,德国驻罗马大使转告希特勒的意思。说“地中海不是德国海,不可能成为德国海,也不应当成为德国海”。这天上午,墨索里尼还在大骂德国人,晚上传来希特勒的回音,他马上重申德意友好,说:“我们不可能改变政见,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娼妓。”

3月24日,墨索里尼命令雅科莫尼去见阿尔巴尼亚国王,“要求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正式实施保护”,理由是说“德国向巴尔干推进,致使采取此项行动成为绝对必要”。3月28日,恰好是德、意伙同佛朗哥叛军侵占马德里的日子,墨索里尼扬扬得意,指着已翻开的地图上的西班牙那一页说:“地图这样翻着差不多已经三年了。够了,我已知道必须翻到另一页了。”他心目中的另一页就是侵占阿尔巴尼亚。

4月3日,阿尔巴尼亚新王子呱呱落地,同一时刻,齐亚诺受命从罗马起飞,前往阿尔巴尼亚去收拾国王和王子。4月7日,4万意大利入侵部队突然占领阿尔巴尼亚的重要港口、机场。阿尔巴尼亚国王一无准备,匆匆带着刚出生的王子逃往希腊。

4月12日,阿尔巴尼亚的所谓“制宪会议”宣布意大利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为阿尔巴尼亚国王。伊曼纽尔虽多了一顶王冠,但他的权势并未增添一分。在4月16日献冠仪式致答词时,他“语句含糊,声音颤抖”。他的御座的旁边屹立着一座巨大的墨索里尼铜像。这出丑剧的导演就是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自己。

墨索里尼捷足抢占了阿尔巴尼亚,希特勒也只好承认这一既成事实,还口是心非地鼓励“领袖把阿尔巴尼亚变成无情统治巴尔干各国的据点”。为了进一步拴住墨索里尼,希特勒决心趁热打铁,顺势一举促成与意大利正式结盟。就在伊曼纽尔国王兼任阿尔巴尼亚国王的授冠仪式这一天,戈林受命飞赴罗马,具体试探德意缔约结盟问题。戈林重申:“德国对巴尔干没有野心。”他又透露“德国已经拥有成批生产的远程轰炸机,可以用来进攻英国”。这一招给墨索里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壮了他的胆。

5月22日,齐亚诺奉命在柏林和里宾特洛甫签订了所谓《钢铁同盟》。但墨索里尼私下却对人说,条约“不会有什么实际结果的”。

《钢铁同盟》规定:“如果缔约一方的安全或其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的威胁时,缔约另一方将给予受威胁一方充分的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以消除该威胁”;“如果……双方中一方被卷入同其他一国或数国的战争混乱,则缔约另一方将作为一个同盟国立即予以协助,并以陆、海、空军队支援”。希特勒想通过这个同盟条约把意大利和德国的命运牢牢地捆在一起。

齐亚诺回罗马后向“领袖”汇报柏林之行,墨索里尼再三表示“满意”。其实墨索里尼从一开始就是照他所说的“不会有什么实际结果的”那样去行事的。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果然没有遵守“同盟”的诺言,采取“非战”态度,企图临阵溜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